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251249

大小:36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行政管理 专业
目录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1 Abstract 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内涵及发展解读 2 二、对“科学实践观”范式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4 (一)理论上的必要性 4 (二)现实中的必要性 4 三、实现“科学实践观”范式的路径探析 5 (一)教育理念——时代性和先进性 5 (二)教学内容——整体性和生活化 6 (三)教学方法——问题化和信息化 6 (四)教学评价——综合性和目的性 7 四、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摘要]:从托马斯·库恩创造性地提出“范式”这一概念以来,其不仅在科学哲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被广泛地研究与运用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学习这些领域经验的同时,也对“范式”进行了探索与应用。由于当前外界环境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让该学科陷入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有范式即“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已无法很好地应对,因而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范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科学实践观范式”成为我们新时期的必然选择,它是对前两种范式的扬弃。为了实现向这一范式的转换,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其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Abstract Since Thomas Kuhn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aradigm”, it not only 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but also been widely researched and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Paradigm” has also been explored and applied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ose areas. Due to the current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cial philosophy paradigm”and “human paradigm”,which are the existing paradig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unable to deal with the trouble. So we need a new paradigm.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philosophy of Marx, “the paradigm of scientific practice”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paradigm,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from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 on.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影响个人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发展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腾飞促进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使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递,网络的普及也让信息传播得更加迅速更加深入。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与网络和多元文化接触较频繁,并且心态较为开放,容易受其影响,从而使其思想观念、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甚至产生严重的偏差。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理论化程度较高、意识形态性较强,不利于开展与落实。导致该学科实效性不高,因而陷入了困境。已有的“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范式,寻求新的范式来指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内涵及发展解读 如今提到“范式”,我们都有所耳闻。然而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托马斯·库恩。正是他让这个词大放异彩。虽然“范式”一词并不是由库恩随便创造出来的,它其实在古希腊语中早就有了。而正是他的富有创造性的成果,使得这一概念在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野家启一的《库恩——范式》一书绪论中,作者甚至觉得,“范式”可以荣获二十世纪流行用语的大奖。 那么严格说来,范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了‘范式’以二十一种不同的含义”。[1]尽管他没有给出一个十分精确的定义,但是表达了其基本的思想:“给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的科学成就。[2]库恩之后,范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主要指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围绕某学科所信奉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该体系规定了成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研究方式等。 虽然范式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贡献,然而,实现某一范式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在库恩那里,科学共同体根据现在的范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现象即“常规科学”。其在范式指导下解决了诸多问题,并使范式得到完善。同时也会积累反常现象,甚至导致危机,这要求科学家摆脱既有范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新的范式。这种新旧范式的转换有利于科学繁荣进步。在如今,不仅是科学哲学领域,人文社会等领域也对“范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将范式引入研究中,并且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经历了“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变。“社会哲学范式”在党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有重要地位。该范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强调其社会性功能,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为党为国家服务,宣传和灌输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且当时的环境要求我们为夺取政权而拼搏。“社会哲学范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思想的一致和团结、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学范式”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到了新时期更是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压倒性的支持与拥护。与“社会哲学范式”相对,并试图弥补其不足的“人学范式”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为了现实的人,强调其个体性功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个人的思想品德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将带动全社会向前发展。“人学范式”受到如今全球化背景的影响,注重个体的地位与价值,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想研究和支持的是科学实践观范式。该范式目前并未得到广泛的研究与讨论,关于其的研究文字也是少之又少。笔者认为,科学实践观范式强调个人和社会之间相统一。一方面,个人、社会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个人在社会关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在实践基础上共生共长。这一范式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它很好地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体现了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对“科学实践观”范式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一)理论上的必要性 前面提及的“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虽然有各自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在特定的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外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它们也不是无可挑剔的,它们自身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甚至危机,原有的范式已不适合,因而需要转变范式,如当前的“人学范式”代替了“社会哲学范式”。“社会哲学范式”以社会为主体,而忽略了个体的个性发展,这容易使教学缺乏针对性,填鸭式的教育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能将所学落实到行动,最终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超越“社会哲学范式”的“人学范式”,弥补了前者的这些缺点,注重人的个性,以人为本,然而这又容易导致个人主义,脱离社会孤立地研究个人,不加指导的话甚至会带来严重的灾难。而且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也是其区别于德育等其他活动的主要标志。因而我们应强调其社会性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实践观范式是对这两种范式的超越。它强调个人和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将其运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3] (二)现实中的必要性 科学实践观范式不仅理论上是对“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超越和完善,而且实践上也将两者的优越性相统一,用其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注重社会价值,有利于学生们掌握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我国国情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其对国家和人民的爱与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热情,增强其责任感。而且注重实践性,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对于社会而言,重视个体价值,是更新教育观念的表现,也是顺应新时期该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变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有利于改变社会形式化倾向严重的现状,进而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三、实现“科学实践观”范式的路径探析 (一)教育理念——时代性和先进性 科学实践观范式作为新时期适应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范式,要实现这一范式,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一方面,高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舍弃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例如,将古诗中的“春蚕”和“蜡炬”引申为教师,这赞美了教师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教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才算好教师呢?并不一定。如果教师始终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为这样的教育并不合理。因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