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结拜
姐妹
当代
彝族
妇女组织
建构
社会
意义
罗木散
(第 44 卷总第 252 期)Guizhou Ethnic Studies(Vol.44.General.No.252)2023 年第 2 期贵州民族研究No.2,2023收稿日期:2022-12-3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部城市流动彝族人的组织与群体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4CMZ02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 罗木散,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和彝族社会文化研究。结拜姐妹:当代凉山彝族妇女组织的建构及社会意义罗木散(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当代凉山彝族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困境,流动和打工成为主流,导致地方传统家支秩序的松散和家庭生活的离散,以及造成一部分女性在乡土社会因背负“污名”而成为无法被承认的群体。由此,传统上被认为依附于男性的彝族妇女开始有了结群意识,试图通过结拜姐妹来获得在乡土社会可以依靠的女性力量。如果说传统中国的妇女结拜行为大都是边缘群体的生存手段,那么当下凉山彝族妇女的结拜则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当地人为了应对乡土社会危机而作出的日常策略。这一结拜行为,既是彝族妇女结群意识的觉醒,也是她们通过构建女性自组织来适应整体社会秩序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妇女结拜;结群意识;组织建构;社会危机;日常策略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23)02-0047-05DOI编号:10.13965/ki.gzmzyj10026959.2023.02.008Sworn Sisters:Th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ContemporaryLiangshan Yi Womens OrganizationsLUO Mu-san(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Mi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Contemporary Liangshan Yi society is facing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 dilemmas,mobility and part-time work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resulting in the loosening of the local traditional family branch order and the separation offamily life,and causing some women to become an unrecognizable group due to stigma in the local society.In this context,Yi women,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dependent on men,began to develop a sense of community,trying to gain the femalepower that they could rely on in local society by Sworn sisters.I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worn sisters behavior is mostly alivelihood for marginalized groups,then the current Liangshan Yi Sworn sisters is a necessary life strategy made by local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risis of local society.Sworn sisters is not only the awakening of Yi womens group consciousness,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m to adapt tothe overall social order by building self-organization.Key words:Sworn sisters;Group Consciousness;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Social Crisis;Life Strategies“结拜”被认为是在宗族“血缘关系”之外创造的一种“拟制血亲”1,也即是非血亲双方通过家与亲属的观念来构建他们之间的“兄弟”或“姐妹”关系,从而成为受亲缘制度制约的“自己472023 年第 2 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23 年 4 月版人”或“家人”2。纵观中国历史,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有结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血缘和宗族的限制,弥补了儒家家庭伦理观念的缺陷,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因此,本文对凉山彝族妇女结拜现象的关注,既是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生活的一个视角,也有助于理解当代乡村女性产生结群意识的社会背景及意义。一、研究缘起与田野概况凉山彝族传统家支社会是一种父系继嗣的世系群4,女性通常被认为依附于男性,或者说生活于男性构建的社会秩序中。在此社会结构中,男性的结拜现象十分常见,例如,彝族各家支为了共同应对社会危机有歃血为盟的传统,小叶丹与刘伯承的“彝海结盟”更是近代凉山彝族一次历史性的选择。结拜或者结盟,被当地人认为是男性参与且主导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男性结拜也就意味着女性将被动地进入到这一关系中。随着“打工潮”席卷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支秩序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冲击,当地男性大量外出务工,流动和离散成为本土社会生活的常态。刘东旭的研究表明大量彝人自1990年代末进入珠三角地区,人数最多时达到20万5。