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的叛国者”:《尤利西斯》中物对穆利根的身份建构_张学义.pdf
下载文档

ID:2469289

大小:1.55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尤利西斯 快乐 叛国 穆利根 身份 建构 张学义
“快乐的叛国者”:尤利西斯 中物对穆利根的身份建构张学义 内容提要 勃克穆利根是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 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虽出场不多,却在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极具代表性。在塑造该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一些平常的物被赋予爱尔兰宗教、经济、殖民等社会文化内涵,拥有了亵渎、仆从、共谋或背叛等属性的社会生命。物成为行动者,构成行动者网络,把穆利根塑造成一位追求个人享乐、丧失宗教信仰、委身殖民者的代表性人物形象。探究物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能够揭示快乐叛国者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因,暴露叛国者的群体性。物发挥着对穆利根这一叛国者群体形象的建构与批判作用,折射出乔伊斯对爱尔兰国民性的审视。关键词 物 行动者 穆利根“快乐的叛国者”本文系山东省社科专项“物批评视域下穆利根的 爱奸 形象建构”(项目编号:)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勃克穆利根()是詹姆斯乔伊斯()小说 尤利西斯()中一位与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年龄相仿的次要人物。与内敛、敏感、胆怯的斯蒂芬相比,穆利根能言善辩、八面玲珑,以外向、勇敢、热情的形象出现。然而,斯蒂芬却将这位三一学院的医科生称作“快乐的叛国者”(页),读来让人颇为费解。对该人物形象,国内外研究相对匮乏,已有文献多为描述性评价且存在明显分歧:有论者从世俗角度认为其模仿弥撒仪式的行为是对神灵的亵渎;有论者基于舞台叙事视角认为穆利根是一个把斯蒂芬作为猎物进行追逐的角斗士;有论者认为穆利根对斯蒂芬非但没有恶意,还把他塑造为一个慷慨且富有勇气的人;也有论者根据文本的寓言性把穆利根看作天主教和追求个人享乐的爱尔兰人的寓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对该人物的刻画主要通过与其密切关联的物层层展开,却鲜有学者从物的角度去审视物对该人物形象建构所起的作用。那么,物在建构穆利根这一形象时起到何种作用?物与“快乐的叛国者”有何联系?物批评是近年来国内外盛行的文学批评方法,其关注点之一就是聚焦文本中的物,探究物的主体性。一方面,人类活动所涉及的物会对人产生刺激,诱发人在言、行、思等方面作出反应;另一方面,物在使用中被赋予历史、DOI:10.16345/11-1562/i.2023.02.011文化内涵,承载着记忆、知识、权力、秩序等,具有了“社会生命”,成为人类活动的参与者,在物人互动中,建构着人的身份。尤利西斯 中一些平常的物并不平常,它们不仅具有物自身的功能属性,更因承载着不同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对塑造人物形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文本中的物入手揭示物在形塑穆利根这一典型人物中的运作机制,阐释快乐叛国者的缘起。一、戏仿物中的亵渎与嘲讽 在 尤利西斯 中,穆利根出场不多,对他的集中描写呈现在第一章,且从斯蒂芬的第三人称主要人物叙事视角展开。但是,穆利根在模仿弥撒仪式及哼唱小曲的活动中所涉及的物既包括如浴衣、剃须刀、早餐等在内的日常用品,也有如大海之类的自然之物,还有具备物质属性的人类身体以及穆利根哼唱的歌谣等。这些物因被赋予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成为穆利根活动的参与者,具有了主体性,并相互联结,构成“行动者网络”,标识并构建着穆利根这一人物形象。小说伊始,医科生穆利根的出场便借由各类物进行呈现,递进式地形塑着穆利根模仿中的宗教形象。