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说文解字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衣食住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
衣食住行
汉语言
文学
专业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衣食住行
摘 要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保存了汉字的篆文字形和古音古训,较为全面系统地对汉字进行了辨形、释义、注音,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的重要资料,在我国字典史及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说文》收字所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主要着手于衣食住行这四方面的收字进行分析,通过对选字的分析描述古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制式和文化。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衣、食、住、行,每一个部分中运用传统的训诂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衣食住行方面具有代表性收字字义的同时,探究古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分析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具体为:一、运用形训法、义训法与注释法对选字进行深入的分析。二、通过选字所体现的生活生产方式来分析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说文解字;衣食住行;字义;文化
引 言
一、选题研究意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国学大师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文字使得语言由听觉转为视觉信息,使瞬间即逝的语言固定下来,使语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又,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发展历程清晰可见,因而文字不仅仅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更是中华文明最重要且鲜活的载体。
《说文解字》分析古文字的字形、说解本义,辨识声读,不仅保存了词的本义、古音资料,并且保存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
二、研究现状
汉字学的研究上,对《说文解字》的关注从未消减过,切身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更是投入了颇多经历去探求。宏观上,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均有发展,但相对“衣”与“食”的研究论文多于“住”与“行”,研究成果更加显著。微观上来说对衣部、巾部、食部、走部、辵部等收字较多的部研究更为透彻,而分散于各卷的字研究相对较少。
三、选字范围
由于《说文》中关于衣食住行收字很多,并且不拘泥于一个部首,所以选字并非集中于一个部首,而是根据收字的意义分类涉及较多的部首,选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收字。“衣”主要涉及冃部、衣部、尸部;“食”主要涉及食部;“住”主要涉及宀部、木部、土部;“行”主要涉及辵部、行部、彳部。
一、衣饰类字
(1) 服饰的形式
“衣”的基本义是指“衣服”,其本义则是“上衣”,故在谈论到古人的衣服时,多用“衣着”或“服饰”等词,与“衣”相区别开。古人的衣着可根据其质地、颜色、样式、功能等多方面划分,下文将《说文解字》中表衣着的部分收字,根据身体的部位将衣着分为头衣、体衣、足衣三部分加以分析。
1. 头衣
头衣是指头上佩戴之服,又称头服、元服,主要包括“冃、冠、冕、牟”以及巾部等收字。
冃《说文》:“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从冂;二,其饰也。”[1]其为象形字,由甲骨文“”至小篆“”,是指西南地区的小儿的头衣常缝制各式各样兽类的头作为装饰,其甲骨文字形上多出来的两个羊角之饰据说是用来辟邪,是当时古代蛮夷所戴之帽。“冒”是春秋时出现的会意字。今天的“帽”便是在“冒”旁边添加了义符“巾”演变而来的。
