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角抵到百戏:从最新秦代考古发现说起_张济琛.pdf
下载文档

ID:2529299

大小:1.74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角抵到 百戏 最新 秦代 考古 发现 说起 张济琛
从角抵到百戏:从最新秦代考古发现说起张济琛 史 兵 张 涛(.西藏民族大学,咸阳;.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内容提要】文章对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 号秦代墓中出土木篦上的角抵图案、秦都咸阳宫遗址壁画中的角抵图案、秦始皇帝陵园 陪葬坑新出土 多件陶俑以及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新发现金属乐舞百戏俑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全面总结了秦代角抵的考古最新发现成果。文章对笔者提出的秦始皇帝陵园 陪葬坑出土的陶俑应称为角抵俑做了进一步补充,并对角抵到百戏名称的演变从舞蹈史角度做了系统考证。文章认为秦始皇帝陵园 陪葬坑应称之为秦始皇帝陵角抵俑陪葬坑较为合理。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新发现金属质地的乐舞“百戏俑”改称为“角抵俑”更为严谨。【关键词】角抵;考古发现;百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济琛(),女,硕士,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体育史;.史兵(),男,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体育史;.张涛(),男,本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馆员,主要研究领域:秦汉艺术考古史。近年来的秦代考古发现中包含着丰富的舞蹈元素。笔者从舞蹈史、体育史的角度对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研究,撰写了秦始皇帝陵 出土角抵俑及铜鼎考 兼论战国秦汉角抵百戏的演变一文。文中对秦始皇帝陵 出土陶俑经定名为角抵俑。刊发不久,随着秦始皇帝陵 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发现了陶俑 多件,修复了其中 件,对外公开展出了 余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原来秦始皇帝陵 展厅进行了重新陈列,并对其中 号俑和 号俑进行了特展。同时,秦始皇帝陵新发现大型陪葬墓,出土金属质地的乐舞百戏俑等,其种类和内容更加丰富。笔者就近年来秦代考古最新资料对角抵做进一步考证,以便对角力、角觝、觳抵、角抵、角抵戏、大角抵、百戏等的名称变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究。一、角抵的内涵与演变 角抵这一名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出现多次变名,内涵也不断变化,曾用名有角力、角觝、觳抵、角抵、角抵戏、大角抵、百戏等。图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西客省庄战国墓出土的铜牌(一)角力角抵也称角力、觳抵、角觝等。“抵”与“觝”相通。康 熙 字 典 注 解:“觝”字“音 邸,通 作抵”。“角”又作“觳”。康熙字典 注解:“觳”字“音觉,与角同”。述异记中也载“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准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说明在人类社会早期战争中有用头冲撞的战术。淮南子时则训又载“命将率讲武,肄射御,角力劲”。史记黄帝本纪中也有类似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可见角力由原始社会“以角抵人”的动物习性演变发展成人与人之间的徒手肉搏。角力早在西周时就成为军士必备的武艺。礼记月令明确规定“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这说明当时角力是与御、射同等重要的军事训练科目,具有规范性和制度性的特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曰:“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角力的起源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与舞蹈、体育等领域的联系颇为密切。笔者根据秦汉考古最新发现资料对角力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西客省庄发掘了战国墓,墓中发现有两块透雕铜牌(见图)彩。铜牌为透雕的花纹是在两棵大树下,拴了两匹马,在马的前面是两个披长发高鼻的人,均上身赤裸,下身穿长裤,互相搂抱扭摔。左边一个用右手搂住对手的腰部,左手抓紧对手的后胯;右边一人用两手分别抱住对手的腰和腿。