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急性
扭伤
急性(jxng)腰扭伤,概念:本病是指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因遭受(zoshu)间接暴力所致,俗称闪腰、岔气。,第一页,共三十五页。,一、腰部(yo b)结构解剖组成,组成:腰部椎间盘有5个,即L12、L23、L34、L45、L5S1。椎间由纤维环、髓核、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组成。髓核在腰部位于椎间盘中心的稍后方,透明软骨终板是椎体的上、下软骨面,构成椎体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Sharpey纤维围绕于椎间盘的最外层(wi cn),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无软骨基质。椎间盘通过固定相邻的椎体稳定脊柱并维持其排列,允许椎骨间的相互运动,同时吸收加载到脊柱上的载荷和能量。,第二页,共三十五页。,二、椎间盘的解剖(jipu)特点,腰椎间盘的矢状断面,中部膨出,前后两端较大,稍内有一缩窄,全体犹如横置的花瓶,两侧如瓶口、瓶底及其颈部。同一椎间盘上、下椎体软骨终板断面的厚度,在左、右矢状面前、中、后三点处的厚度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平面的椎间盘上、下椎体软骨板厚度略有不同,L12较薄,L45较厚,L5S1较L45又略薄。下腰椎椎间盘面积L34稍大于L45,而L45又稍大予L5S1。腰骶椎间盘的后缘正常呈平直或轻度后凸。在腰骶椎间盘的后缘与硬膜囊的前面之间有丰富(fngf)的硬膜外脂肪。,第三页,共三十五页。,三、椎间盘的血管(xugun)和神经,成人椎间盘几乎无血管,仅纤维环周围有来自节段性动脉分支的小血管穿入,多在椎间盘的前后缘。椎间盘的神经分布与血管相似,在纤维环的周边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其深部、软骨板和髓核内无神经纤维。前部和两侧部主要接受窦椎神经的纤维。窦椎神经多发自脊神经后支,也可发自总干,接受交感神经小支后经椎间孔返回椎管,故又名返神经。窦椎神经先贴行于椎间盘后面,发升、降支沿后纵韧带(rndi)两侧上、下行,可各跨两个椎间盘,共分布至四个椎体,其横支可与对侧吻合。窦椎神经分布于椎管内诸结构,组织学观察,其感觉神经末梢在后纵韧带(rndi)、硬脊膜的前部、神经根袖、椎管内前静脉丛的静脉壁等处的密度最高,椎骨骨膜及硬脊膜的侧部次之,硬脊膜囊后部及黄韧带(rndi)内最为稀少。,第四页,共三十五页。,椎体(zhu t),腰椎椎体(zhu t)有5块,因负重较大,所以椎体体积大,呈肾行,横径大于矢状径;又因发生腰曲的缘故,其前后缘高度之比较低,仅为0.88。但自腰1以下逐渐升高,腰5最大,达1.17,男女基本相同。腰椎的椎弓根伸向后外,椎上切迹较小,自腰1向下矢状径顺序下降,而椎下切迹较大上下区别不大。椎弓板较厚,略向下后倾斜。椎孔呈三角形,较小。腰椎的上关节突由椎弓根发出,向内与上一节腰椎的下关节突相接,椎间关节的方向呈矢状位,但向下逐渐变成斜位。横突关节突间部称狭部。,第五页,共三十五页。,腰部(yo b)筋膜,胸腰筋膜(jn m)可分三层浅层最厚位于背阔肌和下后肌的深面竖脊肌的表面在胸腰筋膜浅层与竖脊肌之间存在着间隙称胸腰筋膜下间隙内有皮神经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此层筋膜也是取筋膜片的常用部位胸腰筋膜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向上起于第12肋向下止于髂嵴内侧附着于横突在竖脊肌外侧缘-b浅层相愈合并成为腹肌的起始腱膜胸腰筋膜浅层中层与腰椎的棘突及横突等结构组成了腰骶部骨筋膜室其内容纳竖脊肌横突棘肌群及腰神经后内外侧支营养血管胸腰筋膜深层位于腰方肌前面又称腰方肌筋膜它与前方的腰大肌筋膜相续也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腰大肌筋膜与髂肌筋膜组成髂腰筋膜包被腰大肌和髂肌向下续于股骨小转子处故腰大肌脓肿可顺此筋膜向下至股骨内侧,第六页,共三十五页。,腰部(yo b)肌肉,腰背部的肌肉(jru)一般分为浅、双两层。一、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第七页,共三十五页。,腰部(yo b)肌肉,二、深层:包括(boku)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第八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和病机,急性(jxng)腰扭伤分为两大类:扭伤和挫伤,扭伤者比较多见。1.腰扭伤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制所致,故损伤较轻。,第九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病机,2.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gopn)、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第十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病机,多因突然道受外来间接暴力所致,致伤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损伤原因有以下几种:1动作失调 人拾重物时动作不协调,或其中一人突然失足,思者瞬间处于姿势不当且毫无思想准备的状态(zhungti)下,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反射性引起腰肌强烈收缩导致腰肌及胸腰筋膜损伤。