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鞍形板
感应
加热
成形
弹性
有限元分析
张雪彪
70收稿日期:2022-08-15;修回日期:2022-09-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043)作者简介:张雪彪(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船体曲面板感应加热成形工艺。贾洞洞(1993-),男,硕士。研究方向:船体板感应加热变形的弹性有限元计算。鞍形板感应加热成形的弹性有限元分析张雪彪 贾洞洞(大连理工大学 船舶工程学院 大连 1 1 6 0 2 4)摘 要:鞍形板是典型的船体双曲度板之一,在使用高频感应加热成形鞍形板的研究过程中,多加热线的感应加热变形预测是钢板感应加热工艺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基于固有应变理论和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大量钢板多场耦合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工艺参数和固有应变的关系数据,以实际的固有应变作为载荷输入参数,应用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多加热线鞍形板的整体变形。鞍形板的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的挠度值与实验值一致,计算时间短,计算误差符合工程精度要求。因此,分析结果表明鞍形板多加热线的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应用于鞍形板的变形预测。关键词:鞍形板;感应加热;多加热线;固有应变;弹性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U67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23/ki.31-1561/u.2023.03.070E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addle Plate Formed by Induction HeatingZHANG Xuebiao JIA Dongdong(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Abstract:Saddle plate is one of the typical double curved hull plates.The deformation prediction of the induction heating with multiple heating lines is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 in the steel plate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 regarding the study of saddle plate formed with multiple heating lines by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The correlation data between the procedure parameter and the inherent strain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multi-field coupl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steel plat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herent strain and the e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The overall deformation of the saddle plate with multiple heating lines is then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la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with the input load of the actual inherent strain.The deflection obtained from the elastic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addle plat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with short calculation time and satisfied accuracy.The results therefore show that the elastic element analysis modeling of the saddle plate with multiple heating lin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formation prediction of the saddle plate.Keywords:saddle plate;induction heating;multiple heating lines;inherent strain;e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0 引 言在造船业,为得到船体特有的曲面形状,将厚钢板加工成复杂曲面的技术必不可少。利用火焰进行线状加热,从而使钢板产生热弹塑性形变的方法,即水火弯板工艺。然而,水火弯板技术以往完全依71张雪彪,等:鞍形板感应加热成形的弹性有限元分析2023年第3期总第204 期总 体 与 结 构赖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艺技能,而感应热源具有加热速度快的优点,故其逐渐成为水火弯板的替代热源。迄今为止,对造船业曲面板的加工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根据钢板的设计曲面形状可以规划出加热线布置和工艺参数1-2,在钢板成形机理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然而,钢板在多加热线条件下的弯曲变形计算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钢板曲面加工变形的形状预测。