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大学生传播国家形象的路径探究_孙千惠.pdf
下载文档

ID:2527468

大小:1.1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 视域 中国大学生 传播 国家 形象 路径 探究 孙千惠
81【摘要】大学生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我国培育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目标体现。本文基于跨文化视域,首先来分析我国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跨文化障碍,如文化差异阻碍信息理解、刻板印象导致解码障碍、国际关系影响媒体导向等,而后尝试探索中国大学生学习、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可行性路径,并从跨文化知识、意识、技能三方面给出建议。【关键词】跨文化;国家形象;传播路径;文化障碍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大学生传播国家形象的路径探究孙千惠1 梁茜2(1.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天津 300350;2.天津大学 天津 300354)工作研究南方论刊2023 年第 4 期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一带一路”国际论坛等大事件凸显了国际影响力,我国国家形象的传播越发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形象的传播除了官方媒体和大型展演等途径外,普通民众的跨国交往也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言谈举止都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代表,因此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对塑造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研究背景(一)国家形象的概念及维度美国政治学家 Boulding,K.E.(1959)把“国家形象”定义为国家以及其所在国际体系对其的认知结合。国内学者管文虎最先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国家的外部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和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的综合体1。其他学者也普遍认为,国家形象的概念往往具有认知或评价等主观色彩,这也造成了外国和本国民众对本国国家形象的不同维度的理解。国家形象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2。根据主体差异可以将国家形象划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即“我形象”和“他我形象”。国内形象主要指一国民众对本国历史文化政策等各方面的认同,国际形象是他国民众对某个国家实力和文化等总体印象和评价。两者相互作用,良好的国内形象有助于国际形象的树立。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和大国关系影响,国际形象更具代表性且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跨文化现象常常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众多高校的建设目标。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将跨文化能力确定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Lusting&Koester(1996)、Brian.H.Spitzberg(2000)、Wiseman(2003)等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在一定情境或环境下,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能否利用所具备的知识、意识和技能(三大核心要素)进行得体和有效的行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有效路径3。如果说高校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主要阵地之一,那么大学生群体则就是展现和维护国家形象的主力军4。大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主动维护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还便于促进其个性化全面发展5,更有助于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具象化认知和认同。二、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跨文化障碍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其结果取决于主客体的关系状态6。当客体由于文化、环境、价值观等差异无法接收主体传递信息时,国家形象在传播过程中会扭曲变化,形成跨文化传播障碍。(一)文化差异阻碍信息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思维方式不同,西方偏重逻辑和理性思维,中国侧重抽象和感性思维。爱德华霍尔将文化按照高低语境区分,并对二者含义进行界定。他认为高语境文化是指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信息中;相对地,低语境文化是指将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比如美国民众多以口语化表达直接明确地传递信息,而中国人常以感悟和思辨的方式来传递和理解信息7。所以在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把我国的高语境文化转换为处于低语境文化者易于理解的形式,才更易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其次,对整体和局部的侧重点不同。西方侧重对局部细节的分析,中国更注重整体和统一性。在利益方面,中国人往往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强调权威和官方指令,提倡奉献精神,而西方更强调个人利益,主张平等交流,崇尚个性化自由。这种差异导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部分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家形象的82认识产生误解和偏差。(二)刻板印象导致解码障碍刻板印象代表了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民族、性别、社会阶层等)成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念,是人们思想层面对文化的抽象与概括8。这种看法忽视了个体差异,会长时间作用于某一群体或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定型”导致的典型困局有两种:一种是以自己的文化和价值标准为准绳去衡量、理解、评判、取舍目的语文化,无视其他文化观念或行为的合理性,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民族中心主义,从而产生文化冲突9;而另一种则是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刻板印象,如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等,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普遍印象10。有关于我国的刻板印象主要为中国人腼腆内向、不善交际、忍耐力强、尊重传统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盲目按照刻板印象对该国家或群体中的独立个体进行推断,往往会造成误解、偏见,甚至歧视。我国国家形象的建设就是要打破国际上对我国消极片面的刻板印象,展现日新月异的国家风貌和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风范。(三)国际关系影响媒体导向跨国信息传播报道并非总是真实,相反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要先经过本国价值体系的过滤和筛选,然后根据本国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报道,进而为本国公众建构起符合其意愿的国家形象,以获取公众对政府的支持。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均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的,如美国主流传媒对我国一些事件进行曲解报道,严重危害了我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新闻媒介在引领舆论导向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普通民众通过大众媒介获知世界局势和各国政策,大众媒介反过来为民众提供了表达或批判的权利,通过舆论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然而,不同国家针对同一事件的媒体报道会形成两极效果。