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身心智:经典理论溯源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蕴_张静.pdf
下载文档

ID:2517811

大小:1.16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身心 经典 理论 溯源 心理健康 教育 意蕴
:张静,沈慧雯,平贤洁 具身心智:经典理论溯源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蕴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科学),():具身心智:经典理论溯源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蕴张 静 沈慧雯 平贤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滨州医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摘 要: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身体不再被认为是和心智泾渭分明的。然而强调身体重要性的具身认知运动也正在遭遇包括可重复性以及充分性等一系列问题。早在 世纪末威廉詹姆斯就在其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强调过身体以及内脏感受在情绪加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詹姆斯的经典情绪理论入手,通过对其基本主张、学界有影响力的质疑及辩护等内容的梳理,指出其理论的合理性,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阐述詹姆斯对内脏变化的强调对于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结合当前内感受与心智问题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当代价值与心理健康教育启示。关键词:具身;内感受;心智;经典理论;詹姆斯;具身情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内感受的心智:经典理论溯源与当代教育启示”()。作者简介:张 静(),女,浙江温岭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科学哲学、认知心理学。:沈慧雯(),女,浙江嘉兴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级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贤洁(),女,浙江嘉兴人,滨州医学院应用心理专业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临床心理学。:引言行为主义的盛行曾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心智的相关问题被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之外。随着认知运动的兴起,心智问题重新回归。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划分是我们现在都已不再陌生的话题。前者以计算机隐喻为基础,将人脑类比为电脑,认为心智独立于身体,人脑的信息加工类似于计算机 的处理过程,负责推理、分类、记忆等高级的认知功能;身体就是大脑的物理载体,如同计算机的硬件,尽管不可或缺但并不会思考,不参与或影响认知过程。与之相对的兴起于 世纪 年代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则强调心智和身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思维和行为、理性与感受之间的关系,这一认知科学转向直接推动了具身认知运动的发展。在具身认知的视角下,心智不再被视为一系列基第 卷 第 期 年 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于符号或逻辑的抽象表征的功能,而是根植于身体和具体经验的。具身认知的早期实证研究大量聚焦于对情绪具身性的探讨,因此,本文将首先回到情绪问题。情绪对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我们体验多彩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经历各种烦恼的原因。自我们记事以来,情绪便如影随形,因此人类对情绪追根溯源的行为并不奇怪。从古希腊至今,无数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都试图为情绪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的主张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曾经引起过很多共鸣,也遭遇过各种挑战,但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詹姆斯的情绪理论也被很多具身认知的支持者引用,以此来为具身认知辩护。本文旨在从詹姆斯的情绪理论入手,对其基本主张、相关质疑等进行梳理,在理论层面,结合当代心智哲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用以佐证“心智是具身的”观点;在实践方面,对可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进行展望。