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结构与工作呼吸机结构与工作(gōngzuò)(gōngzuò)原理原理第一页,共二十九页。(shénme)(tōngqì)第二页,共二十九页。人类是怎样制造出呼吸机的?(jiēduàn)第三页,共二十九页。呼吸机发展史现代呼吸机的发展,最早始于1915年哥本哈根的mol-gaard和lund,以及1916年,斯德哥尔摩的外科医师giertz。可惜他们的成就缺乏资料记载,仅见于科学通讯报道。第四页,共二十九页。呼吸机发展史1934年frenkner研制出第一台气动限压呼吸机——“spiropulsator”,它的气源来自钢筒,气体经两只减压阀,产生50cm水柱(shuǐzhù)的压力。呼气时通过平衡器取得足够的气流,吸气时间由开关来控制,气流经吸入管入肺,当内压力升至预计要求时,阀门关闭,呼吸停止。1940年,frenkner和crafoord合作,在“spiropulsator”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能与环丙烷同时使用,成为第一台麻醉呼吸机。第五页,共二十九页。呼吸机发展史进入60年代,呼吸机的应用更为广泛,1964年emerson的术后呼吸机,是一台电动控制呼吸机,呼吸时间能随意调节,是一台电子线路的呼吸机,配备压缩空气泵,各种功能均由电子调节,根本改变过去呼吸机纯属简单的机械运动的时代,而跨入精密的电子时代。(quánbù)第六页,共二十九页。呼吸机发展史(qǐbù)第七页,共二十九页。(bìxū)(fèipào)第八页,共二十九页。(bìxū):⑴能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代替人体呼吸肌的工作;第九页,共二十九页。呼吸机动力源(qiēhuàn)(qiēhuàn)(qiēhuàn)第十页,共二十九页。(mázuì)(jìnxíng)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gōngzuò)注入病人气体的压力,由机内涡轮泵产生\r。工程过程:大气通过过滤器进入安需阀,安需阀开启的大小和泵的转速由CPU控制,通气的压力和容量大小由医生根据SARS病人的需要设定,调节适量的气体通过单向阀进入人体面罩,并进(bìngjìn)人人体,即吸人正压;单向阀关小,吸人压力降低,病人肺部的吸人正压自动流出,即通过面罩呼出。注入病人气体的压力,氧气瓶的氧气压力和正压空气产生\r。工作过程:医用氧气通过减压阀与经过过(bìngjìn)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gōngzuò)1.间歇正压呼吸(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相产生正压,呼气相压力为零的通气,模式将气体压入肺内,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临床应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通气模式,很多模式均是在IPPV基础上通过改变对压力-通气-时间调节机制和组合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