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例,我们从成功申奥到精心筹备再到最终顺利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现代中国。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恶意炒作、曲解报道,力图损害我国形象。据上外舆情中心分析,全球 27 家主流媒体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表的共 500 篇相关报道中,仅有 30持中间立场,其余 70%都是负面报道。可见,国际上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和变幻莫测的世界局势,都会影响媒体的宣传导向,从而影响各国的形象塑造。因此,在信息化和跨文化时代,有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青年力量,通过年轻人的积极个性化发声,最大化减少外国对我国的消极印象。三、大学生学习、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路径(一)坚定文化自信,掌握跨文化知识文化自觉是主体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而文化自信则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11。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间文化等保持自豪感和坚定的敬仰之情,对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的判断和恰当的解读,要能深刻认识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异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我国大学生应该对本国文化有正确的定位,并时刻关注国家文化的发展,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在与外国人员交往中展示真实客观的国家形象。只要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人人都可以是国家形象传承和传播的使者。一般来说,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领导人国际会议演讲视频,阅读讲稿中英文本,体会双语表达的差异,了解国际交流中的热门话题和重点关注领域。同时,大学生还可以观看体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主旋律电影,影视故事具有较强感染力,更容易促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构建民族认同;或者观看央视官方文化创新传播视频,如纪录片遇见中国、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官方媒体能最大程度确保文化知识的准确性,思想理解的深度和正确性。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经常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各地博物馆或展览馆,亲身参与各类非遗文化、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近距离接触中华文化、感知中华文化。其次,当代大学生不仅应熟知本民族文化知识,也要掌握外国文化知识。各高校应该开设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鉴赏、中外经典影视作品赏析等选修课程,让更多对跨文化、中外文化差异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历史,了解跨文化基本常识,充分认识他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掌握基本的社交规范,如西方社会的小费文化、社交礼仪等。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生活哲学可以有效避免和化解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突。再者,大学生们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态度的同时,也要避免“崇洋媚外”“洋节热”等心理,理性对待中外文化关系和差异,对外来文化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我们要提升国际视野,但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传承,重视文化植根问题,做好中国文化的理解、继承、弘扬。(二)提升文化移情,培养跨文化意识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能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12。移情就是将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去感受,这需要大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摆脱思维定势,不以自身文化套用他国文化,在交流中尽量消除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因不恰当的言行而影响自身所代表的国家形象。此外,移情能力不单单是指能正确理解他国文化,还应包括能准确巧妙地将本国文化传达给外国人,让对方能理解、愿意理解、能认同我国文化。另外,还应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顺应能力和文化敏感性,进一步提升跨文化意识。文化顺应能力体现为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原有认知随之变化的过程。文化敏感性可以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或民族的人沟通合作得到锻炼,可以通过挖掘价值观、思维和审美方式等多方面差异来保障沟通质量。为了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移情能力、顺应能力和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进而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各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跨文化能力训练,创新文化表达传播路径,推陈出新,以大学生活动为基点,努力打破国外对我国的刻板印象。首先,可以基于中外文化语境差异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多选择口语化的输出方式,明晰易懂地展现我国文化理念。比如,组织大学生参加“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通过有效的手段刺激学习主体的感官,使学习者融入在真实或模拟的跨文化环境中,83能基于跨文化理论知识了解对方交际目的和意图,在不断的演练和纠正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顺应能力和文化移情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教社杯”高等学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以演讲或视频为媒介,通过用外语来描述中国故事,由点到面,突出中国的发展变化,彰显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形象、中华文化的个性化传承和理解。此外,高校也可以呼吁学生参加其他特色产出类比赛,如“讲述中国”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世界之旅外语百科知识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识,侧面反映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其次,高校可以深度开发出国交流项目,以往项目主要是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异域文化,帮助其扩展国际视野,熟悉多元文化环境,逐步提升文化移情能力。如今,各高校可以增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密切联系深度,由中国教师去国外展示技术设备和专业技能,中国学生进行操作或现场学习观摩,与当地外国学校师生通过英语来交流互动,实现中国制造的传承和发扬,在做中学,通过跨国合作实践把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三)树立正面形象,提升跨文化技能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普通民众尤其是大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出国学习、交流、旅游、参访等项目日益大众化。作为国家形象的“大使”,每名大学生都是行走的国家名片,其自身行为也直接影响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因此要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时刻警醒和保持较高素质。比如,在旅游景点,自觉遵守当地规则,注意并遵守禁止拍照的标识等;在国外课堂上,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常说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要争抢插队等。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