应用移动式电磁-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可以准确预测钢板感应加热的温度和变形3-5。然而,对于多加热线的钢板变形,多场耦合的计算模型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和复杂的模拟技术,在计算时间和可行性方面不现实。为此,张雪彪等6在钢板三角感应加热成形中引入固有应变法,建立固有应变法应用于钢板感应加热变形计算的基本过程,得到多加热线条件下的钢板变形。王江超等7也应用固有应变的弹性有限元分析预测枕形外板的火焰加热变形。为了准确计算钢板的变形,需要加载加热线的固有应变。固有应变在焊接变形预测时,通常加载的是平均值,即焊缝长度超过临界值时,焊接变形不会随着焊接长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大型焊接结构的焊缝长度已满足此要求。文献 8 中显示 V 型坡口对接焊的临界焊接长度是 1 000 mm,而堆焊的临界焊接长度为 300 mm。对于船体板的感应加热成形而言,加热线长度较短,固有应变的分布规律复杂,因此需要加载实际的固有应变值。而固有应变值来源于可靠的钢板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并应建立工艺参数和固有应变的数据关系,然后运用固有应变的弹性有限元法计算出典型船体曲面板的变形形状。1 基于固有应变理论的弹性有限元 分析方法钢板加热后的塑性应变是产生变形的根本原因,对塑性应变在横截面内进行积分,便可得到固有应变7。本文以船体曲面板中常见的鞍形板为研究对象,阐述基于固有应变的弹性有限元计算流程,预测钢板多加热线下的变形形状。为获得固有应变,文中使用本课题组开发的钢板移动式感应加热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钢板加热过程的模拟,具体技术细节可参阅文献3。将塑性应变 x和 y在横截面上进行积分,从而得到横向固有应变之和 Wx(mm2)以及纵向固有应变之和 Wy(mm2),见式(1)和式(2)。Wx=xdA (1)Wy=ydA (2)式中:x为横向塑性应变;y为纵向塑性应变;A为垂直于加热线方向的固有应变加载区域截面积,mm2。为简化计算过程,将垂直于加热线及附近的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区域等价于固有应变的施加区域,如图 1 所示。图 1 固有应变加载示意图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下列公式:Wx=2Bwhyx (3)Wy=2Bwhyy (4)式中:2Bw为加载区域宽度,mm;h 为钢板厚度,mm;hy为加载深度,mm。在 ANSYS 软件中,通过加载单元各向异性的热膨胀系数来实现固有应变的间接加载,如式(5)和式(6)所示,称之为温度载荷法或热应变法。温度与应变的关系为:x=xT (5)y=yT (6)式中:x和 y分别为 x 和 y 方向热膨胀系数,整理后如式(7)和式(8)所示。为单位温度载荷,72设置为 1。整理后得:2xxwyWB h=(7)2yywyWB h=(8)帆形板和鞍形板是典型的复杂船体曲面板。通常采用先辊弯横向曲度,然后进行感应加热成形纵向曲度的工艺。鞍形板的加热线 H1 通常布置于辊弯板背部中间部位,如图 2 所示。图 2 鞍形板的加热方式该辊弯板的钢板厚度 h 为 14 mm,幅面尺寸为1 500 mm1 000 mm。钢板感应加热电源设备型号为SPZ-70,感应加热功率 50 kW,空气间隙 9 mm,H1的加热速度 v 为 8 mm/s,加热线长 L 为 180 mm。图 3 是钢板感应加热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出的横向位移云图。图 3 X 方向的位移云图图 4 是加热后横向收缩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 15.68%。图 4 鞍形板横向收缩量比较图 5 是横向、纵向固有应变积分之和 Wx与 Wy在加热线长度方向上的分布曲线,它们沿加热线都是非均匀分布的,因此在进行固有应变的弹性有限元计算时,要加载实际的固有应变值。图 5 鞍形板固有应变积分曲线2 工艺参数和固有应变的数据关系钢板感应加热后会产生非均匀的固有变形分布,为了能够计算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钢板变形,需要建立钢板三角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和固有应变的数据关系。这里选用 A 级船用钢板,横向辊弯半径 R 为 2 000 mm。线状感应加热的工艺参数如下页表 1 所示。冷却方式为加热后水冷却,空气间隙 9 mm,加热功率 50 kW。73张雪彪,等:鞍形板感应加热成形的弹性有限元分析2023年第3期总第204 期总 体 与 结 构表 1 线状感应加热样本参数工艺参数数 值L/mm200、300、400h/mm12、14、16、18、20、22、24v /(mms-1)4、6、8、10、12、14实验设计采用全因素设计方案,总共 126 组数据样本。计算后对塑性应变进行积分,得到固有应变沿加热线的分布状况。图 6 显示了板厚 16 mm的钢板 Wx与 Wy沿加热线的分布。限于本文篇幅,其他板厚的数据并未列出。(a)Wx沿加热线的分布曲线 (b)Wy沿加热线的分布图 6 板厚 16 mm 固有应变数据分布图通过计算的 126 组鞍形板线状感应加热算例,建立鞍形板线状感应加热的固有应变和工艺参数关系的样本数据。图 7 是鞍形板固有应变的查询和插值程序,只需在程序中输入加热时的工艺参数,即可输出相对应的固有应变值及分布情况等。图 7 鞍形板固有应变查询及插值程序3 鞍形板多加热线变形的实验和弹性 有限元分析本课题组在实验室进行了鞍形板的多加热线成形实验。图 8 为鞍形板的加热线布置,钢板厚度14 mm,在辊弯板的背面布置 6 条加热线,加热线间距为 200 mm,每条加热线分为 2 3 段。前 5 条加热线的各段加热线间距为 30 mm,HL6加热线的两段加热线间距为 50 mm。在该间距范围内,感应器是停止加热的。加热顺序采用蛇形加热,挠度测量线为C1至C5。鞍形板各条加热线的参数见表2。图 8 鞍形板的加热线布置表 2 鞍形板加热线信息参 数HL1HL2HL3HL4HL5HL6L/mm180180180180180250v/(mms-1)456810474钢板的有限元模型使用 SOLID45 单元,采用映射网格划分。钢板面内网格尺寸均为 5 mm,厚度方向的网格尺寸 2 mm,节点数 484 008,单元数420 000。根据表 2 的信息,通过固有应变数据查询程序,得到各条加热线的固有应变值,然后在对应的加热线处加载单元的热膨胀系数,在钢板下表面的 4 个角点处进行铰支约束。图 9 为计算后的垂向位移云图。图 9 垂向位移云图鞍形板加热后的形状如图 10 所示。钢板加热后采用徕卡全站仪 S910 测量表面的各点坐标,测量精度 1.0 mm,从而得到 C1 至 C5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