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语
方言
人称
代词
复数
形式
声母
类型
考察
张世强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3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提 要】借助类型学的多样化取样方法,我们对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的声母类型进行了分类考察。其单数形式,第一人称以“疑母”牙音字、“匣母”喉音字为主,第二人称以“泥母”舌音字为主,第三人称以“透母”舌音字和“影母”“匣母”喉音字为主;其复数形式,官话区以“明母”唇音字为主,非官话区以“端母”“定母”“泥母”“来母”等舌音字为主。【关键词】汉语方言 人称代词 声母类型目前对于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多数成果集中在对单一方言单数复数标记、历史来源、语用功能等的描写和阐释方面,从汉语方言整体的角度对人称代词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但是,从总体上对汉语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研究却是必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汉语方言人称代词进行总体的关注,才能揭示汉语方言人称代词所具有的整体共性,及其内部的类型差异,才能更好地展现方言与共同语、方言与方言之间的特点。因此,本文利用类型学研究取样的方法,在各个方言区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方言点,对其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的用字情况进行专门考察,并在归纳不同方言区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声母用字所表现出来的共性特点以及类型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方言区所体现出来的类型差异进行阐释。一、多样化的取样策略及取样情况说明为了能够获得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本文选取方言点,采用多样化的类型学取样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但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语言谱系分类上,而且可以保证无论样本大小,都能包括所有的语言支系,从而确保内部语言之间谱系的差异都是最大值,而且语系与群支的种类分布均衡。我们在确定选用样本原则和样本数量时,完全遵照多样化取样方法的要求,对样本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样本总体分布确定后,我们根据北京方言同普通话接近度高的实际,把北京话排除在了样本选择范围之外。另外,我们还根据各方言区样本资料的优劣情况对样本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对于内部差异较小、分布范围较广的东北官话,我们仅选择 2 个方言小片中的 2 个方言点,而对于内部差异较大、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闽语,我们却选择 4个方言小片中的4个方言点。但无论如何调整和优化,总体上都照顾到了语言多样化值最大化这个指标。最终选择收集语料的方言点 50 个,官话区选择 23个点,其中,中原官话选择 6 个点,为最多的官话方言区;胶辽官话和东北官话只有 2 个点,为最少官话方言区。非官话方言包括9个区27个方言点,其中,样本数量最多的吴语包括 8 个点,最少的平话和土话只有 1 个点。文中所用语料来自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汉语方言语法类编。方言的谱系分类完全以中国语言地图集为依据进行划分,最终从 50 个方言点收集到 473 条语言材料。所有语料按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方言分区整理,以第一、二、三人称单、复数形式列条目。如,东北官话肇扶小片的哈尔滨方言第一人称单数包括“我、自个儿、自己个儿、自家、个儿、个人、个人儿、人家”8 种形式,复数包括“我们、咱们”2 种形式;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你、您”2 种形式,复数包括“你们”1 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包括“他”1 种形式,复数包括“他们”1 种形式。