这两块铜牌具有明显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风格,据发掘者推断此墓时代最早为战国末年彩。这一出土透雕证明角抵于彩战国末期不仅在中原地区存在,而且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很常见。可见最初的“角抵”称为“角力”更为确切,是当时军队和民间都十分重视的武艺。(二)角抵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角抵为何会在秦朝突然兴盛,其原因或许是在秦统一后对民间实施禁武。史记曰:“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金”。这项规定是将“角力”推向“角抵”的关键一步,促进了角力武术功能向娱乐功能的发展。秦史考秦记汉书刑法志等古籍中都有明确记载“春秋之后,减弱吞小,并为战国,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曰角抵”。文献通考也记载:“秦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县兵器聚之咸阳,销为钟鐻,讲武之礼,罢为角抵”。宋朝裴骃在史记集解中注释说:“应劭曰:战国之时,稍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为角抵”。史记李斯列传也曾经记载:“是时(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觳抵优俳之观”。觳抵、优俳同台演出,正如应劭所言“战国之时,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角抵”。从上可以看出“角抵”已具备竞技性和观赏性,所以角抵从东周一直到秦代是比较普遍的。这项军事武艺逐渐向娱乐方式转化,后来演变为上层社会中流行的观赏性和表演性很强的娱乐活动。“角抵”的内涵就不仅指角力,也把娱乐性角力活动及俳优戏乐包括在内,成为武艺竞技、舞蹈表演、体育娱乐的统称或泛称了。角抵也从此逐渐发生了一个从“武”到“雅”的转变,从具有对抗性的“角力”转化为兼具有体育比赛和娱乐舞蹈表演性质的“角抵”了。从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角抵图案和秦始皇帝陵出土的角抵俑就不难看出,此时角抵对抗性减弱,娱乐性增强,而且当时角抵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三)角抵戏从西汉开始,角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并演变成为角抵戏、大角抵。汉初,秦宫中的大批角抵艺人,或流散于民间,或被汉宫接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角抵的交流与融汇不断增多。汉纪曰:“武帝元封三年作角觚戏,以享外国朝献者,而三百里内皆观之”。此角觚乃角胜也,盖始于戴角,遂有是名耳。抵与觚同用,此抵字非正文。通过这段史料可以知道在西汉时角抵已突破狭义的角力概念,不断吸收来自西域等地的魔术、幻术等艺术形式,从而发展成为所谓的“角抵戏”“大角抵”。从汉武帝时起,各国间的交往日益增多,汉武帝“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渝、都卢、海中砀极、鱼龙漫衍、角抵之戏,以忽视之”。在宴会后用角抵戏招待其他民族和外来宾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用体育、舞蹈娱乐进行外交活动的先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古罗马的杂技也传到中国,极大丰富了秦代以来角抵的内容。汉武帝元狩二年(前),安息人“以大鸟卵及 犁 靬 眩 人 献 于汉”。犁靬即古罗马,“眩人”即“幻人”,也就是民间魔术艺人。由于古罗马魔术杂技的传入,汉初的角抵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史记曰:“及加眩者之工,而角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至东汉时,古罗马的魔术杂技大量传入中国,主要有吞刀吐火、种树、屠人、截马、倒立、跳丸安息五案、掷倒叠案、鱼龙曼衍及各色舞蹈。角抵的内容丰富多采,达万人空巷之势,汉书武帝本纪曰:“元封三年(前)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这年角抵戏表演,长安城周围三百里百姓都都赶来观看。“元封六年(前)夏,京师民观角抵戏于上林平乐观”。这时比较常见的项目主要有绳技(又名走索、履索、高更)、缘竿、戴竿、戏车、舞轮、弄丸剑(又名跳丸剑)、扛鼎、转石、冲狭、燕濯等。“大觳抵”相对以前“角抵”内容更多、规模更大。关于长安角抵戏的盛况,不仅在张衡的西京赋中有详细精彩的记叙,而且还可以在出土的汉画像石上看到。张衡西京赋曰:乌获扛鼎,都卢寻撞。冲狭燕濯,胸突铦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华岳峨峨,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礔砺激而增响,磅盖象乎天威。巨兽百寻,是为曼延。神山崔巍,欻从背见。