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职
院校
大学生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现实
路径
白云
1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1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高职院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白云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 1 0 0 1 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各民族发展实际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新时代对我国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是推动高职院校民族团结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1,是各族人民自身具有的共同政治意识、共同经济意识、共同文化意识、共同精神意识和共同命运意识的总和。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先正确、准确地理解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什么是铸牢,为什么要铸牢,怎么铸牢等都是理解这一内涵的关键。深刻厘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铸牢的丰富意蕴、铸牢的深层原因、铸牢的多样方法等都是深入学习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视角。从“铸牢”二字的起源来看,“铸”字源于商代的甲骨文,“铸”字的本义为熔化金属来铸造器物2,后来“铸”字在现代汉语语境当中也常用于造就和培育;“牢”即结实、坚固、牢固的意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语境中可以理解为通过对各族人民的培育,使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更加牢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去理解,从动态的角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运用具体的举措、手段等来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目标的过程;而从静态的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指在运用各种措施手段后所呈现出的某种状态和结果3,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意愿更加强烈、各族人民更加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等。在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一定要综合来把握,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将过程和结果相联系,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于行。二、高职院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将民族团结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各民族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党和国家不断强调要珍视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民族团结理论的重要基础。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讲,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就是各民族不断交融、不断团结奋斗的历史,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高职院校是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肩负起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使命。面对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多措并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4-0010-03收稿日期:2023-02-07修改日期:2023-02-20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 2021 年度重大课题“西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xzjykt321010)作者简介:白云萍(1995.3),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11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党建思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4,能够更好地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二)有利于增进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教育过程中,向学生讲授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无论是近代的饱受侵略,还是各阶层的救亡图存;无论是觉醒年代的“五四运动”,还是嘉兴南湖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无论是改革开放的特区建设,还是新时代面对的多重挑战,都要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的不同阶段发展中增强对党的认同和自信。对国家的认同感是每个中国公民对祖国最基本的情感认同,其最高的体现就是爱国主义,如果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祖国的认同,就极容易在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道路上走偏路、走邪路,在面对分裂祖国等错误言行时可能会迷失方向。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特定学生群体的思维动态与特征,充分利用校园教学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图书馆文献资源等,从多种场域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青年大学生在多种思想与网络舆论当中容易被迷惑,容易被多种视频资源与自媒体等渠道的讯息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培养中要牢牢把握舆论斗争主动权,充分利用资源的积极方面,在对他们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三、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一)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宣传教育机制的健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教育各民族大学生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仅要使高职院校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在民族的历史文化,还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掌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和现实依据。在新时代的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是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主动权,根据高职院校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或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合图书馆与多个部门,组织开展相关的图书沙龙和阅读活动,推荐和导读相关主题的书籍,例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梦之中国精神等。通过多种书籍刊物的阅读与活动的举行,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端正人生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相融合。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研讨,制定出内容更为全面、重难点更为突出、融入更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具体人和事的发展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史实相统一,使得非专业出身的大学生也能听得懂,有兴趣。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宣传教育方面也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在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理论的指导,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达到对理论再认知的效果。例如,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时,要在活动中充分融入相关理论内容,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包括哪些内容?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国都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时间提出的?从活动的设计到活动的开展再到经验的总结,每走一步都要围绕一个目标,真正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入了解教育内容的深刻寓意和丰富内涵,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真正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不断发扬与践行,能够主动做民族团结火炬的传递者。(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5。加强各族儿女民族团结意识,不断凝聚民族团结力量,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各族儿女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作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群体,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了解各民族文化、认同各民族文化,并且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方式传承各民族文化。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宣传推广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开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心理的共鸣点与契合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的方式对其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作为交通类高职院校可以大力弘扬“两路精神”,充分挖掘其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同时,在启发大学生继承和宣扬这一文化和精神过程中要有捕捉时机的敏锐意识,充分挖掘全国各族人民的典型案例,做到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实效性。我国各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魅力,我们既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又要深刻认识到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高职院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民族学生的心理,使各民族学生都有平等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在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断借鉴各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更有利于让高职院校大学生传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三)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冲击之下不免难以辨析与选择,更应该不断强化这一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地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的教育工作,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6,使其更牢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通过运1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1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等,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认识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了解伟大的祖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地了解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在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时,一方面,要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扎实调研,在掌握全局的基础上,剖析典型,最终找到问题所在,通过不断深入以及翔实的分析,再实事求是地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将马克思主义“五观”的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剖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话语体系、思想特点、表达形式,正面回应学生的疑问,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引领与民族团结教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适当增加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课时比重,还可以使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常态化,形成高职院校各部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多维驱动。(四)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探索经验应作为重要的育人资源进行弘扬与传承。高校是开展“五史”教育的主要阵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入开展“五史”教育,能够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触摸历史的温度,学习历史的厚度,能够充分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发展事实,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抵制西方分裂分子对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渗透,坚定对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就是要通过课堂、知识讲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等向高职院校各民族大学生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对于教师来说,其自身更要不断学习与“五史”教育相关的内容,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相关历史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五史”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祖国。例如,可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