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工作的思考_杨春梅.pdf
下载文档

ID:2477413

大小:1.20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辅导员 育人 水平 建设 提升 学生 就业 能力 工作 思考 杨春梅
109就业与保障 2023.2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工作的思考文/杨春梅摘要: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数庞大的就业群体,其就业能力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为此,文章对高校辅导员教育水平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工作两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增强育人本领、创新育人模式、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基于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以就业为导向培育正确择业观,利用产教融合培育职业技能和精神,并在建设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关键词:育人水平;就业能力;产教融合;自主创业2022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1076 万人,与就业岗位形成了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因此,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就业成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首要目标。作为高校教学的主体,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1。因此,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必须提升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和学生的就业能力。一、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建设分析及对策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一代又一代继续奋斗的、为我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持续努力的合格建设者的重大任务。高校教育一线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求职管理中的主要参加者、探索家和推动者,在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中占据特殊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能够适时、准确地把握毕业生求职心理,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引,协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正确道德观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力求引领毕业生高效求职。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水平。(一)打造高水平辅导员团队首先,坚持科学管理与考核评优相结合。立足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和发展实际,不断完善考核评优、职称职级、培训培养、职业发展等体制机制建设,统筹各方力量,将团队化建设成果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每年度安排负责人进行择优选拔,考核合格的团队负责人予以加分,稳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辅导员成长发展创造条件2。其次,以提升辅导员教育工作质量为目标,聚焦不同学院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每个学院每月至少开展两次业务研讨,以案例分享、案例研讨、模拟谈话等形式进行工作复盘,共同辨析原因、研讨对策、总结规律,不断提升学院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后,以提升育人实效为目标,根据学院辅导员工作方向和辅导员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实践性的工作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培育典型人物。(二)增强育人本领将辅导员团队建设纳入全国教师团队建设总体规划,在岗位晋级上单列要求和标准,推动专门教师辅导员按岗位专业的“双线”晋级激励机制执行落地,引领辅导员团队向专家化纵深方向快速发展。制订贯彻高层次专业职称辅导员工作要求的具体实施若干意见,对高层次专业职称教师辅导员教育、研究等领域方面管理工作实行综合量化,成为评先评优、岗位级别晋级的依据,着力推进培养一大批育人领军者。建立先进教师辅导员模范岗位,制订“教师辅导员服务十条”,重点扶持全国先进教育辅导员就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努力提升全国教师辅导员服务质量。选拔全国先进教育辅导员赴地方政府及其他院校挂职、交流学习,进一步拓展教育辅导员的眼界和思路。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门课题,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校本化教育实际,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讨与实际经验总结工作。(三)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并应以国家有关立法规定为基础,完善自身管理机制。首先,高校应设立由辅导员负责治校的制度,明确辅导员在高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范围,并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功能3。其次,学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并在规章制度上增添更多人性化因素。人才队伍建设上不仅应形成有效、科学、合理、操作性好的规章制度,还应将人文情怀纳入规章制度,并着力创设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良好教育氛围,从而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创精准就业110就业与保障2023.2新能力。最后,高校要提高辅导员的薪资福利。确保人才队伍稳定是高校辅导员人才发展的根本。只有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工资水平,才会更好地形成高素质辅导员人才招得进、留得住的良好局面。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高校毕业生是主要的人力资本。稳定和鼓励高校应届本科生求职,对维护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衡、全面开发使用我国人力资本及推动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促进高校应届本科生求职,事关广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命运、关系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历来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将稳定和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视为就业关键。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认真抓好“六保”工作,将“保就业”置于工作第一位,全面完善就业优先政策,采取各种减负、保上岗、扩就业机会的优惠政策措施,并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制定专项优惠政策等措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各高校辅导员应从多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如何实现三方面。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在准确地对自身和社会环境作出评估后,高校可以确定适合自己、有实现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因此,高校管理层、教师、辅导员应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其大学生涯的全过程。高校可以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建立职业生涯咨询室、职业规划交流平台等,以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提升其规划能力4。同时,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应将相关指导内容进行规范化,开设专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学生也要合理规划自身职业规划,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方向。