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发展...全国大赛获奖评估的数据分析_李晨.pdf
下载文档

ID:2477480

大小:1.54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辅导员 素质 能力 大赛 发展 全国 获奖 评估 数据 分析 李晨
队伍建设DOIDOI:1010.1358513585/ki.gxfdyxk./ki.gxfdyxk.20232023.0202.005005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发展现状及模式创新基于2012-2020年全国大赛获奖评估的数据分析李晨(中国计量大学 组织部,浙江 杭州310018)摘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012-2020年共八届全国大赛370名获奖选手的数据采集与挖掘,梳理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脉络与特点,归纳了大赛的模块设置与能力考察,从区域、高校和选手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现状,并从分类指导帮扶、开展竞赛评估、创新赛制构建三个方面对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职业化;专业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37(2023)02-0022-0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1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这支队伍的素质能力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水平,乃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积极制定政策、提供平台,探索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的路径。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自2012年诞生已经走过十个年头,成为辅导员领域最重要的赛事,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2-2020年以来共八届全国大赛数据的挖掘,梳理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发展脉络,分析各大高校参赛现状,刻画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发展的实际图景,为高校辅导员群体参赛提供经验借鉴,为有关部门以大赛为契机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提供政策参考。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自2012年首次举办,经历了三个阶段完成了三次更名,其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第一阶段: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2012年)。第一届全国大赛汇集了来自31个省(区、市)近百名辅导员,参赛辅导员通过交流工作经验,展示职业风采。时任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表示,举办大赛目的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并以此带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各地各校要认识到大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2第二阶段: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2013-2017 年)。从2013年第二届开始,正式更名为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到2017年间共举办五届。其中从第三届开始设置分区复赛,大赛启动更早,赛制更加完善,各地各高校参与度和重视度更高,在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面作用凸显。第三阶段: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大学生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研究”(Y202044569)。作者简介:李晨(1990-),男,中国计量大学组织部讲师。第 15 卷第 2 期2023 年 3 月高校辅导员学刊队伍建设22队伍建设能力大赛(2018年起)。自2018年第七届正式更名为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大赛也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取消分区赛,采取二级赛制即省级初赛和全国决赛。竞赛内容也不断创新,此外更加重视对于辅导员工作实绩的考察,避免出现参赛、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这一系列变化也真正反映了大赛的目标,聚焦真实问题,全面考察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此推动工作质量提升。分析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脉络,发现具有时代性、目标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时代性”是指大赛形式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历届大赛都是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全国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办赛宗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由职业能力大赛更名为素质能力大赛,将“主题演讲”改为“理论宣讲”,说明大赛更加重视辅导员的政治觉悟和价值引领,对于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和阐释能力。“目标性”是指大赛宗旨一以贯之,具有目标性。自2012-2020年间八届大赛的设立宗旨始终致力于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通过举办大赛为辅导员提供发声展示舞台,也提高了有关部门对于辅导员群体的重视,促进了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和落实,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实践性”是指大赛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实践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规定辅导员的九大职责,大赛通过设置基础知识考试、理论宣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环节,考题源于辅导员工作真实案例和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全面考察辅导员日常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二、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模块设置及能力考察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内容设置贴近辅导员日常工作实际,重点考察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以赛促学进而带动辅导员群体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以下根据最新两届大赛形式,重点分析大赛所涉及竞赛环节。1.笔试环节。笔试环节采取闭卷方式,一般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和网文写作两个部分,第八届进行改革取消网文写作,将论述题改为对策分析题,进一步提高大赛基础知识测试针对性。笔试环节考察的内容非常广,与国家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相吻合,因此,要想在笔试环节脱颖而出,光靠突击准备不可能实现,重点是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2.