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安院校思政实践课程教学探索_李蕤.pdf
下载文档

ID:2480541

大小:1.27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公安 院校 实践 课程 教学 探索 李蕤
0572023/04JIAO XUE YAN JIU教学研究 文/李 蕤 周 晓公安院校思政实践课程教学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安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忠诚教育为核心内容,打造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政社会实践课程。一、公安院校思政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公安特色思政实践课堂是“大思政课”格局中的关键阵地,也是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与公安职业教育融合的重要路径。目前,各公安院校均开展了有公安特色的思政实践课堂探索,形成特色课程,但是总体来看课程的顶层设计、内容建设、评价体系、教学模式、基地建设都缺乏系统性,院校之间也未形成系统化的协作。(一)实践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设计,内容呈现“碎片化”思政实践课程的设计需立足于“大思政课”整体格局之下,以缜密的逻辑串联和配套的课程内容填充完成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存在的问题多见于课程与课程之间未呈现出组合效果,目前的思政实践课程多为以专题的形式展开,主要基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方向及现有实践基地的条件展开,虽然大方向是确定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公安职业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教育进行设计,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组合还难以形成鲜明的逻辑串联;此外,课程内容过于“碎片化”,思政实践课程缺少成熟的教材特别是凸显公安特色的实践课程教材,教师之间如果没有形成有效协作、各自为战设计课程,课程之间就有可能出现重叠重复的现象,而学生在学习中因缺乏逻辑引导,对课程的学习也只能是琐碎的知识片段。(二)实践课程模式流于形式,仍存在“言传”大于“身教”现象公安特色思政实践课程的可实现模式较多,但是从实现角度看,部分学校也有传统教学思维局限、课程模式流于形式、客观现实条件制约等因素的限制,仍存在“言传”大于“身教”现象。目前公安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是可实现的多形式的实践模式,公安院校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较为紧密,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教学案例、因地制宜建设相应实践基地;但另一方面,多形式的实践模式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培养形成相应的实践教学思维,如何在不同的实李蕤,女,北京警察学院教授。周晓,女,北京警察学院讲师。践中配套不同的思政内容及评价方式,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力从实践活动本身集中到活动背后的思政价值上等都有较高要求。部分教师还未形成相应的实践教学思维,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虽然表现为采访调查、公安实践、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但是教师却难以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配套不同的教学逻辑,在实践课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在实践课程的收尾与评价阶段常以“大”的思政理论进行说教式总结,以至于影响了教学效果。(三)公安特色思政实践基地在建设使用上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加强公安院校与属地公安机关、高校等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依托于职业特色与当地条件协同共建思政实践基地是较好的思政实践课程实现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几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需要围绕基地本身特色及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需要实现校内外教学人员的紧密高效协作;二是受限于时间、地点、教学场所等各种因素,教学安排常常遭遇偶发事件的影响,需要对本学期的教学安排进行更加精密的设计;三是思政实践基地可容纳的教学对象往往较少,0582023/04JIAO XUE YAN JIU教学研究较难实现学历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覆盖;四是对于校外实践基地,各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组织管理科学性不够、保障机制缺乏、基地开发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导致实践基地少、合作关系不够紧密,无法满足更多学生参与实践的现实需求”。综上而言,受人员协作、教学设计、教学安排、经费、实践基地承载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思政实践基地在建设使用上未达到预期效果。(四)思政实践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现阶段考核评价体系被工具理性所主导,过于注重专业维度的客观方面,轻视那些隐形存在于客观标准之后的价值观念与能力素养。应围绕激发实践教学课程开发的潜能、激励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思政课程的价值性与实践性的交互融合、实现学生的思政素养及思政能力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实现评价指标的多维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摒弃单一的、低阶的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意愿,并结合课程结业指标建立综合多维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价值观倾向、思政实践能力、思政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其中的重点要落实在思政素养与公安职业的结合点上;另一方面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按照公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旨趣,应当构建同行(包括思政课程专业教师)、专家(教学督导人员、校领导、外聘专家等)、学警、教辅人员(主要指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有关老师)评教,教师、同学、辅导员、校外主体(主要是学警的公安实习、公安见习、安保单位的相关人员)评学的多元评价主体制度”。二、拓展公安院校思政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警铸魂教学目标的切实需要“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一根本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教育部等多部门先后出台了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思政课程在“立德”与“树人”过程中的关键地位,也明确了高校思政课程要守正创新,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思政教育不仅贯穿于课堂授课中,也要落实在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注重挖掘思政实践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思政实践教学。公安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更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创新发展符合公安育警要求的特色思政课程,不仅要讲好思政课,也要组织好公安特色的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感悟中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理论落到实际,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专业人才。