西南官话鄂中小片的武汉方言第一人称单数包括“我、人家、自家、俄、别个”5 种形式,复数包括“我们”1 种形式;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你、你老人家”2 种形式,复数包括“你们、你家们”2 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包括“他、他老人家”2 种形式,复数包括“他们”1 种形式。胶辽官话烟威小片牟平方言第一人称单数包括“我、俺、咱、人家、自己、各人、自格儿”7 种形式,复数包括“我们、俺这些儿、俺乜些儿、咱这些儿、咱乜些儿”5 种形式;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你”1 种形式,复数包括“你们、倷、倷这些儿、倷乜些儿”4 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包括“他”1 种形式,复数包括“他们、他这些儿、他乜些儿”3 种形式。吴语金衢片的金华方言第一人汉 语 方言人称代词单 复 数 形式声母类型考察张世强DOI:10.14014/11-2597/g2.2023.08.007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42023 年第 8 期(总第 332 期)称单数包括“我、昂、自”3种形式,复数包括“自浪、匠、我自浪、我浪、我匠”5 种形式;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侬”1 种形式,复数包括“侬浪、囊”2 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包括渠 1 种形式,复数包括“渠浪”1 种形式。赣语吉茶片萍乡方言第一人称单数包括“我、巷、自己、自家”4种形式,复数包括“我俚、巷俚”2 种形式;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你、恨”2 种形式,复数包括“你俚、恨俚”2 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包括“他”1 种形式,复数包括“他俚”1 种形式。闽语建瓯小片建瓯方言第一人称单数包括“我、俺”2 种形式,复数包括“我人、俺伙人”2 种形式;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你”1 种形式,复数包括“你伙人”1 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包括“佢”1 种形式,复数包括“佢伙人”1 种形式。二、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类型汉语方言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形式。下面,我们对多样化取样策略所取得的 473 条语料,分别从单数和复数两个方面对其所使用记音汉字的声母形式进行考察。(一)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1.汉语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的分布及类型汉语方言的第一人称包括“我”“俺”“昂”等10种汉字记音形式。官话方言基本上以“我”和“俺”为主,出现频次分别为 45 次和 12 次。非官话方言则形式比较多样,“俺”出现 2 次,分别为晋语和闽语建瓯方言;“自”出现 2 次,分别是吴语金华方言和温州方言;“啀”出现 2 次,分别是客家话的梅县方言和于都方言。其余均出现 1 次,“吾”出现于吴语苏州方言;“昂”出现于吴语金华方言;“”出现于闽语雷州方言;“巷”出现于赣语萍乡方言;“侬”出现于粤语广州方言;“奴”出现于闽语福州方言。从使用汉字记音的形式上来看,官话方言相对单一,非官话方言比较多样。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都采用“疑母”“匣母”“影母”等牙喉音字记音。这反映了他们具有相同的来源,彼此之间具有同源分化关系。另外,汉语方言第一人称代词还具有多种形式的复音形式。如,“自己”“自个”“自家”“人家”“个人”“个人儿”“各人”“自格儿”“自敢”“自简”“自家”“自身”等。这些复音形式大都在根词“个”“自”上增加音节而成。2.汉语方言第二人称代词的分布及类型汉语方言第二人称单数包括“你”“尔”“汝”“侬”“伲”等形式,以及表示敬称的“您”“恁”“你老人家”“你郎家”等形式。从出现频次上看,“你”出现频次为40次,“侬”为4次,“汝”“尔”各2次,“伲”1 次。另外,官话方言基本上以“你”和“您”为主,东北官话科尔沁方言、胶辽官话即墨方言、中原官话西宁、万荣方言还存在用“恁”表示敬称的情况。中原官话洛阳方言和西南官话中的柳州方言和武汉方言则用“你老人家”表示敬称。非官话区第二人称单数的情况同样是形式多样,而且语音差异比较大。比如,苏州方言用“伲”,上海、宁波、金华、福州方言全部用“侬”,闽语雷州、海口方言以及湘语娄底方言全部用“汝”,徽语祁门方言和绩溪方言则全用“尔”。第二人称代词在汉语方言中读音基本上都属于古代“泥”母系列。“汝”属“日”母,古音日母归泥母,从其来源上说,也应该归为“泥”母系列。总体上来说,第二人称单数形式在官话区比较统一,非官话区形式虽然较为多样,但都是古泥母字,反映了它们具有共同的历史来源。3.