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消失
逻辑
晚期
鲍德里亚
理论
革命
策略
及其
局限
刘文嘉
“消失”的逻辑:晚期鲍德里亚理论的革命策略及其局限刘文嘉摘 要 面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主体性如何建构?革命实践何以可能?鲍德里亚从延伸和补充马克思主义转向逃离和颠覆,选择了一条主体消失、客体胜利的危险之路。既然主体性已经不能挽救,那就干脆站在客体的立场上,将资本逻辑推演到极致,以此构筑应对主体性哲学问题的最终策略。在晚期鲍德里亚理论中,他通过“诱惑”概念的确立消解主客二元构架;通过站在物的立场来解决主客矛盾;通过“真实消失”“主体消失”来极致化地推演资本逻辑,以期抵达其内在悖反的时刻。虽然推演资本逻辑以暴露其内在矛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的思路,但因为失去了政治经济学基础,鲍德里亚的“推演”最终变成了一种末日预言式的哲学呓语。关键词 主体性;客体;诱惑;消失;革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作者简介 刘文嘉,光明日报社评室高级编辑 北京 自 世纪 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虽在理论探索方式上表达各异,但却拥有着近乎一致的问题意识,即要拯救蕴含于现代哲学中的主体性困境,同时完成政治哲学中革命话语的构建,两者相辅相成。对此,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认为应该以总体性原则来扬弃经济决定论,提出作为阶级意识的主体性;而法兰克福学派则立足“异化”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进行了重新审视,高扬人本主义旗帜,以对预设的人的本质的复归为旨归,构建一种文化乌托邦;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阿尔都塞则在构建马克思“无主体”的结构主义表达当中,提出了“询唤主体”,等等。对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而言,重构和拯救主体性并不是由于一种纯粹的、思辨的形而上学诉求,而是迫于一种现实运动需要,根本目的是以对后革命主体的构建来完成一种革命话语的重构。这一理论问题域的建构方式,在 世纪 年代之后的西方左翼思潮当中几乎成为了标尺,用以衡量一个思想家在何种意义上、抑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在当代西方思潮当中,由于诸多带有“后”()学色彩的思潮的泛滥,西方思想家越来越缺乏一种明确的思想定位。其与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关联更是难以找到明确的区分和界定。这一点在当代法国马克主义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思想伴随着 世纪 年代法国政治与思想文化事件的巨大动荡,由盛及衰,但其作为一种隐蔽的原则却构筑了此后进入法国思想界的哲学家的基本底色。在这些哲学家的绝大部分论著中,马克思不再作为直接的思想资源被引用和讨论,但与此同时,由于整个 世纪法国哲学以主体性为其基本论题,并大多兼具思想的激进性维度,因此所有的当代法国哲学家又不得不以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拥有着相同的问题域而自觉于、或者不自觉于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色彩。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正是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典型代表,而他晚期思想与马克思思想的关联方式也尤其能够彰显 世纪之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特有的理论特质:即基于一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域的回应,而非对马克思思想直接研究的意义上来成就自身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规定。早期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直接的修订或扬弃,以马克思的相关论著作为其思想构筑的底色以及批判的对象。