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级笔译通过经验
田瑞雪
一级
笔译
通过
经验
瑞雪
一级笔译通过经验 田瑞雪
第一篇:一级笔译通过经验田瑞雪十年一觉翻译梦——通过一笔经验总结
来源: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
作者:田瑞雪
2021年5月19日,一笔考试前一天。我向北京北四环考点附近的宾馆走去。天开始下起蒙蒙细雨,行人纷纷张开雨伞。我没有打伞,因为要找一栋建筑物。这座高层位于宾馆正对面,是我工作过的某地方国企银行北京分行所在地。建筑顶层装饰着一个我再熟悉不过的标识。这个标志曾经点缀在我的丝巾,以及胸前工牌上。
和它相伴时,我总在质疑这种奔波忙碌到无暇充实心智的生活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人说,已过而立之年再去折腾简直是自寻死路。有人说,不懂坚持,一事无成。可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梦想都值得坚持。无谓的坚持可能恰恰反映了一种不愿离开舒适区的懒惰、懦弱、无能。但很多时候,义无反顾迎来的不是掌声喝彩,而是奚落质疑。
五年前的五月,我拿着一张表格式公文,行走于二十多个部门请求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最后走到当地行长面前。她盯住我的眼睛说:“你不要后悔,想回来没有任何可能。”
九年前的五月,母亲在北京诊断出乳腺癌初期。整整九年,死亡阴影压顶,我已从最初的恐惧、惊慌、愤怒,练就同龄人少有的镇定沉静。我知道没有受过死亡威胁的同龄人,一心念的是岁月静好。而我,想要的是一场对抗逆境的战争。
透过雨帘,我向对面望去。惊异地发现,那个标识再也找寻不见。突然想起,《西游记》中的那句话——事以三成。2021年5月,第一次来到这个地点参加一笔考试,惨败而终。第二次故地重游,成绩提高不少,但依然败北。今年是第三次。标识莫名消失可能意味着什么。也许,两个月自律专注的能量悄然挪走了心头那座忧郁犹疑的大山。
2021年3月16日,我推掉所有翻译项目,潜心备考。经过三年高强度职业翻译实践,我非常明白,一笔考题无疑也是一种翻译文本类型。不了解、不把握这个领域的翻译规律,以为自己日常一直在做翻译,不关注考题的特殊规律,就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自然无法把控考试风险。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再次反省前两次考试失败教训,并写在笔记本上。
第一次惨败教训有:
第一部分翻译题。没有分析考试大纲,想当然以为,要体现翻译水平,就要再现原文风格,导致翻译基调严重偏离阅卷标准。2021年一笔考试英译汉部分,源文内容是亚马逊电纸书,取材于报刊杂志。为了做到自己心目中的报刊文字“流畅可读”,我加了不少连接词,可谓是添枝加叶。汉译英部分,源文内容是中国银行简介。当时看到考题既感欣喜,又感迷茫。欣喜的是,我平常翻译过不少广告文本,深得客户好评,从中体会到翻译市场对广告文本的翻译需求是创译。中规中矩的翻译常被客户斥做中式英语。迷茫的是,如此复制“创译”,阅卷老师怎么看。会眼前一亮,还是认为极端偏离源文。忐忑中,我最终采取了“创译”法,对源文形式做了较大改动。第二部分审校题,第一次见到,完全摸不着头脑,彻底迷茫。因为,待修改的译文如果按日常翻译公司审校标准来看,到处都是翻译腔,可以说是“草木皆兵”。有的是硬伤,比如,billion是十亿,待修改译文是“百亿”,改起来很容易。但有的似乎整个一句话都要改,怎么改。汉译英审校是时政材料,也感觉处处都有错,不知道如何下手。
在这种迷茫、草木皆兵的印象中,2021年7月公布成绩,分数很低,距离合格标准很远,我没有觉得有多意外。虽然惨败,但这次考试明确释放三条信息。第一,按“创译”标准对待一笔考试英汉互译部分完全行不通;第二,审校题必须找到真题揣摩,看到底修改的是个别词,还是整个一句话。是偏重审校语法错误、词语翻译错误、漏译,还是整个一句的文风修辞。第三,汉译英审校题差不多似乎都是时政材料。而我在三年从业实践中接触比较少,虽然平常一直在读《_______谈治国理政》,但读得还不够,不够深入,做笔记吸收的办法不太对。
