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古开今——巴尔蒂斯风景画形式构图分析_徐茜.pdf
下载文档

ID:2518420

大小:2.3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继古开今 巴尔蒂斯 风景画 形式 构图 分析 徐茜
2022.09 总第 191 期070巴尔蒂斯是 20 世纪坚守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被毕加索称为“20 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在种种艺术运动新潮迭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沉浸于具象绘画的研究创作。他的绘画风格远追乔托、马萨乔、弗朗切斯卡,近取法普桑、库尔贝、塞尚,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他推崇东方艺术精神,精通中国画论,尤其迷恋中国宋代山水画。巴尔蒂斯将东西方艺术精华融会贯通、淬炼升华,创作出寓感性于理性、隐情感于冷漠、寄深刻于平淡的独具特色的风景画,这种绘画上卓绝无双的气质很大程度上通过画面的形式构图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风景画构图中的几何元素巴尔蒂斯从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大师那里悟出把数学运用于绘画的道理。1他对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尤其偏爱,曾感叹:“弗朗切斯卡,对我来说是太渊博了!”2弗朗切斯卡是文艺复兴初期伟大的几何透视法画家,亦是一位数学家,数学法则在他的运用下成为对绘画的无形助力,空间概念与几何形体完善了他的绘画层次与体积。“皮耶罗认为数学法则是宇宙的主宰,他会根据数学法则,把画面空间分析成种种几何形,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3这种数学几何规则和美学表现力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他的代表作 真十字架传奇 中管窥一二。1926 年,18 岁的巴尔蒂斯整个夏天都在意大利临摹弗朗切斯卡的壁画,弗朗切斯卡“建筑结构式”的几何学构图对巴尔蒂斯影响深远。一棵大树的大风景(图 1)作于 1960 年,是巴尔蒂斯描绘夏西堡农舍和庭院的作品。画面中的农舍由多变的房间、回廊、廊柱、大门等组成,为巴尔蒂斯提供了繁复的几何造型构图。庭前太阳的光影、屋后高斜的土坡都呈几何形分割,斜坡上几何形田地的铺排由近及远,延伸出空间的远近效果。画面色调以黄与蓝紫为主导,艳黄、米黄、土耳其黄、淡橙、灰蓝、暗蓝、褐蓝、灰紫等色块皆以几何形的方式有序分布,画面下方大面积的冷灰色块与上方的天蓝色衬托出中间地带的暖黄色,沉稳平和又耐人寻味。庭院前有一棵秃枝无叶的大树兀然斜立,作为近景如人物一般,打破了理性平稳的画面结构,呈现出稳中求险、静中取动的特殊构图节律。巴尔蒂斯将几何图形巧妙地砌入画面,使弗朗切斯卡“建筑结构式”的几何学构图在其风景画中得到了合理、虔诚的重构和再现。巴尔蒂斯在夏西堡时期创作的几何风格的风景画还容易让人联想到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塞尚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他以探究事物稳定而本质的内在结构为目标,以将事物几何化为手段,通过对形体的分解与重构,建立了一种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新的空间与形体的逻辑关系。“后人,我们这些人,都从塞尚那里获益匪继古开今巴尔蒂斯风景画形式构图分析文徐茜(浙江美术馆浙江 杭州310002)摘要 巴尔蒂斯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风景画创作从中西方绘画的源头汲取精粹,另辟蹊径,借古出新,在两种具有不同美学特征的艺术中寻求完美的结合点,形成了崭新的视觉图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成为现当代中西方绘画交融互鉴的新焦点。从巴尔蒂斯风景画形式构图中呈现出来的几何元素、圣安德十字形(X字形构图)以及东方韵味剖析其风景画构图中的特殊节奏韵律,解读巴尔蒂斯构筑的“可以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现实之美”的永恒绘画秩序,可以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 巴尔蒂斯;风景画;构图;几何;X 形;东方韵味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识别码:A图 1巴尔蒂斯一棵大树的大风景 1960 年DOI:10.16585/ki.mswx.2022.09.026美術文獻FINE ARTS LITERATURE071浅。”484巴尔蒂斯曾经谈论道。大风景 描绘的是夏西堡秋冬的景象,画面被分割成三四片平行的长方形,接连的平面呈现出地和天,天地之间有几间几何形构成的屋子,几株树由远及近分据画面,透过前景光秃的树可以看见树后的农舍庭院、农田及较远的山坡。此作品与塞尚的风景画 冬日布芳的栗树林 有几分相似。