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1365”体系建设...——新冠疫情防控启示与思考_陈良.pdf
下载文档

ID:2518311

大小:1.44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加强 1365 体系 建设 疫情 启示 思考 陈良
通讯作者简介陈玉国,男,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急危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加加强强“1 13 36 65 5”体体系系建建设设,全全力力提提升升急急危危重重症症救救治治能能力力 新新冠冠疫疫情情防防控控启启示示与与思思考考陈 良,陈玉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山东 济南 250012)摘要 过去三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抗疫防疫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作体系,达到了“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的目标。抗疫防疫过程提示我们依托急诊科建立大急诊急救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关键词 新冠疫情;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急诊科建设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170(2023)03-0006-02Enlightenment of COVC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emergency department construction CHEN Liang,CHEN Yu鄄guo(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Yu鄄guoAbstrac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Shandong University Qilu Hospital has formed a distinctive work system during the COVID-19 prevention process,achieving the goal of protecting health,preventing severe cases,and reducing mortality.The preventionprocess has promp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jor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relying o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o cope with varioushealth emergencies.Key words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capacity;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三年多来,我国经历了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取得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重大的决定性胜利1。尤其是 2022 年底到 2023 年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以“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为目标,动员包括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内的全院干部职工,发挥医院疑难急危重症诊治的体系、队伍和技术优势,坚决扛起急危重症救治任务,全力作好各方面准备,贯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协作、及时沟通”工作方针,形成了具有齐鲁医院特色的“1365”体系化工作布局。1 应对疫情重症高峰,形成齐鲁医院特色“1365”体系坚持“一个目标”,实现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挥齐鲁医院急危重症体系化建设基础和多学科综合优势,突出急救战线前移,构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重症监护救治“三位一体”的全链条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全力实现“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的目标要求。坚持“三个统筹”,实现急危重症诊治资源高效精准调配,即统筹全院医护团队、抢救设备和病区空间,坚决打破学科、科室和病区单元界限,加强人员编组,统筹做好急诊急救医疗资源扩容布局;统筹全院床位,全院非手术科室均调整为综合内科病房,急诊科值班医生可开具所有病区住院票,做到“应收尽治”;统筹医护力量,全院医师由医院统一调配,成立急危重症专家指导、气管插管应急保障、急诊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等工作组,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坚持“六项准备”,实现急危重症诊治精锐出战。首先强化思想准备。医院党委向全院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员工,团委向全院团员青年发出备战迎战倡议书,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迎峰过关共识。其次强化物资准备。建立与供应商密切协同的物资保障工作机制,实现急需物资设备输送调配的“绿色通道”;加强物资动态调配,建立重点物资清单逐日盘点机制,根据临床需求做好动态计划调整。第三,强化设备准备。根据重症监护病区扩容需要,“内调配”与“外购置”双管齐下,加大相关抢救治疗设备的配备。第四,强化药品准备。依托政府支持平台建立防疫药品联动调度机制,建立急需用药“绿色通道”。建立急救药品调配工作组和药品使用日跟踪评估机制,优化急危重症救治药品 24 小时院内物流服务机制。第五,强化空间准备。抓住发热门诊、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 3个关键环节,迅速实现救治空间扩容。第六,强化人员梯队准备。建立一、二、三线急危重症医护应急梯队,总人数近 2000 人;制定急危重症救治医护人员培训方案,进行床旁急危重症护理培训,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理论知识培训近 3000 人次,梯队人员6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 年 5 月第 20 卷第 3 期 培训率和合格率达 100%。坚持“五个确保”,实现急危重症救治效果最优化。首先确保发热门诊流通。坚持发热门诊 24 小时开放,配备发热门诊医护梯队,加强医护人员培训,重点提升感染患者识别、病情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分流。其次确保急诊通道畅通。坚决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求,对兄弟医院转诊和跨区域转运患者无条件坚决收治。科学合理编排急诊班组,组织动员全院科室支援急诊工作,建立急诊应急救治梯队,保障急诊急救体系正常运转。第三,确保重症救治顺通。全面打通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监护,实现“三联三通”,急诊住院患者入院等候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24 小时。第四,确保后勤保障有力。组织调度管理后勤部门,对急危重症救治提供体系支撑,聚焦医用氧气、应急消杀和膳食供应 3 个重点环节,建立 24 小时供氧巡检调度机制、医疗垃圾及时处置机制、应急消杀动态服务机制和膳食供保机制。第五,确保医院运行安全。针对员工“非战斗减员”造成的医院运行困难,依托“9+10”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加强责任落实;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巡检,对水、电、气、暖等重要风险点实施 24 小时动态监测,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2 建立大急诊急救体系,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2。面对这样的现状,尤其是过去三年新冠抗疫防疫历程,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急诊科建设,加强人员配备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不断优化各类救治流程,突出急救展现前移,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高效衔接,建设大急诊急救体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急诊急救的需求。急诊科应该结合时代与人民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勇挑重担。首先,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是急诊科天然且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我国卫生部门设置现状以及各类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过程2,3,必须要加强急诊科人员梯队建设,做好急诊科空间布局优化,实现平疫结合,既要满足平时急诊科救治需要,又要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要求。目前没有哪个学科愿意或者有能力解决突发卫生事件,急诊科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梯队建设、人员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建设大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各类资源,主导解决各类突发卫生事件。其次,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就要进行不断的内部革新4。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急诊科需要针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分类、整合并总结其特征,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不断优化救治流程,最终实现面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急诊科医护人员可以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后,急诊科医护人员顺利通过新冠疫情救治高峰的艰苦考验,也印证了急诊科这支队伍值得信赖,这为急诊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急诊科可以依靠这支队伍进行深入学习,不断引进新技术,优化医疗服务同时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达到医教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发展的高速道路。通过过去三年的抗疫防疫历程告诉我们,依托急诊科建设大急诊急救体系,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加强人员梯队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和各类救治流程,是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切实有效的正确途径,急诊科必须把这项艰巨任务承担起来。参考文献1 金振娅.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N.光明日报,2023-02-24(004).2 张枫怡,赵静,傅云翔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政策变迁研究J.医学与社会,2023,36(4):68-73.3 邓梦露,林贤梅,陆颖婷,等.重庆市三级中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4):27-30.4 鲁贝,吕朋朋,伍曦,等.3S 理论下公立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2023,27(3):19-21.(收稿日期:2023-04-02;修回日期:2023-04-20)(本文编辑:彭 羽)声 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编辑部隶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详见官网:http:/ ,电话:028-87394696,87394697,87714683。本刊编辑部未与任何第三方合作,本刊刊用通知中汇款账户为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对公账户,其他一切形式的版面费汇款通知均为假冒。汇款账户信息如下:开户行:建设银行成都青羊支行;银行账号:51001446436050374282;开户名:四川省人民医院。特此声明!本刊编辑部7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 年 5 月第 20 卷第 3 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