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医学
专题
细菌性
皮肤病
2010.11
2023/6/25,细菌性皮肤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fsh)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第一节 概论(giln),细菌与皮肤病的关系十分密切(mqi).细菌及其毒素可分别引起:感染性病变、中毒性病变(如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免疫介导性病变,如特应性皮炎等。,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可将细菌性皮肤病分为(fn wi):球菌性皮肤病 杆菌性皮肤病 球菌性皮肤病:主要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正常皮肤上;,2023/6/25,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杆菌性皮肤病:又分为:特异性感染,如皮肤(p f)结核和麻风 非特异性感染,由革兰阴性杆菌如变形杆菌、假单孢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2023/6/25,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球菌感染性皮肤病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的皮肤病,简称(jinchng)脓皮病。在儿童皮肤病中占10%,其中以脓疱疮发病率最高占60.5%。,2023/6/25,第五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qijn),按其Gram染色性不同可分成两类:Gram阴性球菌: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及其它球菌等;Gram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等。,第六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这些菌均是球状,无鞭毛及芽胞,其致病特性为引起(ynq)化脓性炎症,故称为化脓性球菌。引起皮肤病变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 或两者混合感染。,第七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一、正常皮肤的菌株 人在出生时,皮肤是无菌的,但出生后不久(bji),皮肤即附有细菌。一般正常皮肤每 c约有6-8万个细菌。,第八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正常皮肤的菌株分为(fn wi):皮肤常住菌(resident flora)及皮肤暂住菌(transient flora)两大类。,第九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常住菌:指能在皮肤上生长繁殖,定住于皮肤上的菌株。擦洗后可以减少,但不易清除。暂住菌:指暂时着落(zhulu)于皮肤上的菌株,经过一定时期后,可由皮肤上消失。一般不在皮肤上繁殖,擦洗后容易除去。,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一)皮肤常住菌 1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又称白色葡萄球菌。一般无致病作用。常见于皮肤表面,是皮肤正常(zhngchng)菌群之一,有抑制皮肤上其它细菌的作用,但亦可引起皮肤的痤疮化脓及其它感染。,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2类白喉杆菌(gnjn)(diphtheroid)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类白喉杆菌分:需氧性 及厌氧性两大类:,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1)厌氧性类白喉杆菌(gnjn)分为:痤疮棒状杆菌(Gorynebucterium acnes),短小棒状杆菌(Corynebucterium parvum),肉芽肿性棒状杆菌(Corynebacteterium granulosum),黄色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flavidum)及类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oides)五种。,第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在此类细菌中,主要是痤疮棒状杆菌,此菌Gram染色阳性,大量存在于面部皮脂腺、毛囊的周围。在痤疮损害中则数目更多。由于本菌有嗜脂性,且有分解皮脂中的中性脂肪的作用,故在皮脂溢出(y ch)部位很易查见。,第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2)需氧性类白喉杆菌(gnjn)可分为:嗜脂性和非嗜脂性两种。,第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非嗜脂性者较特殊的有:纤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tenuis),引起(ynq)腋毛癣(trichomycosis axillaris);微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引起腹股沟及腋窝部的表浅性红癣(erythrasma)。,第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3需氧性孢子型(aerobic sporeformes)主要有白念珠菌及腐生性念珠菌,此外(cwi)尚有嗜脂性的糠秕孢子菌属。,第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1)念珠菌属(Candida)在高温潮湿的热带地区,正常皮肤(p f)上白念珠菌的检出率达 15。近来由于皮质类固醇使用较多,白念珠菌的皮肤感染也有所增加,更引起人们的重视。,第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2)糠秕(kngb)孢子菌属(Pityrosporam)有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am ovale)及圆状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am orbiculare)。,第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在皮脂溢出的鳞屑(ln xi)中检出率很高。圆状糠秕孢子菌与花斑癣的病原菌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是同一种菌。,第二十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二)皮肤暂住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此是引起皮肤粘膜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正常人鼻部带菌率可高达40,其它(qt)部位皮肤的带菌率为 822。,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2八叠球菌(Sarcina)在婴儿期大部分皮肤(p f)上其定住率很高,故也曾被看作为该时期的常住菌。,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3.链球菌(Seteptococcus)根据它在血琼脂平板培养上的溶血(rn xu)情况,可分为、三型。型链球菌致病力较强,人类的链球菌感染多数是由此型所引起。