(二)是构成“大思政课”格局,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与公安职业特点的重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是构成“大思政课”的关键与精髓。公安队伍脱胎于军队,有其特殊的职业性质,担任着保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重要责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铸造“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育警铸魂、固本培元的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公安院校的思政课程有着立德树人、育警铸魂双重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既要培养学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信念,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公安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是以警务工作和职业实践为基础开发和设计的课程,立足于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但又超越单纯的教材、课堂局限,以警务实践、基层调研、场景模拟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将理论的单向传授转变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活动中,立足警务工作实践的“做”“探究”“体验”等,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及爱岗敬业的认知、情感、意志外化成为日常的警务工作习惯和方法,思政理论不能是虚的,而是必须从非常具体的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并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自我、反省自我,在践行中不断加强自身对于思政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真正使得思政理论内化成为个体的情感要求和内心需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自实践中得到升华的多向交0592023/04JIAO XUE YAN JIU教学研究互运转。(三)是有效解决思政教学效果不达预期的重要方式思政教育需要依托现实生活作为载体才能实现理论的落地,实践课程为理论教学的展开打造出一个微型可控的实现场所,可以引导学生在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环境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补充传统理论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理论无法联系实际、课堂氛围枯燥无趣、理论内容不易理解等弊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纳者转变成为主动的真知探索者和实践者,以增强教学效果。具体而言,首先,实践课程为思政理论提供实践平台,以实践为中心探索理论形成的前因和后果,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认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其次,实践课程转变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双向互动。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并保障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示其专业学习深度、价值认知倾向、行为习惯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情况了解学生的状态进行个性化教学辅导。再次,实践课程创新了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课程突破了场地的限制,具有更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作为理论课程的实现场所,加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认识理解;可赋能思政课程,增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及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针对性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调研采访可提高学生的问题总结分析能力,警务实践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实践可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等,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安排可根据具体学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能力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探索公安院校思政实践课堂建设路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公安院校的思政实践课程建设需要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努力建成集“政策研究、教师培养、改革实践、示范推广、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督导”于一体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通过团队的共同备课研发,探索打造一系列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政社会实践课程。(一)完善教学团队结构建设形成同力共振1.建设校局合作、院校合作教师队伍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建设“一个中心,N 个协同单位”的新型常态化备课基层教学组织。公安院校教师熟悉学情,深知警察职业的特点与责任,对学生的专业化和综合化培养有总体认知和掌握;当地公安机关一线民警则可以提供最鲜活的警务案例和实践经验。综合类大学教师对思政专业教学把握全面,对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更深,视野多元化;公安院校应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和综合类大学联系,集合众智进行配合教学。2.重视顶层设计,形成制度规范要建成常态化运行机制,一方面完善协同校外名师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和运行制度,核心的运行制度是参与教师的教研协同机制(如协同任务的发布、响应、提交与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形成一整套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流程与人事安排,确保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要制订约束化管理制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设置加入与退出机制,以提高运行效率。形成中心单位协调规章、集体备课运行规章、实践活动组织规章、教学评价与成果反馈规章、会议培训规章等制度,以制度规范来约束教学团队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要完善合理化分工合作,形成同力共振,明确公安院校教师团队的中心单位工作职责和其他合作单位的辅助性工作职责,开展定时定点的备课活动,完善团队组织结构,细分工作族群,包括总体中心组、主题任务研讨组、教学资源整合组、实践总结与反馈组、培训提升组等,每个小组设置专职教师负责运行,每个小组之间的工作衔接形成一套可行的运行流程,以完成实践任务主题的提出、实践过程细则的制定、实践活动的实施、实践教学成果的反馈与留存等流程。3.强化培训学习,提升团队实力建设定期与不定期的素养与技能的研讨会议和培养课程,及时引进国际上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思政建设的新变革新政策,课程内容的新解读新材料,以及教学工具和信息工具的新学习和新使用,使得团队能够同频成长、进步,进而反哺到思政教学、思政实践、思政科研上。(二)围绕“忠诚”教育打造公安特色思政实践课程1.建构“忠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公安院校思政实践课程设计0602023/04JIAO XUE YAN JIU教学研究要围绕着“忠诚”进行建构。首先,突出忠诚教育的政治性。立足于公安队伍的政治职能,忠诚教育要突出政治建警这一本质要求,必须始终将“对党忠诚”放在核心地位。其次,强调忠诚教育的为民性。明确公安思政教育中的职业特色,强调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职责担当,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