第六章
螺旋体病
第四节
莱姆病1
第六
螺旋体
第四
莱姆
第六章,螺旋体病,作者:张缭云、王艳,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四节,莱 姆 病,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概述,七、并发症与后遗症,八、诊断和鉴别诊断,九、治疗与预后,十、预防,概 述,一,莱姆病是伯氏疏螺旋体通过硬蜱虫叮咬人而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点:本病病程长,临床上以发热、头痛、乏力、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心脏异常、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本病1910年由欧洲最早报道,1975年在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莱姆(Lyme)镇发生流行,1980年将本病命名为莱姆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重点防治疾病。自1985年黑龙江省海林县首次发现莱姆病疑似病例以来,国内相继出现此病病例报告。,传染病学(第9版),一、概 述,病原学,二,伯氏疏螺旋体(Bolrelia burgdorferi),传染病学(第9版),二、病原学,1982年Burgdorfer从蜱和患者的标本中分离,1984年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在分类上属于螺旋体的一种,是单细胞的螺旋体。其形态较小,长约430m,横径在0.22m左右,有310个以上大而稀疏的螺旋,电镜下可见每端有715条鞭毛。由表层、外膜、鞭毛及原生质4部分组成。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染色呈淡蓝色,微嗜氧,属发酵型菌。在含发酵糖、酵母、矿盐和还原剂的固体和液体BSK培养基内生长良好。,伯氏疏螺旋体,传染病学(第9版),感染人体后68周产生特异性的IgM抗体达高峰,以后下降,可用于诊断。A和B为两种主要外膜抗原,株间变异较大,可致机体在感染23个月后出现特异性IgG及lgA抗体并持续多年,用做流行病学调查。伯氏疏螺旋体对热、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如酒精、戊二醛、漂白粉等均较敏感;对潮湿、低温有较强抵抗力;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菌素均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不敏感。,流 行 病 学,三,(一)传染源,传染病学(第9版),本病主要传染源和保存宿主是啮齿目的小鼠。中国以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黄鼠、褐家鼠等为主;美国以白足鼠为主。此外还发现鹿、兔、狗、牛、马等30余种哺乳类动物和49种鸟类可作为本病的保存宿主。鸟类对莱姆病的远距离传播有重要作用。患者仅在感染早期血液有伯氏疏螺旋体,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二)传播途径,莱姆病为蜱媒传染病,硬蜱是主要主要传播媒介,中国主要是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和嗜群硬蜱(I-taemaphysalis concinna);此外蚊、马蝇和鹿蝇等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患者感染早期血中存在伯氏疏螺旋体,也可传播本病;伯氏疏螺旋体通过某些硬蜱的吸血活动等多途径、多方式传播到人和动物的;莱姆病在人、牛、马、鼠等动物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动物与动物间可通过尿液相互感染,甚至可以传染给接触密切的人;皮下注射及输血也可能引起本病的传播。,传染病学(第9版),传染病学(第9版),蜱虫若虫阶段,蜱虫成虫阶段,(三)人群易感性,传染病学(第9版),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以散发为主。感染后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例为1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无性别差异。显性或隐性感染者体内均可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特异性IgG抗体可长期存在,但对人体无保护作用,故可反复感染本病。,(四)流行特征,传染病学(第9版),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全球70多个国家有此病例报告,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北部、欧洲(包括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瑞典以及英国的部分地区)、俄罗斯、日本和我国。我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报告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病例,包括东北林区、内蒙古林区和西北林区等主要流行地区在内的19个省、区存在本病的自然疫源地。人群感染率林区为510、平原地区在5以下。全年均可发病,610月高发,以6月最高。感染者以青壮年、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为主,与接触机会多少有关。