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构建的基本内容与模式选择_曾钰轩.pdf
下载文档

ID:2478148

大小:1.14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思政课 第二课堂 构建 基本 内容 模式 选择 曾钰轩
115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115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教育理论与实践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构建的基本内容与模式选择曾钰轩,张乐慧,梁文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 2 5 0 0 0)高校的第二课堂是在我国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等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制度化、体系化教育模式,国内对于第二课堂的探索起始于二十世纪后期,随着师资配备的逐渐完善以及高校基础设施的优化,各种信息资源技术和教学手段不断涌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扩展。在当前的网络普及形势下,实践教学也包含了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活动分校内和校外,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生活、锻炼能力1,更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面对新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载体优势、空间优势,积极重构思政课堂体系,将在延伸和补充思政空间的同时,实现课程创新与全面育人的深度融合。一、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情况概述(一)“互联网+”新形势背景下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新媒体虚拟技术提供虚拟仿真的实验室、虚拟红色教育基地、虚拟博物馆等网络时代产物,能让学生在足不出户下浏览红色景点、航天发射场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中国梦。当前第二课堂的在线教育平台上包括慕课、翻转课程、超星学习通等,无论从公共通识课程、创业选修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等方面均能有效促进师生实现良性互动和课堂交流。与此同时,与传统的教学课堂形式相比,依托在线平台构建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实时共享、在线获取,并借助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带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赋予学生应有的学习自主权,促进知识内容有效传递以及深化师生交流。第二课堂并非随机所安排出的课堂,需与传统课堂有一致的师资团队。(二)第二课堂的线下实践学习高校第二课堂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关键载体。实践体验作为高校第二课堂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社会志愿服务、创业竞赛、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内容。通常来讲,第一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理论知识,第二课堂则是在此基础上,持续陶冶学生情操、开发情商、激发潜能、完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等。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服务奉献、爱国精神,提高其社会技能和人际沟通,培养其团队意识以及创新实践意识等,为高校学生能够进一步地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2。在校园文艺活动中,包括了学生社团活动组织、文艺晚会、兴趣讲座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健全人格,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现代育人环境下,高校通过发挥第二课堂的特殊优势,能够有效补充第一课堂的容量较小、时长不足等短板,为学生持续、系统地参与课堂学习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育人的理想目标。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相对不足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第二课堂的主体摘 要:思政课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以外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综合能力的实践性教育活动。第二课堂的设计、实施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习文化知识并接受思想教育,通过将传统思政课堂与实践融合,形成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对于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政课教学第二课堂要落实并发挥教学作用,必须做到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利用潜在师资以及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特性、充满趣味的思政教学内容,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基本内容;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4-0115-03收稿日期:2022-11-04修改日期:2023-02-15基金项目:2022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立项“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2022SJSZ1146)作者简介:曾钰轩(1993.4),男,辽宁朝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乐慧(1994.12),女,江苏南通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梁文君(1996.4),男,江苏扬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11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地位仍然有所落差,而第二课堂的重点就在于实践。在思政教育中,高校应通过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来认知、改造个人世界3。为此,在实际开展思政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阶段,部分学校在开展思政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精准的课堂定位,未能对师生的角色转化形成有效认识,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影响了第二课堂的实际育人质量。在开展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方,主要服务学生,而学生才是第二课堂的学习主体。通过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界定,注重营造良性学习的互动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索意识。(二)思政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发生转变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坚定政治信仰以及实践经验。但是,在实际上某些教育工作中教师出现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失衡的现象,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思政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中应变能力不足,不能深入掌握或解剖实践中的教育内容,学生无法获取有效的知识4。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思政教师对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及模式选择缺乏精准、完善认识,难以选择与课程教学、学生培养高度匹配的教学方案,直接影响了思政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构建的基本内容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补充,与思政教育体系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目标上的高度耦合性。