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晋冀豫
抗日根据地
军事
工业
发展
历程
特点
秦育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 2022 年第 6 期54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Industries in Shanxi-Hebei-Henan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历程及特点*秦育琴刘祖爱摘要: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事工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零星简单式随军流动修械渐渐发展为集中稳定式工厂生产。经过战火的洗礼,晋冀豫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发展历经萌芽与初创、扩大与集中建设、由集中到分散建设、重新集中建设等四个时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简单的枪械修理、复装弹药到复杂的枪炮生产,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军事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积累了经验。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K269.5E29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83-(2022)06-0054-07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工业是进行革命战争的伟大事业,是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 年南昌起义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军队的序幕,此后,各地革命武装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作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重要补给的人民军事工业,也在革命武装斗争的洪流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悄然兴起。晋冀豫根据地的军事工业是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太行区,是以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及所辖的厂、所为主体,在中国工农红军随军修械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支军工力量。目前,学术界对晋冀豫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已展开相关研究,如曹敏华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冀豫根据地的兵器工业一文中,归纳了晋冀豫根据地开展军事工业建设的主要历史经过及在此间取得的主要成绩;赵保佑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史概述及杨尚军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军工部在概述整个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历程中,对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史也进行了部分梳理。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是在烽火中成长起来的,随着战争的推进,先后历经萌芽与初创、扩大与集中建设、由集中到分散建设、重新集中建设等四个发展时期。(一)萌芽与初创时期:随军修械所的产生与发展。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包括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在内的近百次起义。为了满足日益频繁的武装斗争的需要,一批兵器修理、生产组织随之出现,作为武器装备发展重要依托的兵工厂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其中较早建立的有江西省宁冈县步云山修械所、中央根据地沙公背修械所、闽粤赣军区兵工厂、湘赣省军区兵工厂和中央官田兵工厂等。*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八路军兵工史研究”(20AZS01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秦育琴,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刘祖爱,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赵保佑: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史概述,中州学刊1995 年第 6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历程及特点2022 年第 6 期55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上述几所修械所、兵工厂的部分技术力量随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后成为八路军军工生产的骨干。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值此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共中央发电呼吁,全国团结一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全民族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不久改称第 18 集团军)后,第 115、第 120、第 129 师由陕西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先后创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华北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初期,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军凭借发达的军事工业,在军事装备方面占据着明显优势,不仅配备有多种型号的步枪、机枪、手枪,还拥有训练有素、装备完善的战车部队、空军部队。而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主要以步枪、手榴弹、地雷等为主,武器装备质量差、数量少且多以缴获为主,但在敌后战争中武器装备缴获极为困难。国民党政府虽允诺为八路军提供军火补给,但扣发乃至军火断绝供应之事时有发生。紧张的战局、悬殊的武器装备力量对比,不仅给八路军的抗战造成战术上的压力,还给八路军提出了尽快学会使用、维修可能获得的新式武器,仿制武器、复装弹药以及发展军事技术独立自主建立军事工业的战略任务。1937 年 10 月 22 日,毛泽东等就增设兵工厂事宜致电周恩来、朱德等,指出:“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靠自己造。请你们立即开始用一切方法,在山西弄到一部造机器及若干造枪工人,准备在延长设立兵工厂。”随后,八路军总部于 1937 年 11 月召开干部会议,指示开辟晋冀豫根据地,并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解决武器修配问题,各抗日武装根据总部提出的要求开办了规模不一的修械所、修造厂、炸弹厂,所建厂所遍及太行山区。其中,在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主要建立了第129 师供给部修械所、第 129 师骑兵团冀南南宫北街修械所、第 129 师高峪修械所、第 129 师高平富荣村修械所、第 129 师先遣支队梁沟修械所等 5 个修械所,以及第 115 师第 344 旅平山洪子店修械所、第115 师唐支队安邑修械所,总计职工 300 余人,月修枪数 2000 余支。这些修械所创办之初,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机器设备缺乏,军工职工仅能利用诸如榔头、锉刀、火钳、铁锤之类的手工工具进行简单的零件修配和简单武器的小批量制作。