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监管
关注
公允
价值
会计
基于
商誉
减值
证据
亓文韬
监管关注与公允价值会计 基于商誉减值的证据亓文韬邹汝康何贤杰(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摘要】本文以证监会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为背景,从商誉减值的视角出发,探究政府监管关注对企业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研究发现,证监会发布商誉相关会计监管风险提示后,相关公司更有可能进行商誉减值,且减值的计提金额也显著增加。同时,当企业对风险提示条例重视程度较高、外部监督较强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时,监管关注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还表明,监管关注会增加审计师投入继而提高审计质量,对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影响更加显著,且会产生正向的市场反应。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公允价值会计以及资本市场监管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完善和强化相应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关键词】监管关注;公允价值会计;商誉减值一、引言自 年财政部颁布 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 公允价值计量 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现有研究发现,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具 有 更 好 的 价 值 相 关 性(,;等,;王鑫,);但同时也有不少文献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因其在估计中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 可 靠 性(,;等,;叶 建 芳 等,)。为了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平衡,需要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来约束公司在公允价值估计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公司治理以及政府行政监管与处罚两方面对这一机制进行了考察。在公司治理方面,现有文献从董事会机制、控股股东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等,;黄霖华等,);在政府监管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问询函、行政处罚等角度进行了考察。而对于监管风险提示这种创新的监管关注方式,目前还缺乏文献研究其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若能通过政府的监管关注,减少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则可以减少后续的监管成本以及潜在的投资者损失,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商誉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会计科目,现有文献主要从商誉的确认与后续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等角度进行了研 究(等,;等,;等,;杨威等,)。相比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科目,商誉金额的计算过程中包含较多的难以核实的会计估计(和,),由此给审计和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近年来,大额商誉减值造成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甚至巨额亏损的案例频现。商誉的大额减值和暴雷现象无疑给资本市场带来了风险,也凸显了对商誉相关会计处理进行有效监管,从而提升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的必要性。金融监管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一论述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阐述了金融监管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面对商誉减值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监管部门也及时做出了回应。年 月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 号 商誉减值,与行政处罚以及问询函大多是针对整个公司不同,证监会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针对的是商誉相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资助项目()的资助。通讯作者:何贤杰,。关事项,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以及与商誉减值事项相关的评估进行了风险提示。其中列出了商誉减值会计的常见问题以及监管关注事项,明确要求公司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重点关注特定减值迹象,并罗列了 种特定的商誉减值迹象。与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和交易所的问询函相比,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的发布时点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发布前,属于监管机构的主动监管关注,是一种创新的监管方式。本文研究了商誉相关监管风险提示这一创新性的监管方式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以期为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政策或制度提供经验证据的参考。具体而言,本文利用 至 年沪深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证监会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对于公司商誉公允价值估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证监会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发布后,相关公司的商誉公允价值估计质量显著提高,表现为更有可能进行商誉减值,减值的计提金额也显著增加;并且,在控制公司过度计提商誉减值的影响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同时,当企业对风险提示条例重视程度较高、外部监督较强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时,监管关注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监管关注也会增加审计师投入继而提高审计质量,对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影响更加显著,且会产生正向的市场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政府机构的监管关注可以有效发挥对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治理作用,提高企业商誉公允价值估计质量,同时审计师在审计商誉会计处理时也会更加审慎。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文从约束公司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出发,拓展了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研究。该领域的现有研究主要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等,;王鑫,;张金若等,)以及可靠性(,;等,;等,;叶建芳等,)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而对于如何通过治理机制约束公司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平衡则较少涉及。少量的文献关注了公司治理机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等,;黄霖华等,),而关于外部监督机制对公允价值估计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现有文献还缺少研究。本文利用证监会发布商誉减值监管风险提示的场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研究了政府监督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治理作用,对现有文献进行了重要的拓展。其次,本文回应了对商誉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监管的关切,拓展了商誉会计的相关研究。已有的研究发现,商誉公允价值估计过程中包含大量的难以核实的会计估计,因此可能成为管理层调节利润的工具(等,;和,;等,)。目前,还少有文献考察如何对商誉公允价值处理进行监管,进而提高商誉公允价值估计的质量。等()是为数不多的从这一角度开展的研究,他们的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的法律执行状况越好,商誉减值与公司基本面的相关性越高。