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群体
救护
群体(qnt)伤的救护,急诊科 2012.01.14,第一页,共二十五页。,概述(i sh),突发事件引起的创伤患者群体外伤为多特点:发生突然、时间急、伤员多、伤情复杂、抢救(qingji)难度大。急诊医学模式:单一的急诊室 院前急救-急诊科-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观察病房的一体化模式最大的特点:充分体现“急”字,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第二页,共二十五页。,护理(hl)组织管理,突发事件的救援预案 一体化的抢救制度与流程 抢救的时效性 优化人力资源 重视技能培训 规范医疗护理(hl)文书,第三页,共二十五页。,突发事件的救援预案接到成批伤通知:分诊护士立即汇报科主任、护士长上报医务科(非正常上班时上报总值班)、护理部。医务科:患者人数起过15例,或危重患者超过5例,启动一级救援预案,值班院长任现场总指挥,抽调相关科室(ksh)临床护理人员20名以上;一次性接诊患者1015例,危重患者不超过5例,启动二级救援预案,医务科主任(总值班)任现场总指挥,抽调相关科室临床护理人员1020名;一次性接诊患者510例,危重患者不超过计划例,启动三级救援预案,由急救中心主任任现场总指挥,主要依靠本科室力量自行组织抢救。,第四页,共二十五页。,一体化的抢救制度与流程-决定创伤急救单元高效运转的主要因素 院内急诊抢救时,护士长对参加救护的人员实行定人定任务的分组责任制,以缩短临床反应时间。指挥联络组 急救组 治疗(zhlio)巡回组 检伤分类组 运输组,第五页,共二十五页。,指挥(zhhu)联络组 联络有关科室,调集人员、物资供应,第六页,共二十五页。,急救组 负责危重(wi zhng)患者的挽救治疗工作,制定了ABC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A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B护士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的管理C护士负责记录与对外联系,第七页,共二十五页。,治疗巡回组 负责一般性和常规性的治疗工作(gngzu)及对外伤情观察,第八页,共二十五页。,检伤分类(fn li)组 对患者的伤情按轻度、中度、重度、死亡分类,分别挂上绿、黄、红、黑色手牌,填写编号,第九页,共二十五页。,运输组 及时按区分流患者,护送患者进行有关检查、急诊(jzhn)手术等。依据患者佩带的手牌颜色分别送至对应区域进行诊治。,第十页,共二十五页。,绿色急诊治疗区(轻度病情稳定的伤员集中区):对症治疗。黄色急诊抢救室(中度伤员):1名医师和1名护士抢救1例,静脉通道(tngdo)、包扎固定,在医护人员陪同检查后住院。,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红色急诊手术抢救室(重度伤员):1名医师、2名护士抢救1例,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包扎止血(zh xu)、监测病情变化,等病情平稳后住院。治疗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者,尽快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扩容、输血输液,保证及时给药。黑色急诊抢救室填写病历,开具死亡证明,行尸体管理。,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抢救的时效性3个3min的“限时”院前急救(jji)反应时间,即接到现场呼救到院前医护人员出车时间为3min内。检伤分类时间,即从患者进入急诊室到分诊护士完成伤情评估、分类要求3min内完成。按区分流时间,即从分类编号结束到按分流完成要求3min内完成。再如实行规范“绿色通道专用章”使用,对危重患者一路绿灯,从而缩短临床反应时间。,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优化人力资源安排抢救室24h值班,各班护理人员合理搭配。为适应大批患者的抢救需要,增设二线待班班次,遇有重大抢救随叫随到。另设保安24h值班,负责处理批量患者的非业务性事务联系及维持急救现场秩序,减少(jinsho)某些患者家属的无理取闹,增加医护人员的安全感。,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重视技能培训 加强急救队伍建设,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急救演练:如急救岗位及急救小组的急救业务培训 多个急救小组的合成演练 与社会相关(xinggun)部门协同进行不同性质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模拟急救演练每次抢救或演练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一些抢救程序与方法。,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规范医疗护理文书建立急诊(jzhn)护理记录单:详细及时记录给药剂量、时间、方法 各项技术操作、病情变化医护记录一致,避免自相矛盾。建立危重患者转运、气管插管等各类知情同意书,要求医患双方签名,确实做到有据可查,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证据。