但自 年之后,鲍德里亚似乎远离了马克思的逻辑,以游记式、评论式、公路电影式的文体取代了早期如物体系消费社会等相对系统的哲学写作,其理论主题也从基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拓展性研究转向了对拟像世界为主导的媒介批判,彻底将主体打碎在媒介的拟像世界当中。由此塑造了晚期鲍德里亚的理论特征:一方面拒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一方面宣布主体的彻底消失。他似乎完全封闭了革命的可能,成为了一个准备在资本水晶球中毁灭的妥协者。但从更深层看来,鲍德里亚至始至终怀有一种革命的“乡愁”。无论是为“”事件而本能兴奋,还是对电脑黑客的辩护,都内含一种对革命的唤回。鲍德里亚的理论清醒在于,他清楚地看到在“资本即现实”的状态下,以哲学上重建主体性的方式来解决政治实践问题是不可能的,“解放这个概念对霸权来说没有意义”。但鲍德里亚的理论纠结在于,他在放弃主体的时候没有放弃革命话语,或者说,始终对革命的可能性抱着一种绝望中的戏谑。因此,他选择了以主体消失的方式来讨论主体、以革命消失的方式来讨论革命,甚至认为,应该将消失看作存在的内在维度,“任何事物都必须以消失作为生存之基础,如果希望对事物做出完全客观的诠释,就必须以其消失为依据。”他以一种绝望的、倒退的姿态冲入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企图通过彻底的物的立场,将现代性逻辑推演到过度、超级()状态,以期出现资本逻辑的内在悖反。这是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张力在鲍德里亚晚期理论上的微光闪现,促使其构筑了一种独特的消失逻辑以完成革命话语的再造。在此,我们将以晚期鲍德里亚的三个主要概念为切入点,来逐层展开鲍德里亚这一消失逻辑的建构过程。一、诱惑:消解主客二元架构“诱惑”()概念出自鲍德里亚 年的著作论诱惑。从鲍德里亚自身理论的演进来看,诱惑是早期“象征交换”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发育,是以交互性为特征的象征交换逻辑在拟真世界上的应用。鲍德里亚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视作不辨真假、压平主客的拟真模型,诱惑正是拟真中的“表面游戏”,用以消解主客二元构架,彻底取消对意义的阐释与追逐。论诱惑的写作缘起于鲍德里亚对弗洛伊德的批判,以及对当时法国女权主义思路的反拨。自象征交换与死亡以来,鲍德里亚逐渐凸显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弗洛伊德理论所内在的相同逻辑架构,将后者视为在精神分析领域应用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在弗洛伊德那里成为“力比多”的强制性再现。对此,鲍德里亚给予了明确指认:“从劳动话语到性别话语,从生产力话语到冲动话语,传送着与生产()一样的命令要求,即字面意义上的生产。生产最初接受的词义实际上不是制造的意思,而是使某物可见()的 意 思,即 让 某 物 显 现 或 出庭。”生产的逻辑意味着“一切突然发生在现实中,发生在可见物和表示效率的数字中,让一切都可改写为生产关系、概念体系或可推算的能量”,而力比多理论则围绕着潜意识的生产和再现而展开,建立在“压抑和被压抑内容的生产上”,建立在最大限度获得剩余快感上,后者同样是以积累和显现为内在逻辑,同样是一种设立一个概念、用以推导现实的形而上学。客观生产体系与主体欲望机制的内在共谋构筑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架构。如果说为了对抗这一线性生产逻辑,鲍德里亚提出了象征交换的概念,那么,正是为了破解精神分析所构筑的欲望机制,鲍德里亚提出了“诱惑”的概念。前者 年第 期作为与价值交换相对立的概念,以交互性的、折返性的交换方式,消解了价值交换线性的、积累性的逻辑,代之以互相融合的模棱两可性,既无二元对立的横向确定性,也无从表面深入本质的线性纵深。后者则通过爆破男 女二元构架,消解力比多经济学中激发欲望的剩余快感。因此,虽然鲍德里亚是在对两性问题的讨论当中来展开诱惑这一概念的,但这一概念却将鲍德里亚对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的批判推到了极致,并借助于对男 女的二元架构的消解开启以消失的逻辑构筑革命的第一步。在对诱惑概念的讨论中,鲍德里亚首先质疑的是隐藏于精神分析之内的先在的二元结构:精神分析学中只有一种性欲,就是力比多,而力比多是属于男性的。在这种关于性的理解当中,女性作为对象物被男性建构出来,产生了男 女二元结构。从这个角度看,女性跟随弗洛伊德高喊性解放、释放欲望,显性上是自我解放,隐性上却是将自身深深封闭于二元结构的陷阱当中,“在这个结构中,要么女性注定在强大的结构中受到消极的歧视,要么在一个削弱的结构中获得微不足道的胜利。”所以鲍德里亚认为,关键是要找到以性别为“公理体系”的精神分析学之外的方法,即女性要摆脱目的性的性别对立。