,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4奈瑟氏菌(Neisseria)属 此属细菌只有(zhyu)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具有致病性,其它大部分为非致病性细菌。,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5Gram阴性细菌 皮肤上暂住的Gram阴性细菌大部分是Gram阴性杆菌(gnjn),且它们与 Gram阳性球菌之间有拮抗作用。(1)肠道杆菌(Coliformbacilli)最多见的为大肠杆菌。由于它是肠道中正常菌群的一种。它一般不致病,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皮肤感染。,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2)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aginose)(铜绿假单胞菌)此是肠道常住菌,而在皮肤上则为暂住菌。本菌广泛存在于水和空气中,尤喜潮湿,对多种抗生素皆不敏感。在皮肤损伤及烧伤等创面上容易生长繁殖发生感染,致使创面不易愈合(yh),甚至发展成为败血症。,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3)变形杆菌(Proteus)是肠道内常住(chn zh)菌,可由肠道而暂住于皮肤上,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4)粪产碱杆菌(Alkaligenes faecalis)是肠道中常住菌,有时可附着于皮肤上而成为暂住菌。,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二、正常皮肤上菌株的变动(bindng)(一)年龄的影响(二)部位的影响(三)皮肤pH的影响(四)温度、湿度的影响(五)菌群之间相互的影响,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三、引起化脓性皮肤病的因素 外因(wiyn)(一)化脓菌在皮肤上大量生长繁殖或接触到外来毒力较强的菌株。多种微生物均能致病,其致病率根据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而定。,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是必须黏附宿主细胞(xbo)以得到立足生长,然后繁殖,产生毒素和酶,破坏组织,导致感染。主要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第三十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1)葡萄球菌 是创伤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根据(gnj)其酶的产生及生化特性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 腐生葡萄球菌。,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金葡菌致病力强,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胞外酶有凝固酶、脂酶、透明质酸酶、耐热核酸酶、葡激酶(jmi)等,外毒素有溶血素、溶血素、溶血素、溶血素、溶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导致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2)链球菌 根据溶血能力,可将其分为(fn wi):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三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最强。,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根据细胞壁中抗原结构(C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分为(fn wi)A、B、C、DH,KV等20个群。对人类致病90为A群,A群链球菌又称化脓性链球菌,是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能产生20多种酶和外毒素,如透明质酸酶、链道酶、链激酶、蛋白酶及溶血素O,红疹毒素(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新丝裂原因子(SPEF),,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但最根本的是链球菌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黏附是细菌侵入宿主、或在宿主内定居的先决条件。细菌黏附是由细菌表面的黏附素和宿主细胞的受体之间特殊(tsh)相互作用所介导的。由于A群链球菌的黏附作用,因而有强的致病性。,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内因(一)皮肤损伤 使表皮受到破坏,致使(zhsh)化脓菌易于入侵。近来发现,85湿疹皮损上有金葡菌菌落,而正常皮肤上只有55,且在湿疹皮损上,金葡菌菌落的密度亦大大增加。,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二)机体(jt)抵抗力下降 如代谢失调,营养不良,慢性传染病等,易产生复发性疖或毛囊炎,AIDS患者易患脓皮病。,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三)小儿皮肤薄嫩,发育未健全,抵抗力差,亦较易受细菌感染(gnrn)。脓疱疮患者多在10岁以内(占70)发病;新生儿由于皮肤薄,水分含量多,分泌功能差,免疫功能也不完善,感染后皮损易迅速泛发全身,危险性较大。,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四)在免疫缺陷时,脓皮病及脓疡是最常见的皮肤(p f)表现。(五)其他 季节(脓疱疮常在79月发病)、职业(煤矿工人易患疖病)、个人卫生状况差等因素也与发病有关。,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四、脓皮病的一般表现(一)原发性感染 此是由致病菌直接侵入皮肤(p f)所引起皮肤(p f)病变。(二)继发性感染 在原有皮肤病的基础上发生继发感染。(三)全身系统性细菌性感染的皮肤表现如菌血症、猩红热等,,第四十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五、脓皮病防治原则(一)注意皮肤卫生(二)可用清洁剂(三)采取皮损脓液、疱液作直接涂片及细菌培养(piyng),最好能作药敏试验。,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四)外用药 以杀菌(sh jn)、止痒、干燥保护为原则,常用的有新霉素、红霉素、杆菌肽、莫匹罗星(百多邦)、夫西地酸、磷霉素等外用制剂。,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五)内用药 当脓皮病患者皮损广泛伴有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或全身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者,除局部外用(wi yn)杀菌药物外,可全身加用抗生素。,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六)治疗持续时间 虽无统一的规定,但疾病的复发常由于治疗持续时间不足所致。因此以下的一些原则可以遵循(zn xn):轻度皮肤细菌感染:只需局部用药,见效后再用药3d以上;,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023/6/25,较为严重的皮肤感染:则需加用内服(nif)药物。见效后,内服(nif)药药量减半再使用1周左右。停用内服药物后,仍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