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五方元音
百年
五方
元音
研究
检讨
金朔冉
近近百百年年来来 五五方方元元音音 研研究究之之检检讨讨金朔冉,汪银峰(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摘 要五方元音是尧山樊腾凤编撰的一部等韵化韵书,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的重要材料。世纪 年代,钱玄同关注到五方元音对近代音研究的价值。后人承其余绪,迄今已有百余年之研究。纵观百年来对五方元音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学界关注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对百年来五方元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其研究的特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在检讨五方元音研究基础上,对今后五方元音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关键词五方元音;樊腾凤;近代汉语语音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五方元音是尧山樊腾凤编撰的一部等韵化韵书,大致成书于顺治十年()至康熙三年()。该书以兰茂韵略易通为蓝本,同时参考明代乔中和元韵谱音系框架,分韵十二部,二十个声母。五方元音作为清代反映北方汉语语音的通俗韵书,继承了元明以来汉语北音韵书的编纂模式,真实记录了 世纪汉语实际语音的真实面貌,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坊本流传不广,清初影响并不大。后经过年希尧和赵培梓的增补和改订,逐渐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各地书商竞相刊刻,从而使五方元音逐渐成为清代乃至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韵书。纵观百年来对五方元音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学界关注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五方元音在近代学术体系中的重要价值,本文对百年来五方元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其研究的特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世纪 年代至 年代:关注、重视五方元音在近代音研究的价值最早关注五方元音研究价值的是钱玄同先生,其在国音沿革六讲()中将樊腾凤五方元音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标准音”的主要代表,从声、韵两个方面对五方元音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肯定了该书的重要影响。“樊腾凤的五方元音向来的文人学士们更看他不起,比起洪武正韵,更无人去过问他了。但是这部书在北部的势力很大,几乎学究的桌上和商人的账桌上都有这部书”。此后,赵荫棠、陆志韦、永岛荣一郎、王力等学者都关注到五方元音在近代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一分册刊发康熙字典 字母切韵要法考证一文。赵荫棠在考证字母切韵要法来源时多次提及五方元音,为了证明大藏字母切韵要法与五方元音年代先后的问题,赵荫棠根据五方元音校阅人的资料认为该书应成书于顺治十一年()与康熙十二年()之间。年 月,赵荫棠于辅仁学志第 卷第、期刊发明清等韵之北音系统,介绍了自兰茂韵略易通至华长忠韵籁等 部等韵著作的声韵调系统,樊腾凤五方元音即是其中之一。年,日本学者永岛荣一郎在言语研究第、号发表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赵培梓增补剔弊五方元音研究”(第 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方元音 系韵书整理与研究”();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五方元音 系韵书源流考”()。作者简介金朔冉,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汪银峰,男,教授,从事汉语史、音韵学研究。近世支那語特北方語系統於音韻史研究資料就,对中国近代北方话音韵史资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对五方元音的声类、韵类和调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陆志韦()对五方元音的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对十二韵的分析尤为详细,并与中原音韵进行比较,以此解释明清北方官话的相关语音问题。可见,这一时期对五方元音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近代音研究材料的角度关注和重视该书的重要价值。虽然学界已经开始关注,但研究成果数量较少且内容单一,在研究方法上也主要表现为与其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题研究。