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石门高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_苏玫瑰.pdf
下载文档

ID:2529191

大小:2.49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空间 生产 理论 视角 石门 传统 村落 文化 保护 传承 玫瑰
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153村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承载人们“乡愁”的重要记忆点。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发展,村落以及村落文化受到现代化、城市化,以及个体化的多重挤压逐渐呈现出“式微”甚至“湮没”的态势。这种态势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对此种现象进行研究。内容主要是村落文化的含义、特征、历史变迁,以及优势和局限等四方面。如李银河1将村落文化定义为“以信息共有为其主要特征的一小群人所拥有的文化”,并指出村落文化具有“内部信息共享”的基本特征;陈世娟2认为村落文化具有“时代性、传统性、地域性、融合性”等特征。到了90年代末,对村落文化的研究开始出现区域化和个案化趋势,但仍以分析和解构村落文化本身的特质为主,并未涉及太多的理论分析。如杨净麟3对玉溪市村落文化的现代变迁与走向进行初步探讨;詹贤武4从自然空间和非自然的文化空间角度对海南村落文化的特质进行解读;任映红5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就浙江南部一些传统村落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差异与契合进行深入分析等。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由此掀起文化遗产保护热,学术界开始转向对村落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相关学术理论,如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文化生态理论、生态博物馆理论、数字化活态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也相继在村落文化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和提练。如牛丹丹、段渊古6认为灵水举人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要坚持系统性的保护原则;张成渝7认为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是当前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两种模式,二者均奉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王萍、卢林涛8认为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以数字资源库的形式加以保管、开发、利用是当下抢救传统村落文化的理想方式等。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审议通过,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文旅融合成为传统村落文化焕发新生命力的重要途径。旅游学科、地理学科的加入,使村落文化研究发生了“空间生产”转向。20世纪70年代,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提出,每一个社会都会生产出自我独特的空间,而这个过程可以分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三个方面,即著名的空间三元辩证法。这一理论为研究在旅游、保护、开发等外在力量的影响下村落文化的发展变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恰当的分析工具。如孔翔等9、景秀艳等10、杨艺等11、孙九霞等12都采用空间生产理论先后对苏州东山陆巷古村、福建省泰宁县五个乡村社区、程阳八寨鼓楼和开平马降龙村进行了空间生产实践分析,从而找出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多角度、个案性的研究即能为个案的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指导,又能丰富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理论。基于对理论和过往研究的梳理,学术界尚未对池州石门高村进行研究,但该村落发展的实践急需学术界的理论指导。池州石门高村于2012年被住建部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村落文化是以高氏一族为主的石门高村村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依据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不断地对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进行整体性思考而形成,包括“七星八斗”的风水布局、渊源流长的宗族文化、明清民居屋舍为主的建筑文化、以魁星舞和福案神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等。本文将以“空间生产三元论”为理论背景,来具体分析池州石门高村村落文化所开展的保护与传收稿日期:2023-02-12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SK2019A0721)、“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南古村落文化活态保护暨旅游开发研究以池州中国传统村落为中心”(SK2021A0740)、“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重构研究以池州市省级非遗民歌为中心”(SK2021A0742)作者简介:苏玫瑰(1983),女,湖北荆门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经济学研究;石松平(1979),男,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研究;杨春艳(1986),女,云南楚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策划、会展策划研究。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4.044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石门高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苏玫瑰石松平杨春艳(池州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摘 要: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延续的重要表现。以“空间生产理论”为视角,从“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三个侧面分析目前池州石门高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其存在着三元空间割裂导致进度缓慢、主导力量丧失导致低度均衡无发展状态、游客“凝视”失效导致市场推动力不足等问题,应在统一三元空间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寻找新的力量或契机推进实践工作开展、加快文化旅游开发力度激活市场动力等方式基础上,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内容与方法。关键词:空间生产理论;村落文化;石门高村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3)04-0153-04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154文化研究承实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期望为该村村落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村落文化发展提供借签。