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pptx
下载文档

ID:2513115

大小:290.95KB

页数:96页

格式:PPTX

时间:2023-06-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医务人员 职业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第一页,共九十六页。,根据卫生部信息统计,我国从事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已达590.7万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时刻面临着职业暴露与医院感染危险,如果管理不善,即有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受害者甚至是传播者,因此,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页,共九十六页。,2003年,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流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WHO称其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新传染病。全国累计报道本病5329例,其中医护人员969例,感染率高达18.18%,发生感染的主要对象医生、护士及护工等相关医务人员,其中护士发生感染比例较高,如北京,早期医务人员SARS感染率中,护士占48.8%。卫生部正式公布医院感染率为:北京25.43%、天津39.38%、山西17.64%。,第三页,共九十六页。,此次SARS的爆发流行是以医院内传播、医务人员感染为突出特点的医院感染,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也把人们以往并未十分关注的医院内传播和医务人员的感染,职业暴露及职业平安问题充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提醒我们倍加重视与防范。,第四页,共九十六页。,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根本原那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第五页,共九十六页。,第一节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根本原那么,一、标准预防 由于“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不能预防经飞沫传播性疾病,而且“普遍预防也不能防止非血源性传播疾病,为此1996年1月,美国医院感染控制行动指导委员会推出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着重强调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职业防护。,第六页,共九十六页。,标准预防的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平安注射。也包括穿戴适宜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第七页,共九十六页。,标准预防的特点,1.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那么。2.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3.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第八页,共九十六页。,二标准预防的措施,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后,不管是否戴手套,都必须立即洗手。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破损的黏膜和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患者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洗手或手消毒。,第九页,共九十六页。,3.与普遍预防相同,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隔离衣或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患者、探视者与环境之间传播。对于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确保在下一患者使用之前进行清洁干净和消毒灭菌。,第十页,共九十六页。,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外表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6.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处理,防止接触患者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其他物品,引起微生物传播。,第十一页,共九十六页。,7.锐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针刺伤。操作时针头套不必重新套上,当必须重新套上是时应运用器具而不能直接用手。针头不应用手从注射器上取下、折弯、破坏或进行其他操作。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应置于适当防水耐刺的容器内,以便于集中销毁;需重复使用的锐利器械也应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以便于运输及再处理。,第十二页,共九十六页。,三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的区别,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局部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第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第十四页,共九十六页。,二、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在确保标准预防的同时,应采取额外预防的措施,额外预防措施包括:一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二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三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第十五页,共九十六页。,一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 5um大小时在空气中播放,此时可发生空气传播。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疾病包括开放性/活动性肺结核、水痘、麻疹等。,第十六页,共九十六页。,医务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除标准预防外,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同时应实施空气隔离与预防,包括:1无条件收治病人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传染病的医院,转送过程中应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第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设立隔离室,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限制患者离开隔离室,只有在十分必要下才允许离开隔离室,患者离开隔离室时,接送的医务人员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3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间;4严格空气消毒;,第十八页,共九十六页。,5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6医务人员进入已诊断或疑心为开放性肺结核或水痘等传染病隔离房间时均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断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防护服,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第十九页,共九十六页。,二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第二十页,共九十六页。,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包括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甲型H1NI流感等。飞沫传播多发生于医务人员与被感染的患者近距离接触谈话、咳嗽、打喷嚏或进行雾化吸入、吸痰等操作时。,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六页。,经飞沫传播疾病的的防护除实施标准预防外,同时应实施飞沫隔离预防措施,包括1建立隔离室,将患者置于单独的房间或同一房间内安置相同疾病感染的患者,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2尽量减少转运,假设必须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自我防护;3加强通风或室内空气消毒;,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六页。,4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严格按照区域流程,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5医务人员与患者近距离1m内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断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防护服,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第二十三页,共九十六页。,三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第二十四页,共九十六页。,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防外,还应实施接触隔离预防。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隔离室;2严格实施手卫生;3穿隔离衣;,第二十五页,共九十六页。,4限制患者离开隔离室,尽量减少转运,假设必须转运患者时,患者及运送人员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染和扩散;5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复用器械,应及时清洗干净和消毒灭菌;,第二十六页,共九十六页。,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医务人员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传染病物品后应摘手套、洗手和手消毒,假设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7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第二十七页,共九十六页。,第二节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职业危害风险的相关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生物性原因化学性原因物理性原因,第二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一、生物性职业暴露危害性,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针刺伤、锐器伤、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容易引起生物性职业感染。,第二十九页,共九十六页。,医学文献中证实至少有30种不同的病原体或疾病可经皮肤刺伤传播,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对医务人员危害最大的有三种病原体,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此外尚有梅毒疟疾。,第三十页,共九十六页。,二、化学性职业暴露危害性,医务人员在消毒、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物及有害的物质等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六页。,常见的有1抗肿瘤药物: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是细胞毒制剂,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医务人员接触抗肿瘤药时,药物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含细胞毒性的气溶胶、药液接触皮肤直接吸收;沾污后经口摄入等方式进入机体。接触剂量虽小,但接触频繁,会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影响,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清洁剂及消毒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清洁剂、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常用消毒剂如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是空气、物品、地面等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程度的影响。,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六页。,三、物理性职业暴露危害,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放射线、激光和锐器等各种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1辐射:卫生部对15个省市的医院进行监测发现,医务人员接受辐射为其他行业之首,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长期接触小剂量的辐射,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可能发生骨髓增殖异常。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畸变等。,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锐器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不仅会引起皮肤粘膜损伤,更危险的是感染血源性疾病。美国报道护理针刺伤占职业暴露的2/3,在所有注射针头刺伤事件中,54.8%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我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1075人中有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年人均为3.5次,其中74.5%是被污染针头所刺伤。,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六页。,调查结果显示:针头伤和锐气伤的年发生率分别为1.3次/人和1.21次/人。在所有针刺伤中,54.8%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而其中仅有8.2%的了解自己有HBV、HCV、梅毒或 HIV感染。,第三十六页,共九十六页。,针刺伤后经血感染的危险,医务人员通过被污染的HIV+针头刺破或污染伤口,传染的可能性为0.3%;假设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感染的时机为6%30%。只要0.01ml的含有HBV+的血液进入体内,就可以感染HBV;假设被带丙肝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受者有3%10%的时机感染。,第三十七页,共九十六页。,第三节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 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同时会把感染传播给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起到媒介作用,做好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具有双重的保护作用,无论经何种传播途径传播的疾病,医务人员的防护必须坚持和遵循标准预防原那么。下面介绍医务人员如何防护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经接触传播、经血源性传播疾病。,第三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一、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肺结核、SARS、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嗜肺军团菌肺炎、流感、肺炭疽、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第三十九页,共九十六页。,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根底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如下1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