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
应用心理学
专业
朱光潜
文艺
心理学
思想
研究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
摘 要:《文艺心理学》作为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审美心理学著作,不仅建立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体系,也标志着我国审美心理学科的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审美心理研究的最高水平。该著作从心理的角度去审视美、研究美,并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现代美学著作,通过对西方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批判性吸收,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结合起来,架设了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西的桥梁,并且提出“审美直觉说”、“审美距离说”和“审美物我同一说”三大审美理论对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及作用。本文从《文艺心理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内容及角度入手,针对其思想理论的渊源、核心、独特性及贡献与影响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 朱光潜 审美心理学 思想 文艺 研究
Abstract
" Psychology of literature " as China's first systematic aesthetic psychology books, not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Zhu Guangqian's system of aesthetics, but also signifies that China's aesthetic psychology is preliminary form, to a certain exten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level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research. The writing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f beauty, beauty, and tell us what is beautiful, it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through to the western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critical absorption, will b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and Western aesthetics combined, erecting a bridge acros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bridge communi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 aesthetic intuition theory", " aesthetic distance " and " aesthetic things with a " three aesthetic theory to modern aesthetic psychology formation, produced huge impact and effe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 literary psychology " thought, content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view of its theory origin, core, and its unique contribution and influence to undertake shallow discuss.
Key words :Zhu Guangqian Aesthetic psychology Thought Literature and art Research
文献综述
一、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现状
朱光潜,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美学家,生于1897年,卒于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被誉为“美学老人”。他一生中建树和著作颇丰,由安徽教育处干事集结出版的《朱光潜全集》,收录了他绝大部分的学生成果。
朱光潜从小就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熏陶,他熟读“四书五经”等,在古典经文与诗词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奠定了他较为深厚的国学基础。他十五岁进入桐城中学,1918年夏,被香港大学录取,在校期间,他学习英国语言和文学、教与学、心理学和生物学,奠定了他一生教育与学术活动的方向。1921年,其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完成并发表,11月,《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发表于《改造》,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及好评,1923年夏,他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在吴淞中国公学教授英语,并兼任《旬刊》主编。1925年进入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1928年9月进入伦敦大学,并且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听讲,对巴黎大学文学院院长德拉库瓦讲授的《艺术心理学》兴趣破弄,并且受到启发写出《文艺心理学》,之后离开英国转入莱茵河畔歌德的母校斯特拉斯堡大学,完成《悲剧心理学》的创作。
而目前,学术界对于朱光潜的研究成果颇多,主要有专著和论文,而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全集》,收录了其全部的著作,是研究朱光潜的基本资料,阎国忠的《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也是研究朱光潜资料中较为重要的著作,另外,朱式蓉的《朱光潜——从迷途到通径》、钱念孙的《朱光潜与中西文化》等,也都是研究朱光潜的重要著作。本人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尽量有所涉猎,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二、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及角度
研究朱光潜学术思想的著作及论文相当丰富,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及角度进行了归纳,具体包括:第一,从形式而言,大多是对朱光潜的学术生涯进行历史方式的评述,就是按照他学术生涯的发展脉络丛各个学术阶段入手,提出各自的研究角度;第二,从内容上,对于他的学术生涯的大多方面都有所涉猎,但研究的重点是他后期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的美学体系以及他与西方理论学者之间关系的比较性研究。
朱光潜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文艺创造及欣赏进行研究,将心理学和美学相结合,跨学科的研究深化文艺研究,其美学基点是克罗齐的“直觉说”,心理学基点是布洛的“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和“内摹仿说”。朱光潜不仅进一步阐释了形象直觉说,他还将移情作用理解为物我双方交流的心理过程,超越了立普斯的移情说,将它同谷鲁斯的“内摹仿说”结合起来,提出审美经验是双向的,不仅由我及物,还可以由物及我。
朱光潜的三大理论密切相连的,首先,他的理论基点是审美直觉说的凝神境界,这一理论将文艺研究提升到美学境界,距离说和移情说作为心理学攻击,通过结合与互释,形成了他完美的审美学理论体系;其次,他重视心理距离说,将审美经验阐释成一个有机的动态心理过程,并且将审美经验理论化进行实践,让人感受到由一个空洞承续的理论演变为一个活生生的动态审美的过程,构建了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较为完整的审美心理学体系;另外,他将“移情说”和“内摹仿说”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相结合,形成“物我同一说”,完成了美感经验的构建。
因此,朱光潜一改中国传统的印象式的感悟,体验,将此扩展为西方式的心里观察、实验式的研究,从而建立了新的认识模式和审美机制。本文从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的思想理论渊源着手,主体部分主要有四章组成,第一,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的核心理论;第三,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的独特个性;第四,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的贡献及影响;这其中针对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审美形象直接说、审美心理距离说、审美物我同一说、审美移花接木说等。结语部分主要对朱光潜在中国现代审美心理学的贡献及地位进行阐述。
正文
一、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以西方理论为基石的“审美直觉说”
20世纪20、30年代,在西方,康德、克罗齐唯心主义形式派美学盛行一时,在外国留学的朱光潜也深受影响。因此,克罗齐的唯心主义美学成了他早期美学认识论的根源,也是他美学理论的最初来源,更是他早期美学思想的支点。朱光潜自己也曾说:我学美学是从学克罗齐入手的,因为本世纪初期克罗齐是全欧公认的美学大师,我是在当时英美流行的美学风气之下开始学美学的[[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试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48页.
