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分析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251107

大小:47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家庭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分析研究 应用心理学专业 家庭教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发展 分析研究 应用心理学 专业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中学生在性格方面处于人生的叛逆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完善的事情,这时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时期的孩子不服管教心里日渐明显,很多家长也都因为教育方法不好掌握,教育起来比较棘手而时常对孩子或听之任之,或粗鲁打骂,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为此,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里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改善家庭教育现状、促进中学生心里健康发展两大方面进行讨论研究。 1.2 文献整理综述 目前,我国基本上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初中开始,孩子的压力逐渐增加,智力、性格、心理也开始发展,是最不定性的时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从这时候开始进入正轨,从引导型向管制和影响型转变。关于家庭对高中生心理影响的研究也大致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高中生基本心理特征的特点和成因;二、高中生在不同年级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三、家庭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代研究中学生教育方面比较著名的教育家有:中学特级教师魏书生、四川省成都侯武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北京附中副校长张思明等等。对于魏书生我是比较了解的,看过他的《家教漫谈》,觉得有些教育思想是很值得学习的,就像他说的:“我常觉得,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 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当然也有很多书目也提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问题,比如说《现代教育学》、《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等。 2 正文 2.1家庭教育因素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父母素养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家长素养主要包括包括身体素养、文化科学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等,这些素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1)家长的身体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家长的身体素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的身体素养较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许多学生以父母的身体健康,勤劳能干而自豪,这些学生在社会、学校、同伴面前往往比较自信 ,性格开朗,态度乐观。而有的学生的家长由于先天、生病或者事故伤害而使身体残疾或者身体不健康,这样的学生容易把自己的家长和别的同学的家长比较,就缺乏自豪感,甚至有自卑的心理。 (2)家长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家长的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一般也高,学生的心理也比较健康。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总是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相一致,如果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遇事蛮不讲理,暗示、教唆自己孩子与老师对着干,孩子便会形成刁钻的阴暗心理。这样的孩子便会非常难教育。因此,家长思想道德素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也最有效力,家长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3)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一般来说,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越高,对学生的心理素养越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家长文化素养较高,就会相应的重视孩子的学习,并且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讲究方式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下,容易形成自信、大方、开朗、乐观的心理特征,一般比较明事理,有一定的是非观。由于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够进行一定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好,孩子在班级里一般比较自信,而且有一定的威信,往往很受其他同学受欢迎的。因此,这些学生的心理素养通常是比较健康的。 (4)家长的心理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的心理素养的好坏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着学生心理素养的健康状况。如果家长的心理素养比较正常,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就比较亲密、和谐,容易接受家长教育。而心理有疾病的家长在不同程度上会把这一病态直接作用于孩子身上,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总体说,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里家长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 (二) 家庭教育观念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现象背后都有教育观念的支撑,家庭的教育观念更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家庭教育观念中,父母的人才观,成才观、儿童观和评价观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某些因子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它既决定了父母的教育行为方式,也影响着家庭气氛,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和发展中的人看待,家长应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尊重和理解孩子,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和谐氛围。 家庭教育的职能首先是先教孩子做人,培养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社会的人,现代的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的人。要培养他们尊敬师长、团结友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供养自己念书的艰辛,应明白父母将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倾注在我们身上,懂得疼爱尊重父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 其次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事。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在与人交往中,或者是在生活上,都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做事。不能过分的宠溺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做事能力,使孩子成才。 再次要给孩子体能训练,培养各方面的兴趣。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和心理需求,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女孩子要阳光些、大方些、端庄些,不能像现在很多孩子一样是个林黛玉,太阳不能晒,跑步就晕倒,这样面对紧张的功课难免会吃不消。男孩子要有魄力,要强壮些,不能当白面小书生似的,一说体育活动什么都不会,只会念书。 (三) 家庭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叛逆期,孩子会表现出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社会性等特点,及时疏导、消除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中间最关键的地方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方法。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配合,然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大部分来自家庭不良环境与不良教育的影响。“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正确的引导孩子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爱就是要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其方法是很重要的,家长们需要有意识地教给孩子方法,由此让他们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灌输孩子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怎么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呢?   (1) 言行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这里的榜样,可以是父母自身好的品质,也可以是父母做的一件小事,父母发表的某一点意见,或是一个好的思路,好的方案。   (2)激励教育 激励启发式教育是指与强制教育对立的一种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动机的调动。从行为主义看,人的行为是人这个有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映。人通过一连串的行为动作来实现其预期目的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刺激或情境——人(有机体)——行为反应——行为结果(达到目的)。激励教育是在尊重孩子主体为前提,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有利的外部条件,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从而使孩子积极主动的接受。不强迫孩子去学和从事她们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捕捉孩子身上将要显露出来的,或是孩子尚未意识到的对事物和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发挥她们的潜能,使孩子能在自身能力的发展中享受自己的成就和享受快乐的生活。 (3)注重沟通 心理学一项追踪研究表明,影响孩子以后成就最重要的早期因素是父母是否真心钟爱他们。良好的沟通方式是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表示理解和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待孩子不足时给孩子的建议要向孩子说明理由。用赞美、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在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即时的反馈。这种沟通可以间接的培养孩子思考和解决困难时寻求帮助的方法。 (4)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简单的说就是快乐学习,用“乐学”取代“苦学”,主张的是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使孩子能够生动、自主的学习,可以快乐、活泼的发展。 (5) 挫折教育   孩子不能不经历挫折。如果父母总是尽量的避免孩子遭受失败和挫折,甚至帮孩子来承受,那过度保护只能使孩子在将来独立的人生路上缺乏对付艰难困苦的经验,容易被困难击倒,甚至养成骄纵的个性。 (四)亲子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亲近父母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有些性格或者说是习惯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或者遗传的。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疏远和冲突,是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冲突和对立的阶段。因此,亲子关系也对高中生心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有拒绝型、支配性、干涉型、矛盾型等。不良的亲子关系容易产生某些心理问题。有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拒绝型亲子关系的学生由于经常受到体罚,虐待,苛求,威吓等,他们往往没有安全感、对人充满恐惧、孤僻、抑郁、敏感、缺乏自信。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不良。而具有支配性亲子关系的学生由于受到父母严格管束等诸多限制,承受了很多压力,他们会变得严肃、怯懦。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及其激烈的反抗或者对父母有依赖性、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具有干涉型亲子关系的学生由于父母干预过多,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情绪不平衡。具有矛盾型亲子关系的学生,因为父母的日常行为没有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感到不安,无助,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被责骂,所以他们焦虑,适应不良,有神经质倾向。所以,要确立好良好的亲子关系,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既要关心爱护,又要照顾有度。 2.2改善家庭教育现状,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通过学校提高父母素养,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学校和家庭都是培养孩子的基地,孩子在受教育时期,主要靠这两方面的培养。因此学校要注重和家长的配合和交流,达到促进孩子成长的目的。一方面学校要与家长建立长效机制,对教育方法不正确的家长进行引导,定期开家长会,阐述学校的教学思路培养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正确的给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大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宣传,唤醒家长家教意识。 一些家长不愿意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根本原因还是对家庭教育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一些家长虽然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错误地认为教育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只要把子女抚养好了就可以了。这些错误的认识都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所以学校要首先从加强宣传教育入手,积极唤醒家长的家教意识。通过层层召开校长、教干、班主任和全体师生会议,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让家长有所认识。 2、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家长的到校听课率。 要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时间,及时提早的和家长协调好,让家长来听听学校讲课,了解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家长更好的辅导孩子学习和做人,同时通过听课可以让家长放心地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还要深入调查家教中的焦点、难点问题,从家长的需要出发开展教学。 3、通过家访、举办活动等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其中。 重点是了解不同家庭的教育难点、焦点问题,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活动也是家长学校工作充满活力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并通过家长访校周、举办亲子活动、评选优秀学生家长、学生家长作业、邀请家长参加各种庆祝活动等形式,使家长自觉的参与到家庭教育工作中来,从而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转变了家庭教育的观念,增强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 1、不要溺爱要关爱。古人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的最好注解。家庭过分溺爱的孩子或怕苦、怯懦、经不起挫折;或依赖性强,缺乏独立发展意识;或骄横、霸气;或胸无大志,不思进取。 2、不要放任要及时的关注。放任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放任自流。这会导致孩子不能安全度过青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