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考古
资料
楚国
青铜
艺术
特征
成因
吴珊
第24卷第2期Vol.24 No.2荆楚学刊Jingchu Academic Journal2023年4月Apr.2023考古资料所见楚国青铜鼎的艺术特征及成因吴珊(荆楚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448000)摘要:青铜鼎作为楚国造物艺术的典型代表,可为研究楚国的造物成因和设计文化提供较好的研究范例,有助于我们从中找到设计现象发生的规律,还能进一步帮助我们寻找创新性元素,发掘当下设计的设计趋势,为构筑未来设计前景提供依据。运用设计的历史性研究方法,对考古所见的楚国青铜鼎进行梳理,提取出其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如下:楚国青铜鼎的造型艺术呈现出鼎耳外撇,鼎身束颈、束腰、平底,鼎足细高且外撇的特征。纹样装饰艺术呈现出装饰主题的多样化和装饰组合的多元化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受到楚王族祖先曾从事职业、楚国国力兴衰、楚国工匠制造技艺、道家思想文化等影响。关键词:设计艺术学;楚国青铜鼎;装饰;历史性研究方法;造物成因中图分类号:J5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768(2023)02-0005-13收稿日期:2022-08-09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楚国青铜器造物思想研究”(21Q280);荆楚理工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楚国青铜器制器思想研究”(QN202110)作者简介:吴珊(1986-),女,侗族,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荆楚传统造物艺术研究。青铜鼎是楚国青铜器中的核心器物,是纹样和造型较为丰富的器物,且在制造过程中既有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注入,又蕴含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和信仰。级别较高的楚国贵族都使用青铜礼器,且级别越高,所用的青铜礼器中的青铜鼎数量越多、越大、越重113-14。楚国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青铜鼎代表了楚国青铜器制造技艺的最高水准,是楚国造物艺术的典型代表,更代表了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目前国内对于楚国青铜鼎的研究多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形制的演变,缺乏对楚地青铜鼎历史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且并不能通过图像比较的形式直观展示其造型和纹样演变。现今考古发掘的楚墓约有五千座,铜礼器群达一百余器群,出自一二百座楚墓内,约占五千座楚墓的1/401,据初步统计,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晚期,主要楚系青铜器群所出土青铜鼎的数量为290个2。为了更加客观的了解楚国青铜鼎的艺术特征,笔者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楚墓出土文物为主要实物依据,从保存较好、出土青铜鼎数量最多的当阳赵家湖、淅川下寺、寿县蔡候申、淅川和尚岭、随州曾侯乙、淅川徐家岭、江陵天星观、荆门包山、寿县楚幽王等9个贵族楚墓群中提取了104个有效青铜鼎样本,并以此为依据对楚国青铜鼎的造型类别、纹样及其演变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挖掘出其蕴含的艺术特征。此外,目前关于楚国青铜鼎的研究多从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的立场出发,缺乏将青铜鼎的造物成因和隐含的文化内涵相关联。鉴于此,本文还将在青铜鼎艺术特征探讨的基础上,探寻其蕴含的造物成因。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考古发掘的楚王墓仅为寿县的楚幽王墓,但大量文物被盗,而寿县蔡候申和随州曾侯乙墓虽不属于楚墓,但其墓所在地为楚地,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出土的铜鼎具有楚文化特征,且保存较好,属于王级别的墓,所以有必要一起来研究;另外,本文对于楚国青铜鼎的研究主要还是依赖于考古资料所见的楚铜器,相对于尚未发掘的楚铜器来说只是非5DOI:10.14151/ki.jcxk.2023.02.012常少的一部分,所以难免会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一、楚国青铜鼎的造型艺术特征(一)楚国青铜鼎造型类别分析对于楚国青铜鼎造型类别专题研究方面,高崇文3的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一文分析的非常细致且具有代表性。