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体系
现实
运动
价值
共产主义
思想
三重
维度
韩林杉
科学体系、现实运动、价值诉求: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三重维度韩林杉 姜永建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是科学体系、现实运动和价值诉求的辩证统一。作为一种严密的科学体系,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作出的科学预测和设想。作为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事实得出的科学结论,植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之中,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私有制”。作为一种崇高的价值诉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以实现包括人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在内的人的彻底解放为最高价值理想,并为兑现自己对这一理想的承诺,开辟了一条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现实道路。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对于扫除各种错误观念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诘难,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 共产主义 科学体系 现实运动 价值诉求作者韩林杉,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116029);姜永建,通讯作者,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大连 116029)。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力量之源。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然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遭到一些人的攻击或曲解。他们妄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乌托邦的纯粹幻想、是基督教天国理念的现代翻版,等等。受此影响,“空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讳言甚至丢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错误观念一直充斥于部分共产党人的头脑之中。鉴于此,本文将从科学体系、现实运动和价值诉求三个维度,深刻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扫除各种错误观念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诘难,澄清部分共产党人理论上的疑惑,真正把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牢固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一、共产主义是一种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作为一种严密的科学体系,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作出的科学预测和设想。(一)共产主义的逻辑起点:把人从“非人”或“异化”的存在状态中解放出来马克 思 在 经 济 学 手 稿(18571858年)中明确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于是,人的84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23 年第 1 期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坚定政治信仰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21CKS005)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委托课题“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lslwtkt-073)的阶段性成果。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就必然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在自然经济形态中,由于“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人与人之间必然形成相互依赖的裙带关系,个人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没有独立性。正是这种“人的依赖关系”抹杀了人的个性。第二阶段,与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商品经济形态下,由于“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所以,“人的依赖关系”被打破,个人获得了人身自由,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人的个性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这里,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却是以一种“普遍的物化过程”出现的,它“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悖论。第三阶段,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克服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彻底摆脱人对资本的依附关系,“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种“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们将在共产主义这种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二)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的出现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在众多条件中,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生产力条件,认为这是“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马克思指出:“劳动主体所组成的共同体,以及以此共同体为基础的所有制,归根到底归结为劳动主体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而和该阶段相适应的是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和他们对自然的一定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使这些形式解体,而他们的解体本身又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正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直接触发了在旧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不断否定自身的结果。与此同时,新的所有制形式的生成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具体到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巨大发展引发的生产资料的过度集中和生产劳动的高度社会化,直接引发资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彻底否定。“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产生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社会生产力将得到更高的发展和更为彻底的解放,“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三)共产主义的首要特征: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共产主义是全社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的社会形式,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共产主义的首要特征,“共产主义”就是依据这个特征而命名的。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财产关系或所有制关系,我们通常称为“公有制”,但准确来说,这种概括不全面。因为人类历史上早就存在过类似原始部落所有制、公社国有制甚至劳动者集体占有制等公有制形式,如果仅从公有制的角度,还无法完全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这种共产主义在财产关系或所有制关系方面的特征。确切地说,只有指明由整个社会作为唯一的经济主体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才能真正揭示出这种共产主义与其它“公有制”形式的根本不同所在,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者所“特有的观点”。正如恩格斯所言:“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这里第一次表述了一个使现代工人社会主义既与封建的、资产阶级的、94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小资产阶级的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截然不同,又与空想和以及自发的工人共产主义提出的模糊的财产公有截然不同的原理。”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的财产关系或所有制关系不仅是一种社会占有制,还是一种个人占有制。当然,这种个人占有制并不是过去存在的那种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人占有制,即小私有制,而是一种生产能力与个人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生产资料成为“社会单个人的个人”或者 联合起来的个人”财产的所有制形式,即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劳动者真正克服了与自身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实现了劳动者劳动所有权的复归。(四)共产主义的呈现形式:源于并超越市民社会的劳动共同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更是明确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结为个体发展史,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但马克思认为个人不可能单独实现其自由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据此而言,共同体是马克思恩格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呈现形式。但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意义上的共同体,却存在不少的歧义。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马克思写道:“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I1但是,当我们站在市民社会的立脚点上思考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共产主义的本质特性时,就会出现将其理解为以政治理念、伦理价值或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种种误读或歪曲。而当我们站在超越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的立脚点上时,才能深刻意识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实质上是源于并超越市民社会的劳动共同体。所谓源于,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认可市民社会中蕴含的现代性成果及其对现代社会关系的重塑。然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又必须超越市民社会,尤其是超越维系市民社会赖以存在的庸俗的、狭隘的私人利益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庸俗的、狭隘的私人利益关系恰恰是对异化劳动本质的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未来共产主义图景中,共同劳动将取代雇佣劳动而获得彻底解放,“劳动一解放,每个人都变成工人,于是生产劳动就不再是一种阶级属性”?I2,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二、共产主义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作为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事实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植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私有制”。(一)共产主义根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事实的科学分析早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I3。1880 年,恩格斯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中重申:“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I4实质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直接针对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被异化的事实,即“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I5。这一事实引发了关于“如果劳动产品对我来说是异己的,是作为异己的力量面对着我”“如果我自己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I6的疑问。对此,马克思指出:“我们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I7。所以,“我们把05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I8。正是以异化劳动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私有制,而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为理论出发点,马克思深入私有制内部,从私有财产运动的规律中得出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运动的必然结果的结论。因此,马克思说:“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I9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剔除了空想的成分而雄踞人类思想的高峰。(二)共产主义植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之中共产主义是社会制度、思想理论和实践运动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共产主义就是一种不断致力于改变现状,又不断超越现状的革命实践运动。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他们反复强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0,“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1。纵观共产主义运动 170 多年的历史,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贯穿始终。从 1848年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撰写的党纲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到 1871 年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的巴黎公社起义,从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