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_王子晨.pdf
下载文档

ID:2528967

大小:603.23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科技 自立 自强 视角 我国 研发 投入 规模 结构 分析研究 王子
第 41 卷第 1 期科学管理研究Vol.41No.12023 年 2 月SCIENTIFICMANAGEMENTESEACHFeb.2023文章编号:1004115X(2023)01014711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王子晨1,吴丹丹1,韩骞2(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2.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合肥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230031)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创新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规模持续扩大,研发强度不断提升,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背景下,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对我国研发投入现状进行分析,并与部分研发强国进行对比分析,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提供决策支持。关键词:科技自立自强;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研发强度;研发人员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DOI:10.19445/ki.151103/g3.2023.01.019Analysis on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hina s DInp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WANG Zichen1,WU Dandan1,HAN Qian2(1.Anhu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Anhui Hefei 230022,China;2.Hefei Municipal Party School,Anhui Hefei 230031,China)Abstract: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being placed in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sition,China s D inputhas also shown an explosive growth trend.The scale of D funds continues to expand,the D intensity continues to in-crease,and the D personnel team continues to grow.Therefo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s D inp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ale and structure,and compares it with some Technology Powers.And then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optimizingthe allocation of ST resources,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ST innovation in China.Key words:Self reliance and Self strengthening in ST;D Input;Scale and Structure;D intensity;D personnel*收稿日期:202209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7CGL057);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项目(CXGCZD202202);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项目(202106f01050023)作者简介:王子晨(1988),男,安徽合肥人,管理学博士,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吴丹丹(1991),女,安徽六安人,管理学博士,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创新管理;韩骞(1987),女,安徽六安人,理学博士,中共合肥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创新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创新摆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 21 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研发经费规模持续扩大,研发强度不断提升,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我国科技发展软硬件逐渐追赶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由此,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一些疑问也相伴而生,如我国研发投入的规模是否合理?强度是否合适?有无必要继续加大投入、提升强度?有无规律或先例可循?我国科技投入的结构是否合理?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由追赶型向领跑型过渡的背景下,现有投入结构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如何通过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发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以研发投入为核心的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成果得以产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细分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和赫尔普曼1对全球 22 个国家对比分析后提出研发经费可以解释 OECD 国家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王2对27 个 OECD 国家和 7 个非 OECD 国家的研发活动与经济绩效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效率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绩效。2000 年以来,我国学者逐渐加大对于该领域的关注。范柏乃等3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科技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绝大多数聚焦于研发投入的总量,相对较为笼统和粗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逐渐开始关注研发投入的结构与特征,进一步研究研发投入的结构对于创新产出以及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如原帅等4从总量、强度、结构、来源等方面对世界主要研发强国近十年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对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与部分世界研发强国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期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刻画当前我国研发投入真实现状,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提供决策支持。数据来源方面,根据国际通用的弗拉斯卡蒂手册 和国内官方的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相关统计指标,本研究将研发投入指标细分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两类指标,并从不同的结构特征对研发投入指标进行分解,以期从结构层面深入探讨我国研发投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除特殊标注外,数据均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和经合组织数据库。国内主要数据截至到 2020 年,部分数据根据相关部门官方发布数据更新到 2021 年;国外数据主要来源于经合组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的国际比较部分,各国最新数据年份有所不同,在研究中有所标注。1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现状与国际比较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逐年上升的研发经费投入,作为研发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尤其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简称研发强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5。除了总量和强度指标之外,研发经费投入的内部还存在结构划分,主要衡量角度包括研发经费来源、支出用途、支出类型等,结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的内在运行机制6。1.1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近 30 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逐年上升。第一个十年间(19902000 年),我国研发经费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进入第二个十年后(20002010年),开始出现高速增长趋势,尤其自 2006 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 2006 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以后,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进入第三个十年(20102020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研发大国。根据2021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 28 000 亿元,为 2012 年的 2.7 倍,同比增长 14.6%,“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 11.7%,增速大幅领先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表明确实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核心位841科学管理研究第 41 卷置和优先发展地位。伴随着研发经费的快速增长,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在全球的位次也稳步提升。如表1 所示,1993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排名世界第 14位,2000 年上升到第 9 位,随后相继超过了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于 2013 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且与美国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表 1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在全球排名位次指标1993200020012002200720082009201020122013 至今研发经费投入国际排名14976432数据来源:根据官方媒体资料整理。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是一个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上总体规模状况的指标,而相对指标则是两个密切联系总量指标的比值,可以反映某一现象的强度。研发强度集中体现了一国或地区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随着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且增幅长期领先于经济增速,我国研发强度也在持续攀升7。1990 年我国研发强度仅为 0.71%,90 年代研发强度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甚至一度跌落至0.5%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研发强度停滞在较低水平且时常波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日益重视科技创新,逐渐加大科技投入,我国研发强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从 2000 年的 0.89%到 2002 年首次突破1%,再到 2013 年首次突破 2%,2021 年我国研发强度更是再创新高,达到 2.44%,已超过欧盟 15 国平均水平,接近经合组织国家 2.47%的平均水平。1.2.1研发强度的变动规律首先,从世界研发强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寻找到研发强度的发展规律。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研发强度会呈现阶段性特征。从主要研发强国经验看,曾国屏(2003)提出研发强度的波动大致呈现 S 形曲线并存在三个阶段,即从 0 到 1%的科技起步阶段,1%到 2.5%的科技起飞阶段,以及跨过 2.5%到 3%的科技稳健发展阶段8。其中 1%和 2.5%是研发强度阶段划分的两个重要拐点。基本规律在于一国或地区处于科技起步阶段时,研发强度到达 1%这第一个拐点需要漫长的过程。而当进入科技起飞阶段之后,研发强度会快速上升。当研发强度超过2.5%以后,增速会再次下降,强度往往保持在 3%以内。但也有例外,如以色列、韩国、德国等在越过2.5%的拐点后,没有进入稳健发展阶段,而是迅速超越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近30 年来,我国由科技起步阶段进入起飞阶段,随着研发强度逼近2.5%的拐点,下一步的走向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安排与政策取向。1.2.2我国与部分国家研发强度对比从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来看,新世纪以来我国一直位居前十,自2013 年之后更是稳居第二9。但从研发强度来看,我国常年游离于全球前二十之外,与总量排名还不相称。为了清晰地反映我国研发强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同时也便于从国际对比的视角观察我国研发强度水平,本文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库统计数据,选取了包括 G8 国家和韩国、印度等 10 个国家 1995 年至 2018 年研发强度数据进行分析。如表 2 所示,我国研发强度在 2000 年之前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十分缓慢,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渐开始提速,尤其是自2006 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之后快速提升,与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逐渐拉开差距,并迅速超越 G7国家中的意大利与加拿大,但与世界研发强国的日本、美国、韩国等仍有较大差距。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