一、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石门高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一)空间的表征:政府主导石门高村落文化空间生产空间的表征即构想的空间,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城市学家、政府等社会空间的主要规划者的知识或意识形态所支配的概念性空间,是空间的主流秩序话语”12。在我国,政府通过控制各种资源和活动空间的分配来主导整个社会的总体改革,也主导着整个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生产。政府主导石门高村落文化空间生产主要从两方面展开:1.以项目定性空间,积聚资源,主导村落文化空间生产列斐伏尔认为“一切文化实践本质上是以空间指涉来占有价值及其背后的实在资源”13,石门高村作为乡村村落空间指涉,无法从地域上去占有来自城市空间的价值和实在资源,但可以通过申请项目成为一种特殊空间达到目的。从20012020年,石门高村村委会通过申请项目先后成为安徽省老山自然保护区、第四批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项目、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最江南”长三角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典型案例村落等。成为特殊空间后,石门高村获得了大量发展资金,2012年入选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后直接获得中央财政300万元支持,同时凭借各种性质的空间指涉每年还可以从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组织中获得数额不等的保护资金。依靠这些资金,石门高村复建了文昌阁,恢复了古石板路、古水系,完成了部分古民居修缮、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垃圾池、停车场、旅游厕所、游步道,并以“魁”文化为主题,围绕太子庙、黄尖梯田等文化遗产,打造“高山氧吧、魁星名邑”,通过活态传承,提升村落整体文化保护水平。2.以规划构建空间,有序推进石门高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列斐伏尔在其国土规划与地方运作评议会工作中逐渐发现“空间规划与实践成为一种重新开发新城镇的方法”14。规划作为政府主导的一种开发工具,引导着乡村社区的各种资源和活动空间重新配置。在国家省市镇四级政府编制的各种村落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石门高村村委会也组织相关专家编制了适合本村落文化发展的规划,主要有池州市石门高古村落保护规划(20092020 年);池州市石门高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 年);池州市石门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62030年)。规划从“山水村居址”特色村落形态、“北斗星状”的独有空间格局、皖南徽派建筑典范、“魁星”文化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等方面确定了石门高村落文化的价值;将村落整体风貌、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建筑(古民居)、历史街巷、古遗址、古徽道、古树名木、自然生态空间和人文环境等纳入核心保护范围;并确立了“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积极培育特色旅游服务业”两大产业发展方向。经由规划构建的村落空间,魁星舞和福案神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古民居和古银杉树等物质文化遗产等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二)空间的实践:各方实践者共同保护石门高村落文化空间实践即感知的空间,是“每一社会构成特有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及具体场景和空间体系,是空间的物质建构维度,是社会构成物生产的过程与结果”12。在规划文本的指引下,政府、企业等与空间直接相关的主体在空间开展的具体实践措施、过程及产生的结果都属于空间实践。石门高村落文化的空间实践围绕着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两个方向展开。在文物保护方面,石门高村先后抢救性维修了代表宗祠文化的高氏宗祠堂、高氏琡房宗祠、具有600年历史的“马鬃墙”,以及“马鬃墙”下入村的古石板路和古水系;将村口“桃花坞、与李白共游此处高霁”唐代石刻、村中古井巷、横街、魁峰路、丙丁巷、琡房巷、老街等村落街巷、丙丁铺、怡和号等沿街商铺、宝缓老宅、振瀛学堂、村古银杏树等纳入古文物保护范围。同时,2016年依原基原貌修复了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的高氏琡房宗祠,并将其改为棠溪镇石门高民俗馆,用心集中展示魁星舞、福案神、三月三(粑魂节)龙灯、目连戏、木榨油工艺、熬塘工艺等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另外,为了整体性保护古村落文化空间,村民在宅基地审批、房屋修建、老屋修缮等方面都受到严格控制。比如,在村落主干道上历史比较悠久的明朝建筑、屋舍不再允许推翻重新建造。对于这些老屋若要修缮,必须提出申请,由村委提供补贴进行原样修缮等。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由民营企业投资成立了池州市石门高旅游开发公司,与石门高村委会签订了池州市石门高旅游开发协议,对石门高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目前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游步道等设施已具备接待条件;对高氏宗祠、唐代石刻、魁峰路等一些文化设施也已经结合文物保护对其文化旅游价值进行了标注引导;在百度百科、马蜂窝、携程旅行等知名网站,以村落介绍、旅游日志、美景欣赏等方式完成了村落推介。(三)表征的空间:村民“领有”空间与游客“凝视”空间所谓“表征的空间”,是“通过与它有关联的图像、符号而呈现出的直接的、活生生的空间,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15空间是居住于其间的居民开展一切人类实践活动的载体,居民是空间能够产生意义的主源,居民与空间互为镜像般的存在。由于我国政治权力已经延伸至村级,村落的空间生产已经由以前的村民主导转变为政府、旅游开发者、社区居民、游客等多元化、多个主体利益诉求的博弈。在博弈中要想达到均衡,村民在符合自己内在“意义”的前提下将政府以及旅游规划者所构建的村落文化空间意象进行据为已有式的“领有”非常重要。当地村民对石门高村村落文化空间的“领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和吸收官方表达,并将其融入到地方性的认知和解释当中。调研发现,当地村民在政府进行广泛宣传、多2023年第04期(2023年04月)No.04 2023155文化研究次召开村民会议,以及进行各种维修复建活动后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三种针对该村落的官方表述,分别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魁文化”和“北斗星状”,并且将这些认知优先于石门高村的起源和历史。二是形成了通过旅游开发本村文化景点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认识。当前本村居民大部分仍然以农业种植和闲暇零工为主要生计,收入不高,留不住人,村落空心现状比较严重。很多村民希望借由“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和“天下第一魁文化村”的招牌加大旅游规模开发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游客是文化空间的短暂使用者。旅游是一个“凝视”的过程,游客因为宣传片、图片、游记、短视频、亲友介绍等营造出来的村落文化意象关注空间,通过旅游活动“凝视”文化空间,再将“凝视”结果通过图片、游记、短视频、介绍亲友等形式输出,完成对该村落文化意象的闭环生产和消费。通过对游客输出在马蜂窝、携程网、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