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第四
血液循环
生理
chen
第四章 血液循环(xu y xn hun),第一页,共五十七页。,血液循环(xu y xn hun),第二页,共五十七页。,血液循环(xu y xn hun),目的要求:1.了解心室泵血过程 2.掌握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4.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重点:1.心肌细胞生理特性 2.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难点: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心脏泵血功能(gngnng)调节机制,第三页,共五十七页。,血液循环:心脏射出的血液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回到心脏,再经心脏加压后又离开心脏,如此循环往复。循环(xnhun)分类:体循环(xnhun)与肺循环(xnhun)心脏功能:动力,收缩时射血,舒张时血液回心 血管作用:运送、贮存、分配血液 功能:物质运输、维持稳态、体液调节、机体防卫,心 脏,血 管,血液循环(xu y xn hun),第四页,共五十七页。,心脏(xnzng)基本结构,第五页,共五十七页。,体循环与肺循环,第六页,共五十七页。,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心 率:即单位时间(每分钟)心脏搏动次数(cardiac rate)2.心动周期:心脏每舒缩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一个心动周期包括了心房收缩和舒张(shzhng)以及心室收缩和舒张(shzhng)四个过程。,第七页,共五十七页。,心动(xn dn)周期的特点及意义,特点:心室收缩的持续时间比心房要长,舒张时间比心房短;全心舒张期:当心室收缩转为舒张时,心房仍处于舒张状态,即心房、心室均处于舒张 状态。意义:1.房室依次收缩:保证血液充盈(chngyng)心室,有利于射血 2.全心舒张较长:有利于心肌休息和营养物质供应 有利于血液回心和代谢废物排出,第八页,共五十七页。,二、心脏的射血过程 1.心室收缩期 2.心室舒张期 等容收缩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kui s)射血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射血期 减慢充盈期 三、心音 1.第一心音 2.第二心音 3.第三心音 4.第四心音心音变化特点,第九页,共五十七页。,三、心音(xnyn),1.第一心音(心缩音):发生在心收缩期的开始(kish)。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以及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的振动。2.第二心音(心舒音):发生于心舒期的开始。产生的原因:包括半月瓣突然关闭、血液冲击瓣膜以及主动脉中血液减速等引起的振动。3.第三心音 4.第四心音,心音(xnyn)变化特点,第十页,共五十七页。,四、心脏射血功能评价(1)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搏动一次一侧心室射出血量(2)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每搏输出量与舒张末期容积之比。(3)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4)心力储备(chbi):心输出量和机体代谢是相适应的,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大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心输出量受机体代谢水平(shupng)的影响。,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1.搏出量(1)前负荷:心室充盈时被拉长的程度,受回心血量的影响。(2)心肌的收缩能力:通过影响心肌收缩能力调节搏出量(提高射血分数)(3)后负荷:后负荷主要指外周动脉(dngmi)的血压,后负荷与博出量成反比(通过改变动脉血压,影响射血时间来调节搏出量)。,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心率 在一定范围(fnwi)内,每分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增加,前负荷(静脉(jngmi)回流量),后负荷(主动脉压),心 肌 收 缩 力,搏出量,心 率,心输出量,神经(shnjng)因素,体液因素,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xinxing)(一)心肌细胞类型(图),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xinxing)与生理特性,自律细胞的特点:具有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但基本丧失(sngsh)了收缩性。,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1.静息电位:K+外流产生的平衡电位,约-90mv 2.动作电位:分期明显,时间长(200300ms);去极化迅速,复极化缓慢。心室肌细胞整个(zhngg)动作电位可分为0、1、2、3、4五个时期,其中0期为去极过程,1、2、3、4期则为复极过程。,(二)普通(ptng)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去极过程(guchng)(0期),机制:钠通道激活,Na+内流,钠通道可被河豚毒选择性地阻断,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普通(ptng)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2)复极过程(guchng),1期复极(快速(kui s)复极初期),机制:钾离子通道的激活,K+快速外流,而使膜电位快速下降,构成1期复极。,2期复极(缓慢复极或平台期),2期复极初期以Ca2+内流为主,而后随时间推移K+外流逐渐增强,导致膜电位逐渐变负。,3期复极(快速复极末期),2期复极末,钙离子通道已经失活,内向离子流消失,而膜对K+的通透性恢复并升高,使K+外流,使膜内电位向负的方向转化,造成膜的复极。,4期复极(静息期),Na+-K+泵、Ca2+-Na+交换,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普通(ptng)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三)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xngchng)机制,1浦肯野氏细胞的跨膜电位及特征 浦肯野氏细胞动作电位的0、1、2、3期的波形(b xn)、幅度和形成机理与心室肌细胞的相似,只是持续时间较长,但4期复极则不同。浦肯野氏细胞4期复极起始部的电位就不叫静息电位,而称为舒张期最大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2窦房结P细胞(xbo)的跨膜电位及特征,P细胞的动作电位由0期、3期和4期组成,而无1期、2期,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和主要离子活动,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xngchng)机制,窦房结P细胞(xbo)的动作电位和舒张期的自动去极化,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由0、3和4期组成,自动发生。1.K+外流(wili)减弱 2.Na+内流增加 3.Ca2+内流增加,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二、生理特性(一)兴奋性心肌细胞兴奋性: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分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2.