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甲鱼
养殖
节本
增效
关键技术
春光
专 家 讲 座2023.4栏目编辑 陈 倩赵春光(杭州龟鳖研究所,浙江 杭州311201)(2)主要原料不断涨价与陆生养殖动物最大的区别是,甲鱼作为水生动物在原生态的野生环境中主要食物为动物性饵料,所以在制作人工配合饲料时,也主要采用质量较好的优质鱼粉。由于我国海洋鱼资源的短缺,巨大的需求量需全球采购,而众所周知的是全球海洋渔业资源也在不断下降,加之其他种种原因,优质鱼粉不但缺乏,价格自然也在急剧上升。至 2022 年 10 月,鱼粉的平均价格已高达13 500元/吨。而作为补充的植物蛋白原料也在大幅上涨,如2022年的豆粕已上涨到5 500元/吨以上。所以,饲料价格上涨已成为趋势,目前很难看到下降的迹象。四、目前养殖甲鱼投饵的方法与存在问题1.目前甲鱼饲料的投喂方法(1)软颗粒水下投饵法。主要是由粉状饲料再加工制成软颗粒,直接投入水中或水下饲料板上,任由甲鱼在水中采食。优点是在水下不受水上环境的干扰和制约;缺点是软颗粒在水下充分吸收水分后会快速溶解成糊状而失散,加之甲鱼在抢食时的互相踩踏和研磨会加速散失而造成大量的浪费。由于很难测定散失的实际数值,故也很难掌握甲鱼实际的吃食情况。(2)硬颗粒水上投饵法。一般在水上设置饲料板定点投喂,优点是投喂方便,甲鱼吃食也方便,也易掌握实际吃食情况;缺点是如没有遮拦设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风雨天气和野生动物等。目前,应用硬颗粒的养殖场已经很少。(3)浮性颗粒水面投饵法。因比重较低,浮性饲料投喂后一般都会漂浮在水面。浮性饲料在水面的成形时间,已经达到理想标准的3小时以上,完全符合水面漂浮投喂的效果,所以浮性饲料具有投喂和甲鱼摄入都方便的优势。截至目前大多数养殖企业仍采用满池面散漂法,即直接把饲料倒入池中漂浮散开,甲鱼也满池塘采饵。但当遇到有风浪时,饲料会随着风浪漂逸,甲鱼也满池游着采食,而一些鸟类也贴着水面飞着采食饲料,这样不但造成饲料浪费,也很难确定甲鱼的实际吃食情况。(4)团块饲料水边、水中投饵法。用粉状饲料加入一定量水搅拌后人工再制成较软的团状、圆柱状或饼块状,贴在近水面的池坡或在池中设好的板上钉铁柱,把饲料团插在铁柱中投喂,广东目前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好处是投喂定点,甲鱼到时集中采食,也易掌握实际吃食情况;缺点是制作和投喂不但多了工序,投喂也相对麻烦,因插在水中的铁柱上,甲鱼易爬上去采食而抓散饲料、溶于水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如在野外,也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2.存在问题与讨论(1)水下、水面投喂的浪费问题。和甲鱼在野生环境中采食的螺、鱼、草、虫等饵料的整体性状不同,人工配合饲料是多种原料干物质混合研磨成超细粉末后,再加工成适合甲鱼采食的颗粒或团块状饲料。其特性是在遇到过多水分时会溶解成糊状散失,而散失后的饲料甲鱼是无法采食的。所以在极易造成水分饱和的环境中,浪费就成了必然,只是浪费多少无法计算。笔者通过在水族箱中试验发现,饲料在水中的散失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如软颗粒在水下10厘米的饲料板上的损失率分别为 10 分钟以内 8%,20 分钟15%、30 分钟 23%等。同样在水面投喂的浮性饲料,虽然散失率明显比水下投喂要好,但如在开放的环境中,同样会有较多的浪费,特别是在野外养殖环境中,其不但被养殖水体中除养殖对象以外的水生动物,如杂鱼等争食,也会被空间环境的动物如鸟类等争食,所以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同样会造成浪费。另外在集约化温室养殖中饲料浪费的外溢副作用是饲料的腐败还会恶化水体,造成甲鱼病亡。所以笔者认为杜绝甲鱼饲料在水下投喂,做好防护情况下在水面上投喂,是降低和杜绝饲料13DOI:10.14184/ki.issn1004-843x.2023.04.045栏目编辑 陈 倩专 家 讲 座2023.4浪费的基本原则。(2)当天投喂的定量问题。