沮丧归沮丧。明确信息后,我第一时间去网上购买了外文出版社的《英语一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揣摩考试大纲,了解对翻译速度的要求,视译了英译汉和汉译英样题,并与参考答案对比,了解到第一部分英汉互译与二笔三笔难度一致,评分标准未变。为此,我给自己定下的备考策略是,继续二三笔英译汉备考办法,翻译经济学人,继续译《名利场》,揣摩翻译名家的翻译技巧。汉译英方面,继续学习《_______谈治国理政》,并做笔记。审校部分,我分析了样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英译汉审校部分考点有:
1.80%考察关键词/易错词翻译
2.10%考察翻译技巧
3.10%考察有无漏译
汉译英审校部分考点有:
1.40%考察语法
2.20%考察易错词使用
3.20%考察惯用表达
4.20%考察有无漏译
总之,审校部分要考察的是针对某一个词、某一个短语翻译准确与否、有无漏译,不涉及整段话措辞表达流畅与否。也就是说,考察的是最基本的审校能力,而不是日常翻译工作中大段改译,甚至是重译。
揣摩考试大纲后,我开始动手准备来年五月一笔。但在2021年末,我通过了某出版社试译,开始翻译一本世界史书,英语源文字数约为40万,预计60-70万译文。双方约定工期为7个月。
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图书翻译有署名权,而且字数多,要求文字美感,也就是说,对翻译速度、质量要求高。完成这次翻译项目后,我的英译汉翻译能力将跃升一个档次。最终,双方签订合同,工期为2021年2月下旬到9月下旬。签订合同后,我的计划是,这7个月210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只做两件事——翻译这本书+第二次备考一笔。
连续210天不出游、不休闲是我33岁人生第一次。这本书1000多页,没有pdf文稿,只有一本影印版书。我先考虑过对着书本翻译,但转念一想,这种译法与眼睛盯视电脑屏幕相比,速度肯定上不去。无疑需要先扫描。朋友帮忙联系了一个pdf文档处理工作室,要价3500元。无疑,这部分费用是译者自行承担。于是交给家中小妹,她找到扫描仪,拆开书本,一页页扫描,再传到abbyyfinereader中编辑,随后再把word文档一章一章地发给我。当然,小妹毕竟不是翻译,文字准确与否还得我最终把关。所以,这210天里,我除了边翻译、边备考外,还要做名副其实的“译前编辑”。我把这部分时间定在了工作效率最低的周六日上午10:30-12:00。因为这个时间段里,我要陪孩子去书法班练习书法。嘈杂的环境中是不可能翻译的。于是,我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巴掌大的桌子上,一边翻看拆掉的书稿,一边看电脑逐字编辑。所幸,扫描质量比较高,但漏掉的也有,段落错位的情况也不少。顿感头大,但也只能一段段、一页页看,要不然后面的翻译工作完全泡汤。
我定下的翻译基调是。第一,采用杜争鸣教授的“借鉴同声传译动态顺译做高效笔译”,70-80%内容用顺译法;第二,揣摩许渊冲先生对董乐山先生所译《第三帝国的兴亡》,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历史书翻译要有史笔;第三,做到余光中先生提倡的“白以为常,文以应变”。根据本书源文内容性质,每日翻看《史记》、《资治通鉴》、《天工开物》、《西游记》,并做词汇表达笔记。
备考是在每天完成3500字书稿翻译之后进行。内容还是上面已经定下的各文本翻译。因为书稿已经是英译汉了,省去了英译汉备考过程。
整个翻译过程中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4个月译完初稿,大约每月译英语源文10万字。打算剩下3个月做两遍审校。第一遍,对照源文看译文,就内容准确性再次核实。第二遍,大声读译文,用耳朵听,看是否做到了节奏流畅,也就是看译文符不符合文学翻译对sonority的要求。7月份,孩子放暑假。经不住家人、孩子苦苦哀求,陪孩子去海边玩了三天。背着笔记本电脑来到当地,白天出去,晚上再打开电脑看稿。所以相当于210天翻译时间减去了3天。