一、詹姆斯的情绪理论(一)基本主张在詹姆斯所处的年代,常见的对情绪的思考方式是:对某些事实的心理知觉会激发心理情感,这种心理情感被称为情绪。情绪作为一种心智状态会引起身体上的表达。这一主张因其与我们的常识是相一致的而很容易被接受。举例而言,当你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时,你的好友悄悄地从背后接近你并突然在你耳边发出巨响。你受到惊吓之后可能会心跳加速,也可能会冒出冷汗,并且你肯定会迅速躲开。常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因为受到惊吓导致心跳加速或冒出冷汗,进而做出躲避的行为,即情绪引发行为(身体变化)。但是詹姆斯的理论则刚好相反。詹姆斯认为对刺激事实的感知会直接导致身体变化的出现,我们对身体变化出现的感受才是情绪,即身体变化(行为)引发情绪。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詹姆斯如是说:常识告诉我们,我们因为失去财富而感到遗憾并哭泣;因为遇到一只熊而感到害怕并逃跑;因为被对手侮辱而感到愤怒并抗拒。这里我要辩护的假设认为上面描述的顺序是不正确的更合理的说法是我们因为哭泣而感到遗憾,因为抗拒而愤怒,因为颤抖而害怕,而不是因为我们伤心、愤怒或是恐惧才导致哭泣、抗拒或是颤抖。詹姆斯想要辩护的是常识对于情绪和身体表达的顺序认知是有误的。在詹姆斯看来,一种心理状态并不是直接由另一种心理状态所引发的,身体的表现必须首先在其中穿插进行。如果没有知觉之后所伴随的身体状态,知觉可能就只是纯粹的形式上的认知,是苍白的、缺乏色彩的、没有情绪温度的。根据詹姆斯的情绪理论,对于你在学习时被好友吓一跳的例子的解释就要被纠正为:因为受到惊吓导致躲避行为的出现,从而引发心跳加速或冒出冷汗的体验,即行为(身体变化)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我们可以用图 来对比展示常识和詹姆斯情绪理论有关行为和情绪产生顺序之间的差异。图 情绪、行为产生顺序的模型对比詹姆斯的主张对读者而言已然并不陌生,而且詹姆斯也不是孤军奋战,与詹姆斯的情绪理论差不多同时期由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所提出的情绪理论也持类似的观点。兰格指出,激发情绪的事件,例如看到一头熊,会立即导致外周血流和血压产生一系列的改变,而对这些血流变化的感知就是对情绪的体验。詹姆斯和兰格的理论被合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并且因为这一理论强调刺激最先引发的是自主神经第 期 张 静,等:具身心智:经典理论溯源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系统的唤醒,这一唤醒活动产生生理状态的改变,生理上的反应 改变进而导致了情绪体验的产生,这一理论也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的情绪理论与常识有关情绪的认知针锋相对。一种观点如果能够被称之为常识,那至少说明这种观点是受到广泛认可的,与之相对应的观点一方面容易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如果要让人接受就必须能够提供更充分的证据。对于詹姆斯情绪理论最有力的质疑来自美国生理学家坎农()。(二)坎农的质疑詹姆斯除了强调外显的身体表达先于情绪体验之外还强调了内脏变化()的影响。例如,詹姆斯曾举过这样一个特殊的病态恐惧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不能深呼吸,同时心脏颤动,并且这种被感受为“胸前焦虑”()的特殊的上腹部的变化伴随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采取某种蜷缩的姿态且保持不动的倾向,当然可能还会有其它现在我们暂时还不知道的内脏过程(),所有这些都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自发地出现,他对这些内容结合的感受就是恐惧的情绪,而他也就成了所谓的病态恐惧的受害者。尽管来自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正在为内感受的重要性正名,但仍有些学者认为,詹姆斯的这一方面工作属于策略性的失误(),而正是这一内容使得坎农得以发起有力的挑战。因为坎农对于詹姆斯理论的质疑主要就是直接针对“情绪的体验是对内脏状态的知觉”的,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点:)那些因为手术无法从自己的内脏接收反馈的动物仍会表现出一般的情绪行为,例如当面对一只不停狂吠的狗时,猫会发出嘶嘶声或是举起爪子来击打;)内脏反应的不同不足以区分解释各种情绪体验。心跳、血压等等似乎都只能是变强或变弱,步调一致或上下不同地移动。坎农认为它们不足以提供包括恐惧、愤怒或恶心在内的多种不同的感受;)内脏太不敏感了从而没法提供足够的反馈。内脏中的感官神经相对比较少,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很少能够知道我们的肝脏、胃,甚至是心脏正发生着什么,似乎我们真的不能够从它们那里获得很多感觉;)内脏的反应太慢了从而不能解释能够如此快地产生的情绪体验。内脏可能需要半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对自主的刺激作出反应,而情绪感受似乎是马上就能出现的;)坎农最后的争论是最直接的与詹姆斯主义和自我知觉理论相对立的:认为产生的对内脏的唤醒并不能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肾上腺素的注射会引发情绪所产生唤醒的很多相同的生理症状,但是接受肾上腺素注射的人并不会报告体验到情绪。