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庄自然论及其影视传承_刁生虎.pdf
下载文档

ID:2527665

大小:1.63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自然 论及 影视 传承 刁生虎
老庄自然论及其影视传承 227老庄自然论及其影视传承*LaoZhuangs Theory of Nature and Its Film and Television Inheritance刁生虎 高泽伦*Diao Shenghu Gao Zelun摘 要:作为中国文化思想传统的重要一脉,自然论由先秦老庄开其端绪,并与“道”“无为”“天人合一”等构成一个关联性理论系统。随后经由魏晋人与文的自觉实现了从哲学到艺术的转化,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影视亦深受这一传统影响,在作品风貌、拍摄手法、创作风格以及批评标准上都追求以自然为上,并集中体现于场景设置、镜头运用、叙事方式乃至于作品的精神内涵等影视创作的各个要素之中,形成了中国影视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法则,传承和发展了老庄所开显出的中国自然审美传统。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ideological tradition,the theory of nature is based on LaoZhuang in the pre-Qin Dynasty,and forms a related theoretical system with“Tao”,“inaction”and“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Then,through the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and litera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it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hilosophy to art,and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Chinese modern film and television is also*基金项目:2020 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2010)、2020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电视剧改编史(19582018)”(项目编号:20YJA760064)、2021 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项目编号:21LLZXB086)。*作者简介:刁生虎,文学博士、博士后,传播学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易学与儒道文化、古代文论与美学以及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高泽伦,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228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deeply influenced by this tradition,putting nature first in terms of work style,shooting techniques,creative style and criticism standards,and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reation,such as scene setting,lens use,narrative way and even the spiritual conn otation of the works,forming the basic creative and criticism rules of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Chinese natural aesthetic tradition shown by LaoZhuang.关键词:老庄;自然;影视传承;审美传统Key words:LaoZhuang;Theory of Nature;Film and Television Inheritance;Aesthetic Tradition一崇尚自然是道家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倾向。自然是“道”的基本属性,亦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在老子哲学体系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自然”是“道”运行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将其中的“道法自然”注解为“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即强调了这一点。“道”与“自然”的一致性决定了“道”在生成万物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纯任自然而不刻意作为。与此同时,老子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逻辑中亦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关系。“道”既然遵循自然规律而运行,那么由“道”所“生”的人自然也要效法自然而生存。人遵循自然规律,落实到现实世界就是“无为”,不干涉万物的自在状态。反之,人为干涉就是“有为”,就如同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一样,反而会妨害到人的生存。当然“无为”并非是让人什么都不做,而是说要人的任何行为都不违背自然本性,即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随后的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自然论思想,进一步提出“法天贵真”的理论主张:“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233 页。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 169 页。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65 页。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 108 页。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 169 页。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 118 页。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 212 页。老庄自然论及其影视传承 229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真”来自“天”即“自然”,属于人的自然本性,所以圣人应效法自然而以本真为贵,庄子强调“真”与“自然”的一致性,并批判世俗礼制对人自然天性的束缚,提出回归本真的命题。可见庄子的“法天贵真”与老子的“道法自然”一致,都以自然作为最终指向。同时庄子更加关注天与人的关系,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并指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回答了为何天人一体的问题,这也呼应了其“法天贵真”的观点,即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方能去伪存真,实现天人同一。总之,在老庄自然论体系中“道”“无为”“天人合一”等概念相互关联且内在统一,最终指向万物的自然状态,体现了老庄对人返归自然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先秦老庄自然论主要体现在哲学领域,魏晋时期开始向文艺领域转化。“自然论被运用于文艺领域,以文艺美学的理论形态出现则肇自魏晋时代。”随着魏晋玄学的出现,一度沉寂的老庄思想重新受到重视。玄学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产生了“名教与自然”之辩。其中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一派对人的自然本性与精神自由推崇备至。同时魏晋时期出现的人物品评之风亦不像汉代察举制那样只关注人的才能品性,而更强调人的外貌、姿态、神气等审美特质。因此老庄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本真、平淡等思想深受魏晋士人的推崇,老庄自然论开始向审美领域转化。人物品鉴中的审美追求也影响到了艺术领域,正如宗白华所言:“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总之玄学的流行与人物品评之风对老庄自然论向艺术领域的转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中文学受老庄自然论影响尤为明显。南朝文论大家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开篇原道一章就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将文学的起源归于自然之道。而文心雕龙中对创作构思阶段“物与神游”之主客体融合的强调,也是老庄“天人合一”思想在文艺领域的延续。刘勰在艺术审美上推崇自然之美,“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朱绿染缯,深而繁鲜;英华曜树,浅而炜烨:秀句所以照文苑,盖以此也。”认为自然之巧妙比人为的修饰更胜一筹。刘勰之后,文论家钟嵘在其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中将自然之美作为诗歌的最高审美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20 年,第 822 页。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 526 页。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 527 页。蔡钟翔:美在自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28 页。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358 页。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第 1 页。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 633 页。230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原则,他在评颜延之诗时引汤惠休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欣赏诗歌自然本色,反对文辞上过度修饰。同时强调文学创作中“直寻”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直觉感悟出的内容才具有“自然英旨”,即没有经过人为雕琢的自然之美。可以说老庄自然论经过魏晋文论家在理论建构中的进一步拓展,逐步实现了由哲学思想向文学艺术的转化,并在后世文艺中得以不断继承和发展。“艺术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新艺术形式的产生离不开对传统理论的继承,这对于中国现代影视艺术来说亦不例外”,老庄自然论在中国影视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二中国影视虽属西方舶来品,但一经诞生便迅速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从而使其无论在文化品格还是精神气质上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影视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古代就有灯影、皮影、木偶戏等艺术样式,反映了人们对活动影像的追求愿望。中国古典戏剧、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在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技巧上,常常与蒙太奇镜头语言神似;细加分析也是运用特写、远影、中景等画面和画面组接的技巧,这为我们影视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美学的启示。”老庄自然论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亦被中国影视艺术所继承,并在作品风貌、拍摄手法、创作风格以及批评标准上多有体现。老庄自然论强调万物的自然本质,并涉及文艺的理想状态问题。老子提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认为无声无形即为音与象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超越声与形的限制,完全合于自然。庄子在齐物论中将声音分为三个层次:“人籁”“地籁”与“天籁”。其中“人籁”是人用乐器演奏的声音,“地籁”是风吹孔窍的声音,“天籁”则是“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天籁”之音即为“天乐”,无声无形,归于天然,这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艺术境界。后世文艺大家对自然美的论述众多,如唐代诗仙李白提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追求,推崇清丽自然的诗歌风格,追求清新明丽与天真自然的统一。金代诗人元好问评陶渊明的诗:“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直写胸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第 351 页。刁生虎:论气韵与中国影视的美学品格,现代传播2012 年第 10 期。刁生虎: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道家文化的美学意趣与中国影视的审美追求,创作与评论,2012 年第 8 期。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 229 页。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 38 页。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574 页。老庄自然论及其影视传承 231中天。”强调陶诗中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真实体现,重视诗的真实与自然之美。清末四大词人之首的况周颐在其论词著作蕙风词话中强调:“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拙”即自然本来之色。清末民初著名学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言:“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高度赞赏元曲的自然之美。可见,中国古代对艺术自然之美的追求之中,合乎自然状态的“真”被认为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应有特质之一。中国影视继承了老庄自然论开显出的中国文艺自然美传统,尤其在影视作品风貌上求“真”,力图呈现自然而真实的画面,其中场景设置的自然化、生活化即为突出一点。场景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场景即是一个缩微故事在一个统一或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