笔者对新疆彝族“管地工”的调查也发现新疆正成为凉山彝人的另一个聚集地,人口数量峰值曾达到近10万,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者6。地方社会的变迁让那些留守故土的女性力量开始觉醒,她们试图通过构建妇女组织来应对社会变迁带来的生活危机,“结拜姐妹”成为新潮流。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在各自的利益考量中个体能够进入新的社会规范,积极建立新的共同生活规则7。依靠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通过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G村的参与观察和对其他凉山彝区特殊案例的重点关注,形成对“妇女结拜”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整体理解。G村是西昌市一个彝族聚居的自然村落,位于安宁河流域的“二半山区”,离西昌城区仅有十公里左右。此地曾以水稻和玉米种植为生计,吸引着高山彝人迁居于此。全村现有290户,其中有接近200户是近15年来陆续从其他村落或县市自主移民至此。在这十几年的生计生活变迁中,如今全村只有一两户偶有耕种水稻,种植玉米的家庭不足一半,原有农田大都被用以修建住房,人均耕地已不足2亩,大多数家庭依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相较于凉山其他彝区,这里可算是最先融入现代市场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地方之一。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笔者在凉山进行博士论文田野调查时,在当地参加了十几场葬礼,发现彝族女性在奔丧过程中总会召集结拜姐妹为自己的夫家“助阵”。她们通常穿戴整齐的彝族服饰(尽可能选择独特的服饰风格),打着黄伞,走在奔丧队伍的最前面,也会在主人家院子里为逝者和亲友邻里跳上一段集体舞蹈,以获得赞誉。在进一步参与观察和访谈中,笔者了解到结拜姐妹如今已经成为凉山彝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女性力量,她们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结拜对象、逻辑及其维系方式参与结拜的女性群体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独自留守家庭的妻子,这类女性在地方社会有着较为良好的社会形象,所占比例较大;第二,因被拐、外嫁其他民族或离异后未嫁,或无生育能力等人生遭遇而背负一定社会“污名”的女性,这类女性在地方社会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尊重和话语权,急切地希望改变自身的处境。从整体的社会学特征而言,参与结拜的是那些已婚或有过婚姻经历的女性,年龄结构大约在2045 岁之间,至于单身青年或年长的妇女则很少有结拜的案例。(一)结拜对象:基于地缘、亲缘和业缘的多重选择第一,无血缘关系的女性之间的结拜常见于基于地缘关系的邻里间。这些女性属于不同家支姓氏,一部分是某个村落中不同家支或同一家支从其他地方娶回来的媳妇;另一部分是原本就生长于此,嫁在当地,或在经历失败婚姻后回到父系社会中的女性。她们秉持“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希望进一步提升和牢固这层关系。第二,原本就有血缘关系的女性也会以结拜来构建“亲上加亲”的特殊关系。这类结拜基于父系或母系的亲缘关系来构建,组织的内部成员或属于同一家支,或者来自两个有姻亲关系的家支,如堂姐妹与表姐妹之间的结拜。这类女性有着共同生活的历史记忆,也有对父系或母系亲缘的天然认同。这类女性在建构“自己人”的过程中,认为“和我有血缘关系的如今也并不一定是我自己人,但是结拜姐妹一定是自己人”,在这48里,结拜姐妹在某种意义上超越和铸牢了原生亲属关系。第三,经常协同工作的女性会基于密切的业缘关系结拜为姐妹。这类结拜现象在城市工作的彝族女性群体中时有发现(例如在洗浴行业的彝族妇女,本文主要关注留守乡村的彝族女性),而在乡村也常见于那些常年一起在当地打工的女性群体中。这类女性既无法完全逃离乡村,也不得不投入到打工挣钱的日常流动生活中,她们通过结拜来相互提供工作信息,共同应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并以共同体的形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结拜逻辑:从感性选择与理性思考的过程尽管彝族妇女的结拜对象划分较为明确,但就女性主位而言,她们认为自身寻求结拜的初衷多数是出于感性的情感以及个人的喜好。当笔者在田野中多次向彝族女性请教关于结拜原因的话题时,她们的表述十分简单:“出去的人越来越多,留下的越来越少,要多结交关系好的姐妹”;“有时候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玩开心以后莫名其妙就结拜了”。从这样的表述来看,她们的结拜行为多数时候是非理性、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主观抉择。当然,这种主观性的形成也是妇女间长期交往和互动的结果。参与结拜的姐妹们强调个体对于集体的无私精神,将善于吃亏、不计个人得失作为一项组织形成和运行的基础。除了个人的主观情感选择外,彝族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集体生活遭遇和面临的现实困境,也让她们有不得不结拜的无奈。那些能力相当,有着共同人生经历的姐妹往往优先结拜,并且关系较为牢固。那些善于交际、且有精力去应付各类社会关系的女性,通常会加入多个妇女结拜团体,但是大多数女性限于自身条件需要做出加入哪一个结拜组织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女性不可避免地考虑自身可能在结拜姐妹群体中的得失。例如,G村的沙姓彝族妇女选择加入同村在附近农业生产中打零工的姐妹群体,在她看来,这与她目前的生计息息相关。随着结拜姐妹关系的正式生成,为了维系组织的正常运行,组织内部无法再只是强调情感,还需要订立较为合理的“契约”。结拜后的“契约”围绕组织姐妹定期聚会、集体参与婚丧仪式和共同凑“尔普”来制定,这也是维系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方式。由于这些活动都涉及金钱开支,很多结拜团体内部大都会经历分歧、协商、妥协或者只得解散组织的过程。(三)维系方式:基于集体活动和“尔普圈”的姐妹共同体彝族妇女的结拜过程并无歃血为盟或集体跪拜来订立誓言的仪式场景。当她们有了结拜的意向后便逐一征得参与者的同意,约定某个吉日,共同凑钱杀牲、买酒聚会,以此庆祝结拜关系的建立。定期聚会以及共同结伴参与婚丧仪式,是结拜姐妹们最常开展的集体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同住一个村落的结拜姐妹时常会在傍晚组织集体舞活动。除此之外,每个结拜姐妹团体每年都会组织12 场大型聚会,聚会有时在村落展开,杀猪宰羊、饮酒跳舞;有时会到城市中进行西昌市的邛海和泸山风景区是她们首选之地,白天游山玩水、夜间烧烤KTV。定期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