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兵家
中医
思想
视角
城市
公共安全
韧性
治理
研究
根根
128 学者论坛 SCHOLARS FORUM胡根根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张 卫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兵家与中医思想视角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治理研究RESEARCH ON RESILIENT GOVERNANCE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OUGHTS OF MILITARY STRATEGIST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胡根根 张卫HuGengen ZhangWei 收稿日期:20221018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基本结束“野蛮生长”阶段,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也日益明显。当前,国内外灾害频发,学者们相继提出建立健康、韧性的中国城市观点,而建设韧性城市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既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又要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韧性思想与智慧。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明确写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它生动地论述了战备工作与疾病预防的联系,清晰地阐释了“防重于治”的韧性思想。1古代兵法之所以能够用以阐释医理治法,其内在的机制在于战略决策与治疗决策的一致性。2兵家以“攻、防”为两大策略,“攻”是目的,“防”是为“攻”做好准备;而医家所谓的“治未病”则是“防传变”,采取超前截断的方法。兵法与中医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彼此间交融、借鉴,产生了防病如防敌、择医如用将、用药如用兵等一系列智慧经验。3-4针对当前城市治理经验的研究现状,有的学者从中医学“治未病”“城市针灸”“经络学说”等视角解读城市交通规划 5-6、健康城市7-8、韧性城市9-10、城市诊断11等问题;有的学者从韧性城市治理的角度对城市防灾、减灾和救灾过程中的城市预警、响应和恢复框架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12-13,提出了“区域城市社区”多层级联动的韧性策略14,并构建社区韧性“W2R”模型,分析防疫过程中存在的疫前预警响应不足、疫中空间利用缺失及疫后治理水平有限等问题15;有的学者借鉴兵家的战略防御智慧与“治未病”的预防救治思想,提出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16,以及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的“武昌模式”17,为现代城市防控突发公共事件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指出:“治好长江之病还是用老中医的办法,追根溯源、分类施策,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其揭示了中华传统智慧中医学蕴含的韧性思想。面对当前城市各类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城市只有通过系统体检,才能及时发现病灶、诊断病因、开出药方。摘要 预防突发公共事件是当前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战略防御与预防救治的韧性思想与智慧意蕴深远,本文通过对传统兵家思想与中医防御思维的再认识,将“谋攻”与“治未病”的韧性防御思维总结为“不战、未战、应战、战后”与“无病、未病、既病、病愈”两个关联阶段,并基于当前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提出“平时”预防、“战时”应急、“战后”恢复的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模式,反思城市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采取韧性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韧性城市空间的安全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 谋攻;“治未病”;突发公共事件;韧性城市Abstract The prevention of public emergenc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rrent urban resilient gov-ernance.The resilient thought and wisdom of strategic defense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ancient China are profound.Through the re-recognition of the defense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military strategists,thought and Chinese medicin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ilient defense thinking of planning to attack and preventing disease into two related stages:not fighting,not yet fighting,fighting,after fighting and not sick,not yet sick,existing disease,recovery.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urban public emergenc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rban public security resilient governance model of peacetime prevention,wartime emergency,and post-war recovery,and reflects on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silient governance when urban faces public emergencies,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security resilience.Keywords planing to attack;preventing disease;public emergency;resilient urban孙子兵法与黄帝内经中蕴含的韧性思维深刻影响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且在韧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方面起到较好的启示作用。1“谋攻”与“治未病”的防御思维关联性认识兵家非常重视军队的备战预防工作,如构筑防御工事、屯粮、军事训练等,正是孙子兵法中“谋攻”的战略防御思想。中医历来重视防患于未然,黄帝内经中曾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图1)。本文通过“谋攻”与“治未病”防御思维的关联性认识(图2),探究兵家与中医之间的韧性防御智慧与机制。1.1“不战而屈人之兵”与“不病永生”1.1“不战而屈人之兵”与“不病永生”孙子认为,“百战百胜”并非战争的理想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通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于我方的意志,将“不战”的“全胜”思想作为一面高高竖起的旗帜,才是我国传统兵学最崇高的理想。