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01
药用植物
栽培
绪论
药用植物栽培(zipi)学课程简介,一、课程学习内容本门课程学习内容包括(boku)三方面内容:中药现代化及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的发展简况药用植物药栽培基础知识具体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1,第一页,共三十七页。,二、课程的学习(xux)要求与考核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与药用植物栽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常用大宗药材的栽培技术要点。成绩由平时成绩(20%)与考试成绩(8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实验、上课情况构成。采取闭卷考试,考试内容都是课堂上讲授的内容。,2,第二页,共三十七页。,第一章 绪论(xln),第一节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任务及特点(tdin)一、有关概念药品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药 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多为复方,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3,第三页,共三十七页。,草药 常指民间流传的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多以单方或简单的配伍。中药材 来自天然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其经过初加工的原料药材。药用植物 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药用植物栽培 药用植物的选地、整地、播种、育苗(y mio)、移栽、管理、采收、产地加工等整个生产过程。,4,第四页,共三十七页。,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ynji)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由于生产目的、产品的质量要求、栽培技术以及经营方式的特殊性,药用植物栽培学现已成为一门颇具特色的新兴学科。,5,第五页,共三十七页。,二、药用植物栽培(zipi)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任务(rn wu):研究任务:探讨并建立药用植物稳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生产目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地和生态环境 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 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态学特点 规范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质量控制、采收加工和贮运等。,6,第六页,共三十七页。,2、涉及的相关学科药用植物栽培涉及保证“植物环境措施药效”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各项农艺措施。因此,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掌握与药用植物群体(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特性)、环境(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措施(调控(dio kn)措施和技术)以及药效等环节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知识。,7,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生物学方面: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等。环境学方面: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栽培学方面:植物保护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医药学方面: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制药学等。其 他:数学(shxu)、计算机等学科。,8,第八页,共三十七页。,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栽培的复杂性、多样性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我国药用植物有110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余种,依靠(yko)栽培的主要药用植物有250种左右。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药效功能各异,栽培方法各不相同。,9,第九页,共三十七页。,2.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悠久、技术落后,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第一、多数药用植物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许多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已濒临灭绝。因此,应积极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研究,这不仅关系今后的药源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问题。第二、药用植物栽培主要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依靠药农的经验进行(jnxng)生产,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或适应范围窄的种类更是如此。,10,第十页,共三十七页。,3、药用植物栽培的目的性强,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是质量第一,中药所含药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及生物污染情况等决定了中药材品质的好坏,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中药材的质量与药用植物栽培区域的生态条件、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贮运方法等有直接关系。栽培中会出现各种成分组分的改变。在引种外地药材时,除注意植株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外,还需注意其活性或有效成分的变化。因此(ync),应按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有关准则和规范进行作业,确保中药材的品质。,11,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又如产自新疆伊宁的百合科药用植物伊贝母。辽宁引种后,外观(wigun)形态及质地没有变化,总生物碱含量也不低,但在薄层分析药效成分时,多了个斑点而不能入药。,如杜鹃花科的照山白,其叶含有具有疗效的总黄酮,但还有毒性(d xn)成分梫木毒素。就叶产量而言,6、7、8月产量最高,但此时总黄酮含量低且梫木毒素含量较高,因此此时不能采收。,12,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4、中药材的道地性与特产栽培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kko)。将药材与地理、生境和种植技术等特异性联系起来,把药材分为浙药、北药、贵药、关药、怀药、云药、南药、川药、广药及西药等。,13,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道地性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不仅限制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有益元素种类和存在的状态。但并非所有(suyu)种类药材都有很强的道地性,有的种类是由于过去受技术、交通等原因限制形成的,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谓的道地药材也会发生一定的变迁,如地黄、泽泻及人参等。