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应正视第二课堂与思政课堂教育的异同点、互补性,通过融入智慧思政体系,精选优质思政内容,切实发挥思政课第二课堂的多元价值。(一)构建原则积极重构思政课第二课堂是完善高校思政阵地的关键举措,也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现实诉求。为有效构建思政课第二课堂,应坚持实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思想引领的基本原则。开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建设,需要将思想引领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精选教学素材,合理设置思政教育场景,持续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精神感召力与思想引领效能5。二是坚持学生为本的核心原则。思政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态,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案设置都需要从学生视角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正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偏好,设置极具吸引力的第二课堂,持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三是坚持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则。应以有序、协同为导向,在创新思政教学形态的前提下,通过推动思政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展,从而构建完善的思政育人体系。(二)模块内容综合全面育人形式、高校思政课堂定位,在构建第二课堂时,应注重设置知识内容、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三个模块。一是知识模块。要注重利用第二课堂合理补充思政课堂内容,通过及时更新思政素材,补充最新思政知识,不断扩充学生的思政知识储备,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的教学辅助优势6。二是能力模块。与传统思政课堂不同,第二课堂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倡导在智慧思政、实践思政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培养要求,合理设置能力模块,持续提升思政教学效能。三是素质模块。要从学生全面素养培养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素质、道德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文观念和价值情怀,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有机融合7。(三)构建第二课堂重要意义第二课堂可推动学生的持续性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渠道信息的交织,无疑给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当前学生还缺乏对社会政治方面的信仰和坚定信念、责任意识不强,不利于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许多学生在关注国内外话题时缺少明确政治信仰,思维能力活跃,虽然对社会实时的关注度高,但是责任意识不强、团队意识不足,自我主义和个性特征突出。基于此,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渗入,在宣传党的方针和强化政治信仰、落实思政思想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从而推进高校学生的长远发展8。第二课堂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的文化建设,且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实。第二课堂协助网络设备,结合时代特色,强化思政教育,为高校营造良好的学习、建设氛围,引导学生全面、良性发展,纠正功利主义、低俗萎靡、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思政教育下第二课堂可进一步深入落实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堂利用社会新形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合,延伸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为学生提供更充分多面的理解渠道,引导培育学生的理想政治信念,坚定学生信仰。同时学生在多元模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8。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新颖且紧跟时代主题和实时热点,依照国家的发展趋势和专业领域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教学大纲,也符合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发展思潮。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的构建模式选择在“互联网+”育人环境下,高校思政第二课堂多采用的教学模式包括实践基础教学、社团研究教学等。为有效构建高校思政第二课堂,需要高校积极转变思想117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117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教育理论与实践观念,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纠正对传统思政教育的“课程观”认知,通过不断变化课堂形式,持续加大对思政课的精力与资金投入,不断拓宽第二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访谈互动式交流模式高校要秉承时代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政课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同时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创新9。教师结合课程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意愿开展访谈活动,教育内容设计需要从贴近现实生活、时事现状、思政教材内容等方面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氛围,拟定活动主题,在活动前引导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知识展开深度研究。在活动访谈中,适当地穿插音乐歌曲缓和气氛,教师根据课堂活动的进展程度适当地侧面推敲,起到引导衔接的作用,可依照学生参与活动的进度来穿插即兴小插曲。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结合整体活动的思政内容进行深度总结。教师要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为主体参与者,这种教学模式可带动学生的实践激情和学习热情,也满足了学生的参与表现欲,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到思政知识。(二)团体合作式研究教育模式思政教师要依照思政内容拟定题目,题目的选择不仅需要符合课程内容,还要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热点以及难点话题,不可脱离实际生活,需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者进行小组分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组员人数一致成组。通过竞争或推选的方式选出组长,组长再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其中包括资料文献的检索、收集以及整合,再将整合的资料进行报告,最后再由小组长将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做出 PPT。在PPT 展示中小组可通过讲述、表演等方式灵活地将学习任务呈现,并针对任务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学生探讨结束后再由执行引导的角色对小组的操作过程、任务完成效果、问题分析思想等进行针对性评价。最后教师再结合问题的深入点和理解能力对各组进行打分,并将分值纳入组员的学习得分。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其他同学的发散性理解联合教师的引导式点评,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思想。(三)实时新闻点评式模式实时新闻的点评内容由教师结合学生收集到的网络热点、报纸报刊等渠道进行整合。学生在课前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