首先,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设定一个基本目标,保证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目标而努力。其次,学生可以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周围人的支持与肯定,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进行职业定位。最后,根据目标职业制定具体有可行性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行,定期进行评估并完善。(二)培育正确择业观许多高校毕业生更注重在专业知识层次上提升自我,但培育正确择业观也是重中之重。因此,为提升高校就业率,学生必须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建立起与发展市场相适应的现代求职观。其一,积极、主动求职,而不是消极“等、靠、要”。许多学生将期望寄托在社会资源上,以至于出现了求职时“全家总动员”的局面;部分学生也祈求通过学校解决求职困难。但实际上,即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可以完成对用工体系的双向选择,毕业生积极“推销”自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解决求职困难的渠道。其二,突破单一就业理念,进行多样化求职。大学生在工作抉择中常常受到来自社会和父母的传统观念及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始终将留守城市、端上“铁饭碗”当作主要考虑,也有许多大学生偏向于考虑外企、合作公司等报酬较高的岗位,极少人会考虑中西部和基层单位,这就使求职成了过“独木桥”。事实上,许多职位都需要年轻人。例如:近年来,一些新兴的中国社会职位开始出现,独立演艺员、应用软件开发者、翻译人员、美工设计者和独立作家等独立职业岗位正从中国社会上崭露头角,对减轻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发挥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毕业生能够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寻找到可以发展自身专长的工作。其三,防止盲目追随,重新认识自我。国内当前的高等教育尚处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公众高等教育”转化的过渡时期,部分当代本科生缺少相应的风险认知,眼高手低,盲目追求人才就业机会中的深层次、高薪酬类工作,在择业类别和择业地域上存在“扎堆”现象,导致人才供需脱节,这也是本科生求职困难的根源所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也应转变原有的精英求职观点,建立人职相匹配的大众化求职观,以提高就业率。(三)落实产教融合工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建设现代职业学院的基础,而职业文化的培养更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实现。高校辅导员应深刻理解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应进一步深化产教整合,强化校企合作能力,积极形成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整体平衡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企业实践的教育环节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深入企业现场进行实践,而不仅仅是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训练,更关键的是进一步理解文化和企业精神,将书本上的职业精髓外化为可感受、可触及的内容,从而深入领悟文化、价值观、团队协作精神、管理理念、社会服务意识及竞争意识、激发创造意识、民主与公正意识等企业思想文化的精华,逐渐提高学生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对社会的使命感,并在职业实践的根基上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奉献精神,在深入公司的工作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和员工奉献精神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志与行为5。目前,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对在校生进行职业精神培训,与此同时,全体职业院校应逐步转变教育观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人才为核心,面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未来职业人的特点,做好对在校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训练工作,使之能有效满足社会发展与企业需要。职业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他们未来的职业成长,关注社会和客户对职业人的基本素质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111就业与保障 2023.2品质,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可靠的基础,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为建立良好的职业人生奠定基石。(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校要针对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和就业意愿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尤其要充分鼓励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新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高校要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在教育层面,要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协作、文化引领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尽可能地将相关内容融入他们创业的全过程。教育资源也是重要的创业资源,有助于自主创业毕业生从中借力、受益,全面提升其思想、能力和视野,因此高校要健全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利用企业、优秀毕业生等资源为毕业生创业拓宽思路和聚能。第二,服务平台要做好收容、扶持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要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创业园、大学创客空间等校内创业实践平台,也离不开各地方建设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孵化园等服务平台。为此,相关平台要根据实际需求,包括向相关创业者免费开放平台服务,提供尽可能精准的信息服务,帮助投资,相关机构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合作对接等。创业服务平台不仅要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场地、空间,还要着力创业渠道、服务供给、保障支持,让创业者进得来、住得来、发展得更好。第三,必须不断优化和升级经营环境。良好的经营与自主创业环境对毕业生创业吸引力大。优化创业环境,除了探索提供高效便捷的注册服务、降低创业团队入驻条件、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救助机制外,还需要金融、税费等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对毕业年度和离校 2 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可以营造宽松、便利的创业环境,减轻毕业生创业压力,尽量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只要落到实处、落地有效,就能激发广大毕业生的工作创造能力,取得佳绩。三、结语作为贯穿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主体,辅导员提高育人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强化其个人专业能力、加强团队管理,提升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在学生方面,高校要助力学生提高良好规划力、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进而提升高校学生专业本领和就业能力,提升高校就业率。(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参考文献谭新兰,皮坚.教育生态理论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J.就业与保障,2022(7):106-108.韩莎莎,李婷.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研究 J.中外企业文化,2022(7):229-231.任永秀.中职院校建筑类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