,发病机制与病理,四,(一)发病机制蜱叮咬人体时,伯氏疏螺旋体随唾液进入宿主皮肤,经332天由原发性浸润灶向外周迁移,并经淋巴或血液蔓延到其他部位皮肤及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关节、心脏和肝脾等)。伯氏疏螺旋体游走至皮肤导致慢性游走性红斑、同时螺旋体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伯氏疏螺旋体黏附在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和神经末梢上,诱导交叉反应,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活化与神经、心脏和关节的等大血管闭塞发生有关的特异性T和B淋巴细胞;同时螺旋体的脂多酯具有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非特异性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滑膜纤维细胞、B淋巴细胞和补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两者共同作用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脏和关节受损。HLA-2、DR3及DR4等免疫遗传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传染病学(第9版),(二)病理解剖 皮肤病变:早期可见充血,表皮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等非特异性的改变,偶见嗜酸细胞,生发中心的出现有助于诊断。晚期出现表皮和皮下组织浆细胞为主细胞浸润,明显的皮肤静脉扩张和内皮增生。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为进行性脑脊髓炎和轴索性脱髓鞘病变。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滑膜绒毛肥大,纤维蛋白沉着,单核细胞浸润等。还可出现心脏、肝、脾、淋巴结、眼等部位的受累。,传染病学(第9版),临 床 表 现,五,(一)潜伏期为332天,平均为7天。(二)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是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反应为主的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mumi-grans,ECM);个别患者可以出现后遗症。根据病程经过可将莱姆病分为三期,病人可仅有一种病期,也可同时具有三个病期:,传染病学(第9版),1.第一期(局部皮肤损害期),莱姆病皮肤损害的三大特征是游走性红斑、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和淋巴细胞瘤。(1)皮肤损害 7080的患者发生慢性游走性红斑或丘疹,一般发生在蜱叮咬后332天。起初为充血性红斑,由中心逐渐向四周呈环形扩大,直径852mm,边缘色鲜红而中心色淡,扁平或略隆起,表面光滑,偶有鳞屑。有轻度灼热和瘙痒感。皮疹中心有时呈深色红斑、水痘或坏死。慢性游走性红斑不仅出现在蜱虫叮咬处,全身各部位的皮肤均可发生红斑,多见于腋下、大腿、腹部和腹股沟等部位,儿童多见于耳后发际。而手掌、足及黏膜罕有受累。红斑一般在34周内消退。有些患者在慢性游走性红斑出现后几天,螺旋体经血行播散常再发生继发性慢性游走性红斑。约25的患者不出现特征性的皮肤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2)伴随症状 伴随皮肤表现的有发热、寒战、咽痛、刺激性咳嗽、极度不适、倦怠、肌痛、关节痛、剧烈头痛、颈强直、蛋白尿。少数患者可见全身表现包括结膜炎、虹膜炎或全眼炎、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睾丸肿大。未经治疗的患者早期症状亦可在几周内自限。(3)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一般发生在发病数年之后,起初为红色或淡黄色皮疹,有时变成硬化性或萎缩性。,传染病学(第9版),2.第二期(播散感染期),(1)神经系统表现 本期可出现明显的脑膜炎、脑炎、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颅神经炎、运动及感觉性神经根炎以及脊髓炎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病变可反复发作,偶可发展为痴呆及人格障碍,发生率约15%20%。脑膜炎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眼球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约1/3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脑炎患者可出现兴奋性升高、睡眠障碍、谵妄、脑电图异常等;神经炎可见于半数患者,面神经损害最为常见,眼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及周围神经均可受损伤。面神经损害表现为面肌不完全麻痹,麻木或刺痛,但无明显的感觉障碍。在青少年多可完全恢复,中、老年常出现后遗症。,传染病学(第9版),(2)循环系统表现 约80%患者在皮肤病变后310 周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及左心室功能障碍等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心前区疼痛、呼吸短促、胸痛、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病和心功能不全。心脏损害一般持续数日至6周,但可反复发作。