性别对立的叙事就是女性痛苦与压抑的历史,这种历史内藏诡计,使女性的“本质”被建构了,“压抑就在面前,完完全全,就在对妇女的性贫困和政治贫困的叙事中,它排除了任何其他方式的威力和最高权威。”因此,鲍德里亚提出,可行的方法是逃离阐述性和区别性的术语,也可以理解为,逃离本质和意义的术语,进入诱惑的逆转性术语,“女性不再是对抗男性的东西,而是诱惑男性的东西。”在这个并不符合现代政治正确的结论中,隐藏着晚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整体理论逻辑。晚期鲍德里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纠缠,以“超”系列概念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阐释,以呈现出超级现代()样貌,例如其对于超真实()、超现实()等概念的使用与相关讨论,都是用以描述因为过度逼近对象最终和对象融为一体的高度透明性。这种扁平化和透明性的例子今天随处可见,例如,媒介与现实不再是表征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而是媒介制造了“真实”、形成了超真实;又如,手机等智能终端不再是人手中的工具,而是人内化于手机、成为了智能终端的生殖器。就如同人逼近、溶解于智能手机,与客体彼此无分,两性之间也处于这种打破界限、因过度逼近而不确定的融合状态,诱惑正是这种因交互而不确定状态的表达。在诱惑逻辑里,不是女性取代、战胜男性,而是性别的确定性本身被终结了,“女性气质使性别的两极摇摆不定”,是男性权力结构背后的线性的、区别性对抗被逆转了,“(诱惑)就在对现实所期待的任何深度的逆转中,在对任何心理、任何解剖、任何真理、任何权力的逆转中。”?I1可以说,诱惑是反本质、反建构、反深度的,是一种表面的游戏,一种适应无深度的拟真世界的策略,用以逆转男权社会建构起来的、传统主体性哲学所推崇的“真理”和“权力”。女性只有秉持这种表面性才能挫败男性的深度,而如果通过建立女性深度来对抗男性深度,则恰会被对方的陷阱所捕获。在此,鲍德里亚潜在建立了一种连接,诱惑的逻辑是:女性气质()表面化 不确定性;用以颠覆的逻辑是:男性 深度 本质与表象的同一性。这里的女性气质,是鲍德里亚用以表达诱惑显现的方式,用以摆脱男性女性二元结构的概念,不能理解为男女二元结构中的女性概念。将模棱两可的、表面化的女性气质作为反本质和反真理的集中表达,上述逻辑链显示了鲍德里亚提出诱惑的真正意图。其所针对的是从爱利亚学派开始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这里会有表象 存在(爱利亚学派)、分有者 理念(柏拉图)、现世 上帝之城(基督教)、经验此岸 自在之物(休谟康德)、现象 观念本质(黑格尔),其中,除了康德和休谟的 真是一种阻断式的关系以外,其他均是从外部凸状表象揭露阴凹本质的主体逻辑决心。”?I2启蒙以来的主体性哲学话语,确立理性、构建本质、阐释意义,形成了直达资本主义社会总体性“消失”的逻辑:晚期鲍德里亚理论的革命策略及其局限的逻辑通道。鲍德里亚想要颠覆的,正是站在主体理性角度追求同一性的阐释性话语,想要指认和凸显的,则是被现代性所否定的表象。所以他在晚年将资本主义社会描摹为一个无真无假、没有主客的拟真模型,以诱惑为核心概念打破最为典型的二元构架 男女两性,试图展示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后现代的无深度与平面性,与理性的诉求相反,后者的深度在本质,而前者的“深度”在表象(表面),诱惑逻辑就是一个仅仅关涉表面的游戏。那么在这样“表面的深渊”中,“主体”的命运如何呢?鲍德里亚为此重新阐述那喀索斯的故事以做答。那喀索斯就是希腊神话中爱上水中自己倒影的美少年,精神分析学中自恋癖一词的来源。故事中提供了一面拉康式的镜子,成为鲍德里亚展示诱惑的基本方式,“面对着他的泉水,那喀索斯在自我解渴:他的形象不再是他人,而是他自身的吸收和诱惑他的水面,好像他只能向水面靠近,永远也无法超越到别处,因为根本就没有别处,正像他与水面之间没有反射距离一样。水的镜面并不是一个反射面,而是一个吸收面。”?I3这里的水面,既不是主体在其中异化变形的镜子,也不是询唤主体的他者,而是吸收了主体的平面,无所谓主客的平面。值得注意的是,与主体的“消失”不一样,革命话语并没有在鲍德里亚这里消失。相反,正是在论诱惑一书里,他以类似暗喻的口吻,通过对基督教反圣像运动的分析,谈到了革命的可能性问题。基督教里,破怀圣象者反对将基督、圣母圣象化,理由是圣象会取代真正的上帝的形象,要光耀上帝的真理就必须破除外表,但这个运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了。鲍德里亚认为,破坏圣象者之所以失败,热爱“外表”者之所以成功,来自一种直觉 “人们只能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