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基本道德行为习惯探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
下载文档

ID:251042

大小:46.55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基本道德行为习惯探究 教育教学专业 合作 培养 青少年 基本 道德行为 习惯 探究 教育 教学 专业
目录 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基本道德行为习惯探究 1 Abstract 1 一、 家校合作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根本途径 2 (一)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理论依据 3 1、生活教育理论 3 2、协同学理论 3 (二)家校合作符合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 (三)家校德育在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上优势互补 4 二、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基本道德行为习惯的指标和要求 4 三、当前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7 (一)取得的成绩 8 1、家校合作后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表现较好 8 2、家校合作的形式受到认可 8 (二)存在的问题 8 1、目的上存在偏差 8 2、参与积极性不高 9 3、具体合作及培养方式上存在问题 9 四、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方法 10 (一)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 10 1、学校教育引领家庭德育方向 10 2、家庭养成助力学校德育发展 11 (二)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 11 1、家校合作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制度化建设 11 2、定期开设培训课程 11 3、双向交流新策略 11 4、校外延伸活动 12 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基本道德行为习惯探究 【摘要】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重要标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个人及社会具有要意义。家校合作作为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根本途径不仅具有理论依据,符合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家校德育各自优势互补的体现。而在“两纲八目”的基础上提出的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具体指标和要求,则是家校合作取得成效的保障。通过对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调查,更清晰的反映当前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中的现状。针对当前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培养途径和方式,更好的促成青少年道德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家校合作 青少年 道德行为习惯 Abstract Moral behavior is not only an outward manifestation but also an essential sign of moral quality. Besides,developing a good habit of moral behavi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individuals and the society. Home-school cooperation,a fundamental way to cultivate teenagers’ moral behavioral habits,has its theoretical basis,conforming to the developmental requirements of moral behavioral habit for teenagers. What’s more,it embodie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 Nevertheless, specific indicators and demands for teenager’s moral behavioral habit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wo outlines and eight clauses” offer guarantee in achieving good results about home-school coopera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clearly refl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ing teenagers’ moral behavioral habits through home-school cooperation by investigating towards The Experimental School Affiliated to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And it is going to provide relevant training methods pointing at current situation of teenager’s moral behavioral habits in order to prompt teenagers to form moral habits in a better way. Keyword:Home-school cooperation teenagers habits of moral behavior 德育是教育之本,学生品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个体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几十年来,虽然一直以来德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据突出地位。然而德育的实效却不尽如人意,不仅内容呈现理想性、片面性和政治色彩浓厚,知行分离更是成为最大的问题。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切德性通过习惯而生成,通过习惯而毁灭”。“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从小就养成这样还是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1]一个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2]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当然,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且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和学校更是在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各有优势,加强两者合作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也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根本途径。 一、 家校合作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根本途径 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来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德行为习惯具有多重原因。在生活德育论以及协同学等理论中,从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间各自的特点等内容中都可以得出家校合作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根本途径。 (一)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时,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儿童。你们的举止、谈吐,你们怎样对待先进人物敌人和朋友,怎样欢乐和发愁等等这一些都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3]不仅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而德育生活化强调学校德育要与受教育者的紧密联系,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受教育者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它强调道德教育要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用受教育者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4]因此,相对于以往单纯的灌输知识的知性德育而言,学校德育扎根生活与家庭德育相结合,更能提升德育实效,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协同学理论 “系统各要素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某种协同与竞争,从而推动系统的自组织不断演进,是协同学的精髓所在”。[5] 而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则形成了协同教育,协同教育认为教育系统主要由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子系统组成,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教育资源、教育力量的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实施同步教育”。[6]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发挥其育人作用已成为必然。 (二)家校合作符合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青少年阶段不仅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个体成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因此,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的角度,青少年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但青少年由于尚未成熟,因此,他们虽然积极、热情、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心理学家曾用疾风怒涛说、心理断乳论、反抗期学说、第二次诞生观点等来描述这一时期青少年情绪情感变化多端的特征。[7]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一会儿振奋、激动,一会儿又泄气、绝望,因此他们的情绪、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8]同时,对于道德意识正在形成、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是非观也较成人而言模糊。青少年的这些特征易导致他们产生极端的行为,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非常不利。习惯对于个人而言又是非常重要的,且习惯具有早期性、终生性、渗透性的特点。早期性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终生性和渗透性则要求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努力营造家校一致的环境。 (三)家校德育在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上优势互补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和家庭都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又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两者有合作的可能性。同时,家庭、学校德育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使得家校德育合作具有必要性。在学校德育中主要存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轻体验,教育方法上重言传轻身教,评价注重知识选拔,评价方式单一,随学生升学,不同学校教师德育环境方式使德育缺乏衔接性。而家庭德育存在缺乏科学性。家长个体间素质相差较大,有些家长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精神、重权利轻责任、重眼前轻长远,甚至在行为上误导学生。但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的主要场所,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家庭德育则具有早期性、渗透性、终身性的特点。两者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能共同促进青少年德育发展,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二、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基本道德行为习惯的指标和要求 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家校间的良性合作是促使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根本途径。而家校合作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及指标要求则是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取得实效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陈延斌教授在研究中华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结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对未成年人的道德的养成提出了系统的分类目标,并简要的表达为“两纲八目”。“两纲”即忠、孝;“八目”即仁、义、礼、信、勤、俭、和、耻。[9]结合陈老师的两纲八目以及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要求,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中家校合作的具体指标要求。使青少年明确知道其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中要达到的要求,也促使家校合作在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中更具方向性和实践性。 一级德目 二级德目 家庭道德行为习惯目标 学校道德行为习惯目标 社会道德行为习惯目标 忠 感知祖国  热爱家乡 励志报效 1、 经常组织家庭集体旅游,在游览中更好的感知祖国。 2、 形成并遵守良好的家风、家训。 3、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形成尊老爱幼,回报父母的观念。 1、 能够重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生遵守相关的升旗仪式的制度,对国旗下讲话进行认真的规划,培养对国家、国旗、国歌等的情感。 2、 开设乡土课程,了解家乡名人轶事。 3、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了解民族英雄、时代楷模的事迹,树立报效祖国的志愿。 1、 经常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发展动态。 2、了解家乡发展现状,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3、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报效祖国的志愿。 孝 体贴父母 孝敬长辈 1、 关心关心父母,承担家务,经常向父母表达感恩,为父母分忧。 2、时常拜访长辈,对长辈有礼貌,听从长辈的教导。 1、在母亲节、重阳节、感恩节等相关节日期间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2、学习中华传统美德,讲好中华孝道故事。 1、对急需帮助的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走进养老院,参与公益活动。 仁 关爱他人 珍惜生命 热心公益 保护环境 1、 主动关心家庭成员,主动做家务,保持家庭整洁。 2、掌握初步的急救常识,安全常识。 3、家庭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家庭垃圾进行分类。 1、 尊重同学,热心帮助同学。 2、 劳逸结合,认真开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