,传染病学(第9版),3.第三期(持续感染期),(1)关节损害 此期主要特点,60的患者在发病几周至2年出现关节病变。膝、踝和肘等大关节受累多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关节炎,出现关节和肌肉僵硬、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可伴随体温升高和中毒症状等。受累关节的滑膜液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及蛋白含量升高,并可查出伯氏疏螺旋体。(2)萎缩性肢端皮炎 莱姆病晚期可出现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主要见于老年妇女前臂或小腿皮肤,初期表现为皮肤微红,数年后出现萎缩硬化。,传染病学(第9版),(3)眼病变 不常见,多见于第二、三期患者。有间质性角膜炎、弥漫性脉络炎、全眼炎、缺血性视神经病、视神经炎、正常颅压或假脑瘤的视盘水肿、皮质性盲和眼的运动性麻痹。(4)先天性感染 莱姆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先天性感染,导致婴儿出现并指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脑皮质性失明、早产、死胎或皮疹等不良结局。,传染病学(第9版),传染病学(第9版),蜱虫咬伤局部充血皮损,游走性红斑,传染病学(第9版),游走性红斑,莱姆病慢性关节损伤,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六,传染病学(第9版),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沉快。,(一)血常规,(二)病原学检查,1.伯氏疏螺旋体检查 取患者病损皮肤、滑膜、淋巴结及脑脊液等标本,用暗视野显微镜或银染色镜检发现伯氏疏螺旋体即可诊断,但检出率低。还可用游走性红斑周围皮肤培养分离螺旋体,阳性即可诊断,但培养约需12个月。2.PCR检测 检测血液及其他组织标本中的伯氏疏螺旋体DNA,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传染病学(第9版),1.ELISA测特异性抗体 ELISA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初筛检查。特异性IgM抗体多在游走红斑发生后24周出现,68周达高峰,46个月降至正常水平;特异性IgG抗体多在病后68周开始升高,46个月达高峰,持续至数年以上。2.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IB)用于ELISA法筛查结果可疑者,主要用于确认试验。3.两步检测法(Two-tier testing)为减少ELISA法假阳性结果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核实诊断。对ELISA法阳性结果者,用IB法进行确认试验,称为两步检测法。ELISA法检测阴性结果则不需进行IB确认。,(三)血清学检查,并发症与后遗症,七,传染病学(第9版),七、并发症与后遗症,部分莱姆病患者在进行有效抗生素治疗后,仍留有疲劳、肌肉骨骼疼痛和神经认知困难等后遗症,持续症状平均达6.2年。,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八,传染病学(第9版),(一)诊断莱姆病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1.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流行区或数月内曾到过流行区,或有蜱虫叮咬史;2.临床表现:疾病早期出现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损害有诊断价值。晚期出现神经、心脏和关节等受累;3.实验室检查:分离培养到伯氏疏螺旋体或检测特异性抗体可以确诊。,传染病学(第9版),(二)鉴别诊断1.鼠咬热 发热、斑疹、多发性关节炎并可累及心脏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但都有鼠或其他动物咬伤史,血培养小螺菌阳性,并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可以与本病鉴别。2.恙虫病 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但可见恙螨叮咬处皮肤焦痂、溃疡,周围有红晕等特征表现;进行血清学检测可帮助鉴别。3.风湿病 发热、环形红斑、关节炎及心脏受累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但抗溶血性链球菌“O”抗体、C反应蛋白阳性,并可分离出链球菌等可帮助鉴别。4.其他 本病还应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神经炎及皮肤真菌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与预后,九,传染病学(第9版),(一)治疗,及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既可使典型的游走性红斑迅速消失,也可以防止后期的心肌炎、脑膜炎或复发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出现。约6%左右患者应用青霉素时可出现赫氏反应,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1)第一期:成人:可应用多西环素0.1g/次,2次/天,口服;阿莫西林500mg/次,3次/天;红霉素0.25g/次,4次/天,口服;头孢呋辛酯500mg/次,2次/天,口服。疗程34 周。儿童首选阿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