对五方元音声韵分析也多局限于表面,多数成果为泛泛而论。在版本方面,学界仅以樊腾凤本为研究对象,即便在论述中简短提及其他版本,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二、世纪 年代至 世纪初:全面、深入探讨五方元音的语音史价值自 世纪 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对该书的成书、作者、版本、体例、源流、音系及音系性质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研究,深入挖掘了五方元音在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价值。(一)五方元音音系研究王平()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五方元音的语音系统,并提出了声母、韵母、声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中古“知章庄”三组的分合情况、中古“疑”母的分化、尖团问题、入声韵配阴声韵、“竹虫石”三母下小韵的对立、浊上变去、入声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首先是“竹虫石”三母下小韵对立问题,龙庄伟、王平、李清桓和汪银峰均有研究。龙庄伟()和王平()通过分析对立小韵的特征,结合中古音与现代汉语语音,认为两组小韵对立的区别特征在于有无介音。龙庄伟进一步提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二三等字使用频率不一,其语音演变在于卷舌声母的同化力量。李清桓()将五方元音韵图与中原音韵等韵书进行比较,在认同龙、王两人观点的基础上发现:“五方元音六韵三母下两套小韵的对立在语音上有的是韵母表现介音的有无,从来源看有中古声母、韵母的差异,从近代语音来看,都是继承、发展中原音韵等官话韵书特点而来的。”汪银峰()认为在讨论其来源问题时不能忽视五方元音对元韵谱的继承。汪银峰肯定了王平、龙庄伟、李清桓的结论,同时通过分析元韵谱韵图得出了新的结论:“樊氏五方元音中天、人、龙、牛、獒、地等六韵中竹虫石三母下的小韵对立现象是直接来源于乔氏的元韵谱韵图。”在小韵对立问题上,学界的研究角度逐渐从发现特点到探究其缘由,由表及里地剖析小韵对立问题。在进行本体研究的同时,注重从传承关系的视角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其次是五方元音入声的性质问题。龙庄伟()认为:“五方元音将入声配阴声而不象徐孝的等韵图经那样归入阴声,是因为泥古。五方元音时代,尧山方音里入声已经消失。”王平()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沿袭前世韵书;二是兼顾南北方音;三是樊腾凤将五方元音作为学习、备考之用,为了便于考生记诵可能已经消失的入声字,而将入声单列出来。李清桓()认为该书中存有的入声是迁就传统韵书,是折中的产物,其实五方元音时代北方入声已经普遍消失。对于入声的来源问题,陆志韦和王力认为其入声是作者的方言现象,而王平、龙庄伟等认为五方元音一书所存入声并非樊腾凤家乡的方音,而是有仿古现象。汪银峰()结合入声在近代汉语的空间分布,从方言入声发展的动态着眼,重新审视了五方元音入声的性质,认为五方元音保留入声是实际语音的反映。(二)五方元音的音系性质关于五方元音的音系性质,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其音系属于北音、北方官话。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除了上文所说的赵荫棠、陆志韦外,耿振生()把五方元音归属于官话方言区下的河北地区韵书;张玉来()在确定韵略汇通的北方官话音系性质时曾提及五方元音也具有这一特点;李清桓()也认为五方元音音系在总的方面是表现 世纪中叶北方官话,该书在一定程度上留有方言的痕迹,但从根本上不能触动整个宏观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其属于标准音、普通话。李新魁()认为此书是口语的最直接描述,可作为反映有清一代普通话音系的代表,表现了明清口语标准音;王力()将其声母系统当作清代前期的声母系统,故可视为清代初期标准音的一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五方元音主要表现的是方言性质,其语音兼具有北方话普遍的特点。王平()在进行五方元音韵部研究时,认为其音系代表了世纪中叶汉语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龙庄伟()在其三篇相关著作中逐步完善观点,最后得出“五方元音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河北南部方言语音的真实写照,反映的是尧山话,在音类和调类上基本代表著那个时代整个汉语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汪银峰()从方音史角度出发,挖掘其方音特质,结合现代方音材料,论证五方元音的语音基础是当时的尧山方言,其音系诸多特点至今仍保留在方言语音中。这一阶段研究打破了前一阶段将五方元音单纯作为近代音或标准音主要代表的惯例,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挖掘其表现的方言特色。也正是基于研究的深入,学界在探讨五方元音入声存无以及音系性质方面出现了一个研究高潮,加深了我们对五方元音的认识。