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活检可见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局部患者颅后窝见异常小血管团压迫。第一页,共二十一页。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个分支分布区。表现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至1~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有扳机点。严重病例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称为痛性抽搐。病程可呈周期性,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第二页,共二十一页。诊断根据疼痛部位、性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等第三页,共二十一页。鉴别诊断易误诊为牙痛,牙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加剧。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舌咽神经痛:是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疼痛。蝶腭神经痛:分布于鼻根前方、颧部、上颌、上腭及牙龈部,无扳机点。发作时病侧鼻粘膜充血、鼻塞、流泪,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鼻窦炎:可有局部压痛、发热、流脓涕、血象白细胞增高等炎症表现。非典型面痛:疼痛部位模糊不定,主要位于一侧下面部。情绪是唯一使疼痛加重因素,见于抑郁症、疑病及人格障碍的病人。第四页,共二十一页。治疗抗痫药物卡马西平首选,始量0.1g,2次/d;每日增0.1g,最大剂量1.0~1.2g/d;苯妥英钠:0.1g口服,3次/d;氯硝西泮:6~8mg/d口服。其它药物也可用氯苯氨丁酸:起始剂量5mg口服,3次/d,常用剂量30~40mg/d;大剂量维生素B12;哌咪清。药物治疗无效可用封闭疗法,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及手术治疗,近年来推崇微血管减压术。第五页,共二十一页。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风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第六页,共二十一页。临床表现通常急性起病,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闭合不全;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漏气。可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和听觉过敏,面瘫伴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称Hunt综合征。第七页,共二十一页。鉴别诊断需要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出现的双侧周围性面瘫、耳部病变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和颅后窝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鉴别。第八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