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劳动教育
服务
乡村
产业
振兴
异面到
相交
吴延沁
摘要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高校劳动教育依托高等教育属性,具有高深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天然优势;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源于政策支持、时代特征和乡村需求的战略推力。针对目前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存在意识观念滞后、行动能力孱弱和制度体系不畅的问题,应健全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机制、以学科和专业为依托深化产教融合以及构建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乡村产业振兴;多元协作;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23)5-0034-05吴延沁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 5 月 第 5 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 2018 年度(教育类)一般课题“双一流 建设大学教学和科研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IA180163)作者简介:吴延沁(1998-),女,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从异面到相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以弥补的短板1。2019 年 6 月 28 日,国务院出台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乡村产业兴旺的核心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县域乡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整合,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和结构,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激发乡村产业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2。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重视高校劳动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2020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公共服务的意识3。天然的服务优势和现实的战略需求助推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行动,但仍面临观念、行动力和制度等方面困境,需要探索有效解决路径,为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赋能增效。一、始于异面: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通常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界定为异面直线。倘若将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视为两条直线,基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历史表明下,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相交关系虽早已有之。例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目的在于培养“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燕京大学周学章教授希冀“以学校为中心而推动乡村建设”可以实现教育救国。但现有研究多将两者视为异面关系,没有深入探析其同面价值,缺乏对二者关系进行纵深发展和时代价值的挖掘。本文从高等教育属性和战略需求形成两方面推力,进一步理顺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相交的内在逻辑关系。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内在的天然优势和外部的战略需求,为两者的相交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的高深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为其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政策支持、时代特征和乡村需求等外部驱动因素是促进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力。二者合力,构成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起点(见图1)。图 1 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异面关系图(一)高校劳动教育的高深性支撑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引高等教育是围绕高深知识进行的专业教育活动,其知识材料的高深性,决定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与人才培养的方向、质量与规格统一起来。知识材料的高深性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表现为高校劳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相较于中小学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在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性上更胜一筹,为其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实施乡村34DOI:10.16227/ki.tycs.2023.0280产业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地区高质量人才的缺失掣肘当地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注入大量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才,他们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对乡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4。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劳动教育在重视培育高质量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或艰苦地区干事创业。(二)高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铸就扎根乡村的建设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化导向突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教育内容、培养模式不尽相同,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何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服务观念,服务于乡村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议题。乡村与村民的地位和身份相对弱势,他们能够获得社会财富和名誉的能力相对较低,拥有较少的资源支配权。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大学生很难从心底里认同乡村新型建设者的身份5。基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和现实经济收入的考虑,许多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不愿长期待在乡村稳扎稳打搞建设6。高校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乡村认同感、社会责任感、愿意扎根乡村的有志之士。高校立足乡村资源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生活,在劳动实践中走进乡村;另一方面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受到乡村“淳朴、勤劳”精神文化风貌的滋养。这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乡村认同感,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劳动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乡村产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三)高校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助力乡村产业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7。顺应新时代社会进步和劳动形态变化的趋势,创造性劳动成为学生的新追求。高校以育人为主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8。高校以创新创业精神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服务9,是激活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乡村发展的现代化,乡村产业兴旺是促进乡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乡村产业兴旺,既要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创新升级,推进产业现代化建设,又要孵化新兴产业,发展多元产业,延伸产业链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注入持续的动力。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乡村要素长期单向流入城市,乡村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激发人才、科技和资金等要素的活力10。二、同面阻碍: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壁垒来自异面的两条直线要想转变成同一平面的相交关系,首要是将两条直线改变异面位置,移动至同一平面内,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相交的阻碍因素。传统上,我国的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与生产生活实践分离,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弱等问题。在借助高等教育服务乡村发展方面,有教育家做过尝试。例如,20 世纪 90年代,潘懋元教授提倡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并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活动。进入新时代,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支教团来助力乡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立助农团来推动乡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法律援助组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些高校服务乡村的努力,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在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发展壁垒需要攻克,具体表现为服务意识观念滞后、服务行动能力孱弱和服务制度体系不畅(见图 2)。图 2 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同面阻碍图(一)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意识观念滞后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不仅需要高深知识、专业技能等,还涉及意识观念层面。意识观念的滞后表现为大学生乡村认同感低,排斥乡村生活环境;大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表现出形式化服务行为,公共服务意识浅薄和缺乏长期坚持的劳动态度。第一,高校大学生缺乏强烈的乡村认同感。一项以广州市农村大学生生源为对象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乡村的认同与依赖主要源于情感方面,这与其在乡村长期生活的经历与体验相关,美好的生活经历和回忆强化了情感认同11。因此,只有含有强烈的乡村认同感,热爱乡村的情怀和拥有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人生信念,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协调并进的愿望,大学生才愿意积极投身于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第二,高校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浅薄。2017 年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显示,我国出生于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青年劳动力,平均只有 5.1%的人愿意返乡发展事业12。他们大多不愿到乡村发展,缺乏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劳动品质。大学生们在参与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陌生的学习环境与艰苦的生活条件容易使学生出现消极厌倦的情绪,在工作投入中缺乏激情与活力,表现为应付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任务,形式化地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切身利益与自身发展,没有切实解决乡村产业发展难题。这与高校在劳动教育育人过程缺乏融入乡村认同感教育和学生劳动公共服务意识教育不足相关。第三,高校大学生缺乏长期坚持的劳动态度。乡村产业的振兴具有时间久、见效慢的特点。因此,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乡村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一项以辽宁省部分高35校毕业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显示:受调查的全体学生中只有 15.6%选择“愿意长期扎根农村搞建设”,部分毕业生存在对国家颁布政策不关注,对当前乡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新样貌不了解的问题13。高校大学生对乡村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排斥投身乡村建设,不愿长期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建设长期处于缺失人才的瓶颈中。(二)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能力孱弱当前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行动能力孱弱,具体体现为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变革更新能力欠缺以及综合实践技能缺乏,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新需求。第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当今高校毕业生参与乡村创新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偏低,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表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只在小范围上升,2019 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从 2016 届高校毕业生 3.0%的自主创业比例只提升到 5%。该项数据充分说明了高校毕业生中较少选择创业,特别是到乡村中进行创业发展。第二,高校大学生变革更新能力欠缺。大学生变革更新能力的欠缺是制约其服务乡村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代缺乏开拓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往往采取墨守成规的学习方法,安逸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遇到问题时选择规避风险的方式,当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时,他们怯于尝试。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大学生到乡村地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大学生变革更新能力的欠缺制约其服务成效。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到乡村创业时,普遍选择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的创业项目,无法向加工制造业、休闲旅游业、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延伸,这容易造成投资风险大、创业成功率低等问题14。第三,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缺乏。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特殊,产业的建设需要结合乡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综合考虑乡村地区的土地、资本和政策等条件。但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视学生劳动知识理论的学习,轻视劳动实践技能训练的倾向。大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但生活阅历浅薄、社会实践经验缺乏致使他们难以很好地胜任乡村产业帮扶工作。此外,大学生对乡村产业市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与洞察力,也不具备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与创新管理技能,因此,在实践中存在着“知识道不出、理论用不上、技能拿不来”的现象。(三)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制度体系不畅乡村产业振兴漫漫长路,需要高校立足乡村产业的发展特点与现状,利用“人才、资金、科技”等关键要素,建立起完善的服务制度体系。但当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制度安排,也尚未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和长效服务机制。第一,高校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教育政策,鼓励高校全面育人,不断提高人才的劳动素养。但还未建立针对高校劳动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专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