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实施策略探析_姜贺.pdf
下载文档

ID:2479718

大小:1.1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职 院校 公共 音乐教育 实施 策略 探析 姜贺
高高职职院院校校公公共共音音乐乐教教育育实实施施策策略略探探析析姜贺(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摘 要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将公共音乐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范畴,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乐观,如缺乏执行力度,不能明确定位音乐教育目标,难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德行素养等综合素养。此外,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也是困扰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要想提高公共音乐教育的成效,应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明确现代音乐教育目标,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养成。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通识教育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世纪初,教育部印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就指出,艺术限定性选修与任意选修课程是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年,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 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 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此外,方案还限定了选修课程(音乐鉴赏戏曲鉴赏)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交响音乐赏析中国音乐简史合唱艺术)。虽然教育部有文件规定,但地方高职院校的执行情况却不乐观。全国不到二分之一的高职院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程,并且仅限于限定性选修课音乐鉴赏;任意选修课程开设的更少,即便开设,开课学期也不固定,往往根据选报学生人数确定是否开课,随意性较大。在课程安排方面,更多视教师情况而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并且强调:“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健全完善公共音乐教育体制当下,在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发展目标的确立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设置课程的现象,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学院决策者往往缺乏对高校通识课程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美育”,在教学管理、实施方式及教育观念、教育态度转变等方面投入精力不够,从而制约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中的研究与实践探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年度一般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课程模式优化与课程思政拓展”()。作者简介姜贺,女,讲师,硕士,从事高校音乐教学研究。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作为通识课程,公共音乐教育没有思政课程那样成熟的教研机构、教学体系和专职教师,甚至连艺术教研室、师资队伍都没有,只是临时抽调音乐学院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专职音乐艺术教研室是开设音乐通识课程的保障,是组建师资队伍、承担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机构。高职院校应当在教育部统一指导精神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备的音乐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完善教研室工作机制,加强音乐教育工作统筹,设立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机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制定长远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规划、学科专业发展时,要有充足的经费和配套条件,健全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在通识教育课程体制下,艺术专业的师资匮乏。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发展专业师资队伍的方法:“要按照在校学生总数合理安排普及艺术教育教师,鼓励高校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要优化专业艺术教育教师结构,搭建院系、校际合作交流平台。要加强艺术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要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汇聚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要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鼓励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提供支撑。”意见既对艺术教育教师配备比例提出了要求,又提出了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和长效机制。由于公共音乐课程对教师的专业背景、学历、教学质量等有较高要求,师资需求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目前可采取流动制,培养优秀的专业本科生,协助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搭建高校公共音乐课程音乐教师交流交换平台,让其分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也可以到中学借调专业资深教师开设公共音乐课程。完善体制建设,重在建立公共音乐教育教学评价体制,对基础设施、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材使用及相应的教学效果、成果及教师素质、教学特色、思政意识等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要把动态的教学与静态的评价完美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目的、目标、功能的多维发展,实现公共音乐教育的有效转变。二、深化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因对公共音乐教育目标认知不深,目标定位模糊,公共音乐教育目前陷入僵化的教学思维框架。如缺乏基础乐理、曲式、视唱等音乐基础课程,大部分学生缺乏音乐基础知识,不懂基本的乐理,容易失去兴趣,只求及格或满足学分要求。在考核制度方面,存在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往往采取试卷考试方式,背离音乐教育的初衷。音乐自身存在的多样性、多方化、创造性等特征,旨在促使学生用艺术的发散思维、变通的思考、丰富的想象,走出专业教育的禁锢,解决专业问题,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深化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首先,优化通识性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公共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行公共选修课为主体、公共选修与实践辅导共存的原则,即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辅相成。从理论层次讲,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中的必修环节,承载着全校学生的素质养成任务;从实践角度看,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活动是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下去的有效方式。在课程的选择方面,可以采取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的方式,如理论课可开设“中国音乐简史”“戏曲鉴赏”“音乐鉴赏”等;基础课上除乐理知识(乐理、识谱、乐曲与乐器、声乐与器乐、音乐创意活动等)外,要更多地寻找实践资料,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找到专业的认知有效资源。在为旅游、商务等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可以选择地域民歌、舞曲、器乐曲、戏曲等,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地域文化与民族个性、共性,了解地方风土人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便服务其未来职业发展。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方面,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探索式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科领域中选择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音乐知识、技能等提升处理信息、交流的能力,从而获得情感的升华。高职院校应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课程,传承民族教育,将优秀的民族音乐继承发扬下去。还可以根据自身所处地域环境,发掘地域音乐。如东北地区的高校可以将东北二人转纳入课堂教学,聘请二人转艺术家入校进行演出、做讲座、与师生交流。如此既有利于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还可以培养一批业余爱好者。除了二人转之外,东北地方艺术还有吉剧艺术、萨满神调等。东北地区的高职院校要善于将地方艺术形式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推广地方艺术、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培养素质全面的音乐人才。再次,合理定位公共音乐课程,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公共音乐教育是全校的通识课程,高职院校必须依据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的配备情况设计、规划课程。从开设音乐基础课程之初,就要让学生了解音乐基础理论与技能,体会音乐语言的美感;然后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学校可在开课前进行初步摸底,然后采取选报的方式进行分班,使学生能够进入自己了解、喜欢的专业班级。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虽然有理论,但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最佳方式。所以在教学评价时,除了理论考试或结业论文等考核形式,应允许学生通过汇演、音乐制作等形式进行结业。学生在准备结业的过程中,会运用到所学的乐理知识,而且在分析、理解、感受、创造音乐过程中,会主动补习不足之处,进而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最后,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据调查,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喜欢音乐,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乐感和审美修养,但当前学校音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难以让其实现自己的愿望。学生普遍存在喜欢音乐却厌烦上音乐课的现实问题,上课完全是为了应付点名或修学分,通识课程音乐教学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面对学生音乐知识、音乐素养、音乐水平程度普遍较低,甚至对音乐课程存在偏见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对症下药,处理好双方矛盾。在通识课程中,音乐教育是实施、完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它还肩负着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思政教学。思政教学旨在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者、爱国者,这要求公共音乐课程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实际需求进行思政教学设计。学校必须明确教学对象,依据对象确定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地域有不同体裁、曲风、形式的音乐作品,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孕育着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在西方思潮涌入的情况下,要重视本民族、本地域的音乐文化传承,把它作为学生政治文化素养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在公共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之间的区别,在丰富学生音乐文化修养的过程中,让其领悟到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民族音乐成为陶冶情操、发展自我、抵制不良文化的精神食粮,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三、结语高职院校要在遵从国家颁布的公共音乐教育相关文件的前提下,实施音乐教育,更新发展观念,“音乐不是少数杰出人物的享受,而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音乐不能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应该属于每个人,这是最高的理想。”高职院校应在“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把握好学生与公共音乐课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参考文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年)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廖乃雄音乐教育学概论(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责任编辑:邱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