冬日布芳的栗树林 也是由三四片平行的长方形组成,远处的山脉呈三角形,透过黝黑、光秃、强调体积的树干可以看见不远处几何形的房屋与围墙。虽然是冬日,但是晴空万里,全画呈蓝绿色调,清新舒畅,似乎让人愉快地呼吸到了冬日布芳树林里新鲜、稀薄、干燥的空气。两幅作品无论是画面布局还是景物的形态特征均隐隐相似。通过两幅作品的对照,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巴尔蒂斯对塞尚艺术风格直接或间接的借鉴和移植,特别是在画面构图的几何构成方面。这种几何构成的形式使画面具有稳定、严谨、静穆、优雅的特殊结构韵律。二、风景画构图中的圣安德烈十字形巴尔蒂斯十分钟爱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除了弗朗切斯卡,他也用心研究了乔托等一些大师的作品。他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的艺术创作中获得许多启示,甚至大胆借用他们的构图和造型。当代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马克勒博特在 只消看图 中提到巴尔蒂斯与古典绘画的关系时这样评论道:“这些不变的形式在绘画史的任何阶段都随时可见,而且它们的名字也是人们所知晓的。但这只是一些很笼统的一般名字,往往是几何和建筑结构的名字:八角形、对角线、对称轴、平行线、卐形结构、圆形、椭圆形、拱形。在巴尔蒂斯画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圣安德烈十字形,即一种对角线的卐形(X)。”549这种 X 形构图也经常出现在他的风景画中。“对称只是组织造型的一种方式,更多情况下我们处理造型的规则是 实现均衡。”6正如巴尔蒂斯创作于 1959 1960 年的 有牛的大风景(图 2),该作品由三四片平行的长方形画面组成,天与地、几何形的屋子和几株桀骜张狂的大树分据全画,寸牛豆人,天高地广。仔细观察画面,观赏者会发现如果在画面上画对角线 A 和 B,A、B 都会穿过画面中心的树:画面左上角的枝丫、中心的树、右下角的树根分布在对角线 A 上;画面左侧树的根部、中心的树、右侧树干的最高点分布在对角线 B 上。这似乎与乔托的 哀悼耶稣之死(图 3)在构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哀悼耶稣之死 是乔托的名作之一,画中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哀悼着耶稣之死。几位耶稣的女眷由圣约翰陪伴着,她们注视着耶稣,脸上带着悲痛的表情,众天使俯瞰此景,几乎因哀恸而僵化。在构图上,乔托运用了典型的对角线 X 形的布局:蜷缩在画面左下角背对观赏者并用手托举耶稣头部的人、双手向后张开的圣约翰、右上角的枯树都是沿对角线 C 分布的,而画面中以圣约翰为中心,左上方的小天使、托起耶稣脚部的红衣女子与右下方站立的男子的足部又处于另一条对角线 D 上。观赏者通过凝视画面可以感受到视觉上的平衡与延伸,从而获得额外的想象空间。三、风景画构图中的东方韵味“中国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之一。”486巴尔蒂斯的中国情结广为人知,他喜读 唐宋传奇 东坡诗集 离骚 西游记,深研 苦瓜和尚话语录 格古要论,临摹 芥子园画谱雪景寒林图,根据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创作插图,终其一生保持着对神秘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神往之情。“我对中国绘画发生兴趣,还是在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岁。”487幼年寄居瑞士时,巴尔蒂斯无意中获得了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的书籍,他惊奇地发现其中的山水画与周遭云山雾障、跌宕起伏的景色如此相似,以为中国绘画有此神力,从此便与中国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看中国山水画,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山。”486巴尔蒂斯如是说,他也是这么做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家的作品他都耳熟能详。图 2巴尔蒂斯有牛的大风景 1959 1960 年图 3乔托哀悼耶稣之死 壁画1302 1305 年2022.09 总第 191 期072他喜欢范宽的博大气象,欣赏米氏父子的云雾环绕,佩服倪瓒的逸笔草草,赞叹石涛的笔墨恣肆。“与西方绘画以客观写实为出发点的构图方法截然不同,中国画的构图是以抒写胸中逸气、流露真情实感为目的的主观构图。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在于描绘的不是客观景象,而是通过笔墨意趣的外在形式在纸上纵横挥洒,渲染出诗情画意的理想状态,在抒情传神中做到 情景交融,物我交融。”7著名西方艺术史家、巴尔蒂斯的挚友邢啸声在 巴尔蒂斯和他的中国情结 中写道:“巴尔蒂斯十分熟悉中国画论,在中国画的创作上,他的观念堪称与我们完全一致。他之所以在这方面的作品进入 化境,在西方古今风景画流派中独树一帜,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8巴尔蒂斯的风景画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中得到启发,甚至在意境中流露出的“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也有令中国观者似曾相识的感觉。