“神气十足、体态壮实的勃克穆利根从楼梯口出现。他手里托着一钵冒泡的肥皂水,上面交叉放了一面镜子和一把剃胡刀。他没系腰带,淡黄色浴衣被习习晨风吹得稍微向后蓬着。”(页)盛满皂沫的剃须碗和交叉摆放的镜子与剃须刀好像是宗教仪式中的圣餐杯与十字架,晨风中微微飘起的浴衣似乎是神父做弥撒时身披的祭袍,穆利根以炮台为祭台化身为神父,这个场景的模仿性在穆里根随后的言行中得到了证明。穆利根庄严地走上圆形炮座,居高临下,肃穆地对“这座塔和周围的田野以及逐渐苏醒着的群山祝福了三遍”(页)。此时穆里根对神父加以模仿这一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塔、田野与群山原本静止的自然物,却在穆利根的祝福中获得了会众身份,具有了宗教社会生命,成为弥撒仪式的参与者,虔诚的天主教众。托着“圣餐杯”的穆利根“又用布道人的腔调说:啊,亲爱的人们,这是真正的克里斯廷:肉体和灵魂,血和伤痕”(页)。圣餐布道是弥撒仪式中对最后晚餐的模仿。圣经中耶稣把祝福过的面包掰开,分发给众门徒,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的身体,接着把感恩过的杯中酒让众门徒喝,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为救赎众人之罪而流的血。在作为弥撒仪式核心部分的圣餐布道中,圣餐饼与酒代表着耶稣的身体与鲜血。穆利根手中的镜子与皂沫对应着饼与酒,成为圣餐的变体,其宗教文化生命变得更为鲜活,在形塑穆利根神父形象的同时,凸显了自身的主体性。由此可见,穆利根在弥撒仪式的模仿中所涉及到的物,如剃须用品与浴衣,悬置了原初的物质性功能,与群山、大海等一起变身为具有宗教意蕴功能的符号性物,在炮塔这一空间中进行着展演。物在穆利根的言行与叙事者的叙述中经历着意义的流变,剥离了既有的功能与属性,具有了新的物性,将穆利根呈现为“神父”形象,发挥着学者所说的物的“施为性和自主性”。然而,这些作为行动者的物在建构穆利根模仿中的神父形象的同时,也解构着这一形象。首先,穆利根的物质躯体消解着其神父形象的神圣性。在人们的宗教认知中,身着法衣的天主教神父,为纪念头戴荆棘冠的受难耶稣,头顶剃光,周围只留一圈头发,形成冠冕式发型。穆利根长得“仪表堂堂、结实富态”,颇有神父的物质躯体之型。然而,文本在对其模仿弥撒仪式的描写中,却刻意强调了穆利根头顶并未剃光的浅橡木色头发以及那张“摇头晃脑嘟嘟哝哝地祝福他的马脸”,?I1凸显了其马脸暗示的“特洛伊木马”?I2与模仿的滑稽性。其次,穆利根所披祭袍的颜色违背了弥国外文学 年第 期(总第 期)撒仪式的教规,解构着穆利根的神父形象。神父做弥撒时的祭袍有红、白、绿、紫和黑等五种颜色,具有不同的寓意,如白色喻示纯洁、喜乐;红色表示殉道、牺牲;黑色表示追思、哀悼等。?I3然而,宗教仪式中较少使用淡黄色祭衣,因为淡黄色的寓意贬义居多,表示堕落、疾病、背叛等,如中世纪的“异教徒”多被迫穿黄色衣服,?I4犹大穿的衣服一般也被画成暗黄色。模仿弥撒仪式的穆利根所穿的祭袍颜色竟然是叛教者或异教徒的衣服颜色,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再次,穆利根披着祭袍的方式彻底颠覆了其模仿中的神父形象。神父是神权的代言人,教徒的灵魂之父,代表天主赦免教徒的罪孽,因而做弥撒时的神父衣着严整,神态肃穆,彰显基督的荣美。然而,淡黄色浴衣成为“祭袍”,使穆利根失去了神父应有的庄严、肃穆。他没系腰带,任由“祭袍”在晨风中飘荡,半袒露的躯体无疑是对神灵的亵渎,祭袍象征的公义与圣洁被完全颠覆。因此,穆利根的体态、马脸、发型及浴袍消解了弥撒仪式的神圣与庄严,变得滑稽可笑,模仿变成了戏仿。勒里希()认为,戏访常常表达一种厌腻、抗议、否定与缺乏信仰。?I5弥撒仪式的戏仿表明穆利根不仅对天主教缺乏崇敬之心,甚至带有否定与亵渎之意,由此挑战人们对宗教的传统认知,令神父崇高形象轰然坍塌的同时,建构了穆利根在戏访中的“伪神父”形象。在建构穆利根“伪神父”形象的同时,作为弥撒用具的剃须品以及穆利根哼唱的歌谣则重构着他的反天主教本质。弥撒用具乃神圣器物,圣洁的象征。圣餐预表耶稣的身体,喻示耶稣为救赎人类的罪恶而流血舍身。十字架代表上帝对世人的爱与救赎,蕴含着神秘的力量,是耶稣的象征与三位一体的隐喻。在小说中,这些具有宗教寓意的圣物竟被爱尔兰知识分子用作戏谑天主教与神父的道具。在穆利根的荒诞模仿中,十字架是交叉摆放的镜子与剃须刀。被称作“圣餐杯”的盛满皂沫的剃须碗是“真正的克里斯廷:肉体和灵魂,血和伤痕”(页)。“克里斯廷”()是女性名字,英文发音与“基督”()一词相近。