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非遗美育课程构建及混合式教学探析_张曦.pdf
下载文档

ID:2477412

大小:3.4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美育 课程 构建 混合式 教学 探析
2023.01艺术教育一、非遗的美育基因文化遗产是人类所继承的前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或产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沉淀。文化遗产可以分为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两部分,两种文化遗产以不同的形态共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保护物理空间的静态实体及其文化价值为主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更加强调保护隐性的、动态的、被持续传承的知识技能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记忆。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 公约 )中明确指出,非遗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构成社区、群体或个人所认定的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或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工具、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我国于 2004 年加入 公约 ,至今已颁发多部法规文件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我国的非遗也丰富多样。我国非遗项目名录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等,每一类非遗都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可复制的、活态的、具有原生性和审美性的丰厚文化资源。每一项非遗在千百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根植本土文化的人们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塑造、自我延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非遗反映了不同时代各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力,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民间艺术品中的木版年画、雕塑、剪纸等,大多有着瑞兽人物、草木花卉、始祖神祇的形象,被张贴或摆放于进门入户抬头即见的地方,与环境融为一体;歌颂有灵之万物与不畏艰险的英雄的史诗古歌等,表达了不同群体人民对自然和生命最原始、最淳朴而又具有创造性和极强生命力的审美意识。其体现着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世俗审美和构建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智慧。其乐观、热忱地肯定生命,展示着人民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能够解决与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需求,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1。如今,人们过度追求工具的进步与情感的节制,导致人自身的异化,审美钝感化等问题日趋严重。这样的异化发展容易使人们丢失一些蕴含人类原始审美感受的文化基因。而非遗中饱含着初始的美好和感动,以一种隐形的方式继承着这种审美意识和文化血脉。它的存在有助于唤起人特有的情感体验,使人获得柔软、持久、富有韧性的心灵力量。二、美育的指归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指培养、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获得欣赏、体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多数学者认为德国 18 世纪的作家、哲学家席勒是美育理论的创立者,其主张美育是引领人与周围世界建立一种超越实在与功利的自由关系,使人在审美的自由中获得人性的解放。古今中外的学者对美育的内涵各有见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诗乐教化”,将“游于艺”作为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荀子强调艺术审美对于“正风俗、厚人伦”的积极作用;庄子所勾画的真人境界及社会理想图式具有自然之美。20 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贤将西方的美高校非遗美育课程构建及混合式教学探析张曦郝晓宇摘要:我国的非遗蕴含着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记忆,体现了民族的创造力,传递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将非遗元素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既是对文化的传承,又是当代美育的需要。通过阐述非遗的重要教育价值和美育的指归,分析非遗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必要性,并梳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轨迹和优势,以探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非遗美育课程中的运用路径。关键词:非遗;高校美育;混合式教学注: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校美术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NGJGH2020153)研究成果。1262023.01艺术教育育思想引入中国,他们与之后的美学家朱光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等对美育的阐释各有千秋。无论是以美的实物与美学理论陶养性情,还是把艺术欣赏视为美育的钥匙,抑或是强调通过调动人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而达到育德、启智等目的,都证明了美育在人的自我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作为人而成其为人”的必由之路。三、我国高校美育开展现状21 世纪以来,美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18 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双万计划”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与综合素养,鼓励一线教师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推动高校和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具体而言,首先,在认定三千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推动立项建设七千门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其次,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下,建设一万门省级精品课程。这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规模导入和普及化的有力政策支持及优质建设范本。清华大学在 2014 年 10 月发布的 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要“依托在线课程,推动 MOOC、SPOC 和混合式课程建设,推动新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清华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建设混合式“金课”,建立了良好的混合课程实施基础。目前,多所高校已通过 MOOC 等方式建立了高品质公开课,并在智慧树等知名的学分课程服务平台进行跨校授课。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做了许多关于美育的建设。如今,多数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等都设置了相关的美育专业和课程。