巴尔蒂斯的 蒙特卡维罗风景(图 4)创作于 1979 年,是从罗马附近蒙特卡维罗堡看出去的景色。画面呈蓝绿的灰色调,薄霭依稀,山光浅翠,宛若老旧东方绢画上的青绿山水,布局上大的开合关系亦与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的左边以山之一角作为主体,山岩前一个三角形斜坡占据画面整个下部,斜坡上有一高台,高台上站着两位观赏者凭栏远眺,人物大小如同中国山水画,仿佛是从 芥子园画谱 中走出来的。山岩右后侧散落着的几何形田地和房屋被山间缥缈的烟岚笼罩着,氤氲朦胧、空旷渺远,远景中的曲线F 将山岩、田地、房屋在视觉上连接起来,有效凸显了画面结构的统一感,斜坡、田屋、曲线、山岩形成起承转合之势。在虚实关系上,以山顶的塔楼为顶点向右下角以对角线的方式划分画面,对角线 H 右上方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远景与对角线左下方详实刻画的塔楼、岩壁、树林等形成鲜明的反差,视角游移间,物随景移,虚实相生,同样透露出中国式的审美意蕴。这种中国山水画式的对角线构图将主要对象置于对角线一侧,具有变化和不稳定感,起到出奇制胜的视觉效果。巴尔蒂斯把风景东方化,在风景画中呈现出缥缈的幽思和梦幻的诗情,使观赏者在自然与人情合一的境界中获得无穷遐想。浓郁的诗意、古朴的色调、尺蠖般的人物、中国山水画式的构图这些巴尔蒂斯风景画中浓厚的中国山水画韵味在 蒙特卡维罗风景 中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通过对巴尔蒂斯风景画形式构图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几何学构图、X 对角线构图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布局等经典传统绘画元素的继承以及这种继承展现出来的借古开今之举。在传统中国画布局中,几何学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巴尔蒂斯将西方几何学构图融入中国山水画布局,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视觉图式。中西方绘画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显示出不同的美学特征,然而巴尔蒂斯认为:“西方的伟大绘画,正是那种并未同东方绘画一刀两断的绘画。”487他从中西方绘画观察事物的方式入手,通过画面形式构图将中国绘画“以形写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和西方绘画追求科学理性、崇尚形式与比例之间数理法则的审美理论融会贯通,在两种具有不同美学特征的艺术中寻求完美的结合点。代表“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和代表理性主义的西方哲学在巴尔蒂斯的风景画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四、结语“对绘画艺术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要追求一种能够使事物超越时间的视觉顺序。”549巴尔蒂斯从中西方绘画的源头出发,探寻艺术的真谛。他研究借鉴西方古代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从中审慎甄别、吸取融合,将中西方优秀的艺术元素成功地融入风景画中,构筑出中西交融的崭新的绘画秩序,创造出巴尔蒂斯式的“可以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现实之美”的时空永驻的艺术画面,成为现当代中西绘画交融互鉴的新焦点,尤其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实践领域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 啸声.巴尔蒂斯 J.世界美术,1988(1):30-37,45-47.2 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二十世纪贵族画家巴尔蒂斯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5.3 石炯.构图:一个西方观念史的个案研究 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53.4 啸声.巴尔蒂斯论艺术 J.美术,1995(8):83-89.5 马克勒博特,华辰.只消看图J.世界美术,1988(1):38-40,49-51,73.6 王威多.论造型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中“形式美”规律的重要性 J.美术大观,2020(10):148-149.7 邹建敏.中国画构图美学在当代水彩画中的再现 J.美术大观,2021(2):70-72.8 啸声.巴尔蒂斯和他的中国情结 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16.图巴尔蒂斯蒙特卡维罗风景 1979 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