在八路军总部的号召下,在抗日呼声的感召下,来自太原兵工厂的职工,石太、同蒲线的铁路工人,晋冀豫边界各煤矿的技术工人,豫北的游动造枪工人等纷纷前往根据地参加军工生产,逐渐形成了一支“由红军兵工战士、城市产业工人、民间手工匠人组成的修械大军”,为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创办奠定了基础。1938 年 4 月,晋东南抗日军民粉碎了日军 2 万余人的围攻,收复太行山区内大部分地区,包括榆社、武乡等 18 座县城,为建立军工基地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战争的推进,部队的扩充促使武器装备的生产亟需加快进程。5 月 21 日,八路军总部在关于解决我军物资困难的指示中要求各部队有计划地建设军事工业,制造武器弹药。8 月,总部决定对晋冀豫根据地内各随军修械所的力量进行整合。是年 9 月,总部第四科(军实科)将第 115 师第 344 旅修械所、第 129 师补充团修械所、豫晋游击支队修械所及第115 师供给部修械所合并至榆社县韩庄村组建八路军总部修械所,配备生产设备及职工,分设工作部,着手开展修械、枪械仿制任务,并于 1939 年初成功仿制“七九式”步枪,在 2 月即投入批量生产。八路军总部修械所的建立,使八路军军事工业的生产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由修理走向制造,变流动的随军修械为稳定的建厂生产,标志着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的正式建立。参见刘祖爱、肖学祥:朱德军事技术思想与实践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9 年,第 14 页。朱德年谱(新编本)(18861976)(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 2006 年,第 699 页。参见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编委会: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4),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40页。吴东才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晋冀豫根据地,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 年,第 3 页。参见杨俊杰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冀鲁豫根据地军工史料,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年,第 67 页。参见曹敏华:抗日战争时期晋冀豫根据地的兵器工业,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 年 6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2022 年第 6 期56(二)扩大与集中建设时期:总部军事工业的创建。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创办有力地支撑了华北地区的抗战,抗战前线对武器装备的迫切需求也成为军事工业不断发展完善的根本动力。晋东南军民在粉碎日军“九路围攻”之后,迅速开辟了冀南和冀鲁豫两个抗日根据地,同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一起形成了广阔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对军事工业基地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八路军总部修械所的创立及各地区各部队修械所的扩大,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八路军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改善了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质量,但总体来看,此时晋冀豫根据地各部队修械所既无一定生产目标,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也相对低劣。在对各修械所的管理建设中,各部队各自为政,常有人不能尽其力、物不能尽其用之事发生。面对抗战的紧迫形式,迫切需要建立有较大的正规的集中领导军事工业生产的机关,以加强对各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建设,提高武器装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1938 年 9 月至 11 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对抗战及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作出估计,明确了全民族的紧急任务,强调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与坚持抗战的重要性。全会将“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列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之一写入政治决议案,为总部军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党在会议上的指示精神,1939 年 3 月,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第六科(军事工业科),集中领导原属各师部的军工修械所,接收原属于武乡县地方工会所办的鞞山铁厂,并从各方招收工人、收罗器材,使其工作规模和范围得到扩大。同年 6 月,随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展,八路军总部决定扩大总部修械所的生产能力,组建隐蔽固定的大型兵工厂。但从当时总部修械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考虑,一方面,总部修械所所在地不适合大型兵工厂所的建立;另一方面,此时的榆社县正面临日军入侵的危险。经审慎考虑和多方探查,总部修械所迁至黎城县西北部水窑山(即黄崖洞)处,并成立工事委员会,朱德任主任。同时,总部决定将军事工业科迁至黎城县上赤峪村,组建八路军总部军事工业部,直属总后勤部领导,以接收整顿晋东南、冀南、豫北地区各师、旅、团、支队及地方政府的修械所和炸弹厂,加速军事工业的建设,增加武器生产,支援前线。在筹建过程中,军工部受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在人员上,八路军总部从延安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抗日军政大学、总部机关和第 129 师各部门抽调优秀干部和技术工人到军工部和兵工厂,为军工部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的人才队伍;在物资上,运送军工器材和材料如硫酸、无烟药等;在资金方面,为其拨付专门经费;在安全方面,派部队驻防,构筑防御工事,为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安全等保障。军工部成立之后,根据地军工建设逐渐走向正规化。1939 年 6 月至 1941 年 11 月,在军工部的统一领导与管理下,经过两年半的发展,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厂所建设方面,军工部在接管八路军各主力部队和地方游击队十几个修械所的基础之上,于 1939 年夏天在平顺县组建军工部二所;1939 年 7 月创建军工部一所(水窑兵工厂);1939 年 8 月,下赤峪复装枪弹厂建成投产;1939年 10 月组建高峪三所;1940 年 2 月组建梁沟四所,改建原属武乡县工会的鞞山工厂为柳沟铁厂,开始批量生产手榴弹。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1940 年 3 月总部将二所与三所合并,接收辽县第 129 师师部修械所,改编为军工部七厂,11 月又在和顺县青城镇招雇民工,组建青城铁厂并于 1941 年 3 月建成投产。截至 1941 年底,军工部总计拥有工厂 14 个。武器装备生产方面,该时期军工产品的生产已由制造枪械为主转向弹药生产为主,其产量也有所增加,产品由粗糙逐渐精细,武器的效力也大为增强,并从技术上解决了一些材料困难问题,如利用韧化后的白生铁代替灰生铁制造手榴弹和地雷壳,用铜元代替制造 参见吴东才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晋冀豫根据地,第 4 页。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第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