,14,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5.药用植物栽培计划难以制定(zhdng)“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药用植物栽培应以市场为导向,随时调整栽培种类和面积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制药工业和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第二节 药用植物栽培(zipi)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一、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我国栽培药用植物,从药食同源观点而言,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并具有多品种、高产量、优质等特点。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suy)古代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本草学”。下面介绍一些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药物学专著。,16,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秦汉时期(shq):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和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的确立。,17,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唐、宋时代(shdi)(7-13世纪):苏敬等编著的唐新修本草(657-659)全书载药850种,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18,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明清时期:明代(mn di)王象晋群芳谱(1621)、徐光启(1562-1638)农政全书(1639)清代吴其濬(1789-1847)植物名实图考(1848)、陈扶摇(1612-?)花镜(1688)特别是明代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1578)这部医药巨著中,仅“草部”就记述了荆芥、麦冬等62种药用植物为人工栽培,为世界各国研究药用植物栽培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19,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明代(mn di)王象晋群芳谱,明代(mn di)徐光启农政全书,清代吴其濬植物(zhw)名实图考,清代陈扶摇花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20,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古代及现代本草对中药的记载:药味(yowi)植物药 神农本草经(汉)365 69%新修本草(唐)844 71%证类本草(宋)1518 74%本草纲目(明)1892 58%中华本草(1999年)8980 87%历年中药学教材 407500 7983%,21,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二、药用植物栽培的现状和问题现状:1.企业建基地热情高,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2.新的种植品种不断出现。3.国家力求规范,提高技术水平。问题:1.种质资源退化问题突出。2.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问题。3.中药材产地不同引起质量差异。盲目引种现象突出。4.产地采收加工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5.野生或珍稀(zhn x)濒危中药资源破坏严重。,22,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三、药用植物药栽培发展的方向(fngxing)1.先进的生物、农业等技术不断应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规范化栽培是中药材生产发展的方向。3.大宗品种规范化栽培是主流,原料品种栽培发展势头好,紧缺濒危品种野生变家种是地方资源开发的方向。,23,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第三节 我国中药资源(zyun)及分布概况,一、品种资源(20世纪(shj)90年代普查数据)中药资源12772种 药用植物 385科、2313属、11118种 藻类 42科、53属、114种 菌类 41科、110属、298种 地衣类 9科、15属、55种 苔藓类 21科、33属、43种 蕨类 49科、117属、455种 种子植物类 223科、1984属、10153种 药用动物 414科、117属、1574种 药用矿物 80种,24,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民族药中药资源 草药 中成药 中草药 国家炮制规范 中药中药饮片 地方炮制规范 药典品种(pnzhng)中药材 地方习用品种,中药资源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coyo))和民族药等:,25,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二、中药资源的分布概况(gikung)1、中药资源药材资源的分区全国划分为一级区9个、二级区28个,其中陆域部分一级区8个,二级区26个;海域部分一级区1个,二级区2个。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2个亚区)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2个亚区)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4个亚区),26,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6个亚区)华南南亚热带、北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青藏高原(qn zng o yun)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海洋中药区(2个亚区),27,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2中国道地药材对地道药材的分区(1)川药:包括四川及重庆川芎、川贝母、附子与川乌、黄连、石菖蒲、姜、川牛膝、常山(chn shn)、丹参、麦冬、川楝子与川楝皮、青皮、陈皮与橘红、补骨脂、使君子、巴豆、花椒、厚朴、黄柏、麝香、虫白蜡、硼砂等21种。(2)广药: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防已、巴戟天、山豆根、何首乌与夜交藤、高良姜、阳春砂仁、益智仁、槟榔、鸦胆子、广藿香、金钱草和广金钱草、青蒿、鸡血藤、肉桂及桂枝、珍珠与珍珠粉、蛤蚧、穿山甲等17种。,28,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3)云药:云南三七(sn q)、云木香、重楼、诃子、茯苓、儿茶等6种。(4)贵药:贵州天麻、天冬、黄精、白及、杜仲、五倍子、朱砂等7种。(5)怀药:河南地黄、怀牛膝、山药、茜草、天花粉与瓜蒌、天南星、白附子、菊花、辛夷、红花、金银花、千金子等12种。(6)浙药:浙江及沿海大陆架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乌药、玉竹、山茱萸、乌梅、栀子、乌贼骨、郁金和姜黄与莪术、蝉蜕(蝉花)等12种。,29,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7)关药(山海关以北)人参、细辛(x xn)、防风、刺五加、薤白、槁本、两头尖、关木通、五味子、牛蒡子、鹿茸等11种(8)北药(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黄芪、党参、远志、五味子、细辛、防风、牛蒡子、刺五加、黄芩、白芷、板兰根、知母、蔓荆子、薤白、小茴香、槁本、两头尖、甘人参、关木通、鹿茸遂、白头翁、苦杏仁、香附、北沙参、柴胡、银柴胡、紫草、山楂、连翘、桃仁、酸枣仁、薏苡仁、猪芽皂与皂角刺、银杏、阿胶、全蝎、五灵脂、龙骨与龙齿、麦饭石、滑石、代赭石等31种,30,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9)西药:西安以西广大地区大黄、甘草(gnco)、当归、羌活、虫草、牛黄、茵陈、麻黄与麻黄根、猪芩、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