距离交稿时间两个月时,兴奋化作了紧张。晚上本来是头一沾到枕头就睡着,现在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入睡后,梦中全是译文,纠结具体词语的译法。休息不好,精力不够,对我来说是另一重挑战。因为爱人常年在非洲工作,婆婆身体不好,没法照顾孩子,做饭刷碗拖地等家务杂事,孩子日常起居、学习监管都在我身上。为了节省时间、保持精力,这二百多天我的活动半径大致是在家周边两公里左右。除去采购日用品、陪孩子上兴趣班、每隔一天在跑步机上慢跑3公里保护颈椎腰椎之外,几乎都坐在办公桌前。隐士般的生活体验让我透视了翻译人生的本质,彻底养成了坐冷板凳潜心沉淀提升的习惯。
备考方面,前四个月翻译劳累之余,我看了《_______谈治国理政》、杨必先生译《名利场》等,再度熟悉时政材料、翻译技巧。为把握审校题中的语法考察点,我再次翻看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英文版,市面暂无中文版)。这本书我从2021年10月3日开始看,到第二次备考时已经看过一遍,准备看第二遍。除了从中揣摩语法外,我知道,翻译技巧源自英汉双语差异。而英语高度形合,注重语法形式。不掌握英语语法,不仅改不出审校题的错误,也直接决定英译汉的翻译水准。比如:这本语法书对英语抽象名词的解释让我意识到译成汉语时,要多用后饰句,从而成就汉语行云流水的连动式节奏。关于《_______谈治国理政》的阅读,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做成笔记。采用的办法是挑取关键段落做视译,再对照译文。审校部分,我又找到大纲样题,做了两遍,再度揣摩。
不知不觉,又到了2021年考一笔的日子。进入考场前的感受是,英译汉不会有问题,汉译英反应速度上肯定要比英译汉慢一些,审校部分有了大致思路,有了一定把握。走入考场,发现英译汉是学术论文。这种文体必须保持术语一致性。翻译技巧上要注意长难句处理,其他的就用不到太多了。我译得比较顺利,但明显感觉手写很别扭。下笔很容易有“搜狗输入法联想型”错别字。很显然,书稿翻译让我提高了翻译速度,但参加笔试考试必须下“手”,要不然眼睛看纸面源文的速度、手写的速度与大脑处理速度不匹配,而且还有错别字,扣分风险还是不小。汉译英部分考的是制造业中的“溢出效应”。我对这种经济类材料不是太熟悉,感觉有几处没译准,而这几处在带入考场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上查不出来。也就是说,汉译英我准备得还是不全面,只准备了政治材料,没有准备经济材料,导致思维不够敏捷,语感有些跟不上去。做审校部分时,明显感觉眼睛亮了不少,英译汉审校有两三处不是太确定。做到汉译英审校时,时间只剩下大约15分钟。虽然有把握的增加了不少,但速度上还是不太快。没把握的有五六处之多。
走出考场,我的直觉是这次考试要比第一次好很多,但要达到考试线似乎还有几分距离。
2021年7月成绩公布,与我预想一致,成绩53分,离合格线差了7分。但不管怎么样,我离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对如何备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只要再坚持一次,肯定没有问题。
虽然再次败北,眼睁睁望着一年匆匆而过,但此时距离交稿只有两个月了。我没有时间感伤、愤怒、沮丧,因为那种不健康的负面情绪只能影响思路。我把马歇尔的一句话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
icannotaffordtheluxuryofsentiment.sentimentisforothers.icannotallowmyselftogetangry,thatcouldbefatal-itistooexhausting.mybrainmustbekeptclear.icannotaffordtoappeartired.
交上书稿后不久,很快得到了出版社的好评,他们说这种译文正是他们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文字。随后几个月里,他们又先后给我了两个书稿。考虑到再次备考,我把这两次出版机会推荐给了朋友。他们是我通过第四次翻译资格考试征文活动结识的考生好友,志同道合。在日常翻译生活中,我们互相鼓励打气,为孤独的翻译人生增添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