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思政”格局下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建设路径研究_林岩.pdf
下载文档

ID:2516273

大小:660.56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思政 格局 民办高校 设计 课程 建设 路径 研究 林岩
理论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民办高校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技术训练,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投入要远远高于课程思政学习。在多元化社会的文化浪潮下,部分学生存在思辨能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等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发展中学会判断是非对错。设计类专业学生普遍拥有较为活跃的思维,而且敢于接受新的挑战。在“大思政”格局下,重新建设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教师需要在“大思政”格局下,不断挖掘设计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大思政”概念与以往的“小思政”不同,“大思政”格局将思政教育进一步拓展到所有院系、党群系统、行政系统、教辅系统、科研部门的全体教职工,有利于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基于时间跨度分析,“大思政”贯穿于学生的全过程学习和生活,打破了以往只在大一、大二开展思政教育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基于空间角度分析,“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政教育范围更加广泛,学生的思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思政教育被扩展到高校的所有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无论是线上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辅导、校园服务活动、贫困生补助还是学生会等相关部门的日常活动,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思政教育元素的渗透。基于课程专业角度分析,“大思政”格局下,民办高校需要将思政教育的责任落实到各个专业课程教师的身上,使专业课程教师能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大思政”格局下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推动课程建设的意义1.符合专业特点通过分析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可以发现,部分学生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技术训练上,如专门的绘画技术训练、图纸设计训练等。这容易导致学生对新时代多元文化浪潮的认知不够清晰,文化积累较为薄弱,思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经过长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部分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固化,对思政课程存在忽视的心态。而在“大思政”格局下进行设计类课程创新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在专业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避免学生出现忽视思政学习的心理。2.促进人才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设计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迭代让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特点不断延伸与拓展,行业的发展要求设计人才具备更强的设计能力和更加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设计作品。如:平面设计从业者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事广告设计的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设计能力,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广告法律知识;珠宝设计行业要求设计者除了拥有多样化的设计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运用现代设计知识和技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思政”格局下,教师可以摘要:课程思政自提出之后就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改革,很多民办高校开始构建“大思政”格局。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改进完善,“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在专业课程中积极融入思政教学,以“大思政”格局为引导和支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设计类课程是民办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该文作者基于“大思政”概念,探讨“大思政”格局下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的建设意义,提出课程建设路径,希望能够提升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育人效果,在“大思政”格局下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设计人才。关键词:大思政格局 民办高校 设计类课程 建设路径大思政格局下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建设路径研究林岩4 7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包括工匠精神、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审美意识、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等。将这些隐性思政教育资源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综合知识体系,掌握设计知识和设计技能,又能够让学生了解所处行业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生会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勇于承担责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高质量设计人才 1。3.提升教师能力在“大思政”格局下,教师需要在设计类课程建设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转变以往的知识单向传输方式,在价值引领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得到成长,教师同样能够在育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拓展自己的思想宽度。在“大思政”格局下,教师需要积极面对新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2。三、“大思政”格局下民办高校设计类课程建设路径1.修改目标,明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确保各类课程教学活动产生最优效果,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要点。在“大思政”格局下,设计类课程的建设需要进一步修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设计类课程的开展需要让学生掌握设计行业前沿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加强学生对所处行业的认可和了解;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具备从事该行业需要的思想品质、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能够形成积极为行业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奉献精神 3。如,大闹天宫 立体书有着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由一群拥有工匠精神的立体纸艺工作者倾心打造的。在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本备受大众喜爱的立体书籍。教师还可以在大纲中融入裸背装、旋风装、线装等知识点,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可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珠宝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的同时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地域风俗、我国古代的珠宝设计技艺包括点翠和掐丝等。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设计课程大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内容有所取舍,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价值引领。在商业广告设计的相关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大纲设计中引入中外广告设计内容进行对比。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爱国精神,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在大纲设计中,教师需要体现出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指标,在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了解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现状。在设计类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了解他们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某些设计类课程可能还需要评价学生的其他能力。如,在平面设计类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考验学生如何解决设计和客户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能够科学取舍设计内容。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修养等体现在作品设计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格 4。2.挖掘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是提升设计类课程建设效果的关键,这样能够确保教学内容更加合理。设计类课程需要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等融合,让学生形成爱国情怀和职业精神,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艺术设计中,教师可以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如,2 0 2 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美术报 策划了“红色经典中的建党百年”专题,整理并出版了百余幅与党史相关的经典作品。这些充满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继承党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在艺术设计课程内容建设中,教师可以充分融合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艺术作品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5。艺术作品中包含着工匠精神,设计类专业学生需要在未来岗位工作中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位客户和每个设计方案,从而保证设计作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往今来具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家,如徐悲鸿、黄宾虹等。近代社会,西方艺术的大量涌入对中国传统艺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徐悲鸿提出了“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这句话表现出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徐悲鸿等大师为了重振中国美术,掀起了中国绘画的改革和创新浪潮。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绘画大师表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鼓励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设计人才 6。3.重新设计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将主题创作与练习作业融合。如,教师可以“体现新时代特色”为主题,让学生在设计时能够结合历史的发展变化设计方案,在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实施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关键点,增强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在“大思政”格局下,教师需要在课程建设中融合多种教学模式,使课程讲授更加直观形象。如,创设微信群、Q Q 群等,建立课外资源和讨论模块,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官网等网络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师生互动 7。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如,在家具设计课程建设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市场调研,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设计资源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中式家具和现代简约式家具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传统技艺和现代技艺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制衣柜加工工厂,让学生与加工厂的技术人员沟通和交流,了解具体的家具设计流程,从而促进设计4 8理论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的学习创新。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课堂导入,教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设计师,或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设计师和客户。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客户需求问卷调查,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了解现代客户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经典的项目实例供学生学习实践,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设计测量方法,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而培养学生作为设计师的责任感 8。4.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在创新课程教学手段时,教师需要结合设计类课程的实际需求,从多角度进行创新,并在“大思政”格局下积极融合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需要实现显性引导和隐性引导的双向引导。在显性引导中,教师可以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利用项目教学、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践,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新时代设计理念,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在隐性引导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科交叉资源,积极通过思政讲座或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增强课程建设的即时性 9。其次,教师需要开展线上线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设计类课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案例素材,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在网络上收集设计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库,从而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引导、情感传递等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并实现设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 1 0。5.“以赛促学”设计比赛的有机融合在设计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比赛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与设计比赛。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又能够让学生充分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将设计比赛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在“大思政”格局下,通过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如,在设计比赛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理念以及传承创新几个角度,针对我国的乡土风俗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进行分析和解构,将民族文化中蕴含的内涵、故事内容等融入设计作品。如,在广告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