冕《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紞纊。”[1]冕其形,上方为一副长方形的板,称作“延”或“綖”。延的两端垂挂着一排串连的珠玉,叫“鎏”。 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则为“紞纊”。 “古者黃帝初作冕”,冕最初是帝王在重大场合所戴的头服,后来诸侯、卿大夫行朝仪、祭礼时佩戴的头服也称作“冕”。
覍《说文》:“覍,冕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1] “覍”的今字为弁,其籀文字体为“”,上部象人头之形,下部似两手扶持之状,是士大夫以上贵族配礼服的一种头衣。
巾《说文》:“巾,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1]巾本是擦拭用的布帛,后用来覆盖头或缠束头发,变为头巾,冠的一种。
帻《说文》:“帻,髮有巾曰幘。”[1]束巾是为上层士大夫在家宴居所采用,后来逐渐通用。至汉末束巾逐渐成为较时尚之饰,以戴巾为雅尚,被文武官共同青睐,之后便被广泛使用。
2. 体衣
体衣是衣裳的称谓,包括上衣和下衣,是服饰的主体部分。
(1) 上衣
许慎《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体也。”[2]二人皆以声训的方法从其用途方面解释“衣”,即人们依靠衣服来蔽体。而“衣”的小篆体作“”,象两片衣襟相掩之形,可以探得,“衣”本义是指上衣。
襦《说文》:“襦,短衣也。从衣需聲。一曰㬮衣。”[1]段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即自膝盖以上的衣便称作襦。
袍《说文》:“袍,襺也。从衣包聲。《论语》曰:‘衣弊緼袍。’”[1]是指以棉絮保暖的长衣,可理解为长棉衣。段注:“釋名曰袍,丈夫箸。下至跗者也。”即,男子所着的长至脚背的长衣。
带《说文》:“带,紳也。男子鞶带,婦人带丝。”[1]古人着衣通常要系带。男子在腰间系上可佩玉、挂坠的皮带,妇人的衣带即丝。绅的本义为大带,为古时地位尊贵的人所系,故有“绅士”一词,即乡绅豪士。在西方借指上流君子。
(2) 下裳
常《说文》:“常,下帬也。从巾尚聲。裳,常或从衣。”[1]指下身穿的衣裙。在此处,裳是常的异体字,常读尚声,与裳同音。
袆《说文》:“袆,蔽膝也。从衣韦声。《周礼》曰:‘王后之服袆衣,谓画袍。’”[1]蔽膝形如现在的围裙,另一意义便是王后的祭礼之服。
襗《说文》:“襗,绔也。”段注:“绔者,胫衣也。”胫衣并不像现今连裆连腰,而是腰间由两根细绳系起,下连两个裤筒,且无裆。
(3) 足衣
足衣是指今人所说的鞋、袜,《说文》中也有部分收字体现了对于古代人足衣的形式。
履《说文》:“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1]战国后期将鞋统称为履。
屩《说文》:“屩,屐也。”段注:“蹻,草也。”草鞋,即用葛藤草等编制而成的足衣。
舄《说文》:“舄,䧿也。象形。䧿,篆文舄,从隹㫺。”[1]舄本义是喜鹊,后来被借用表示鞋子,渐渐地人们都忘记了它的本义,只当做鞋子来解。舄,是复底鞋,两层底其下一层系木底的足衣。
韤《说文》:“韤,足衣也,从韦,蔑声。”[1]古人以皮革包在身上御寒,既当鞋又当襪。后“襪”的出现表示着从皮革向织物的转变。
(2) 服饰的功能
衣服的首要功能是其实用性,即遮体避寒。远古时代起,人类以兽皮来包裹身体抵御严寒,夏日则以树叶来这比强烈的阳光。这边是最早的服饰。许慎的《说文解字》与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解释“衣”皆以其蔽体功能为本义,可以得知服饰最初的功能就是蔽体御寒。在《说文》收录的字中,大多是首先具备蔽体防寒暑的实用性功能,其次才是它的含义,上文提到过的“冃”、“冠”“襦”、“袍”、“韤”等都以其实用性为第一功能。
其次是服饰的美化功能。人们在满足了遮体避寒的需要后,便逐渐要求其服饰的华美,赋予服饰审美意义。这在《说文》中也有所体现:“褕”指用雉的羽毛作装饰的衣服,是王后之服;“雜”指五种颜色相交制成的衣服;“襮”指以黑白线绣成的具有装饰性的衣领。
最后,在以“礼”为本的古代社会,服饰也承载着区别等级的意义。《说文》中表示社会地位的服饰类字可分为三类。第一,形制分贵贱。古代男子二十成人,需行“加冠之礼”,此处的“冠”就十分讲究,《释名》有言:“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只有贵族男子可戴冠,平明百姓只能束巾。“冕”则只能帝王、诸侯、卿大夫可戴。“衮”、“褕”、“袆”表示君王与王后之服。第二,颜色分贵贱。周代时就将色彩分为正色和间色,正色即黄、赤、青、白、黑。间色是指色彩斑驳,颜色不纯。红色是王后的礼服;“袗”义为玄服,黑色,为位高权重者所穿。秦始皇的龙袍便是黑色。第三,材质分贵贱。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朝代的更迭,用来别贵贱的服饰材质也随之变化。“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1]直至秦汉,人们依旧崇尚衣裘。在贵族阶层,冬日便以狐裘衣御寒,而平民百姓只着粗布麻衣。丝织品虽早在商代就出现,但只有上层阶级拥有,底层人民依旧无法接触到。第四,样式分贵贱。样式包括服饰的长短、图案。“袍”、“ 襺”表示长衣,即深衣。深衣是统治者的标准礼服。图案也是区别身份的一种方式。 “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乡。”[1]天子衮服上,龙头向上,龙尾向下,一飞冲天。诸侯衣服上的龙正好相反,龙头向下,龙尾向上,寓意降龙。