刘彬徽在此基础上,依据考古学按照铜鼎的形态特征来分类的方法,将楚系青铜鼎分为了五类,即折沿鼎、箍口鼎、子口鼎、束腰平底鼎、小口鼎1112。刘彬徽还认为如果铜鼎有自铭的情况下,可考虑用其自铭来为这类鼎命名1110-138。从楚王子昊鼎、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倗鼎、蔡侯申鼎的铭文可知折沿鼎自铭于鼎,且其他类别的鼎中没有此名称,所以可以称这类鼎为于鼎。众所周知,束腰平底鼎是只限于楚文化区域才有的重要鼎型器,淅川下寺一号墓的王子午鼎、寿县蔡昭侯墓出土平底鼎都自铭为升,望山二号墓的竹简记载此类鼎为升、包山二号墓的竹简记载此类鼎为登鼎,登字和升字可通用,“登鼎”即升鼎,这类束腰平底鼎可称为升鼎。因此,依据刘彬徽的分类方法和观点,本文将楚国青铜鼎的造型类别分为于鼎、箍口鼎、子口鼎、升鼎、小口鼎这五类。其中升鼎和小口鼎最具有辨识度。于鼎、箍口鼎、子口鼎的造型样式类似,但承盖方式不同,在口沿处细部能看出差异:于鼎口沿外折,箍口鼎口沿与腹壁成一直线,子口鼎口沿内凹,可简单的用线条表示:、。笔者从提取的104个有效样本中统计,于鼎18个,箍口鼎21个,子口鼎33个,升鼎23个,小口鼎9个,去掉同一墓葬中造型类别相同的鼎,又提取出69个青铜鼎,其中于鼎16个,箍口鼎19个,子口鼎14个,升鼎11个,小口鼎9个(表1)。从各类型鼎的生命周期来看,除了于鼎贯穿整个春秋战国始末,其他鼎从春秋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从各类鼎造型演变的共同趋势来看,鼎底逐渐变平,鼎足占整个青铜鼎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各时期出土青铜鼎的数量来看,春秋早期和战国晚期贵族墓葬所出土的青铜鼎数量较少,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贵族墓葬所出土青铜鼎数量最多。表1楚国青铜鼎的发展演变序列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偏早春秋中期偏晚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偏早战 国中期偏晚战国晚期于鼎1.赵家塝M2:12.赵家塝M3:143.下寺M36:24.下寺M1:625.下寺M2:446.下寺M3:107.曹家岗M58.寿县蔡侯墓9.和尚岭M2:3110.曾侯乙墓C9711.徐家岭M1:112.徐家岭M10:4613.天星观M2:114.包山M2:14615.包山M2:12416.寿县楚幽王墓6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偏早春秋中期偏晚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偏早战 国中期偏晚战国晚期箍口鼎子口鼎续表117.下寺M8:8-以邓緐鼎18.下寺M1:6719.下寺M2:4320.下寺M3:921.下寺M4:122.下寺M10:4823.下寺M11:324.下寺M11:525.和尚岭M1:526.和尚岭M1:127.寿县蔡侯墓28.和尚岭M2:2929.徐家岭M3:3930.徐家岭M3:4031.徐家岭M9:2132.曾侯乙墓C10233.天星观M2:334.包山M2:8335.寿县楚幽王墓36.下寺M7:637.和尚岭M1:438.和尚岭M2:3439.徐家岭M3:4640.曾侯乙墓C9841.曾侯乙墓C10342.曾侯乙墓C23643.徐家岭M1:544.徐家岭M10:5545.天星观M2:946.望山WM1:T3547.望山WM2:T9248.包山M2:12749.寿县楚幽王墓7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偏早春秋中期偏晚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偏早战 国中期偏晚战国晚期升鼎小口鼎续表150.和尚岭M1:3克黄升鼎51.下寺M1:5552.下寺M2:38王子午升鼎53.寿县蔡侯墓54.徐家岭M3:4155.徐家岭M9:1156.曾侯乙墓C8957.徐家岭M10:45 58.天星观M2:11559.包山M2:13760.寿县楚幽王墓61.下寺M1:7062.下寺M2:5663.下寺M3:464.寿县蔡侯墓65.曾侯乙墓C18566.天星观M2:1867.望山WM1:T4468.包山M2:39069.