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论逻辑、风险挑战和重要意义_李建军.pdf
下载文档

ID:2515964

大小:1.10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据 时代 维护 国家 政治 安全 逻辑 风险 挑战 重要意义 建军
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逻辑、风险挑战和重要意义*李建军(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摘 要: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这些风险挑战体现出很多新特点和新规律,要求我们加强对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解和把握,提高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对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相关概念梳理出发,阐释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逻辑,并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国家政治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4641.2023.02.0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做好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大数据时代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社会环境,具有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研究当前国家政治安全问题需要认真把握的现实基础以及理论逻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逻辑与研究价值(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的概念界定大数据是一个新事物,是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结晶;从理论角度看,大数据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和高度分化的问题域,之所以目前对其概念没有定论就是因为它发展演变太快了;从实践角度看,大数收稿日期:2023-1-2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21AZ125)、2018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博士”计划、2018年度新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BS180111)。作者简介:李建军,法学博士,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基层党建,边疆治理。2023年第2期总第291期SEEK TRUTH FROM FACTSNo.2,2023General No.29158据是一门新兴科学,也是一门新兴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除了前述几种观点外,还有一些人把大数据理解为一种技术,称之为“大数据技术”;也有人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组合起来使用,归结为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代表,把它们统合在一起,研究其共同发挥作用的方式和规律;还有人把大数据视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大数据(也包括云计算等)着力培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简言之,大数据就是现代信息社会各领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量数据信息,以及围绕这些巨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过程而产生的价值创造和产业发展。另外,根据人们在生活中的理解习惯,我们还可以把大数据和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结合在一起,统称为大数据平台或统一简称为大数据。这个大数据及相关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可以称之为:大数据时代。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根据上文所述,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就是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时代。这个时代由于“大数据”技术及相应产业发展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都产生明显的和持续的塑造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的研究价值大数据时代是研究当前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维护大数据时代政治安全的现实基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从理论、制度和治理等三个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研究价值:1.理论层面的研究价值。大数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基础,也为理解国家政治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增添了新动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回应了时代之问。在5G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用准确的数据证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民了解了中国的制度、历史、文化以及发展方向。在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也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毫无疑问,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导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最高指导思想,深刻揭示了大数据时代加强国家政治安全研究的理论价值所在。2.制度层面的研究价值。在大数据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或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深刻塑造着当代世界各国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拥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数据技术和平台支撑,其制度优势也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延伸发挥作用的空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下,大数据与国家政治安全实现了和谐统一,具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来讲,大数据是技术层面的经济推动力,国家政治安全是上层建筑的保护壳,要在维护、实现、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追求上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根本保障的。593.治理层面的研究价值。大数据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的,解决方法也是多样的,所以需要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去观测、计算、梳理、捕捉、分析、判断并提出优化方案。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对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政治安全治理进行分析:其一,从国家治理维度分析:大数据是宏观的大背景,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技术特征,国家政治安全治理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的。其二,从社会治理维度分析:国家政治安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安全状态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国家政治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社会治理的良性状态才可以维持,我们很难想象,政权不稳、主权残缺的国家和社会,能有什么样的“善治”。其三,从基层治理维度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政治安全也是在基层扎根的,基层不稳,地动山摇,现代国家政治安全的基础就在基层,没有基层的政治安全,就没有国家的整体政治安全。众所周知,老百姓是会用脚投票的,基层社会没什么高大上的政治事务,但是基层群众的政治态度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政权大厦是否稳固。虽然看起来基层社会和人民距离大数据应用的空间比较远,但实际上,大数据就是通过基层发挥巨大作用的。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把分散在各地的政治因素聚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政治能量,这是足以改变整个国家面貌的。其四,从个人治理维度分析:大数据既是现实的宏观存在,也是深入生活的微观存在,可以说,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与大数据息息相关,大数据只有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我们的工作来讲,也只有真正深入群众,做好个人层面的治理,才能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真正关系,立足于普通个人,连接整个国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政治安全。综上所述,大数据与国家政治安全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理论层面宏观指导,制度层面提供保障,治理层面贯彻落实。三者形成一个闭合的逻辑回路,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安全制度体系构架的完整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二、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其表征特点(一)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尤其是大数据和新型信息技术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冲击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主要体现在诸如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1.主权层面的风险挑战。国家政治安全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首先来自主权层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数据以国际互联网为平台,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超越国界。任何国家的基础信息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情况都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手段掌握的,这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造成了事实上的冲击和潜在的威胁。比如电信诈骗等跨国犯罪都是通过大数据手段和网络平台实施的,但是国家司法机关在调查案件和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却面临国家主权范围内法律和制度的障碍,特别是司法主权和管辖范围的问题,给破获案件和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此形成了一种“犯罪无国界,但打击犯罪却深受国界所限”的尴尬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大数据技术和运用能力的不平衡性,世界各国在大数据时代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能力差别极大,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国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则是霸权国家的任意妄为,霸权国家把大数据作为60维护霸权统治的锐利武器,如斯诺登事件所曝光的“棱镜门”系列监听丑闻和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牢狱之灾背后都是霸权国家利用大数据优势干涉别国内政,维护霸权统治的典型案例。2.执政层面的风险挑战。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就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直接风险挑战就是敌对势力利用大数据对我国的人民政权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行污蔑和抹黑,离间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空间和信息领域话语权和控制权都是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的,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别,他们普遍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充满敌意或疑惧,一直试图通过这些虚拟空间的控制力来影响和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性质,“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和行动从未停止。尤其是近两年,西方某些国家在台湾、香港、新疆、西藏等问题上大做文章,特别是对我们“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设置障碍。同时,还制造中国内部的族群、地域和阶层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又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试图瓦解分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对我们党长期执政产生了直接的威胁。因此,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准确把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政治安全带来的影响,尤其在反思技术治理之后更要制订维护政治安全的主要策略,谨防技术的过度资本化应用。13.治理层面的风险挑战。要实现国家政治安全必须通过国家治理方式实现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政治秩序稳定。国家治理是国家主权在国内行使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国家治理一方面要借助大数据手段提高效率,扩大覆盖范围,比如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手段提高精准识别的效率,有力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但是大数据处理的权力并不是由政府独自掌握或垄断的,社会组织甚至个人也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掌握大量数据资源,这就给各种非法获取数据信息包括个人隐私提供了某种渠道,于是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各种侵犯公民和国家信息安全的非法行为就层出不穷了。而且这种数据资源的泄露和滥用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刑事犯罪和其他破坏社会稳定的情况,这就对国家治理产生了直接的威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这是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工作落实上必须提前谋划,防范大数据带来的各种系统性风险,通过治理手段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演变成政治威胁。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演变成社会危机事件和传统安全问题,甚至是政治安全问题。在大数据平台上,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会使事态发展产生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而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务必要提高政治安全方面的警惕,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4.制度层面的风险挑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的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现实需要的,是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沃土的牢固制度体系,也是中国人民已经熟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