汉语方言第三人称代词的分布及类型汉语方言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他”“伊”“渠”等 8 种形式。从出现频次上来看,“他”出现 30 次,“渠”8 次,“佢”5 次,“伊”5 次,“伢”2 次,“怹”“俚”“那”各 1 次。从用字上来看,官话区基本上使用“他”。其中,中原官话万荣方言使用“他”和“伢”两种形式。同样,非官话区则相对多样化一些。其中,吴语苏州方言用“俚”,上海方言用“伊”;用“佢”的包括客家话的梅县、于都方言,粤语区的广州、东莞方言,以及闽语的建瓯方言;用“渠”的包括吴语宁波、金华、温州方言,以及赣语黎川、南昌方言,徽语祁门、绩溪方言和南宁平话。第三人称单数的敬称形式有西南官话武汉、柳州方言的“他老人家”和湘语长沙方言的“他郎家”。从总体上来看,除了个别方言使用古代牙喉音声母字外,主要集中在古代舌音声母字上面。这种用字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具有共同的历史来源。比如,怹是直接用他作声符而造的形声字。(二)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基本上以附加语素的形式实现。按照附加成分的声母类型来分,官话方言大都采用附加明母字的“们”表示复数形式。较为特殊的情况是胶辽官话中的即墨方言,其第二人称可用“你”和“恁”两种形式,而其复数形式有一种情况是同形的“恁”,江淮官话南通方言第一、二、三人称复数形式均以附加语素“恁”表示。从数量上看,官话方言 23 个方言点复数形式全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5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部采用附加语素表示的有 21 个,只有 2 个点采用其他方式。其他 9 个非官话区人称代词复数形式采用明母字“们”的有忻州、太原、杭州、长沙和南昌 5个方言点,其余 22 个方言点采用附加舌音或牙喉音声母字表示复数。为确保分析的有效性,我们把附加语素在第一、二、三人称中全部出现时才进行统计。根据声母类型从总体上归为“泥母类”“来母类”“端母类”“见母类”“匣母类”等类型。其中,“泥母类”吴语上海方言为“伲”,客家话于都方言为“尼”,闽语福州、海口、雷州方言为“侬”,闽语建瓯方言、客家话梅县方言、徽语绩溪方言均为“人”。由于“人”属于日母字,古归泥母,所以建瓯、梅县、绩溪三个方言点仍归为“泥母类”。“来母类”吴语崇明方言为“里”,金华方言为“浪”,温州方言为“徕”,上海方言为“拉”,赣语萍乡方言为“俚”。“端母类”吴语苏州方言为“笃”,赣语黎川方言为“多”,客家于都方言为“底”。“定母类”粤语广州方言为“地”、东莞方言为“哋”,平话南宁方言也为“哋”。“见母类”吴语丹阳方言为“己”。“匣母类”徽语祁门方言为“旺”。“见母类”和“匣母类”出现各 1 次,对统计结论影响有限,予以舍弃。由此可见,“泥母类”在闽语有 4 个点,客家话有 2 个点,其他点各 1 个;“来母类”共 5 个点,吴语占有 4 个点,另外 1 个属于赣语;“端母类”共 3 个点,吴语、赣语、客家话各 1 个点;“定母类”有 3 个点,粤语有 2 个点,平话有 1 个点。如果扩大样本数量进行统计的话,其表现为“端”母、“定”母类以粤语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模式。而“来”母类是以吴语为主,并包括相邻方言区的一些点。“泥”母类以闽语为主,并包括相邻方言区的一些点。总之,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基本上以附加语素的形式实现,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官话方言以附加唇音“明”母字的形式实现,内部比较一致。吴语等 9 个非官话方言区也是以后一个音节附加语素的形式实现,只是呈现形式比较多样化一些。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即“闽语型”“粤语型”和“吴语型”。三种类型分别以端组“泥”母字、“来”母字、“端、定”母字为主要构词语素。从历史来源看,这些字基本上是古代的舌音字。其类型及分布特点如表 1 所示。三、结论借助类型学的多样化取样方法,我们对汉语官话方言 8 个区,非官话方言 9 个区的 50 个方言点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的 473 条语言材料进行了分类考察,并按照声母这一参量划分了类型。从总体上来看,官话方言人称代词的汉字记音形式比较单一,而非官话方言人称代词的汉字记音形式则比较多样。从历史来源看,它们大都具有共同的来源。比如,在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中,第一人称以“疑母”“匣母”等牙喉音字为主,第二人称以“泥母”舌音字为主,第三人称则以“透母”舌音字和“影母”“匣母”喉音字为主。在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中,官话区以附加“明母”唇音字来实现,非官话区则以附加舌音“端母”“定母”“泥母”“来母”字来实现。从共时分布上来看,非官话区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