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为例
行政管理专业
我国
农村义务教育
若干问题
思考
以内
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市
林西县
行政管理
专业
题目: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以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为例
摘 要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的实现,我盟地区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加速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也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知识动力。虽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在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尤其是农牧区义务教育方面面临的困境不容乐观。 因此,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为例,认真分析赤峰市林西县农牧区义务教育的现状,仔细研究制约农牧区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加快其发展步伐的对策,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扫除障碍。
关键词: 1、农村问题 2、义务教育 3、问题与对策
目录
一、义务教育概述 1
(一)义务教育的含义 1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特征 2
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简介 3
(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3
三、改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具体措施 5
(一)加大对农牧区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 5
(二)加大对农牧区义务教育主体的投入 5
(三)加大国家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 6
(四)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7
四、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2
一、义务教育概述
教育是振奋民族、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教育的普及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文明与民主程度的标志之一。所以在世界各国的年教育经费,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大多仅次于军事费用,居第二位。发达国家人口只有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一半,但其教育经费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出十倍以上。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原因,在于教育。因此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做到“两个坚”,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农村义务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 子女平等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对“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义务教育的含义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概念的界定,首先要从“教育”一次说起,“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认得知识技能,影响认得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而狭义的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一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徐进社会发挥在那的人。那么,农村义务教育就如同教育概念一样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所有的教育形式。包括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来讲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简称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那么农村义务教育就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传统式家庭教育。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特征
1、公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主的体制。”综上所述,公益性本就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体现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因为人的基本素质奠定于儿童少年时代,一旦形成会影响个人和民族的前途。义务教育是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部分利益。这种公益性能否得到维护和保证,是衡量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标准。
2、目标的方向性
“十六大”报告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即“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十六大”还明确了新时期教育方针,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力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法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公共性
教育所蕴含的公共性不是人所赋予的,更不是主观思维的结果,是随着教
育的发展不断展现出来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是基于培养农村孩子在素质﹑
品德而言的。应当通过培养农村孩子在共同价值观念来完成。我国作为一个农业
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的51%,农村孩子的受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所
共同关心的问题。
4、社会性
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自从教育从生产劳动中
分离出来以后,它就担负起了一种独立的社会职能,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使人不断的走向社会化。农村义务教育做的不仅仅只是农村的教育,更是社会
化的教育,农村的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农村教育能否做得好,事关农
村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事关我国民生。
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简介
赤峰市林西县,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端的一个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全旗大约25.14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大约21.4人,占总人口的85%;而全旗人口的72%是农村牧区人口,大约18.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8.23万人。
赤峰市林西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水草丰美,地域面积辽阔大约为15613平方公里(合2342万亩),其中包括:耕地300万亩,牧场1300万亩,林地355万亩,境域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状,对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旗仍然以半农半牧为主的传统经济为增长方式,与内陆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均收入较少,生产力水平低,现代机械化水平低,缺乏高科技极端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并且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而赤峰市林西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建设的进程。
(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是全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我县人民的艰苦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赤峰市林西县的农牧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的说来,赤峰市林西县的农村义务教育根基是比较扎实的,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所取得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赤峰市林西县农牧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赤峰市林西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人才与智力支持。虽然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离素质文化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赤峰市林西县农牧区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对农牧区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难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赤峰市林西县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自身难以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虽然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当地人民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但仍然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然而经济水平的落后从根本上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的投入,影响着教育的协调和经济的发展,这将大大阻碍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当前一些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馆、会议室、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运动场一室且多用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孩子们一书多用,没钱买学习资料的状况更令人瞠目结舌。
2、生员极度短缺
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后,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很多农村家庭不愿面对这样的风险,情愿让孩子早日参加工作。而且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再加上自然灾害和税费制度的改革,农村家庭的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有些甚至还呈下降趋势,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目光短浅,认为让不让孩子读书是自己的私事,这些家长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也是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赤峰市林西县仍有一部分农牧区的孩子,由于路远,交通不便,学校极其偏僻,导致这些孩子无法克服客观条件而不能上学,10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年级,甚至还有高年级孩子留级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参加升学考试的现象大有存在。更有甚者,索性从几岁开始就放弃读书,小学没有毕业,就再一次上演了上一代“上山放牛(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的恶性循环。
3.办学条件差
农牧区孩子们的教材更新缓慢,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仍然是固定的那版过了“保质期”的课本,被几届的学生传下来也已破旧不堪;农牧区学校的公共设施十分匮乏,没有固定的户外运动场,没有培养孩子们兴趣爱好的音体美教室,对于微机学习和多媒体教学更是“天方夜谭”;赤峰市林西县有的农牧区学校仍有危房,孩子们上课的教室时常会有随时坍塌的危险;有的没有食堂,部分离家偏远的学生,中午回家无法往返,就只能从家中带来冰冷的饭菜;学校由于财力、物力有限,教室不能按时消毒,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4.师资力量薄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莫过于教师为本。教师是义务教育落实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农村教师资源紧缺一直制约着赤峰市林西县的义务教育发展。农村地区的学校人事制度不够合理,比如有些地方的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五十岁以上教师比重偏大,而且学校待遇很低,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从事农村教育事业。这种情况下,部分优秀教师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安于在落后贫困的当地学校工作,有的通过支教这道台阶,期满后,仍然跳槽到省城去发展,使孩子们的外来之音戛然而止;农村老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墨守成规,思维及知识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及时地给孩子们传达正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导致孩子“守株待兔”,成为“井底之蛙”;而有的教师业务不精,能力不强,职业意识淡薄,更有甚者,身兼其他工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内容尚且不能保证保量的完成,这种不合格执教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改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农牧区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
调整农牧区义务教育投入载体的“三导”,倘若从根本上改变赤峰市林西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失衡的现状,就要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上打开突破口,从投资载体上寻找切入点,从长远规划上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前进与发展。首先,正确“引导”农牧区孩子上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主动宣传教育可以改变命运,服务社会,繁荣国家的正能量。大范围地仔细普查,每个村,每个嘎查,每个牧区,不忽视一个孩子,不遗漏一个新文盲,不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的蓝图留下一个污点。
其次,正确“指导”农牧区教育的工作方案,整合农牧区教育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与条件,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师资方面,转变教师观念,引导其到艰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