本文则利用中国独特的监管情景,探究了证监会的商誉减值监管风险提示在商誉会计监管中的作用,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最后,本文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关于监管机制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方军雄,;刘峰等,;陈运森等,;杨海波等,),对于监管风险提示这种创新的监管关注方式的有效性也缺乏研究。徐婷婷等()是目前为数不多探究监管风险提示经济后果的文献,他们的研究考察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对上市公司不合理业绩补偿承诺的影响,而本文则主要研究监管风险提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资本市场监管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有利于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政策,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文献回顾(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大多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大多数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好的价值相关性。例如,等()发现,较之历史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的 公 允 价 值 估 计 与 真 实 售 价 更 为 接 近;等()发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信息相较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王鑫()发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显著相关;张金若等()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净资产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报酬均有显著解释力;邓永勤和康丽丽()发现,公允价值层次信息整体上具有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研究方面,不少研究则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成为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工具。例如,()发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允价值导向会使得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增加,作者认为这种波动性可能是内在的估计误差或者管理层操纵的结果;等()发现,出于管理层的自利动机,公司会低估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从而降低相应的薪酬费用;等()发现,资产证券化收益的公允价值估计中包含对折现率、违约率以及预付率的假设,因此给了管理层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和盈余管理机会;叶建芳等()发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为了管理层调节利润的工具,为了避免利润的下滑,管理层往往违背最初的持有意图,将其在短期内进行处置。为了实现公允价值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平衡,需要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约束公司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例如,等()发现,公司治理更为完善的公司更不可能进行低估授予的股票期权价值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发现,董事会没有发挥抑制管理层通过公允价值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的作用;黄霖华等()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其越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自由裁量权来谋求自身私利,导致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降低。(二)商誉会计的相关研究商誉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 企业合并()中将其定义为“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现有研究主要从商誉的确认和其经济后果的角度进行考察。商誉确认的研究方面,等()发现,在并购时将越多的并购成本确认为商誉的公司,其对于并购信息的披露越不详细;杜兴强等()指出,商誉的构成应更“干净化”,应该只包括合并商 誉 和 被 并 购 企 业 的 自 创 商 誉;和()认为,对商誉所包含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的估计是基于公司特有的前瞻性信息,例如公司的经营计划、长期增长预期以及反映公司风险的折现率,这些信息在本质上是基于主观判断,较难核实和审计。商誉经济后果的研究方面,等()基于澳大利亚数据的研究发现,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商誉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等()发现,美国的商誉会计准则()实施后,商誉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显著增强;等()发现,并购时支付过高的溢价会导致随后的商誉减值,并且商誉减值与公司未来利润率负相关;杨威等()发现,并购商誉引发了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从而增加了股价崩盘风险。(三)资本市场监管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以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以及交易所的问询函等作为主要的研究场景,考察监管的经济后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归纳可以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监管的有效性问题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例如,杨忠莲等()发现,在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公告日前后 天区间,受处罚公司股票的平均累计超额回报率显著为负;方军雄()发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务所,其客户的可操控性应计盈余绝对值会显著下降。陈运森等()发现,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后,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抑制;李晓溪等()发现,交易所问询函能够识别并购重组中的潜在风险,问询函制度通过改善信息披露缓解了并 购 交 易 的 信 息 不 对 称 问 题。但 同 时,刘 峰 等()发现,审计师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件公布后,市场存在一定的负面反应,但只要处罚没有涉及审计师的执业资 格,审 计 师 的 市 场 份 额 就 没 有 下 降;王 兵 等()发现,证监会对于违规事务所和 个人的行政处罚并未显著改进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等()发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问询函使得公司转向实施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已有研究对于监管有效性结论的分歧,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目前的文献主要关注监管措施对于公司整体的影响,而由于受到监管有效性度量指标精确度的限制,较难建立监管与其经济后果之间直接的因果关系。本文关注的证监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针对的是商誉相关事项,这为研究监管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好的情境,有助于直接检验监管的经济后果。目前,对监管风险提示这种创新的监管关注方式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徐婷婷等()是为数不多探究监管风险提示经济后果的文献,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会计监管风险提示发布后,企业对于不合理业绩补偿承诺的使用倾向与并购溢价显著降低,长期并购绩效显著提高。对于监管风险提示这一监管方式的实际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考察。三、假说提出相比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科目,商誉的计算过程中包含较多的难以核实的会计估计,这给管理层带来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等,),使得其可能被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例如,等()发现,的薪酬与企业盈余挂钩程度越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