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等教育
阶段
学生
挑战
路径
探索
石晓辉
2023年第22卷 第2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德”育之挑战及路径探索石晓辉乔珺威张敏【内容摘要】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当前,随着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由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为推进立德树人,文章从思政素养及个人品德两个层面阐述问题,并探讨了相应解决路径,以期为培养“心中有大局,做人有格局”的高等人才提供参考。【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建设【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1 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中国制造 2025 背景下材料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编号:2021YJJG048)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石晓辉(1989),男,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乔珺威(1982),男,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张敏(1982),男,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博士;研究方向:金相实验教学一、引言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当前,我国已实现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2019 年全国毕业大学生人数接近 830 万。然而,“量”多虽好,“质”却更珍。人才“质”的评价无外乎“德”“才”二字。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所编撰的 资治通鉴 中曾言:“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可知古人把“德”摆在了人才评价的首位。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同样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德字当先”的选才原则。古今如此一致,只因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将无“德”之才放置于任何团队中,其本身所创造的价值相较于其对集体所产生的负向影响将是九牛一毛。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才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德”育,即立德树人1 3。“德”育包含两个层面,一为思政教育,二为品德教育。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大局观”,使其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人生格局,能在千难万险中恪守初心。当前,资讯媒体泛滥,多种社会思潮涌入校园,给“德”育造成挑战。为推进立德树人,本文从思政素养及个人品德两个层面入手,剖析相关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二、思政素养问题及剖析(一)政治认同弱化。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于国家现行政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及其政治价值的普遍认可与共识4。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广泛的政治认同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然而,一些外来思想5 歪曲事实、断章取义,抹黑中国,少部分学生受其影响,不辨是非,抱怨社会,成为“愤青”。(二)文化认同弱化。文化认同回答了“我们是谁”,它的核心是个体对本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中国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创造的瑰丽文化延续千年。1840 年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结束的 100 余年,人民积贫积弱,文化认同受到削弱。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然而,部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文化认同缺失现象依然存在,崇洋媚外屡见不鲜。三、个人品德问题及剖析(一)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片面强调人的思想与行动自由。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人自由的放大势必会影响到集体精神的贯彻。一些同学特立独行,养成了自由散漫、消极懒惰的风气,他们不服从管理,旷课、打架、沉迷游戏,最好的青春岁月白白浪费,等到退学时才追悔莫及,令人惋惜。(二)精致利己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一词由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提出,他用该词形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钱老师的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中确实有这么一批学生,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都积极参与,然而凡是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的事情则找理由能躲就躲。(三)性格偏狭。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e”,意思是宇宙,天地万物。表明大学是知识包罗万象之地,所培养的学生也应开放而包容。然而,由于受眼界及见识所限,部分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评判标准较为单一,甚至有时仅凭个人喜好。若长期不加干预,则极易形成偏执、狭隘的性格。性格偏狭的同学往往将自己作为丈量世界的标尺,他们偏执而敏感,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和强烈的自尊心,对别人要求严苛,容错能力差,一旦别人越界便激烈回应。(四)虚荣心强。一些同学受价值观念的误导,为显示自己的品位及满足虚荣心,沉迷于购买名牌产品。在此风气影响下,为了显得更“合群”,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诓骗父母的血汗钱来为自己的虚荣买单,令人痛心。有的同学则选75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2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2择透支青春进行提前消费,甚至陷入“校园贷”及“裸贷”旋涡,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严重心理伤害。(五)不懂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品德,是维持人世间一切美好关系的基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等均是中华民族强调“感恩”的谚语。然而,一部分学生不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将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作理所应当。造成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未独自经历苦难,因此难以了解“雪里送炭”“绝渡逢舟”等的来之不易,感恩之心也就无从谈起。四、学生思政素养问题解决路径世界局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通过教育改革,把学生培养成为知时事,懂政治,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愿意为民族复兴奉献一生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一)基于课程思政提高学生政治认同。高等教育应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以做好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应选用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且有课堂表现力和亲和力的教师主讲思政课程。在思政课程中应引入国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国家在经济、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港珠澳大桥、“天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京大兴机场、神舟飞船等,阐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而 2003 年的 SARS、2008 年汶川地震及 2020年新冠疫情,党中央及国务院团结带领人民共抗天灾,更是充分展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执政理念。综上,有必要基于思政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终提高其政治认同。(二)基于课外实践强化学生文化认同。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拥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截至 2019 年,我国境内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32 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5 项、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 4 项,位居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创新的声誉已经走向世界,“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更是被网民称为“新四大发明”。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通过课外实践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可通过班级、团支、党支活动等方式,组织大家观看 大国工匠 战狼 这就是中国 中国机长 等优秀纪实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此外,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游历增长见识,从而树立文化认同。五、学生个人品德问题解决路径(一)开展“家风”教育,夯实德育第一关。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是个人品德塑造的第一站,自出生伊始,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对其品性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历史上著名的“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都是真实写照。时至今日,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及“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语句仍具有教育意义。也正是由于好的家风,才会出现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的千古佳话。自律、奉献、包容、朴素、感恩等好的家风是学生一生都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二)紧抓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把好德育第二关。大学阶段的德育至关重要。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一是加强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何为对错荣耻,何为真伪善恶,何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引导其“日省其身,对标改正”;二是改进学生评价机制,提高个人品德评价在学生评奖评优中的权重,实行负面清单“一票否决制”,奖善罚恶,纠正不良风气;三是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自媒体时代虚假信息、不良思潮充斥网络,学校应实时监督网络舆情,同时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其擦亮双眼,“不信谣,不传谣”,不做“键盘侠”;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其“钝感力”,让其学会面对生活要坚强向上。(三)引导学生“走回去”,开启德育第三关。如果说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是演习的话,那么社会教育更像是真实的战场。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其“个人品德”缺陷可最快暴露并得到反馈。因此,理论上,社会教育最具成效。在此背景下,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支农支教等公益活动和团队形式的学科竞赛活动,在实践中明白什么是感恩奉献、包容开放以及团队合作,引发其自我反思并最终实现思想升华。此外,在各种学校组织的实习实践类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岗位工作,通过切身实地感受社会秩序的运转,使其更为直观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切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因小失大。六、结语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应在大学生“思政”+“品德”教育上发挥核心作用。在思政教育上,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及课外实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在个人品德教育上,除家庭及社会教育以外,高校应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谨小慎微,循循善诱,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总而言之,只有同时做好“思政”+“品德”教育,才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心中有大局,做人有格局”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参考文献】1 蒋笃君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范式探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43 45 2 黄蓉生,崔健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9 14 3 龚克 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6 8 4 朱芊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机制探析 J 南方论刊,2019,10:108 112 5 顾建平 高校抵御与防范境外宗教渗透的策略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91 9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