坎农的质疑乍一看似乎足以说服每一个赞同“对内脏变化的知觉不可能是情绪体验来源”这一主张的读者。但实际上,因为他的质疑只针对内脏的活动,因此,至多只能推翻内脏变化是情绪体验唯一来源的假设。从前文对詹姆斯理论的回顾中可以得出显而易见的结论,詹姆斯除了提及内脏变化的影响外更强调的是其它的行为 身体表达对情绪的影响,因此,坎农的质疑其实并没有初看时那么有力。首先,针对坎农的第一条质疑,猫面对狗时的表现其实和詹姆斯的理论并没有直接联系。詹姆斯所解释的是情绪体验的起源,没有什么动物实验可以揭示和体验有关的内容,除非动物自己能够反馈或报告其感受。并且,詹姆斯自己或许也会预测相同的结果:当猫看到一只狗时,猫会发出嘶嘶声并且会弓起背,这些是表达的行为。猫会开始准备对狗发起攻击,可能会举起猫掌并露出爪子。这些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使得心跳加速、血流发生从消化系统流向肌肉的变化。根据詹姆斯的观点,猫的行为和自主反应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在这之后的下一步才是猫可能知觉到自己的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并感受愤怒。因此,猫的嘶嘶叫其实是感受的来源的一部分,而不是存在感受的迹象。其次,坎农的第二至第四条质疑分别是从内脏反应的区分度、敏感性和速度而言的。这些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第 卷象表面上看似乎确实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未能发现不同情绪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生理仪器的低分辨率。坎农无法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区分度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正如坎农自己也认识到的情绪之间质的差异可能是由非常独特的表达行为所决定的。表达行为发生得很快,快到足以产生情绪感受并随后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一起达到全盛状态。最后,坎农的第五条质疑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他旨在通过引用一个实证研究来直接检验詹姆斯情绪理论的正确性。这一实验是由马拉农()所开展的。他给被试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产生情绪的内脏症状。其结果显示,的被试要么报告没有情绪影响,要么描述了“像是某种情绪”但又显然不一样的感受。另外 的被试报告某种像是真正的情绪的感受。其他的研究者也有观察到类似的结果。这一结果对于詹姆斯的理论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就像看到半杯水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有半个杯子是空的,也可以说还有一半水在杯子里面。詹姆斯理论的支持者可能会通过 被试的报告认同激素的注射确实会改变情绪的观点;而反对者可能会根据另外 被试的报告拒绝相信。综上可见,坎农对于詹姆斯情绪理论发起的挑战并不能说特别成功,但真正的比较有力的回应直到 年之后沙赫特()等提出一个“认知生理学”理论之后才出现。(三)沙赫特的辩护沙赫特的理论既回应了所有坎农的质疑,又保留了部分詹姆斯的理论。和詹姆斯的观点一致的是,沙赫特认为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确实会调节情绪体验的一部分;但是与詹姆斯所不同的是,沙赫特认为这种唤醒所调节的只是情绪体验的强度而不是性质。沙赫特提出情绪体验的性质其实是由人的认知(信念)所调节的,即有关在某一特定情境中什么样的情绪才是合适的认知。就詹姆斯常用的看到一头熊的例子而言,看见熊的靠近会自动地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程度的改变,例如导致心跳加速、脸色苍白、消化系统关闭等。这些自主神经系统中的改变会被体验为一种强烈的情绪,至于具体是哪一种特定的情绪则取决于个体对所处情境的理解。显然,这一过程中认知(信念)的条件作用是不会被我们的意识所觉察的。但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描述的话,那可能是这样一个过程:)我有一种强烈的唤醒,因此,我一定是正在感受某种有影响力的情绪;)我看到了一头熊,我知道当人们靠近熊的时候会感到害怕,因此我此刻的情绪肯定是害怕。要注意的是,沙赫特明确赞同坎农关于自主神经系统反应之间缺乏差异的观点,而且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指出唤醒水平调节着所有情绪体验的强度。沙赫特同时指出情绪感受的早期发生原因可能就是快速认知。随着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的建立,我们可以假设体验的强度也会随之建构。最后,对于马拉农实验出现不一致的结果,沙赫特的解释是,被试拥有有关他们唤醒的认知从而推断出其可能的情绪体验。由于他们的被试都是同事或是熟人,这些被试知道自己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