,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伤情(shn qn)评估按DRABC程序检查,D(danger)指危险,即存在的危险因素,如肠腔外溢,伤口继续出血,呼吸道阻塞,颈椎骨折等,需立即采取措施;R(reaction)指反应,即检查伤员对刺激的反应;A(airway)指呼吸道,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口腔、鼻腔有分泌物时,立即吸出,保持(boch)呼吸道通畅;B(breath)指呼吸,即观察伤员的胸廓运动情况和感觉伤员的通气情况;C(circulation)指循环,即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循环情况。,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急救(jji)转运,重伤员优先转运神志清醒能自行走动的轻伤员则协调其他(qt)车辆转运救护车既是转运工具,又是“流动急救站”,转运过程中进一步做好伤情评估和治疗。同时及时向医院抢救室报告病情,以便做好接应工作。,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急救(jji)护理措施,1 组织(zzh)管理2 呼吸支持3 循环支持4 迅速护送5 保温,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组织管理(gunl)组织管理好伤员是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护士应在第一时间判断伤员的轻重程度,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同时,要注意安抚其他病情较轻的伤员。突发事件后,伤员不同程度受到精神上的打击,待救护车到达时,轻伤员、能移动的伤员会迅速往救护车上拥挤并大声喊叫。护士应尽可能将他们安置在旁,将有生命危险的伤员,经抢救后先安置在第一辆车上,送医院急救。,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呼吸支持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伤伴有颜面、口鼻腔(bqing)出血或伴有呕吐的伤员往往引起误吸阻塞气道,直接危胁生命,有文献报告由此死亡者占71.4%。群体伤员在检伤分类后,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协助伤员平卧,头偏一侧,迅速清理口鼻腔(bqing)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或行气管插管正压给氧。,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循环支持(zhch)对有活动性大出血、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伤员,护士应选择最佳静脉,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用留置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对于有明显创伤出血者,应以最快的方法控制出血,以维持足够的血容量和携氧能力。快速液体复苏必须在控制出血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迅速护送 现场(xinchng)急救后要迅速送回医院,可以疏散大批伤员,使其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首先护送病情严重而不能延误的伤员,包括昏迷、休克、血气胸发生呼吸困难者以及心肺复苏成功者。对于各种骨折的患者应妥善固定,安置合适体位,还要注意搬动时的方法,避免加重机体创伤。在转运途中,严密观察,不间断治疗。,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保温 严重创伤往往合并休克和脑外伤,休克和脑外伤均可抑制正常的热调节反应,低血容量、低血流量状态使代偿性的周围血管收缩反应丧失,很快引起机体低温。有文献报道,输注1000ml未加温的静脉液或1单位的冷藏血可降温0.25。应用(yngyng)未加温和未湿化的气体辅助呼吸支持,也可引起低温。因一般低温病人中心体温32.2时死亡率达23%,而创伤病人的中心体温32时死亡率达100%,可见低温对创伤病人的危害较一般病人严重,因此对严重创伤病人应给予及早保温。,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内容(nirng)总结,群体伤的救护。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即接到现场呼救到院前医护人员出车时间为3min内。检伤分类时间,即从患者进入急诊室到分诊护士完成伤情评估、分类要求3min内完成。按区分流时间,即从分类编号结束到按分流完成要求3min内完成。R(reaction)指反应,即检查伤员对刺激的反应。C(circulation)指循环,即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循环情况。保温(bown)。应用未加温和未湿化的气体辅助呼吸支持,也可引起低温,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