18黄帝内经 素问开篇直言:“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强调无病养生的重要性。“不战”与“不病”的思维皆为最理想的状态,这种对最高境界的追求,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如出一辙。1.2“未战先计”与“未病先防”1.2“未战先计”与“未病先防”“未战先计”指通过战前的先算、上兵伐谋等战略防御思想实现先为不可胜,乃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先算”即古人通常在庙堂中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也被称为“庙算”;“上兵伐谋”即在动兵之前,通过谋略打消对方攻伐的意图,相当于“未病先防”。古代医者曾言,预防疾病与预防战争一样,要“治未病”,强调在“未发”“未传”“未复”时间节点进行祛邪固本,以维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病目的,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邪能力,创造“先为不可胜”的优势。1.3“应战兵贵拙速”与“既病防变”1.3“应战兵贵拙速”与“既病防变”古代,用兵讲究速战速决,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孙子 九地篇指出:“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因此,古代将军指挥打仗,多出其不意,以最小的战争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同样,治疗疾病应以自身免疫力抵抗为主,最好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YBA08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X20220441)CA 2023/05 当代建筑 129症用药,速战速决。疾病的诊治预后伏倚于“变化”,需要医生正确判断病患病情的发展走向,在疾病萌芽之时将其消灭,防止其传变。精确的庙算可以为赢得战争创造更大的可能性,“预判疾病”亦如庙算判断病证走向,准确把握时机,祛邪外出,截断疾病传变。1.4 战后“修其攻”与病愈防复1.4 战后“修其攻”与病愈防复战争获胜后,以“修其攻”的手段巩固胜利成果,有效控制局势,是真正实现“全胜”的必要条件。19孙子 火攻篇提到“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修攻”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战后君主应及时制定恢复秩序的政策,即“明主虑之”;二是前线将士要认真落实这些政策,即“良将修之”。正如患者病情稳定或康复后,要注意预防疾病复发及可能遗留的后遗症,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虽然症状消失,但邪气不竭,正气不复,此时仍需预防疾病复发。2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在古代,战争频发,瘟疫不断,兵家与中医的韧性防御思想与智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维护了城市的安全与稳定。本研究所讨论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在城市范围内突然发生,对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主要体现为致灾因子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孕灾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承灾体发生病变向外蔓延后产生的阶段性变化(图3)。2.1 致灾因子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2.1 致灾因子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影响范围大、蔓延范围广、发展速度快、趋势和结局难以预测等特点。孕灾因子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突然造成灾害,这对城市采取安全防御与应对措施的时机和地点都增加了难度,且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2.2 孕灾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2 孕灾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事件突发的原因,除了重大传染病外,还有生物病原体,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等潜在威胁。突发事件涉及的地域广,常常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如内涝不仅影响城市的各行各业,而且在内涝退去后还可能造成流行病、疫情的大范围暴发。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复杂性,灾害发生时的未知性及城市面对灾害时的预警、监测和防备不足都会导致灾害大范围传播。2.3 承灾体的蔓延性和阶段性2.3 承灾体的蔓延性和阶段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一定的区域联动性,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连锁反应,引发次生灾害。当前城市公共事件已不再像过去一样因卫生条件差、医疗条件滞后而导致蔓延发生,现在是由于全球化和人群流动接触较多而导致的蔓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传变具有阶段性,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可分为无灾、灾前、灾中和灾后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涉及的致灾因子有所不同,需要城市采取不同的防治手段。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城市应建立“平时”预防、“战时”应急和“战后”恢复并“修其攻”的防御策略,实现全周期系统治理(图4)。3“谋攻”与“治未病”防御思维对城市韧性治理的启示“谋攻”思维是针对古代战争的发生、改变、判断和决策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治未病”思维是针对生命体系统健康预防与疾病诊断建构的一套理论方法。城市韧性表现为城市通过前期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的扰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等方面正常运行的能力。20“谋攻”与“治未病”防御思维中的四个阶段,与城市防灾过程中的无灾先防、灾前预警、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韧性治理周期具有一致性(图5图7)。笔者借鉴东方哲学韧性防御智慧,重新认识并构建现代城市的韧性防御思想,即“平时”预防、“战时”应急与“战后”恢复三个适应性阶段,实现对现代韧性城市生命空间系统的预警、监测与防备(图8)。3.1“平时预防”:巩固韧性防御机制3.1“平时预防”:巩固韧性防御机制3.1.1 无灾先防,缓解阶段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性和紧急性,人们无法提前预测灾害的发生,只能在无灾时增强城市公共安全韧性的建设,大幅度减小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现代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城市病”而诞生的,城市韧性建设的前提就是准确地识别“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