特点:绝对不应期特别长,不发生强直收缩(shu su)期前收缩:心室肌在绝对不应期后受阈上刺激,可在下次窦房 结正常收缩前产生一次收缩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后,较长的心室舒张期(图),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心肌细胞兴奋性: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对(xingdu)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心肌(xnj)的动作电位和兴奋性变化,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心肌细胞的生理(shngl)特性,(二)心肌的自动(zdng)节律性,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cj)的条件下,能自发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简称节律性。,心脏中的自律细胞主要是P细胞和浦肯野氏细胞,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房室交界及其束支次之,浦肯野纤维最低,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故称之为起搏点(pacemaker)。窦房结的节律跳动的心律称为窦性节律.,在某种异常情况下,窦房结P细胞外的其他细胞自律性增高,或窦房结的兴奋因传导阻滞不能控制某些自律组织时,才可能自动发出兴奋,因此称为潜在起搏点(lalent pacemaker)。心房、心室依窦房结以外的某个自律组织的节律进行跳动,称为异位节律。,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心肌的自动(zdng)节律性,1、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 抢先占领 超速驱动压抑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4期自动除极速度(交感N递质加快(ji kui))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迷走N递质加快K+外流)阈电位水平(非主要因素),TP:阈电位(din wi),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心肌细胞的生理(shngl)特性,传导性:动作电位沿细胞膜向外传播(chunb)的特性,(三)心肌的传导性和兴奋(xngfn)在心脏内的传导,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心室,快慢快的特点;出现房室延搁,传导特点:,传导路径:,“二快一慢”特点:,兴奋在心肌细胞间(通过闰盘)传导,使心肌组织成为功能合胞体!,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心肌细胞的生理(shngl)特性,心肌的传导性和兴奋在心脏(xnzng)内的传导:,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chundo)速度很慢,仅0.02m/s,使房室交界处的传导(chundo)约需0.1秒。,房室延搁的意义: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而是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使心室在收缩前有充分的血液供应.,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心肌细胞的生理(shngl)特性,收缩性(contractivity)指心房、心室工作细胞(xbo),接受阈刺激后,具有产生收缩反应的能力。,(四)心肌细胞的收缩(shu su)性,心肌细胞收缩性的特点:不发生强直收缩;出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A:动作电位 B:机械收缩 ERP:有效不应期 RRP:相对不应期 SNP:超长期,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期前收缩:如果在一次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后、正常的窦性节律到来之前,心肌受到一次额外的刺激(可能(knng)是人为的或来自窦房结以外的病理刺激),心室可产生一次窦性节律以外的收缩活动,由于这次收缩发生在正常节律收缩之前,故称为期前收缩。,代偿间隙:期前收缩也有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收缩后的,来自窦房结的兴奋到来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兴奋、收缩,必须等到下次窦性兴奋到来时才能发生收缩,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shzhng)期,这就是代偿间隙,期前收缩和代偿(di chn)间隙,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三、心电图 概念:将引导电极置于躯体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 化曲线 共有P、Q、R、S、T五个波,各波意义(yy):P波:反映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代表心室由静息状态进入兴奋状态的过程 T波:代表心室兴奋后的复极化过程,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特点 二、血压血压: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mmHg或Pa)1mmHg=133Pa=0.133KPa 三、动脉血压(A.Bp)1.概念 收缩压:心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反映每搏输出量大小 舒张压:舒张(shzhng)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脉搏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之差,反映动脉管壁弹性大小,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每搏输出量,心 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zl),小动脉管径,血液(xuy)粘滞度,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tnxng)贮器的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因素,2.动脉血压形成的原因 前提:血液充盈血管 条件:(1)心脏射血(2)外周阻力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高低决定于心 脏泵血功能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yn s)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脏收缩力量 3.胸腔负压的抽吸作用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血液的重力作用(体位改变),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五、微循环(一)组成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直接通路)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二)通路 1.直捷通路:使血液及时通过微循环系统,以免影响回心血量 2.营养通路:完成血液与组织液间物质交换功能的主要场所 3.动-静脉短路:非营养通路,开闭与体温调节(tioji)有关,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六、组织液和淋巴液(一)组织液 1.组织液生成: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动脉端=(4.0+2.0)(1.33+3.3)=1.33kPa 静脉端=(1.6+2.0)(1.33+3.3)=-1.03kPa 2.影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