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沉
红细胞
参数
二、白细胞检验(jinyn)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2、白细胞分类(Differential count,DC)(2)淋巴细胞(lymphocyte,L)(1)粒细胞(granulocyte,GRAN)(3)单核细胞(monocyte,,M),第一页,共八十七页。,参考值 白细胞总数(zngsh)成人:(410)109/L 初生儿:(15 20)109/L 6月-2岁:(11 12)109/L,第二页,共八十七页。,1、白细胞增多指:WBC10109/L2、白细胞减少指:WBC4109/L3、白细胞绝对值计算:绝对值=白细胞总数分类(fn li)计数的百分数,第三页,共八十七页。,二、白细胞分类(fn li)计数,第四页,共八十七页。,参考值中性(zhngxng)杆状核粒细胞(Nst)0.01-0.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0.500.70 淋巴细胞(L)0.200.40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0.000.01单核细胞(M)0.030.080,第五页,共八十七页。,第六页,共八十七页。,第七页,共八十七页。,中性(zhngxng)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第八页,共八十七页。,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zn du)和中性粒细胞增多(zn du)临床意义属于同义语。,第九页,共八十七页。,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中性粒细胞增多(zn du):指N0.7见于:生理性 消化时、妊娠、胎儿及新生儿、剧烈地运动等。,第十页,共八十七页。,2、病理性:A、急性感染或炎症 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为最常见(chn jin)的原因。,第十一页,共八十七页。,B、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shoshng)等。C、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第十二页,共八十七页。,D、急性中毒 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等,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中毒等。E、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jbng)及恶性肿瘤。,第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中性(zhngxng)粒细胞减少1、概念白细胞4 109/L,第十四页,共八十七页。,2、临床意义(1)某些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伤寒(shnghn))。(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第十五页,共八十七页。,(3)慢性理、化损伤。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等,X线的长期接触。(4)自身(zshn)免疫性疾病如SLE等。(5)单核-吞噬细胞如脾功能亢进等。,第十六页,共八十七页。,3、核象变化(1)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zn du),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超过5%称为核左移。,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核左移分度:杆状核粒细胞轻度核左移0.06中度(zhn d)核左移0.10少数晚幼粒细胞重度核左移0.25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第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中性(zhngxng)粒细胞核象变化,第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中性(zhngxng)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最常见于:1、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第二十页,共八十七页。,2、核象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3、急性(jxng)中毒、急性(jxng)溶血时容易见到核象左移。,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举例:核象左移对病情的严重(ynzhng)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力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价值。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轻度核左移,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七页。,2、白细胞总数及中性(zhngxng)粒细胞百分数均增 高,中度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七页。,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或白细胞数并不增高甚至(shnzh)减少,但有显著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病情极为严重。,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七页。,(2)核象右移: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为主,若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zngsh)减少。,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中性粒细胞核右移(yu y)的意义,在炎症(ynzhng)的恢复期,一过性地出现核象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不预后不良。,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七页。,四、白细胞形态检查(jinch)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毒颗粒 空泡变性 细胞大小不均 核变性 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等。,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中毒(zhng d)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中毒颗粒。,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七页。,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七页。,(2)其它异常(ychng)白细胞:棒状小体(Auer body)主要鉴别三型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胞浆中可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细胞胞浆中不见。,第三十页,共八十七页。,三、嗜酸性(sun xn)粒细胞计数 eosinophil,E参考值(0.05-0.5)绝对值0.5109/L,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zn du)(1)变态反应性疾病(2)寄生虫病(3)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七页。,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shnghn)、副伤寒(shnghn)初期等。,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七页。,嗜碱性(jin xn)粒细胞,basophil,B参考值(0-0.01)临床意义1、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su)纤维化、溶血等。2减少:无意义,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七页。,淋巴细胞,lymphocyte,L 参考值 0.200.4 0 临床意义,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七页。,淋巴细胞增多(zn du)(lymphocytosis)见于:.生理性增多,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七页。,婴幼儿期血象特点:出生时N约占0.65,L约占0.35,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N相应下降,L上升,出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形成第一次交叉(jioch),随后L约占0.65,N约占0.35,至46岁两者又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6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七页。,.病理性增多(zn du)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2)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3)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 肉瘤。,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七页。,淋巴细胞减少见于:(1)X线照射等。(2)长期(chngq)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第四十页,共八十七页。,2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Downey根据细胞(xbo)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三型 型(泡沫型)型(不规则型)型(幼稚型),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七页。,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七页。,参考值 小于0.02临床意义 1、病毒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高达0.1以上或更高。2、药物(yow)过敏。3、输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七页。,单核细胞,monocyte,M参考值 0.03-0.08 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r tng)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均为9%。2周内婴儿可达15%或更多,为生理性增多。,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七页。,病理性增多1、某些感染性疾病(jbng):疟疾等。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细胞性白血病等。,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三、网织红细胞计数(j sh),1、定义(dngy):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2、染色: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活体染色法染色。,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七页。,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七页。,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七页。,参考值 成人(chng rn):0.005-0.015 绝对值(24-84)109/L 新生儿:0.02-0.06,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pndun)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增高。,第五十页,共八十七页。,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bn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常小于0.005。网织红细胞数低于15109/L为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标准之一。,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七页。,2作为(zuwi)贫血疗效观察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对贫血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七页。,3、网织红细胞减少 表示骨髓(su)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二)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Finch提出(t ch)用计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RPI)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七页。,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用于纠正由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可受贫血程度(血细胞比容)及网织红细胞在外周血中变为成熟红细胞的时间长短(chngdun)等影响。,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七页。,【参考值】正常人RPI为2。【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zhsh)3提示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2则提示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碍所致的贫血。,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七页。,四、血小板的检测(jin 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或Plt)【参考值】(100300)109L,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临床意义】1、生理性波动:进餐、运动(yndng)、月经期血小板升高,早晨比下午为少。,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七页。,2、病理性减少:pc100109/L见于(jiny):(1)血小板产生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减退,如再障、白血病等。(2)血小板破坏亢进: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等。(4)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血或大量血浆等)。,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七页。,3、病理性增多 PC400109/L见于:(1)反应性增多:特点是骨髓功能亢进,见于增生性贫血(pnxu)如溶血性贫血(pnxu)等。(2)原发性增多:特点是持续性增高,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六十页,共八十七页。,(二)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kund)测定【参考值】MPV 711fl PDw 1517。,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临床意义】1血小板平均(pngjn)容积 mean platelet volume,MPV 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七页。,MPV增加见于(jiny):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七页。,MPV减低见于:骨髓(su)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七页。,2、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mution width,PDw)反映(fnyng)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易系数(CV)表示。,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七页。,PDw减少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mn xng)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等。,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三)外周血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情况 血小板形态参考值正常血小板应为2个以上成簇聚集临床意义单个分散存在提示血小板功能(gngnng)不良。,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五、红细胞沉降(chnjing)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1、定义:红细胞沉降(chnjing)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chnjing)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七页。,参考值 魏氏(wi sh)(W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