即甲鱼各生长阶段中的当餐实际投饵量问题,截至目前都是估算的大概量。在理论上,当天当餐的投饵量应该是个投饵率的问题,即实际投饵量与当时实际存塘甲鱼重量的比,用百分比表示。通过长期的试验和生产实践,笔者曾制定一个甲鱼不同生长和繁育阶段的投饵率,形成的规律是稚幼阶段投饵率稍高,随着甲鱼生长而逐步降低并稳定。所以投饵率是甲鱼不同生长阶段投喂饲料的相对量。如鳖苗放养后,头15天的投饵率为5%,即50千克存塘甲鱼的当餐投喂量是2.5千克干饲料,其依据是甲鱼稚苗阶段生长快,而吃食还没形成相应的规律,实际投喂的饲料不一定都会被采食。如在工厂化温室里投放1万只鳖苗,放养时每只鳖苗的个体重是3.5克,实际放养重量35千克,当餐实际投喂饲料按 5%的投饵率计算需要 1.75 千克干饲料,所以按这种方法就很简单也方便。但问题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温室为一种相对封闭而有较少干扰的特殊环境,而野外是开放性自然环境,影响甲鱼吃食的因素很多。二是甲鱼的实际存池量在放养时因点数称重是确定的,而后期不能每餐投喂前把甲鱼都捞上来称重,即使少量的采样称重,对养殖几百万只甲鱼的大型企业而言也是极大的工作量,所以采用投饵率也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二是一直以来有人提出甲鱼投喂应遵循“八分饱”原则,这样利于甲鱼的消化吸收,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对此笔者认为不可行。因为在人工养殖饲养中,甲鱼采食是群聚性的,无法做到每只甲鱼只吃八分饱而停止再采食,最后的结果是强的能吃饱,弱的却吃不着,造成个体差距拉大、养殖效果降低的不好结果。所以制定当天当餐实际投喂量,笔者认为可采用定期、定点、定量以及结合前餐的实际吃食情况制定是比较科学的。(3)投喂时间与投喂次数问题。对此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曾做了3个试验;一是在野外池塘中模拟野生环境,成鳖在最适生长的季节里观察其1天的活动频率,通过10天的观察发现,早上6点左右、下午同样是在6点左右的时间段活动频率最高。一般认为在无固定食物保证的野生环境中,鳖活动频率可判断为其觅食活动。所以笔者制定野外池塘人工养鳖的投饵时间为上午6点和下午6点,效果较好。第2个试验是在完全无自然干扰、人工可控的室内恒温环境里,以同样的品种规格在同样放养密度的养殖池中培育个体重250克左右的鳖种。以2小时为梯度,分5组的投喂试验10天,即隔2、4、6、8和10小时投喂1次数量相等的饲料,每天定时测定不同投喂次数对水体的影响程度、甲鱼生长情况与饵料系数。结果发现,在没有任何干扰的人工可控环境中,不管投喂的频率高低,只要一投喂,甲鱼都会来吃,而投喂后对水体的影响程度为投喂次数越多,水体污染越严重,饵料系数也越高,说明过多的投喂不但浪费饲料,也会恶化水体。第3个试验也是在无自然干扰、人工可控的室内恒温环境里进行.试验设计为不同个体规格在养殖阶段的不同投喂次数,观察其对饲料利用率与水体影响程度以及生长情况。经过15天的试验,结果形成明显的差异,即鳖苗的培育阶段(3.550克/只)日投喂4次、鳖种培育阶段(50400克/只)日投喂3次、成鳖养殖阶段(400750克/只)投喂2次的利用率和生长效果最好,对水体的影响也最小。野外池塘养殖因密度和气候环境等因素,投喂后的吃食时间为1小时较合适,并在投喂驯化过程中设定无特殊环境影响下,第1次的实际吃食量可成为制定下次投喂量的参考依据。(4)环境干扰问题。首先是气候环境的干扰,如气温、风暴和雷雨等,都会严重影响养殖甲鱼的投喂与吃食。再是野生动物的干扰,如无法控制的鸟类、爬行类、啮齿类和家猫等动物,有的是直接干扰甚至采食。所以要排除环境干扰影响,除了提前了解并进行预防,有的必须增设防干扰设施,而有的还需要设置防护设施,以将环境干扰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如在水面投喂浮性饲料时可用饲料栏把浮性饲料拦在一定范围内投喂,杜绝满池撒的方法,这样不但不会影响甲鱼吃食,还可准确掌握甲鱼当餐的实际吃食量,且还能防止动物干扰等。(待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