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多元化信息大量涌入高校,但真正有益于高校美育发展的较少,因而高校美育整体上仍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难以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的美育只能起到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作用;美育课程课时较少;美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局限于音乐、美术等的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对学生实践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师资力量匮乏等。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用何种路径解决值得思考。四、非遗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目的、意义及构想(一)目的和意义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除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基础课程的建设外,还可以吸纳更多内容,如地方戏曲、面塑、剪纸、木刻、刺绣等民间艺术形态。通过对极具地域色彩的非遗民间艺术的鉴赏,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水平。这是非遗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目的和意义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2非遗的传承往往依靠口传心授,这种较为保守的传承方式导致非遗的生存受到诸多制约。由于各种因素,非遗所隐含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导致许多非遗消失。作为地方的文化基因和标志性符号,非遗往往以极质朴和通俗的方式传递着地方瑰丽文化与精神。从这一层面上看,非遗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无疑是一种传承和普及地方文化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有必要加强教育引导,唤起学生的乡土记忆,使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让他们通过非遗美育课程的学习感受非遗的艺术价值,并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将个人发展和家乡的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为育人之所,是人文精神的策源地,应当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此,大学 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著名教育家竺可桢也曾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为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之标准也”3。无论是美育还是非遗传承,皆能对人产生精神塑造和灵魂雕刻的作用,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而作为育人之所,大学应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的美育课程。根据上文所述美育目标和高校开展美育的现实困境,促使非遗动态传承,使非遗与高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课程建设构想可将非遗美育课程分为两部分进行开发和构建。其一,立足于区域文化特色,设置以某一类或某一种非遗为内容的系列课程,并尽可能使内容系统化、趣味化,将其以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的形式在高校公共课1272023.01艺术教育体系中呈现。其二,可在满足原有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在已有的艺术美育课程中有机融入与非遗有关的内容,让非遗走进高校课堂。例如在版画课程的教学中加入传统木刻年画的有关内容,在涉及装饰和平面的部分可加入剪纸、传统刺绣等内容。如此,地方非遗元素便能为高校美育提供“源头性”和“创生性”的多维空间,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高校学子可以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五、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非遗美育课程中的运用高校美育课程与非遗的融合无疑是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深度拓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混合式教学的方式也是高校美育课程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一)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轨迹我国混合式教学最早由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于 2003 年 12 月提出,是一种将传统的线下面授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国际上普遍认为混合式教学经历了技术应用、技术整合、“互联网+”三个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此外,运用这种模式,能更好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打破区域教育资源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混合式教学成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授课方式和学习途径,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但混合式教学也不是线上线下两部分教学内容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目前,多所高校已通过 MOOC、雨课堂等方式建立了美育高品质公开课,并在智慧树等知名的学分课程服务平台实行跨校授课,这些课程能够起到有效普及艺术知识的作用,能不同程度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了解美与艺术的需求。近几年,以非遗为内容的网络课程陆续出现,但数量仍然较少,且课程内容主要是对具体非遗技艺的历史追溯和艺术特色的讲解,而较少提及非遗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因而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二)非遗美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对于非遗美育课程来说,无论是非遗专题课程还是融入非遗元素的艺术类课程,皆可运用混合式教学。可以灵活多样地设计每部分教学内容在线上和线下的占比,使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如上文所述,可设置两种非遗美育课程,一是非遗专题课程,可进而将其分为理论讲授、技艺传授、沉浸式创作三个教学阶段;二是在专业艺术课程中加入非遗元素。可借助互联网收集整理以非遗为内容的纪录片、在线课程、书籍等,并将其分享给学生观看,使其进行理论学习,在宏观上对非遗有一定的了解,以更好地进入技艺传授、沉浸式创作阶段。通过使学生进行线上的理论学习和线下的技艺学习、沉浸式创作、集中讨论,能够更好地达到美育效果,同时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在进入课程后期阶段后,需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将所学转化为实质的作品,并适当陈列优秀作品,使学生进行集体观摩、评价和交流。六、结语蔡元培曾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美育能很好地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无疑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美育离不开文化的普及和对地方艺术的了解和热爱,而非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为当代美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还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途径。良好的美育无疑需要社会、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韩恒威.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剪纸与刺绣J.满族研究,1995(3):92-95.2李文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2(3):100-105.3从“海中灯塔”到“社会之光”:大学精神及其理念EB/OL.(2004-11-16)2022-11-05.http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