二、饮食类字
“民以食为天”,在《说文解字》也大有体现,仅与“食”有关的部首就有23个,共283字。下文选字主要集中于食部,其他部略有涉及。
(1) 有关“食”的收字
1. 食物名称
食《说文》:“食,一米也,从皀亼声。”[1]将“食”解释为“一米”,即食物。其甲骨文“”为象形字,上部是向下的口,表示低头吃东西;下方式一个装满食物的器皿,器皿旁的两点表示唾星。其造字本义为津津有味的吃东西。现如今“食”兼有两种基本的意义,而作为部首“食”的意义还需具体分析。
鬻《说文》:“鬻,䭈也。从米聲。武悲切。臣鉉等曰:今俗粥作粥,音之六切。”[1]指粥,即用粮食煮出来的粥,但粥中并不夹杂蔬菜、肉类等,是底层人民的食物。
《说文》:“,五味盉羹也,从从羔。”[1]今字为“羹”。指五味调和的浓汤,字形采用、羔会意。体现羹的特点:原料是肉食,羊是肉食中的主膳,汁液是其存在的状态。
餱 《说文》:“餱,干食也。”[1]即制熟的干粮,便于携带,可直接食用,常作远行或行军只用。
2. 制作方式
烹,是一种用水煮熟食粮的方式,后来成为舒适的总称。人类最早制熟的最早方式是烤炙,在器皿出现后,才出现蒸煮的方式。
炙《说文》:“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1]商周时期处理肉食多用火烤,因其便利,有火即可,是最原始的治肉方法。
飪《说文》:“飪,大孰也。从食壬声。䏕,古文飪。”[1]就是用火把食物煮的非常熟。
飵《说文》:“飵,餾也。”而“餾,饭气蒸也。”蒸,以热蒸气将食物制熟的方式。米蒸两次则为餾。
3. 饮食方式
饗《说文》:“饗,鄉人飲酒也。从食从鄉,鄉亦聲。”[1]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形为“”。从其字形表现为两人对食,中间的的符号形为装满豆子的容器,表示餐桌上的食物,即其义为与众人一起进饮酒、进食。
餐《说文》:“餐,吞也。从食聲。湌,餐或从水。”[1]吞咽,食为义符,表进食。
《说文》:“,燕食也。”[1]是指古代帝王﹑大夫﹑士﹑庶人日常的午餐和晩餐,也可解为古代家庭私宴的名称。
4. 人进食后的状态
飽《说文》:“飽,猒也。从食包聲。”“饒,飽也。”段注:“饒者,甚飽之词也。”都是描述人进食后饱腹的状态,饒比飽的程度更甚。
餧《说文》:“餧,饑也。”“饥:饿也。”“餓,饑也。”三个字都表示饥饿的状态,但饑表示饑慌,饥则表示饥饿。
饕《说文》:“饕,貪也。”“餮,贪也。”都是表示贪,区别在于,貪財爲饕,貪食爲餮。
(2) 饮食礼俗与祭祀文化
1. 饮食礼俗
(1) 饮食礼制
在等级社会中,饮食活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礼”的约束规范,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的进食,其餐桌上的食物也受到限制,处处体现着礼制精神。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1]鼎以三根立腿,两只提耳为形,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被用来烹煮肉食和盛放煮熟的肉食。到了商周,鼎不再是单纯的食器,而是具备了象征等级的意义。列鼎,就是根据使用者的身份,将建制相同的鼎按照数量以及大小依次排列。西周的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象征着等级之间的不可僭越。
(2) 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承载在先民的饮食文化,是社会中群聚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其中最为规律的便是饮食餐制的变化。
饮食餐制值得是每日进食的次数及时间安排。我国古代大部分地区和民族都是三餐制,古称三食。《说文》中收字对于古人的饮食餐制也有所记录。
“朝食”即是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顿饭。 “,昼食也,从食象声。”[1]指的是一天中的午饭。“餔,日加申时食也。从食甫声。”申时是下午的三点到五点,餔食是指一点的第三顿饭,相当于晚餐。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