,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病机,2姿势不良(bling)猛然搬提过重物体或搬物时姿势不正确所提物体的重心离躯干的中轴线过远,致使腰部肌肉负荷过大,或腰肌收缩不协调,常可使腰能部肌肉、筋膜受到过度的牵引或撕裂。,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病机,3重心失衡不慎跌倒时,身体重心突然失去平衡,腰肌骤然收缩;跌倒时腰部屈曲,下肢(xizh)伸展,造成腰既部肌肉及筋膜损伤。4外力撞击 外力直接作用于背部使腰部前屈,或腰部直接受外力挫伤,均可造成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的损伤。此种损伤常较严重,多合并有骨折、脱位或神经损伤。,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病机,5腰部(yo b)活动准备不足日常生活中,如泼水、弯腰、起立,甚至咳嗽、喷嚏、打哈欠、体腰等动作,在思想无准备的情况下,会使腰部肌肉骤然收缩而造成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损伤,即所谓之“闪腰”。,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病因(bngyn)病机,总结:腰部挫伤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如车辆撞击,高处(o ch)坠跌致使肌肉挫伤,血脉破损,筋膜损伤,引起瘀血肿胀活动受限,严重者还可合并肾脏损伤。腰部扭伤 多因突然遭受间接暴力致使腰肌筋膜,韧带损伤和小关节错缝。,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诊查要点(yodin),1.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腰部即出现剧烈(jli)疼痛,其疼痛性质为持续性,深呼吸、咳嗽、打喷嚏等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剧,常以双手撑住腰部,防止因活动而产生更剧烈(jli)的疼痛,休息后疼痛减轻但不消除,遇寒冷加重。脊柱多呈强直位,腰部僵硬,腰肌紧张,生理前凸改变,不能挺直,仰俯转侧均感困难,严重者不能坐立,行走或卧床难起,有时伴下肢牵涉痛。,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2.疼痛部位腰肌及筋膜损伤时,腰部各方向活动(hu dng)均受限制,在棘突旁骶棘肌、腰椎横突或髂嵴后部有疼痛。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时,在脊柱屈曲受牵拉是疼痛加剧,压痛多在棘突或棘突间。髂腰韧带损伤时,其压痛点在髂嵴部与第5腰椎间三角区,屈曲旋转脊柱时疼痛加剧。椎间小关节损伤时,腰部被动旋转活动受限并使疼痛加剧,脊柱可有侧弯,有的棘突可偏歪,棘突两侧较深有压痛。若挫伤合并肾脏损伤时,可出现血尿等症状。,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3.检查局部压痛:损伤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部分患者可伴有下肢牵扯痛。肌肉痉挛:多数(dush)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紧张痉挛,多位于骶棘肌、臀大肌等处。这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表现为生理曲度消失或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多数向患侧侧弯。,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鉴别(jinbi)诊断,1.腰肌扭伤 腰部肌肉(jru)在脊柱各节段中最为强大,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坐位或立位时,腰背部肌肉无时不在收缩,以抵抗重力作用于头、脊柱、肋骨、骨盆,不仅控制前屈时身体向下传达的重力,且能恢复直立姿势。除侧方的肌群外,骶棘肌最易受累而引起损伤。其好发部位以骶骨附着点处最常见,其次为棘突旁或横突上的腱膜附着处,而位于肌腹中部的撕裂则较少见。,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2.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是附着在各椎骨棘突(j t)上的索状纤维组织,表面与皮肤相连,起保持躯干直立姿势,以及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腰部棘上韧带较强大,但在腰5骶1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而腰部活动范围较大,故也易造成损伤。,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3.