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蕴阐释_高荣.pdf
下载文档

ID:2468817

大小:1.32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民 中心 政治 伦理 意蕴 阐释
9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重要论述,这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必须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政治伦理价值、公平正义的政治伦理规范以及严于律己的政治伦理美德。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政治伦理;发展思想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23)03-0093-06伦理正当性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政治合法性需要伦理正当性作为支撑,政治实践活动本身体现着行为的合道德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并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彰显了丰富的政治伦理意蕴。所谓“政治伦理”是指在政治实践中为更好维护人民利益而构建起一整套系统科学的原则标准,并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等规范有效地将价值理念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德,从而达到善政的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伦理价值、政治伦理规范和政治伦理美德三个方面。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强调制度对价值理念的保障作用,确保了共产党人始终为民的道德自觉,体现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意蕴。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政治伦理价值政治伦理的本质是探寻政治实践活动现象背后的价值底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22015 年党中央在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新命题。此后,习近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命题展开多次论述。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根本立场,蕴含着人民(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高荣“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蕴阐释收稿日期:2022-10-31基金项目:2021 年校级项目“习近平人民观的政治伦理意蕴”(XJZZ2021001);2022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课 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2022JGSZ038);2021 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思想政治理论)“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机制研究”(2021JGSZ036)作者简介:高荣(1994),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23 年 06 月第 40 卷第 3 期Jun.2023Vol.40.No.3长 治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94至上的政治伦理价值。(一)发展为人民:把人民期盼作为努力方向“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4习近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人民期盼作为工作的指向,深刻描述并准确把握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美好期盼和向往,致力于把人民期盼变成现实,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准确把握人民利益诉求。人民群众的期盼体现着人民对现实的利益诉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的向往不再是对“有没有”的单一化需求,而是更加趋于“好不好”的多样化需求,满足人民利益新需求更加具有迫切性的特点。从党的宗旨的明确到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我们党一切工作不仅立足于人民又落实于人民,紧紧抓住人民新期盼,回应人民新关切,真正让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近年来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人民期盼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民生领域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新举措。在社会保障方面,调节不同收入群体收入,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各种保险制度等。通过考察调研评定审核等方式总结规律、形成经验、探索路径,加大实施脱贫攻坚力度。应对疫情,党中央统筹部署,修建医院、对口帮扶、保证供给、稳定物价。在社会治理层面,健全网格化管理,健全纠纷化解机制,推动资源服务等向基层社区倾斜,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期盼落到实处。我们党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回应人民新期盼,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一些成就,报告指出,通过努力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摘帽、异地搬迁,在取得这一攻坚战胜利基础上又继续开启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统筹疫情防控,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同时我们党不断以民生领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增加、社保体系不断完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水平总体提高,社会保障进一步提质扩面。通过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有效维护了人民权益,化解了群众纠纷,推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发展靠人民:把人民力量作为依靠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恩格斯曾指出社会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但这个“合力”并不是少数人的力量的结果,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5,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凝聚磅礴之力。人民群众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同时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我国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蓬勃活力,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力量作为根本依靠力量。新时代,在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剧作者”,创造出丰富的社会财富,为人类社会文明建设贡献了主体力量。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并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成就辉煌历史,集聚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是人类的历史,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人民来创造。习近平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保障人民意愿表达、作用发挥、经验创造,认真倾听人民心声以汲取各方面智慧和力量,调动人民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使命感,向人民群众学习,形成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三)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伦理价值目标。习近平强调实现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回答了主体“是谁”的问题,要求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成果人人享有,避免发展起来后的差距和分化;坚持全面共享,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要求实现全领域、各环节共享;坚持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要求汇集人民强大力量,做到人人尽力为发展,同时还要注意遵循规律,逐渐推进。对共享主体“是谁”、共享“什么”、“怎样”共享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需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准。共同富裕体现着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共享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价值指引和方法路径,二者有着高度契合的价值取向,都坚持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共同富裕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两步走”95战略,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习近平强调,必须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我们党的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体脱贫,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普遍提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扶持贫困人口,关注贫困地区,关切弱势群体,推进全民共享。从发展全局出发,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增加居民收入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生活环境,实现了全面共享。坚持共建和共享的统一,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及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等不断推进共建共享。坚持渐进共享,从“逐步缩小”到“实质性进展”再到“基本实现”,为实现“小康梦”“中国梦”提供了基本保障。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公平正义的政治伦理规范政治伦理价值规定了行为的总方向,但“价值系统自身不会自动的实现,而要通过有关的控制来维系”6,这就需要政治伦理规范以保证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的实现。制度是价值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对行为主体的具体规范,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健全政治制度体系、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一)坚持人民立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保障人民权利,为人民谋幸福,反映人民意愿,体现坚持“人民立场”的根本特色。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保障人民权利的政治原则。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人民展开又依靠人民推动,最后还要通过人民来评判制度的好坏。西方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私有经济基础之上的,实质是少数人的专政,而我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建立在公有基础之上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形成了协商民主体系。同时,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能动性进行实践探索的结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同样,制度的完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守初心的价值取向。新时代,我们党对初心的坚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方面面和不断完善中。我们党立足于人民所关心的各领域,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总结规律,最终形成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一般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坚持在制度层面践行党的初心,体现了党对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的坚守。最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反映人民愿望的现实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非朝夕可成,是在社会实践中顺应人民关切变化而不断完善的。三大改造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立足实践,总结经验,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制度在自我完善的现实基础下得以成熟定型。实践证明,我们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都紧紧关注人民现实,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民愿景的现实关怀。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的关切更丰富,决定了我们党必然要关怀人民新愿景,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从制度层面为人民需求提供坚实的保障。(二)坚持人民主体,健全政治制度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我国制度建设展开讨论和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完善我国政治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人民主体地位,在推动我国事业发展中展现了明显的政治优势,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所蕴含的“人民性”。我国政治制度的“人民性”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对人民群众创造经验的总结,体现在对人民当家作主价值理念的坚持。建国初期,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了我国的基本制度。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创造,为我国制度建设积累了更多经验。长期以来,党以制度保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与人民联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选举制度存在缺陷、人大联系群众制度不健全、立法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委员会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同时深化国家监察体96制改革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管。其次,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不断完善畅通各个团体组织之间的协商渠道。再次,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自治权利。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出台各项文件,落实各项规定,加强关于民族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高校、党校等单位,开展双语人才教育培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最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扬民主。通过修订法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