三、世纪以来:突破以往研究范围,开启五方元音系韵书的全面研究此前关于五方元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樊腾凤本,对其增补本或改定本很少提及,甚至是一笔带过。如赵荫棠()在探讨樊腾凤五方元音成书时曾提到过增补本,“现在所流行之本都是年希尧增补过的,难以窥着原书的面目。我从魏建功先生处借到光绪年间刊本两册,尚保存作者原序一篇,从此序看来,我才知道它与皇极经世及韵略易通有关系,前几节的引用即依此。后来我得一种极能保持原状的版本,有自序,有校阅人,并题曰平仄六律字汇。在我初得此书时,也不断断定它的原状是如此。继而见刘半农先生所藏的道光十八年刊本,陈子怡先生的嘉庆九年刻本,又参以浙江采进书目所论与嘉庆十五年的剔弊本的痕迹,方知此书系樊氏原刊规模。”此后陆志韦()、李新魁()、耿振生()、龙庄伟()也偶有提及,因对增补本和剔弊本总体评价不高,均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据周赛华不完全统计,目前可以确定版属的所有版本中,樊腾凤原本现存版本计 种,年希尧两次增补本共计 种,赵培梓改订本计 种。因此,仅关注樊腾凤五方元音是远远不够的,五方元音系韵书已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要将年希尧增补本和赵培梓改订本也纳入研究的视野。“无论是樊腾凤的原本,还是年希尧的增补本和赵培梓的改订本,都是清代韵书发展的一部分,是构建汉语韵书发展史的重要环节。”汪银峰()较早关注年希尧增补本的研究价值,以康熙四十九年增补本为研究对象,发现年希尧对五方元音的“重加删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并分析了年希尧调整部分入声字的原因,从而认为年希尧增补本是“年希尧为适应当时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童蒙正音教学的需求,以当时的通用官话作为标准的”。单鸿飞()从编纂体例、韵图、韵书三个方面,对年希尧两个版本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展示其列字、收字、释义等方面的增补,由此展示了年希尧在传承五方元音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重要功能。汪银峰()首次对赵培梓的改订本进行专题研究,其首先肯定了五方元音系韵书的研究价值,并通过分析赵培梓本的序言及相关文献,概括了赵培梓对五方元音的评判;然后进一步介绍了赵培梓剔弊本的编纂体例,以及与樊腾凤本在整体上的差异;最后通过梳理以往学界对赵本的认识,指出目前对该本仍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评判,故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秦曰龙、汪银峰()从清代汉语语音史谱系建构角度,认为“清初至民国三百多年间,樊腾凤五方元音直接或间接衍生版本众多,流传广布,社会影响极大,形成了明清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上的重要现象。”该文从编撰结构和音系框架两个标准,对世传五方元音韵书三大系列的异同及特征进行了概括,并对五方元音系列韵书的繁衍进行了介绍,分为受其影响而产生的本土韵书韵图、受其影响而编纂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工具书、受其影响而编纂的外国人用汉语教科书,最后认为层累法则是五方元音一系韵书得以形成的理论依据,发蒙启智、便捷实用是五方元音一系韵书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该文是目前对五方元音系韵书及衍生文献做得比较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为今后研究五方元音系韵书指明了重要方向。对于参考五方元音而编纂的少数民族汉语教科书 蒙汉合璧五方元音,学术界也有三篇文章进行介绍。晓春()介绍了由喀喇沁右旗贝子海山编译的五方元音,并就蒙汉合璧五方元音和韵略易通五方元音 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兼及蒙汉合璧五方元音 的蒙文拼写汉字问题。李贵连()根据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剖析蒙汉合璧五方元音的编纂目的和实用价值,并简述该版本对樊腾凤五方元音的精进完善。李俊义()对目前藏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两种蒙汉合璧五方元音版本,即民国六年()仲春北京初版本和成吉思汗纪元七三二()冬月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公署再版本进行了介绍。四、对今后五方元音系韵书研究的展望自 世纪以来,鉴于五方元音对近代音研究的价值,该书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一部韵书的面貌概况、版本种类、语音系统等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特别是在音系研究上,各家从不同角度或利用不同方法各抒己见,解答其呈现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价值不断被挖掘,凸显了五方元音在明清语音研究和近代学术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