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位于(wiy)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位于(wiy)棘上韧带的深部,其腹侧与黄韧带相连,背侧与脊肌的筋膜和棘上韧带融合在一起,形成脊柱活动的强大约束。腰部屈伸动作使棘突分开和挤压,棘间韧带的纤维之间相互磨擦,日久可引起变性。在此基础上,加之外伤因素,棘间韧带可发生断裂或松弛。,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4.腰椎小关节紊乱 每节腰椎均有三个关节,即两个后滑膜关节和一个前椎间盘关节。相邻椎体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相吻合,构成关节突关节,周围被一层薄而坚的关节囊所包裹,可从事屈伸和旋转运动,起着稳定脊柱和防止椎体滑移的作用。当腰部突然过度前屈并向一侧旋转时,可使关节突关节间隙(jin x)变大,滑膜进入关节间隙(jin x),直腰时将滑膜嵌住,发生急性腰痛。,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5.腰骶关节损伤 人体上半身重量依靠(yko)腰骶间的椎间盘和小关节支撑在下半身上,腰骶部是整个脊柱中负重最大的部分。当脊柱发生屈曲、后伸和旋转运动时,都作用于关节突关节上,而关节有关节囊、韧带相连,允许一定的活动,但在过伸时遭到牵拉伤、撕裂和半脱位,导致腰骶关节损伤。另外,腰骶部的异常结构如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也是诱发因素。,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治疗(zhlio)方法,推拿治疗针灸(zhnji)及刺络拔罐腰背部制动,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一.推拿(tun)治疗,治疗目的:解除肌肉痉挛、疏通气血(q xu)筋脉 调整腰椎后关节主要手法:滚法、按揉法、弹拨法、点拨法 后伸扳法,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推拿治疗(zhlio)视频,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耳穴(r xu)按摩治疗,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二.针灸(zhnji)治疗,处方穴位:肾俞、环跳、后溪、承山、人中治疗方法:除人中外,均取两侧(lin c),用泻法,留针15分钟。每 日一次,肾俞针后加灸。治疗原则:急性腰扭伤应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调阴阳。,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三.腰部(yo b)制动,局部制动是任何创伤组织修复的基本条件。腰背部肌腹或附着点处的撕裂范围一般较大,因此更需要局部制动,以有利于损伤组织获得正常愈合。否则,过多的活动不仅延长病程,且易转入(zhun r)慢性腰痛(腰部慢性纤维织炎)而使治疗复杂化。,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对严重损伤者,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23周,原则上不应少于710天,而后行石膏腰围(下背部扭伤时石膏范围(fnwi)应上移)固定34周,并在不增加患侧拉力情况下适当活动。中度扭伤者除可采用卧床休息外亦可选用石膏制动的方式,这对需坚持工作而难以卧床休息的患者更容易接受。石膏固定一般持续34周。对病情较轻者,休息数天后,再带一般腰围、胸背支架或简易腰围起床活动即可。,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预后(yhu),经正规治疗者,95%以上可完全愈合而不遗留有任何后遗症。治疗不当时,则易转为慢性劳损性腰背痛,主要(zhyo)是由于撕裂伤处愈合不良、瘢痕过多及肌肉松弛等因素引起。,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预防(yfng)及保健,在此种损伤病例中,约50%以上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主要措施如下所述:1.劳动前的准备工作 不仅是不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者,即使是天天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也应在正式劳动开始前适当活动腰背部,以减少意外(ywi)的发生;对偶然参加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更应如此。,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2.掌握体育训练(锻炼)中的要领 任何一项运动项目均有其十分科学、合乎解剖生理要求的训练要领,并已经过实践反复修改,证明既可提高竞技能力又可预防运动伤,包括剧烈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必须遵循(zn xn)该要领进行训练切勿因自行其是而引起损伤。3.动作要量力而行 对各项劳动与运动,每人均应根据个人的体能量力而行,切勿勉强,以防因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