案例分析环节。案例分析的考题来源于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事先由大赛主办方向全国高校征集,要求参赛选手围绕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第八届大赛又对案例分析进行了升级,采取AB角问辩的形式,两位选手现场围绕案例共同辨析原因、研讨对策、总结规律。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工作中分析、判断、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辅导员要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经验启示,提高解决同类型问题的能力。3.谈心谈话环节。谈心谈话的考题同样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赛前由主办方向全国大学生征集。比赛在专门的谈心谈话室内进行,以情景模拟形式与提问学生进行真实的谈心谈话。第八届大赛进行了环节升级,要求选手在谈话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并回答评委提问。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日常谈心谈话技巧,这也同国家对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相一致。因此,辅导员需要在平时与学生的谈心谈话过程中重视经验总结,掌握与人沟通谈话技巧,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教练技术。4.理论宣讲环节。理论宣讲环节原为主题演讲,第七届大赛更改为理论宣讲,由参赛选手现场抽题即兴演讲,题目主要涉及党的最新理论思想。理论宣讲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宣贯能力,以及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的宣传阐释能力,重点考察宣讲内容的政治引领、理论内涵和政策导向。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需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和价值引领,增强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和阐释能力。大赛经历了八届,内容形式不断与时俱进,23队伍建设如由“博文写作”更改为“网文写作”、“理论宣讲”取代“主题演讲”、“主题班会”改为工作自评报告、学生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的考察,大赛更加真实考察辅导员日常工作能力,体现了对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三、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状态数据分析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名单为统计对象,系统梳理了2012-2020年共八届全国大赛370名获奖选手相关情况,在数据分析挖掘基础上,发现大赛状态呈现以下特点:(一)区域层面:地域固化且集中,队伍建设不平衡1.数量层面的区域分析。大赛获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高校对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视程度,间接反映出区域辅导员队伍建设实力。从区域分布上来看,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奖学校数均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但是由于各地区学校数量差距明显,不能说明东北地区较弱。反观从校均获奖数量来看,东北地区的校均获奖数量最多,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近,中部地区校均获奖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可见大赛存在中部地区“相对薄弱”现象。(见表1)表1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区域差异情况区域东北东部西部中部合计学校数26010287347182740获奖学校数19806741207获奖学校比例7.31%7.78%9.13%5.71%7.55%区域获奖总数4014810874370校均获奖数0.150.140.140.100.14注:校均获奖数=区域获奖总数/学校数2.结构层面的区域分析。全国大赛奖项分为等级奖和非等级奖(前四届设有优秀奖),其中等级奖又分为一、二、三等奖,等级奖难度系数明显较高,等级越高越能体现辅导员的能力水平。将获奖数量按照获奖等级细分,有助于从结构层面进一步分析大赛区域分布特点。从数据分析来看,西部地区一等奖校均获奖占比明显低于东部,这与高等教育发展总格局基本对应,但西部地区三等奖校均获奖占比最高,笔者认为可能部分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地区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校均等级获奖层面,东北地区各等级均高于整体平均,中部地区落后于整体平均更加明显。(见表2)表2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级奖区域分布区域东北东部西部中部合计学校数26010287347182740一等奖数/校均占比4/1.54%19/1.85%7/0.95%10/1.3940/1.46二等奖数/校均占比13/5%46/4.47%27/3.67%23/3.2%109/3.98%三等奖数/校均占比23/8.85%83/8.07%74/10.08%41/5.71%221/8.07%注:校均占比=区域等级获奖数/学校数*100%24队伍建设3.获奖数据的省份分析。除特别行政区以外,大赛已经实现了地区全覆盖,真正成为辅导员群体最重要的全国性赛事。从获奖数量来看,陕西、山东、福建、江苏和河南高校辅导员获奖数排在前五,青海、宁夏、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获奖人数最少。从获奖省级来看,江苏和福建“一等奖”最多,分别为5人和4人;辽宁有9人获得“二等奖”为最多,其次河南、上海和浙江各有7人;“三等奖”获奖数方面,山东有14人,其次陕西12人,福建和新疆各有11人。(见表3)通过分析可见,全国大赛获奖情况差异明显,区域分布不均,呈现出地域固化且集中的特点,反映了各地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平衡。表3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数量前5省份省份陕西山东福建江苏河南总数2121201918一等奖数31452二等奖数66567三等奖数12141189(二)高校层面:各类型差异显著,重视程度仍需提升1.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基本一致。“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而实施的政策,经过长期建设和投入,这些重点高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这类高校招聘辅导员门槛普遍要求较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渠道来自本校学生留校任职,另外多所重点高校将辅导员招聘门槛提升到博士学位,因此,辅导员整体素质较强。通过对大赛数据分析,发现370名获奖者中,有70位来自“985工程”高校,占比18.9%;有79位来自“211工程”高校,占比21.4%;“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获奖人数合计158人,获奖率接近43%,而普通本科获奖人数为180人,占比48.6%,普通高校近年来在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和提升方面成效显著。2.不同类型学校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从学科类型来看,获奖辅导员来自理工类高校66所,综合类高校52所,师范类高校33所,医药类高校18所,财经类高校17所,农林类高校10所,民族类高校6所,政法类高校3所,语言类高校3所,其他类型高校2所,学科之间存在不平衡。从学校类型来看,获奖辅导员涉及本科院校182所,高职院校21所,独立学院5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