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怪兽陆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磷囷。海鳞变而成龙,状婉婉以昷昷。舍利飏飏,化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蟾蜍与龟,水人弄蛇。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杏冥。划地成河,流渭通泾。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尔乃建戏车,树修旃。伥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绝而复联。百马同辔,骋足并驰。撞末之技,态不可弥。弯弓射乎西羌,又顾发乎鲜卑。据此可知,此时的角抵不仅包含了竞技体育项目,还包括杂技、马戏表演等项目,更兼有华美的舞台背景和音乐歌舞表演。这些“角抵戏”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先秦“讲武之礼”内容的继包括鱼戏、龙戏、虎戏、舍利戏、大雀戏等。承和部分武艺的吸收。“戏车”“盗骖”“唐绨追人”“扛鼎”以及展示技击的“武戏”,皆属此类。二是对民间技艺的改选。三是吸收来自外国贡奉的技艺。汉代在秦代设置的“乐府”基础上,扩大“乐府”的管理职能,加强了它在皇室休闲娱乐中的主导作用。这些食有俸禄专司其能的艺人,对改进”角抵戏”形式,吸收消化民间与外来艺术,丰富“角抵戏”内容,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四)百戏宫中的喜好向来是百姓生活追随和模仿的风向标。东汉时期角抵戏活动已由宫廷流传到民间,四川、重庆、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出土的东汉画像砖有很多角抵活动内容。到了东汉角抵也有了更确切的定名 百戏。有关百戏最早的记载是在后汉书中,后汉书安帝纪曰:“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诏太常、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城门外祖会,飨赐作乐,角抵百戏。顺帝幸胡桃宫临观之”。角抵本是众多竞技项目中的一种,以此作为众技之冠首,把诸多竞技项目通称为角抵戏,显然不如以百戏作为众多竞技娱乐项目的总称更为准确、合理。用“百”字概括项目多器物或类别,似乎也是秦汉时期的传统,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石磬上刻有“百乐咸集”,就是说明当时的乐器种类繁多。百戏一名从此历代沿用,为人熟知又通俗易懂。“百戏”中表演内容很多,主要展示各种技能技巧。参加表演者主要是专职艺人,有的是民间倡优,有的是四夷的伎儿,有的则是远道而来的国外艺人。他们一般都接受了严格训练,有着高超的技艺。他们的表演以险、难、奇为特征。二、秦角抵的考古发现 (一)世纪出土的秦代角抵.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秦代墓出土的木篦画 年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 号秦代墓中出土了木篦(见图)彩页。图中 名男子装束相同,都是赤裸身体,只着护裆,腰中系带。一人上步搂腰,一人举手盖头,是扭摔前一刹那的动作。左立者为裁判,两手下按。有些学者就认为这些动作相当于古希腊的(摔跤)。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何罗欲行刺汉武帝被金日磾发现,金日磾“摔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摔胡”,晋灼注云:“胡,颈也,摔其颈而投殿下”。墓中同时出土银扣器漆盂上有“六年左工最元”(秦始皇二十六年,前),这说明此墓是在秦统一后建的。图 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 号秦代墓出土的木篦图 秦都咸阳三号宫殿遗址出土的壁画.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咸阳宫遗址出土的角抵图 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发现了秦都咸阳宫三号宫殿遗址。三号宫殿遗址第 间墙面有角抵残图,图中有 人像,均身着宽袍大袖,袖的顔色分别为深褐色、黑色、白色、粉红色和绿色。这些人物有的面向观众,有的侧身,中间的 人似戴兽面具(见图)。此画下方还有两长杆倾斜向上形成三角形,右边上有一角抵者正在向下走。.始皇帝陵园 陪葬坑出土的陶俑 年 在 秦 始 皇 帝 陵 园 外 城 东 南 部 发 现 陪葬坑,考古工作人员随即对其进行了局部试掘。此坑平面呈“凸”字形,总面积近 平方米,曾遭多次严重的焚毁和破坏。出土 件青铜鼎、个铜半球形器、铅块、椭圆及方形石块、陶罐和 件陶俑。这 件陶俑中的 件现已对外展出,其简介见表。表 秦始皇帝陵 陪葬坑 年出土的 件陶俑数据表陶俑编号陶俑尺寸陶俑形象专家推论:号(见图)彩版残高 厘米、肩宽 厘米俑上身裸露挺拔,腹部微隆起,下身穿短裙,短裙上有彩绘图案花纹。此俑身材修长、比例匀称。:号陶俑高 厘米俑上身裸露挺直,下身穿短裙。俑左腿已残失,右脚膝部后折,小腿后弓,脚尖抵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