寿县楚幽王墓注:1、17来自楚文物图典(1);2来自当阳赵家湖楚墓(2);52、62来自中国青铜器全集(3);3-6、18-24、36、51、61、63来自淅川下寺春秋楚墓(4);7来自当阳曹家岗5号墓(5);8、27、53来自寿县蔡侯墓铜器(6);16、35、49、60、64、69来自 楚系青铜器研究(7);9、11-12、25-26、28-31、37-39、43-44、50、54-55、57来自 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8);10、32、40-42、56、65来自曾侯乙墓上(9);13、33、45、58、66来自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10);14-15、34、48、59、68来自包山楚墓上(11);46-47、67来自江陵望山沙冢楚墓(12)。(二)鼎耳外撇的造型艺术特征鼎耳附于鼎颈两侧,一端连着鼎身,一端为手持端,两端可形成一个夹角,侧面看上去呈L型。从楚国各类鼎青铜鼎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鼎耳造型呈现出由直立耳变为外撇耳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于鼎在春秋早期时段,鼎耳外撇,角度较大,约95100之间,如当阳赵家塝M2:1的鼎耳;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时段,鼎耳的直立,角度趋于90,如淅川下寺M36:2的鼎耳;战国中期到战国晚期时段,鼎耳外撇,角度大于90,如徐家岭M10:46鼎的鼎耳。箍口鼎在春秋时期偏多,到了战国中期以后就偏少。此鼎的口沿外均有一圈凸棱用以承托鼎盖,鼎耳附于口沿凸棱之下。春秋中期偏早时段,鼎耳直立,角度略大于90,如下寺M8:8以邓緐鼎的鼎耳;春秋中期偏晚时段,鼎耳直立,角度趋于90,如下寺M1:67的鼎耳;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时段,鼎耳外撇,角度大于90,特别是战国中晚期时段,如包山M2:83的鼎耳。与箍口鼎相反的是,子口鼎在春秋时期出现的不多,到了战国以后逐渐变多。此鼎的口沿内凹,形成子口,以便承盖,鼎耳在子口之下。此鼎在春秋中期偏早时段,鼎耳直立,角度略小于90,8如下寺M7:6的鼎耳;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时段,鼎耳外撇,大于90,如徐家岭M1:5的鼎耳。升鼎从春秋中期偏早一直到战国晚期时段,鼎耳附于鼎口沿部位且为外撇状态,角度在130左右,如寿县楚幽王墓升鼎的鼎耳。小口鼎的鼎耳位于鼎肩,在春秋中期偏晚时段,鼎耳直立于鼎肩,如下寺M1:70的鼎耳;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鼎耳外撇,角度在130左右。楚国各类鼎的鼎耳基本呈现出春秋早中期直立耳,春秋晚期以后外撇耳的典型特征。春秋早中期的直立耳显然是受到中原地区青铜鼎耳造型的影响,如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出土的春秋早期青铜鼎的鼎耳皆为直立耳。从功能上来看,鼎作为烹煮器,类似于我们现在煮菜炖肉的火锅,鼎耳的手持端是与手接触的界面,外撇的鼎耳可以增大与鼎身的距离,人在手持鼎耳操作的过程中不易烫伤,楚人的这种鼎耳外撇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且具有科学性。(三)鼎身束颈、束腰、平底的造型艺术特征鼎身连接着鼎耳与鼎足,是盛放食物的部位。鼎身自上而下又由口沿、鼎颈、鼎腹、鼎底这些部位所组成。升鼎的束颈、束腰、平底的特征是最为典型的。这类鼎的鼎腹很浅,其造型样式分为两种:一种造型简洁,以克黄升鼎为代表,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期楚墓中;另一种造型繁富,是众所周知的典型的楚式升鼎,以王子午鼎为代表,其鼎壁周围附爬兽。这两类升鼎从春秋中期开始交替出现直到战国晚期。于鼎鼎腹的形态从春秋早期的半圆形逐渐变为半口字形,腹底逐渐变平坦,鼎腹的深度在春秋早期到春秋中期偏晚时段是由浅变深,在春秋中期偏晚到战国中期偏早时段是由深变浅,到了战国中期偏晚时段是有深有浅,如荆门包山M2:124的牛鑐鼎和荆门包山M2:146的豕鑐鼎。于鼎在春秋早期无束颈特征,自春秋中期开始就出现束颈的特征,这种样式一直持续到战国晚期,但在战国中期偏晚的天星观2号墓和包山2号墓也出现过无束颈的于鼎,如天星观M2:1和包山M2:124。于鼎并没有出现束腰的特征,从战国早期开始,鼎底变平,如徐家岭M1:1。箍口鼎、子口鼎、小口鼎基本没有出现束颈、束腰特征,但平底特征显著。箍口鼎鼎腹的形态变化较为丰富,春秋中期主要为深圆腹,腹底较圆;春秋晚期同样是深圆腹,但腹底较尖;自战国早期开始,腹底就逐渐变平坦。除了寿县楚幽王墓的箍口鼎有束颈的特征,其余都没有出现束腰束颈的特征。子口鼎鼎腹在春秋时期为深圆腹,战国早期为过渡期,腹部深度变浅,腹底变平,战国中期以后腹部变得扁圆,腹底变平坦。小口鼎小口、宽肩、扁圆腹,鼎腹底部春秋时期为圆底,战国早期以后变为平底。总的来看,各类楚国青铜鼎中束颈、束腰、平底特征最为显著是升鼎,于鼎有束颈的特征。在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