教堂中神父布道使用的是后者,意指圣餐,而穆利根故意说成前者,借以谐谑地喻指信魔者残忍的“以女性身体为祭坛的黑弥撒”,?I6其用性别隐喻暗示黑弥撒的方式显露出对神灵的嘲讽。这一点在小说第 章以舞台说明的方式进行了显性书写。带着脚镣的里福伊太太全身赤裸躺在祭台上,肚皮上放着圣爵。玛拉基奥弗林神父反穿祭披主持露营弥撒,口中喊道,“我要走向魔鬼的祭台”(页)。“血和伤痕”是“天主的血与伤痕”()一词的缩写,是中世纪晚期使用的亵渎神灵的誓言。?I7因此,具有异教隐喻功能的剃须用品揭示着穆利根嬉戏圣灵的动机,成为其亵渎天主形象的意义建构者。另外,穆利根吟唱的歌谣 滑稽的耶稣更表现了其对神灵的戏谑。?I8为取悦海恩斯并炫耀自己的才华,穆利根一改弥撒模仿时的佯装肃穆,快乐地吟唱:“我这小伙子,无比古怪,妈是犹太人,爹是只鸟儿。跟木匠约瑟我可合不来,为门徒和各各他干一杯。”(页)歌谣作为文化产物,具有文本的主体性,常反映吟咏者的情志。穆利根以耶稣自况,戏谑地叙说自己性情古怪,蔑称圣母玛利亚为犹太人,圣父是只鸟,庸俗、鄙化、甚至黑化耶稣及其家人。这种赤裸裸的嘲谑就连到爱尔兰采风的英国新教徒海恩斯都感叹:“我认为我们不该笑。他真够亵渎神明的。”(页)言为心声,取悦海恩斯的歌谣彻底撕下了穆利根天主教徒的伪装,揭露出其反天主教的本质。综上可见,剃须品、群山和歌谣等物成为穆利根戏仿弥撒仪式与吟唱俗曲等活动的参与者,饱含着嘲讽与亵渎的内涵,形成世俗物与神圣物之间的张力,以穆利根的物质躯体为场建构其戏仿中的神父形象的同时,解构着这一“快乐的叛国者”:尤利西斯 中物对穆利根的身份建构形象,并最终将其重构为天主教的背叛者。彼时,主导爱尔兰意识形态的天主教被因循守旧和腐败无能的神父阶层所操纵,?I9作为知识分子的穆利根到底是看到了天主教的腐朽,才自甘堕落?还是作者刻意为之,有所喻指?二、食宿物中的仆从与共谋 作为爱尔兰的民族寓言,?20尤利西斯重构了后殖民语境下的爱尔兰社会现实,并以物为行动元塑造了穆利根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物构成了人存在的基础。它不仅为人提供了维系生存、建构世界的材料,同时物的使用也对人起着重要的塑造与建构作用。”?21“物”批评的兴起正是在于探究物的意义与物的文学生命,?22关注物对主体身份与社会意义的建构。?23小说中供殖民者海恩斯食用的早餐和居住的炮塔等物不仅是物质生活材料,更展示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构建着穆利根的经济与社会身份。物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直接履行着人际关系的言说功用,作为小说行动者之一的早餐演示着穆里根对海恩斯的侍奉与讨好。海恩斯最爱的火腿片是穆利根冒着油烟精心为其煎制,面包、黄油和蜂蜜等也都是穆利根为其准备,海恩斯只是坐享一切。值得注意的是,穆利根不但像仆人一般为海恩斯准备早餐,还在海恩斯抱怨早茶太浓时,耐心地用老妪哄娃娃的腔调,借爱尔兰歌谣中葛罗甘老婆婆茶尿两用壶的笑话,化解海恩斯的不快,讨取海恩斯的欢心。早餐作为分享食物的仪式,“是参与者交流情感、彰显身份、构筑关系的文化叙事”。?24所以,体现地位、身份、权力等物质化的早餐超越物理属性,执行了“社会分层”的功能,?25折射出穆利根对海恩斯的仆从地位。穆利根作为个体层面仆从形象的意义不止于此,组成海恩斯食宿的物还暗示穆利根自身被剥削的同时,成为海恩斯对斯蒂芬与卖奶老妪进行压榨的工具。早餐是穆利根为海恩斯免费定做,牛奶的费用也由穆利根支付,炮塔的租金是斯蒂芬交纳。纵览整部小说,海恩斯自始至终没有为衣食住行付出任何费用,只是利用穆利根为其包办一切,继而通过穆利根之手压榨斯蒂芬和卖奶老妪。对于卖奶老妪提供的优质牛奶,他们不仅未付定金,还欠费十天。穆利根在海恩斯的要求下才支付了部分费用。然而,声称“清了帐,心舒畅”(页)的海恩斯只是要求穆利根结账,自己分文未付,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欣然享受着一切。物的接受与分享“是一种与权力、地位、尊严、情感和信用等相关的符号行为”。?26贫困不堪的老妪卖奶为生,却不急于收回奶钱,这显然是矛盾的。老妪的矛盾行为反映出内心的担忧与恐惧:害怕得罪这些老爷们失去这宗买卖,失去亟需用来养活家人的收入来源,因此只能被迫承受这种拖欠行为。在为“那个撒克逊征服者”(页)准备早餐时,穆利根不仅自己忙前忙后,还颐指气使地指挥斯蒂芬帮忙,而斯蒂芬的教师薪资也成为穆利根取悦海恩斯的工具。他要求斯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