]。
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判家和美学家,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哲学领域,他一直被列入“新黑格尔主义”,他具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其观点同康德有些相近,而在美学领域,他将维柯关于形象思维的学说发展成“直觉即表现”说,并且其思想通过《美学原理》得到体现。
克罗齐认为,的美学观点都从“直觉即表现”的基本概念出发,而直觉就是“对实在实物所起的知觉和对可能事物的所起的单纯形象,两者在不起分别的统一中,才是直觉。[[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16页.
]” 然而,朱先生却说:我认为这个学说比较圆满,因为它同时兼顾到美感经验中物与我两方面,就我说,美感经验的特征是直觉,就物说,它的特征是形象[2]。另外,朱光潜认为:审美的目的不像实用人,不去盘问效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也不像科学家,不去寻求事物的关系条理,所以,心中没有概念和思考。他只是在欣赏事物的形象[2]。
然而,朱光潜对于克罗齐美学直觉论的态度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包括追随阶段、怀疑并设法弥补其漏洞阶段以及对哲学及唯心主义的怀疑阶段,当然,根据朱光潜自己在《悲剧心理学》里面的讲述,尼采对于朱光潜的影响要比克罗齐更加深远,也就是说,他将克罗齐的美学基本概念来诠释尼采式的人生美学,同样,他以尼采式的人生美学作为指引,用克罗齐的美学词汇去完善,让两者相辅相成。
(二)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阐述“审美距离说”
爱德华·布洛,出生在瑞士,是心理学家、语言学家,1902年担任剑桥大学教授,主讲文学、语言和美学。在他的著作《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书中可以得出,他对美学中的心理因素非常关注,尤其是对实验美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受到现代社会科学的影响较大,在接受实证主义哲学及心理学观点的同时,对以往的心理学进行了彻底批判,他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美的本质及客观因素,只从心理学角度和美感效应上研究美,他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不会对美感事实抹杀,才能让人们对美感效应表现出的差异更加重视,而后从心理事实去考察种族、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对心理的影响,再提出对美的鉴赏。他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还有席勒和斯宾塞的“游戏说”;而且,它的产生也有三种意义,第一,距离说将主观色彩淡化,造成冷静客观的情感,让我们从利益相关的情境中摆脱出来;第二,将主观和客观两种艺术进行包容,从根本性进行说明;第三,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因此得到提示,形成审美悟性。因此,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将人的审美态度与现实态度拉开一段距离。
(三)移情说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物我同一”
朱光潜认为,物我同一是美感经验的特征之一,也是指“移情作用”。其代表人物是德里希·费肖尔,他是黑格尔派的美学家。心理学家,主张人与自然的练习是对象的人化,特征是“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艺术家或者诗人则把我们外射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方汉文:《西方文艺心理学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称其为“审美的象征作用”。
劳伯特·费肖尔将其父的“审美象征”进行了概念改变,发展成“移情作用”,他也是首次使用这个词的人。他认为,一切认识活动都多少和外射作用有关,外射的或为感觉,就是事物在脑中产生的印象或情感,即心理反应,如快感,不快感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