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和国初期首都规划史研究的...949—1960年)》书评_李百浩.pdf
下载文档

ID:2480916

大小:1.57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共和国 初期 首都 规划 研究 949 1960 书评 李百浩
125书评与导读 BookReviewandGuide作者:李百浩,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录用日期:2023-3中图分类号:TU-984.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740(2023)02-0125-02DOI:10.12285/jzs.20230413002共和国初期首都规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 年)书评Book Review of Urban Planning of Beijing(19491960):A Masterpiece of Research on History of Capital Planning at Early Stage of PRC李百浩 LI Baihao 对于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而言,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重要时段,它不仅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事业的开创和奠基阶段,对当代城市规划工作具有深刻影响,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从近代向现代转型的时期,体现出近、现代城市规划文化延续和突变并存的演替特点,具有独特而显著的学术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李浩教授敏锐地抓住20世纪50年代中国城市规划史作为主攻学术方向,十多年来持续不断学术深耕,继2016年出版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之后,新近又出版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一书(图1),将该时段的城市规划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北京的城市规划。作为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显然要较其他城市更为复杂,问题和矛盾必然也更多,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阅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相当出色地完成了这一颇具挑战性的艰巨任务。该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该专著选题独特,紧紧抓住了共和国初期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工作的关键因素苏联专家技术援助。作为国内首部以苏联专家视角研究城市规划史的学术专著,填补了北京城市规划史和中国城市规划史的一项空白。20世纪50年代,苏联曾经多批次派遣专家对中国进行技术援助,对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1950年代首都规划工作而言,来华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同样也是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但在城市规划领域,对该方面的规划历史还缺少专门系统研究,致使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受到很大的局限,不仅基础层面的大量史实无法得到厘清,而且思想层面的不少分歧也长期无法消除。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一书首次对19491960年间来华的40多位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活动(图2)进行了全面回顾、系统梳理和科学评价,具有鲜明的开创性,对于深化1950年代的北京城市规划史和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第二,该专著首次发掘出一大批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原始档案资料,充分做到了“用史料说话”,达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高度。对于历史研究,包括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这两个主要方面,前者侧重于“史料”,更多地强调对各类档案资料等有关证据的挖掘、梳理和系统化呈现,后者侧重于“史论”,更多的是人们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两者互为一体,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论是历史研究的升华。在2016年出版的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李浩教授对大量第一手原始规划档案资料的发掘和运用就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近出版的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继续沿袭这一研究方法和书写风格,书中首次披露大量苏联专家的谈话记录、政府规划部门的工作报告和各个阶段的规划成果文件,特别是发掘出早年主管北京市规划工作的老领导郑天翔的日记这一珍贵而稀有的史料,极大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加上众多历史照片的编排,图1: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封面出版信息:李浩著,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字数:66.1万字。ISBN:978-7-112-28172-5。126书评与导读 BookReviewandGuide对于历史场景再现具有很好的表现力。阅读全书,仿佛置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规划工作的历史场景,对于真实、客观地了解和重新审视那段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第三,该专著在相当扎实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首都规划建设的若干科学规律,提出了诸多富有重要启发意义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改进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作者研究提出,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政策性,需要对政策研究的城市规划和技术研究的城市规划进行适当区分,对城市规划工作体制机制进行合理化的制度设计,这对于城市规划工作的改进和科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作者以原始档案表明,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用地平衡表工具其实主要借鉴自苏联经验,而早年苏联专家向我国引介这一制度时,曾有土地使用现状平衡表、标准的土地使用平衡表和规划设计的土地使用平衡表等多种类型,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土地使用平衡表的使用是相当粗放而不尽合理的,这对具体规划设计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启迪意义。作者以大量事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北京等地城市规划工作中所开展的分区规划,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具有受苏联影响的重要历史基因,对于深化新时期详细规划的科学认识和工作改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等等。综上所述,该专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图、文、表、照并茂,分析全面深入,堪称首都规划史和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精品力作,相信该专著的出版能够为新时代北京规划建设事业的改革提供有力的历史镜鉴。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是城乡规划学的学科基础工程。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发轫于19591961年前后,以同济大学董鉴泓先生编写的中国城市建设史为主要标志。改革开放后开始正式出现“城市规划史”的概念。受到国际规划史研究的兴起以及2011年城乡规划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后学科建设需要的影响,城市规划史研究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城乡规划学的史学分支学科。由于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专业技术门槛,以及城市规划工作与政治、社会和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复杂交织,城市规划史研究具有极大的难度,而城市规划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员又往往缺乏史学训练,导致规划史研究中常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城市规划史研究质量的提升。李浩博士师从邹德慈院士,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委员,是我国城市规划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和中青年骨干专家,他仅靠自学摸索和研究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治史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治史修养,令人肃然起敬。他的几部著作,除以上所述外,还有中国规划机构70年演变兼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城事人城市规划前辈访谈录(共9辑)和张友良日记选编1956年城市规划工作实录等(图3),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探索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学术示范。相信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一书的出版,会吸引和带动更多的规划人员投身到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共同推动城乡规划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该专著不仅值得城市规划史、城市史和建筑史研究等专业人士学习研读,对其他学科乃至公共读者而言也是可读性、趣味性很强的历史读物,故而特别推荐。图2:苏联规划专家组集体研究讨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57年2月)资料来源:李浩.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290.图3:李浩教授已出版的城市规划史研究方面的著作封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